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明的起源在河洛,中心在洛阳,这里有河洛之根“河图洛书”、“龙门石窟”、十三朝古都“汉魏古城”、隋唐大运河“回洛仓遗址”;有龙门石窟高浮雕木板刀刻、唐三彩烧制等非遗技艺,传承至今经久不衰。龙门石窟非遗因为传承了高浮雕传拓法(北魏),复原了濒临绝迹的雕版刀刻术(唐),成为活化石。但是,高难度繁琐工艺使得年轻人无人学,艺人不增,令人感到酸楚,成为呃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讲述了龙门两项非遗的发展,深入探讨同质文化之间碰撞,尝试解决保持本土艺术在全球化与传统之间的张力协调问题。
关键词:龙门石窟;非遗;大运河洛阳段;传承与创新
一、前言:
一個是跨越160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的本土非遗技艺传承。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时期,与敦煌莫高窟、云岗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石窟里飞天姿态多样,体态轻盈、飘曳长裙、飞舞彩带、流云飘飞、落花飞旋,是洛阳的一张名片,也是悠久灿烂历史的活化石。
对于复原出的龙门石窟失传古技艺进行传承,不让其濒危,要进行传承与发扬,要以开放兼容的胸襟引进消化优秀文化成果,运用Ai云智慧建立互联网+龙门石窟非遗平台,培养“剪纸、皮影、年画、豫绣、扎染、木雕、汝瓷、唐三彩、面人、泥塑,洛阳宫灯”等洛阳文化种子,这既是对大运河文化视角的一次积极回应,又是将龙门非遗参与大运河艺术圈进程的尝试。
二、龙门石窟高浮雕木板刀刻和壁画修复非遗艺术
1、龙门石窟高浮雕木板刀刻
起源于高浮雕拓印术(北魏),发展于活字印刷(北宋)前身的雕版印刷(隋),利用“活字雕版法”在木板上雕出石雕佛像、菩萨、飞天力士等线刻的一门技艺。隋初,洛阳丽景门街坊里流行着木板雕刻再用水墨印染的版印法,从丝路和大运河上驶来的西域使者、僧人,除用宣纸进行高浮雕拓印外,还将佛经图文沿用木板雕法印,后至新罗、东瀛,流传甚广,史称雕版拓印术,记载在洛阳志中。后来至北宋,传入东京汴梁城,内容扩大到了年画皮影戏,就连宫廷也主持开办雕坊印年画,盛况空前;毕昇改良活字印刷术时还沿用此法刻印石窟碑文。到了南宋,艺人流落江南,此法后来失传,在清道光年间被老北京季氏复原。
特色:高浮雕转缩手工雕刻拓印术,据考证普及在唐,即将宣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画像石,石雕上面,采用墨拓按原大等比例缩小印,以其原貌性、无可替代性承传至今。此非遗能将不可移动的文物按照10:1比例转化为可移动文物,在平整木板上缩小临摹石窟原貌,让坚硬石刻上表现出柔软流动感,能把石雕裂痕记录下来,是活化石。拓印的对象是凹凸不平的立体石雕,湿透宣纸必须以正投影直压各部位,拓完揭取之后,需后期再一一粘接,粘接后的图案表现了浓淡相间墨色,随风飘动衣袖、体态轻柔回眸而笑的飞天、古阳洞佛像、药方洞地藏菩萨、老龙洞、惠简洞、看经寺、香山寺佛像菩萨、东汉石辟邪、河图洛书、洛神赋等形象。
目前,雕刻出龙门、敦煌壁画、巩义石窟寺、嵩山石刻、水泉石窟等遗址,不仅是考古文献真实重现,还是可移动的活化石。
2、龙门石窟壁画修复技艺
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由老北京季氏传承,后代一支迁至洛阳龙门石窟附近居住,修复残损壁画。古龙门,石窟是有颜色的,历经千年洗礼风化,彩色壁画几无现存,此技艺复原出卷轴唐卡岩彩绘法(初唐)和织麻丝绸油岩彩绘法(晚唐),通过对奉先寺、宾阳洞,古阳洞等石壁石雕彩绘,修复出高浮雕岩彩壁画,呈现出像敦煌莫高窟一样斑斓美丽的彩色龙门石窟壁画。
特色:此技艺给黑白无色的石雕进行涂绘、色彩修复。先用研磨岩石色、水墨颜料,配合白描、晕染绘法,将轮廓白描出来,描绘的北魏石窟线描的动态夸张,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晕染,用赭红加散花图案衬底,将中原和域外风格相融;西魏线描以遒劲潇洒明快赋色结合,皆以白壁为底,略作立体晕染,流畅勾勒出线,尚存中原绘画遗风;隋代线描,出现了行走、吹笛子、跳舞飞翔姿态的飞天,头戴宝冠、项饰璎珞、手带环镯、腰系长裙、肩绕彩带、双手合十、手持莲花、扬手散花,朝着一个方向绕窟飞翔。其次,上色使用岩石磨制岩油彩,工笔罩染工艺,在织布上勾出轮廓,绘前秦北朝、隋唐五代、西夏的佛像、菩萨、天王飞天。正因为是古色古香的原貌重现,所以当看到这些复原后的彩色壁画时,犹如看到了栩栩如生飞天舞蹈、众佛念经场面,让人联想翩翩,仿佛身临其境。
两项非遗已七代传承至季云博,被称之为行走的石窟、彩色龙门活化石。
三、开展以龙门为中心的非遗保护,实现隋唐大运河洛阳段非遗群的文化传承
1、建立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大运河洛阳段的非遗基因库》
(1)龙马负图之河图洛书传说:龙门以北30公里孟津,华夏文化源头,《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有龙马背负河图,神龟背负洛书,伏羲书画成八卦,周文王又出六十四卦,是河洛文化滥觞。(2)唐三彩烧制:龙门以北30公里孟津,唐釉陶技艺,伴随着隋大运河开凿同一时期诞生的,已有千年,以黄绿白三色制成的骆驼、马和人釉陶器,生动传神。(3)汉魏古城遗址:始建于西周,相连孟津偃师,建城史1600年,其拱顶、城门、佛寺、灵台,明堂技艺精湛,被认定丝路起点之一。(4)朱仙镇木板年画:龙门以东朱仙镇,源于汉唐,为中国年画鼻祖,由桃符演变来,有门、财、灶神,采用手工水色套印,线条简炼粗犷、造型夸张古朴。(5)信阳罗山皮影戏:龙门以南信阳,源于隋炀帝四年的影子戏,是中国皮影戏的始祖。
2、以龙门石窟残损石雕进行数字化修复为启示对周边非遗进行修复
因为千年风吹雨淋,很多石雕破损,运用3dsmax建模、材质渲染技术对残损造像进行数字化3D修复,能真实的呈现复原出的石雕原貌,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很好的艺术探索延伸,也适合于隋唐大运河洛阳段周边的非遗保护研究,起到样板作用。
四、以开放兼容的胸襟整合全球化和龙门石窟非遗艺术,进行再创造
贯彻“河洛文化+隋唐大运河+洛阳”一条线战略,以“洛、黄、伊河两岸遗址文明”为引领,充分吸收现有成果,突出“多彩非遗,活态大运河”特点,打造富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非遗平台,明确把大运河和龙门石窟旅游双线结合的思路,支撑建立文化旅游强区的目标。
1、创意研发龙门石窟非遗文创产品、品牌推广;
弘扬工匠精神,进行二次创意,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出龙门石窟题材的“刺绣、木雕、剪纸、福娃、皮影、彩陶、青铜器、吉祥物、竹简”等生活用品,用实实在在的居家设计,以产品的形式走入千家万户,真正的接地气,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2、建立“互联网+大运河洛阳段龙门石窟非遗文创数字化平台”;
创建大运河龙门石窟非遗网上博物馆、艺术长廊,打破时间空间局限,以非遗文化平台来促进创新,进而促进交流。让传统民间非遗展现出新的层次、境界,提升到信息化、全球化水平。建立《龙门石窟非遗平台》和《大运河洛阳非遗群传承平台》,包括:“河图洛书”非遗艺术传承、“龙门石窟”非遗艺术传承、汉魏古城遗址周围的非遗艺术群(唐三彩、剪纸、宫灯、庙会、花鼓刺绣、泥人年画)传承等涵盖Ai云智慧、大数据的非遗平台。
后记
丝路起点之一的龙门石窟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对洛伊河两岸遗迹文化的发扬光大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建设学校教育,传承人收徒传艺,以“大运河洛阳段非遗群”为引领,构建“政府+高校”的传承模式,贯彻“传承人+活态文化”活动,不断汲取、继承与创新华夏丝路文化,发扬非遗工匠精神,唤起人们对代代相传的民艺产生认同感,增强自信自豪感,实现“传播、传承、发扬”的目标。
注:
2017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龙门石窟题材的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编号:2017B182)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龙门石窟;非遗;大运河洛阳段;传承与创新
一、前言:
一個是跨越160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的本土非遗技艺传承。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时期,与敦煌莫高窟、云岗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石窟里飞天姿态多样,体态轻盈、飘曳长裙、飞舞彩带、流云飘飞、落花飞旋,是洛阳的一张名片,也是悠久灿烂历史的活化石。
对于复原出的龙门石窟失传古技艺进行传承,不让其濒危,要进行传承与发扬,要以开放兼容的胸襟引进消化优秀文化成果,运用Ai云智慧建立互联网+龙门石窟非遗平台,培养“剪纸、皮影、年画、豫绣、扎染、木雕、汝瓷、唐三彩、面人、泥塑,洛阳宫灯”等洛阳文化种子,这既是对大运河文化视角的一次积极回应,又是将龙门非遗参与大运河艺术圈进程的尝试。
二、龙门石窟高浮雕木板刀刻和壁画修复非遗艺术
1、龙门石窟高浮雕木板刀刻
起源于高浮雕拓印术(北魏),发展于活字印刷(北宋)前身的雕版印刷(隋),利用“活字雕版法”在木板上雕出石雕佛像、菩萨、飞天力士等线刻的一门技艺。隋初,洛阳丽景门街坊里流行着木板雕刻再用水墨印染的版印法,从丝路和大运河上驶来的西域使者、僧人,除用宣纸进行高浮雕拓印外,还将佛经图文沿用木板雕法印,后至新罗、东瀛,流传甚广,史称雕版拓印术,记载在洛阳志中。后来至北宋,传入东京汴梁城,内容扩大到了年画皮影戏,就连宫廷也主持开办雕坊印年画,盛况空前;毕昇改良活字印刷术时还沿用此法刻印石窟碑文。到了南宋,艺人流落江南,此法后来失传,在清道光年间被老北京季氏复原。
特色:高浮雕转缩手工雕刻拓印术,据考证普及在唐,即将宣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画像石,石雕上面,采用墨拓按原大等比例缩小印,以其原貌性、无可替代性承传至今。此非遗能将不可移动的文物按照10:1比例转化为可移动文物,在平整木板上缩小临摹石窟原貌,让坚硬石刻上表现出柔软流动感,能把石雕裂痕记录下来,是活化石。拓印的对象是凹凸不平的立体石雕,湿透宣纸必须以正投影直压各部位,拓完揭取之后,需后期再一一粘接,粘接后的图案表现了浓淡相间墨色,随风飘动衣袖、体态轻柔回眸而笑的飞天、古阳洞佛像、药方洞地藏菩萨、老龙洞、惠简洞、看经寺、香山寺佛像菩萨、东汉石辟邪、河图洛书、洛神赋等形象。
目前,雕刻出龙门、敦煌壁画、巩义石窟寺、嵩山石刻、水泉石窟等遗址,不仅是考古文献真实重现,还是可移动的活化石。
2、龙门石窟壁画修复技艺
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由老北京季氏传承,后代一支迁至洛阳龙门石窟附近居住,修复残损壁画。古龙门,石窟是有颜色的,历经千年洗礼风化,彩色壁画几无现存,此技艺复原出卷轴唐卡岩彩绘法(初唐)和织麻丝绸油岩彩绘法(晚唐),通过对奉先寺、宾阳洞,古阳洞等石壁石雕彩绘,修复出高浮雕岩彩壁画,呈现出像敦煌莫高窟一样斑斓美丽的彩色龙门石窟壁画。
特色:此技艺给黑白无色的石雕进行涂绘、色彩修复。先用研磨岩石色、水墨颜料,配合白描、晕染绘法,将轮廓白描出来,描绘的北魏石窟线描的动态夸张,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晕染,用赭红加散花图案衬底,将中原和域外风格相融;西魏线描以遒劲潇洒明快赋色结合,皆以白壁为底,略作立体晕染,流畅勾勒出线,尚存中原绘画遗风;隋代线描,出现了行走、吹笛子、跳舞飞翔姿态的飞天,头戴宝冠、项饰璎珞、手带环镯、腰系长裙、肩绕彩带、双手合十、手持莲花、扬手散花,朝着一个方向绕窟飞翔。其次,上色使用岩石磨制岩油彩,工笔罩染工艺,在织布上勾出轮廓,绘前秦北朝、隋唐五代、西夏的佛像、菩萨、天王飞天。正因为是古色古香的原貌重现,所以当看到这些复原后的彩色壁画时,犹如看到了栩栩如生飞天舞蹈、众佛念经场面,让人联想翩翩,仿佛身临其境。
两项非遗已七代传承至季云博,被称之为行走的石窟、彩色龙门活化石。
三、开展以龙门为中心的非遗保护,实现隋唐大运河洛阳段非遗群的文化传承
1、建立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大运河洛阳段的非遗基因库》
(1)龙马负图之河图洛书传说:龙门以北30公里孟津,华夏文化源头,《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有龙马背负河图,神龟背负洛书,伏羲书画成八卦,周文王又出六十四卦,是河洛文化滥觞。(2)唐三彩烧制:龙门以北30公里孟津,唐釉陶技艺,伴随着隋大运河开凿同一时期诞生的,已有千年,以黄绿白三色制成的骆驼、马和人釉陶器,生动传神。(3)汉魏古城遗址:始建于西周,相连孟津偃师,建城史1600年,其拱顶、城门、佛寺、灵台,明堂技艺精湛,被认定丝路起点之一。(4)朱仙镇木板年画:龙门以东朱仙镇,源于汉唐,为中国年画鼻祖,由桃符演变来,有门、财、灶神,采用手工水色套印,线条简炼粗犷、造型夸张古朴。(5)信阳罗山皮影戏:龙门以南信阳,源于隋炀帝四年的影子戏,是中国皮影戏的始祖。
2、以龙门石窟残损石雕进行数字化修复为启示对周边非遗进行修复
因为千年风吹雨淋,很多石雕破损,运用3dsmax建模、材质渲染技术对残损造像进行数字化3D修复,能真实的呈现复原出的石雕原貌,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很好的艺术探索延伸,也适合于隋唐大运河洛阳段周边的非遗保护研究,起到样板作用。
四、以开放兼容的胸襟整合全球化和龙门石窟非遗艺术,进行再创造
贯彻“河洛文化+隋唐大运河+洛阳”一条线战略,以“洛、黄、伊河两岸遗址文明”为引领,充分吸收现有成果,突出“多彩非遗,活态大运河”特点,打造富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非遗平台,明确把大运河和龙门石窟旅游双线结合的思路,支撑建立文化旅游强区的目标。
1、创意研发龙门石窟非遗文创产品、品牌推广;
弘扬工匠精神,进行二次创意,积极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出龙门石窟题材的“刺绣、木雕、剪纸、福娃、皮影、彩陶、青铜器、吉祥物、竹简”等生活用品,用实实在在的居家设计,以产品的形式走入千家万户,真正的接地气,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2、建立“互联网+大运河洛阳段龙门石窟非遗文创数字化平台”;
创建大运河龙门石窟非遗网上博物馆、艺术长廊,打破时间空间局限,以非遗文化平台来促进创新,进而促进交流。让传统民间非遗展现出新的层次、境界,提升到信息化、全球化水平。建立《龙门石窟非遗平台》和《大运河洛阳非遗群传承平台》,包括:“河图洛书”非遗艺术传承、“龙门石窟”非遗艺术传承、汉魏古城遗址周围的非遗艺术群(唐三彩、剪纸、宫灯、庙会、花鼓刺绣、泥人年画)传承等涵盖Ai云智慧、大数据的非遗平台。
后记
丝路起点之一的龙门石窟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对洛伊河两岸遗迹文化的发扬光大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建设学校教育,传承人收徒传艺,以“大运河洛阳段非遗群”为引领,构建“政府+高校”的传承模式,贯彻“传承人+活态文化”活动,不断汲取、继承与创新华夏丝路文化,发扬非遗工匠精神,唤起人们对代代相传的民艺产生认同感,增强自信自豪感,实现“传播、传承、发扬”的目标。
注:
2017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龙门石窟题材的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研究》(编号:2017B18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