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国第一楼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千两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相当于唐、宋时期(公元738-1253年)白族在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南诏、大理两个古国,绵延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堪称距今立国千年的古国。如今在大理的苍山,洱海之间随处还可见众多的古城,古遗址,古村落,古塔,古城楼等。一千多年以来白族先民留下的遗迹,矗立在大理南城门外的文献楼就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代的历史见证之一。
   由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袭破大理后将大理的典籍简册付之一炬,文献楼最早的史料已无可资稽。据传说这里原是西汉时曾负笈成都受教于大文学家司马相如门下的白族先民张叔、盛览回到叶榆后设馆教学和庋藏典籍的处所。后来的文献楼据清代方舆记载,再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一座两层歇山顶土石木结构的门楼,横跨在南入大理城门外的古道上。道两旁植两排随风依然的垂柳。极富古人迎宾送客的意境。因为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文者典籍也,献者贤才也。称得上文献名邦之地,一是要典籍丰富,二是要有谙熟典籍的众多学者,在云南当此美誉的首推大理。康熙十九年(1680年)汉军正白旗副将偏图,随赵良栋征讨拥兵造反的吴三桂,第二年偏图因军功被擢升为总兵。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偏图旋擢升云南提督,当时云南提督衙门就设在大理,后偏图在大理执掌军门十五年,感悟大理文化积淀厚重,其间他特报请清朝降旨正式准赐大理“文献名邦”的称号,得到清廷恩准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2年),长于书法的偏图亲书文献名邦四个神采飞扬的斗大楷书,并命人镌刻后悬挂在文献楼上以彰人瑞,后因年久失修,文献楼后于抗日战争时期倾圯,但偏图题写的牌匾和一些对联被留了下来。
   为了再现大理古国千年来经典建筑风韵,大理州、市政府决定在原址重建历史上的文献楼,并由大理云南省级度假区管委会实施。重建的文献楼本着源于历史,高于历史的理念,由重庆某大学的李传泽教授设计,并于1998年11月26日破土动工,1999年4月30日告竣。新建的文献楼占地三公顷,楼台底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楼高24米,建筑面积1630.24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1400万元,重建的文献楼平台上二层重楼,架拱出角飞檐,靠近汉代风格又有明清遗韵。
   楼台南门东西面壁饰以石雕麒麟和游龙戏珠,北门东西面壁饰石雕凤凰穿牡丹,特别是南门前种植的两棵千年古梅、杏,树根虬龙似地曲折盘绕,尽著沧桑,平添古意。
   远眺此楼,当年偏图题写的文献名邦匾牌赫然在目,彰显千秋。登楼瞻仰,二三两屋四面双柱回廊和楼室中隔,饰以剑川木质格子门,镂雕大理国(宋)张胜温画卷局部,南、北都悬挂着大理古名联,南面外柱是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的墨迹“百二河山双鹤拓,千秋文献一楼存”。记叙了鹤拓大理的传说和历史上文献楼的典藏盛况。回廊内柱上挂的对联系云南著名书法冯国语先生手书,联语由清咸丰年间的大理名士周仁所撰“溯汉唐以降,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攘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住于大世界中”。上联上溯汉代张叔、盛览留学蜀地归来教授乡人,唐代御史杜光庭流寓大理传习汉学,大理人杰地灵,代代人才辈出和文风之盛。下联则描绘大理风光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的禅意世界,读之令人怀古幽思,其味无穷。
   综观此楼,尽管周楼外地面四角华表等部位有失白族建筑的本质特色,但应该说瑕不掩瑜。文献楼的重建大理度假区管委会功不可没。建筑艺术总会留下遗憾,见仁见智,留与历史评说。
其他文献
龙尾城的时光    尽管,历史已经来到2011年的流年中,可我们只要再往回推三十年,大理州府所在地的老下关城就可以历历在目了。那时,下关老城的西片区由天宝街、子河街、西大街组成。如今,子河街已被正阳时代广场繁华的商业街替代,已不复存在。从这条街往北,过了西洱河上的黑龙桥,静静地躺在苍山斜阳峰脚下的,就是龙尾城了。  龙尾城紧接黑龙桥的是豆糠坡,坡上有唐代南诏时留下的古城门,以城门为界,南段叫龙尾街
期刊
大理有大理    大理有大的理,  美丽的苍山云絮,  走出山外百里,  高楼大厦才敞开窗户相迎,  云絮擦身而过,  又回到山里依山而居。    大理有大的理,  高原明珠的洱海,  容纳百川,  不问江河与小溪,  亲如姐妹与兄弟,  浪花里没有个人只有集体。    大理有大的理,  地上落满来去的足迹,  寻求各不相同,  都满意回归自己,  多姿多彩的风花雪月,  蕴藏着真真实实的大理。 
期刊
小小洋芋花,细细碎碎,因有万亩连片,本不起眼的小花汹涌成海,在每年七八月份骤然怒绽,年年如期,和游人共赴一年一度的约会——花海歌潮中的洋芋花节。  先有花后有节,细碎耀眼如满天繁星的洋芋花注定要用一个节来命名和概定,洋芋花节,清丽简洁又恰如其分,一经诞生即迎来四面八方如潮的游客。到2008年洋芋花节已是第4届,地处鹤庆西山的马厂也因洋芋花节的美名而有了新的文化内涵。从一朵小花到花的海洋,从花的海洋
期刊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起床后来到院子里,忽然听到我家对面的山林里传来嘹亮的鸟鸣。我对那片山林非常熟悉,听到鸟儿们忽远忽近地鸣叫,我的眼前立刻就出现了那种苍野的景象:淡绿色的雾已经散去了,雾气一散山峦就不再是黛青的颜色,无数个绚丽的光点在树叶上欢快地闪烁;树林变得明亮起来,野兔和雉鸡开始觅食,清澈的溪水发出动听的一的琤蹤。“琤蹤”这个词是我昨晚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如果不是昨晚我曾经看到,我不会知道汉语
期刊
秋雨    这个季节  总会把思念想象成缤纷的细雨  沉寂的山岗上绽开一片片新绿  此时此刻  田园子里是喧闹沸腾的  我的爱就会化作一滴滴雨滴  从广阔的天空中滴落  溶入泥土深深处  我的吻  是甜蜜的  在阵阵稻香中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我站在纷纷扬扬的细雨中  回家的念头是多么的幸福温馨    秋风    落叶飘零  在这一场风雨中我有千万个理由歌唱  我的微笑覆盖了整个田园  比阳光还灿
期刊
一个酷热难耐的夏日,莫名的忧伤袭上心头,我在自己的QQ签名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思念那座风大的城市,因为我的爱人在那里。  令我惊诧不已的是,还不到半分钟,朋友虹便很快留下了评论:把爱人和风一起带到身边来吧,只留下那座空空荡荡的孤城。  刹那间,我的内心涌起无比的感动和温暖。不过,她的话随即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将爱人带到身边,可是我能够带走那座城市的风吗?我能够停止内心深处对那座
期刊
在弥渡,村村有灯班,处处玩花灯。在每年的玩灯中,每个灯班都需要一个“灯头”来掌控整个玩灯过程。而这个“灯头”的产生,不是以名声、地位、财富,金钱物质的多寡决定的,而是由本村在过去的一年里,谁家生过小孩,生过小孩这一家的户主就是自然的灯头,如果一个村有两户及以上的人家生过小孩,这些人家的户主就要推选一个“总灯头”,一般情况下,总灯头都由第一户生男孩户的户主担任。推举灯头的过程,就是人类原始的祖先崇拜
期刊
一    晓月回眸曙色开,  朝霞似火照渔台。  水天一色虹桥外,  灼灼桃花傍日栽。    二    苇荡迎风野鸭飞,  回环碧水映花堤。  一湖碧玉悬明镜,  浅底翔鱼上翠微。    三    莺梭巧渡绿杨枝,  正是渔家撒网时。  野调悠悠甜似酒,  花开花谢两相思。    四    熏风袅袅乱菱花,  篙点波心动晚霞。  醉后不知身是客,  一蓑烟雨唱蒹葭。    五    绿杨荫里画船轻
期刊
如果按照惯例把文学艺术比作花朵,那么大理地区的文学艺术正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作为开发较早的边疆民族地区,大理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早在遥远的秦汉时期,这里就已流传着脍炙人口的《行人歌》;特别是汉时,大理人张叔盛览负笈蜀中,受教于大文学家司马相如门下,他们学成归来设馆教学,习染浸淫,使大理文风渐成鼎盛南诏大理国出现以后,洱海地区的文学艺术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更为显得耀眼如《全唐诗》中就
期刊
一    办完夫人的丧事后,退休教师王守定感觉很累,歪在沙发上似睡非睡了一小会。睁开眼睛,忽然发现尊尊不见了。尊尊,尊尊!王守定急切地呼喊,却不见尊尊颠颠地跑来,接连又喊了几声,仍不见尊尊的踪影,感觉不祥,便站起来到后阳台的窝里去看,窝门敞开着,却不见尊尊。伸手往窝里摸了一摸,凉凉的,似乎尊尊不在窝里已好长时间了。他便有些着急了,从狗窝找到他的卧室,又从卧室找到书房,书架下面也扒下身子去看了,嘴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