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主化”与社会失序的反思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ragon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方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台湾“全盘西化”的结果,必然是橘逾淮而为枳。
  台湾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迎来了一波长达20年的经济高速成长期,这使得台湾由一个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小岛,蜕变为以电子、化工、机械、医药、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台湾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两项因素:一个是决策符合台湾的实际情况,并得到执行;另一个是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老百姓对未来有希望。
2017年6月3日,台北市民在雨中行走匆匆。

  然而,在推行所谓的西方式民主数年之后,台湾社会冲突开始加深,族群撕裂情形严重,经济发展进入长期迟滞现象。台湾老百姓现在尚能维持一定的体面生活,乃受惠于以前积累下来的老本。台湾政客们为了个人利益或是报复上一代积累下的仇恨,不断地操弄不切实际的政治议题,许多政策分裂社会,堪称荒谬。连向来是稳定社会秩序基础的军、公、教群体都不断地涌上街头抗争,前景令人极为忧心。

台湾的误区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台湾,一直是以实践三民主义,建设台湾为全中国的模范省而自诩。当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也尤其强调“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现代意义。而台湾社会却走到今天的地步,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在西方体制与中国传统之间应当如何取舍,才更容易达到老百姓所期待的幸福生活。
  严复将约翰·穆勒的《On Liberty》一书翻译为《群己权界论》,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个人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异同点是:相同的是都肯定个人自由和解放的价值;不同点是: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中国却是在群体与个体的界线上考虑自由的问题。
  学者尚会鹏在许烺光的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心理文化学”理论。尚会鹏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伦人”社会,“伦人”状态下的自我认知,强调人的相互性,个体并不是以个体这个单一状态来理解与感知世界,其所依赖的是人的相互性,也就是从自己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来认知自己与看待外部的世界。换言之,中国传统社会是通过在面对各种不同的人时,随时调整并确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且不断地从不同的关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对方的身份、彼此的关系以及自己在整个“场”中应所遵循的“规矩”。
  规矩自然是从礼而来,不按规矩行事,就是失礼。传统社会考虑问题的重点不是对错,而是整件事情是否合乎礼法。如果一个人的做法不合乎礼节,那么即使是对的,也可能会因为失礼而失去了正当性。所以在河洛语(闽南语)中,“失礼”很接近道歉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虽然也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这个道并不是礼节本身,而是在礼法之后所体现的价值,亦即仁与道,也就是一种类似西方的自然法,不证自明的超越性价值。但是中国毕竟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行仁入道的境界,在“伦人”社会的强大影响下,是否符合礼节已经内化为判断对或错的标准。
  中国传统社会构成自我认知群体的人际关系圈是以“自己”为核心,由内而外分为三层,分别是“亲人圈”、“熟人圈”与“陌生人圈”。“自己”与圈中其他个体的亲密程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权利义务的強度,乃由内向外递减。在不同圈子使用不同的规矩,是“伦人”行为模式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而这也是礼法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什么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愿意论关系呢?因为在不同的圈子里,适用的规矩不同,交易成本自然也就不同。因此,攀亲戚、论师门、讲乡情,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的基本人际互动模式。
  台湾当前所实践的西方式民主制度,在不知不觉间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因为西方人是积累了千百年的独特经验之后,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基础上,反复琢磨,不断调整,然后逐步出台符合西方文化特色的法律,建构了匹配西方人思维模式的政治体制。然而到过台湾的人都知道,在当今全球的华人圈里,台湾的老百姓保存了许多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贸然的全盘采用西方式民主制度的后果,就是民主的好处并没有出现,民粹却开始在台湾普遍流行。

亲情影响政治


  民粹现象并非台湾所独有,民粹所体现的是群体无序后所呈现的一种乌合之众带来的狂暴力量。古斯塔夫·勒旁在论及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时,就指出群体是刺激因素的奴隶。群体所服从的各种冲动可以是豪爽或残忍的,勇猛或懦弱的;这种冲动总是极为强烈,因此个人利益,甚至保存生命的利益,也难以控制他们。由于刺激群体的因素是各式各样的,所以群体可以转瞬之间从血腥的狂热变成最极端的宽宏大量和英雄主义。因此,群体根本不会做任何的事先策划,他们可以先后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发,但是他们又总是受到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像被风暴卷起的树叶,向着每个方向飞舞,然后又落在地上。
  民进党在中国国民党执政时,就反复地利用民粹的力量,想尽办法为难执政党;等到民进党自己执政时,民粹依然存在,反噬的力量同样强大;民进党现在举步维艰,这是自食恶果,但台湾老百姓也跟着遭殃。
  实际上,西方民主制度所需要的前提,是公民对一种超越宗族利益的政治生活的体认,这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特色的基础上的。近代西方个人主义起源于14、15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这是上承古典的传统;在宗教方面,马丁路德主张个人与上帝直接沟通;到了加尔文教派,即所谓的“清教徒”,把个人地位提得更高。美国是一个清教徒社会,以18、19世纪为例,小孩很早就离家外出闯天下,成人后才回家与父母重新建立关系,以此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西方人认为人是上帝所创造的,人对上帝必须绝对的服从,美国可以说是最极致的个人主义社会。
  余英时表示,上述这种西方式的个人主义,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分难理解;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浓厚,自古已然。孔子强调孝悌视“为仁之本”,后世则有“移孝作忠”之说。汉、晋两代都号称“以孝治天下”,正是因为政治理论必须依附于家族伦理的基础之上。   西汉初年南粤王赵佗与大汉交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吕后毁其祖坟、杀其家族。汉文帝想要与赵佗示好,就不能不改变吕后的错误。文帝在给赵佗的信上表示:“亲昆弟在眞定者,已遣人存问,脩治先人冢。”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以家族关系进行统战的例子,并且对后世发生了示范作用。魏晋南北朝母子相依的事例不胜枚举,当时的道德观念是把亲子关系看得比君臣关系远为重要。曹丕问:“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就君耶?父耶?”邴原毫不迟疑的答道:“父也。”更鲜明的例子是,诸葛瑾、诸葛亮二人,分别在吴、蜀出任要职,却不因政治而断绝手足之情,现存诸葛亮给兄瑾诸札可证,而且刘备与孙权也表现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与雅量。
  亲情影响政治的情形,在中国的历史上十分普遍,有的例子还十分突出。北宋时真宗藩邸旧臣王继忠为契丹所俘,后为契丹所重用,曾致力于宋辽之间的和平。宋真宗待其妻子甚厚,而且子孙在宋朝仕宦者亦甚多。当时京师号为“陷藩王太尉家”(见文莹《玉壶清话》四及叶梦得《石林燕语》十)。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看到中国人怎样重视家庭伦理。一般情形下,中国人是不肯为政治而牺牲亲情的。“国”必须以“家”为基础,这可以当作是中国传统特色下的现代“国家”涵义。
  由于中西文化的客观差异,在理性的选择下,选择与中国传统结合,同时又富含现代化意义的体制才是正道。

西式民主的橘逾淮而为枳


  在此值得进一步申论的是,心理文化学理论中指出,西方“个人”状态下的交换模式属于“交易型”,而“伦人”状态下的交换模式则属于“信用借贷型”。“恩”与“报”是“信用借贷型”交换方式的重要特点。中国传统中蕴含了很深的“还报”文化。在“熟人”圈中,一方“贷出”“人情”或“礼”,(期待)引发的是另一方的偿还行为。中国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换(财物、金钱、情感、服务等)的比率,是根据与彼此间身份关系相关联的伦理规范来达到平衡的。换言之,这是一种符合伦理规范的“等意义交换”,而不是物质上的“等价交换”。
  这种特点,使得中国传统社会对具有一定关系的人,会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较重的“亲情”和“人情”负担。因此谋前途、做事业的人,很容易就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力图促进自己与对自己有用处的人的关系。
  因此,“全盘西化”的结果,必然是橘逾淮而为枳。南美、南亚,一直到非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威权体制或贤能政治为什么在东方国家能够成功?因为执政者居于中央層级,他必须向全体老百姓负责,这里算的是一笔总账,而不是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后的零星账目。由于施政的效益是以全国老百姓的福祉来考虑,而不是通过无数个小单位的绩效积累来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情,有时候确实需要特别的牺牲,但是总体而言还是利远大于弊的。如此一来,施政成本降低,总体效益自然就能提高。蒋经国在台湾推行十大建设时,就是以全台湾为范围进行通盘的考虑,全局式的规划,建设成果全台湾的老百姓都能受惠。
  民进党现在推行的前瞻计划,主要的建设与预算都落在绿色执政的县市,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资源重复的浪费情形非常严重,即便是倾绿的学者专家,也忍不住要提出严厉的批评;但是民进党利用执政优势,仍然强行推动。蒋经国主政时期,并没有太大的选票压力,但是他有必须把整个台湾建设好的压力。现在的民进党,只要能确保击败选举时的竞争对手即可。实际上,蔡当局不必向全台湾老百姓负责,政客们只要能够取悦足够多数的选民即可,至于方法是否道德,方向是否正确,并不是最需要关心的事情。

如何用好民主是一门大学问


  威权体制或是贤能政治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权与能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的监督权力,又不影响权力的正确与正常施展,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的传统“伦人”社会里,占据较高位置的人比处于较低位置的人,有更多交易上的优势。在这样的系统中,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衡,所以系统治理失灵的现象十分普遍。
  孟子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尤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之而善,故民之从也轻。”手段是为目的而服务的,幸福生活是本,民主法治是手段,中国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内容,有许多部分与西方人完全一致,但是也有许多部分与西方人并不相同,而且这个不同的部分,是没有办法通过西方式的手段来达成的。这就赋予了当代中国知识人在学习西方优点之时,也有必要深刻反思固有文化,然后提炼出符合中国人需要的精华的责任。
其他文献
2018年的头3个月,有三位科学界、文化界的名人故去,分别是饶宗颐、霍金、李敖。每一次谢幕,都引来一波卷帙浩繁的纪念文字。  饱蘸深情以文相送,诚为雅事,只是,雅事应出乎雅人,深情则源于相知。这便是令人困惑之处:中国社会里,真有那么多人对三位先生的学问、文章、为人如此谙熟吗?  饶宗颐虽然声名素著,但他是个严肃学者,长于考据,作品与大众之间有着天然隔膜;霍金在科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书卖得好,不过能
2016年9月26日,四川阿坝州某水电站,彩钢板搭建的机房里,550台比特币矿机昼夜轰鸣。“矿工”阿坤正在检查矿机的运转状况。  淡季,还是淡季,比特币自开年以来一路走熊。  币圈无一幸免。尧海曾盼望春节能成为一个周期的节点,他就低买高卖。他去年这么做了,仅仅在一个项目,他投了5万元,一周后取现就赚了十几万,抵他在外打工3年的节余。  这在币圈的造富故事中不算什么,在2017年,乃至更早入场持币的
因国有投资基金1MDB(“一个大马”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欠下110亿美元债务且无处追踪资金流向,马来西亚首相、执政联盟“国阵”领袖兼最大执政党“巫统”的党主席纳吉布(Najib Razak)近来在媒体、反对党与前首相的围攻下相位不稳,度日如年。  雪上加霜的是,《华尔街日报》日前援引所谓调查文件称,与1MDB有关联的实体向纳吉布私人账户打入了近7亿美元。该报6月曾披露1MDB在上届大选期间,通过溢价
2018是个什么年?  要理解2018年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有几个重要的背景不能不一再强调: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意味着2018年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将在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举措上,特别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推向深入,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8年也是
我生于1970年代,我們这一代内地人,是在香港文化的哺育下长大的,读香港武侠言情小说,听香港粤语流行歌,看香港无厘头电影。香港在整个当代华人圈,贡献远胜于任何一个城市。她是封闭年代通往世界的窗口,是开放年代搭往外界的桥梁。  香港的报纸杂志,读者的定位很明确。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体系一直面向知识分子,是香港三大报业集团之一。可以说,香港的知识分子没有不读《明报》的,而作为明报的文化品牌象征—《明
“圆头渥发、笑口常开、双手展开”是众多“80后”对于旺仔的印象,而对于“旺仔之父”—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这也是他给人的第一眼印象。他总是很谦逊的跟身边“旺粉”说,“你们是我的衣食父母,我要感谢你们让旺旺成为儿时的味道。”“有很多事情,我个人觉得也是有点运气和缘分的。”  的确,蔡衍明从一开始缘结大陆,开拓“米果帝国”版图;再到缘识媒体,投身传媒业;到如今缘系中国大陆,两岸和港澳联手开启移动互联网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示威游行的学生队伍向天安门进发,揭露卖国贼在巴黎和会出卖中国主权,要求北京政府拒签巴黎和约、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  著名诗人、学者林贤治先生,是一名鲁迅研究专家。他的著作《人间鲁迅》,区别于大多数鲁迅传记的史料扎堆,以一种文学叙事的方式,细致优美、饱含深情、跌宕起伏地讲述鲁迅一生的故事。同时,林贤治在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鲁迅的思想及其发展过程,有着宏阔的历史感。  2
站在2018年的开端,回想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15年前的伊拉克战争,不免疑心新的一年里,世界会否出现类似的振荡。  在经济领域,美国计划中的加息、减税,预计会扭转美元过去一年的贬值态势,对新兴国家经济造成一定冲击。但贸易战、货币战并非不可避免,挤挤泡沫也不是坏事,所以姑且观望。  国际政治领域,虽说叙利亚内战暂消弭,菲律宾南部叛乱也基本平息,但朝核危机、委内瑞拉危机未曾消停,海湾危机在向北非扩
收银机前的二维码有两个颜色,蓝色的是支付宝,绿色的是微信支付。这两种颜色,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场景的标配和当代互联网文化的最醒目的符号之一。  移动支付是中国少有的、真正在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两大巨头持续数十亿的“烧钱”,争夺着各自的市场份额,也为中国人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市民带来了便利。  但这不是“烧钱”的目的,巨头们看中的是隐藏在每一笔支付中的“大数据”,这将是移动互联网新一轮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创造了非凡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长期保持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从“世界工厂”到“产业升级”,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依靠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支撑起来的低端产业市场,而是要迎难而上,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更新换代。  从历史上看,凡是走到这个阶段的国家,都面临着最大的转型难题。顺利转型者,便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不顺利者,可能陷入长期低迷状态乃至震荡、衰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