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教育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道德教育成效性不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开展好幼儿道德教育,这就需要教育者回归道德教育初衷。本文,通过探究儿童哲学的理论内涵,明析其在德育中的作用,探索其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与实施,为幼儿道德教育的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儿童哲学;幼儿德育;运用实施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345
儿童哲学是儿童自我思考、亲自体验、相互讨论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帮助儿童完成他身上必然的本性,而这个离不开他的道德本性。如康德的道德哲学所说:“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和自由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儿童道德教育时,遵循儿童思维的法则,契合儿童本性的道德情感,实现寓教于乐的道德教育方式。
一、儿童哲学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内涵
儿童面对道德问题时会产生很多疑问。马修斯认为儿童即哲学家,面对疑问他们可以自己找答案,道德问题亦是如此。由此可得儿童哲学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具体涵义是指教育者以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特点出发,注重过程性与体验性相融合,引导孩子辩证思考,让幼儿在体验追问和探究的乐趣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二、儿童哲学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 凸显了幼儿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道德教育中儿童的主体性最为根本,是实现儿童自身价值的根本属性。道德教育应尊重孩子的哲学本性,给予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顺其自然地理解道德内涵,形成道德判断。另外,要从儿童哲学的辩证角度出发,让幼儿辩证地去选择,自主创建自身的道德规范。
(二)尊重了幼儿道德认知的多样性
处于不同道德认知阶段的孩子其道德认知存在着较大个体差异,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道德认知的多样性。儿童哲学倡导儿童本就是多样的,进行哲学思考是儿童天生的本能。当孩子遇到道德问题时,哲学的思维能引发孩子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做出更优化的道德判断。例如:当大班孩子看到她的好朋友在喝水时插队,她告知老师她的朋友插队了。这是她哲学思辨后,所产生的道德结果。
(三)促发了幼儿的道德行为的主動性
“道德教育是为了促发个体的道德体验而进行的教育”,儿童哲学则是促发幼儿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当我们给予孩子们自主体验、收获成长的机会时,不同的孩子会将自己不同的道德思维分享给他的同伴。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幼儿抒发各自不同的道德体验,进行积极地能动作用,促进各自道德意识地提高。在哲学思辨中催生着幼儿道德行为的主动性。
三、儿童哲学在幼儿德育中的运用与实施
(一)以尊重为前提,达成师幼平等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都是采用教师讲幼儿听师幼之间的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儿童哲学以尊重儿童为前提,推崇师幼主体的平等关系,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⒈倾听心声,保护心灵
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是维护幼儿自尊,使其获得满足感、自信心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在一日生活中,老师要蹲下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例如:在传统的重阳节活动中我们会强化尊老敬老教育点,不需要刻意为之。从孩子们自身的经验出发他们关注的是重阳美食,孩子在讨论美食时会说到自己家里人爱吃什么。在孩子的交谈中,已经存在了对亲人的关心与关爱。因此,作为老师只有学会了倾听幼儿,才能真正打开道德教育的大门。
⒉宣泄情绪,调节自我
人有七情六欲,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变化,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才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适当的情绪宣泄,有利于幼儿释放自我,成为幼儿道德教育的另一个切入口。例如:创设情绪墙,让孩子在适当地发泄情绪;创设心情小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都是孩子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以思辩为砖,建构幼儿的道德世界
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展现出来的对事物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往往被我们成人所忽视或视为幼稚的言行。比如一个三岁男孩他不愿吃猪猪包,在他看来猪猪包如此可爱怎么能吃了它呢?这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他道德天性的善良。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从儿童哲学的思辨角度出发保护它,避免幼儿的道德天性被成人的观念所摧残和消逝。
⒈享受自我,释放道德天性
儿童哲学中提倡道德教育该是孩子自我享受的一种情感体验。就如,当你成功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时,你会为此而感到幸福和快乐,这就是道德的自我享用功能。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应当更多地注重对幼儿问题意识的保护、激发和培养,注重对幼儿自身的判断力的鼓励、支持和促进,让幼儿在自我享受的过程中,充分释放自身的道德天性。
⒉辩证对待,激发道德敏感性
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的道德判断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儿童哲学的观念辩证地看待事物。例如:在探究活动中,同伴批评廷廷踩死了小蚂蚁,当廷廷说明自己之前被蚂蚁咬过,他觉得小蚂蚁会给大家带来伤害时,部分孩子改变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因为,同一个事件出发的角度不同,所作出的道德判断就不同了。
(三)在哲学体验中,完善自我的道德品质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人只有体验了才能意识到真正的自我。”《指南》中也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 [1]可见,体验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性。
⒈内容选择上,注意贴近生活
在进行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注意选择孩子能感知和能体验的真内容。例如:幼儿之间的矛盾化解、身边的焦点事件等。能让孩子主动地并真实地参与其中。然后通过幼儿自身特有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形成孩子自己的道德判断。
⒉体验过程中,注重亲身参与
道德是在真实的体验中形成的,脱离体验的道德是虚有的。而体验又是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的产生就需要个体的亲身参与。作为老师要创设开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开放地去体验、吸收从而生成自己的道德感悟。首先,自由尊重的心理环境是前提。其次,鼓励支持的体验环境是保障。最后,开放自主的表达环境是
⒊教育指导时,注重正确引导
幼儿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在做出道德判断时可能出现偏差。老师要把握好幼儿道德大方向,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如:在分享玩具这件事上,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然后再和好朋友一起玩,之后说说你们玩出了什么新玩法。让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分享的乐趣。
儿童哲学其在德育中的作用是不可被忽视的,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其在幼儿德育中的价值。把儿童哲学教育真正融入到幼儿德育之中,为幼儿奠定受益一生的道德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儿童哲学;幼儿德育;运用实施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345
儿童哲学是儿童自我思考、亲自体验、相互讨论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帮助儿童完成他身上必然的本性,而这个离不开他的道德本性。如康德的道德哲学所说:“从作为人本性的理性和自由出发去寻求一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法则”。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儿童道德教育时,遵循儿童思维的法则,契合儿童本性的道德情感,实现寓教于乐的道德教育方式。
一、儿童哲学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内涵
儿童面对道德问题时会产生很多疑问。马修斯认为儿童即哲学家,面对疑问他们可以自己找答案,道德问题亦是如此。由此可得儿童哲学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具体涵义是指教育者以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特点出发,注重过程性与体验性相融合,引导孩子辩证思考,让幼儿在体验追问和探究的乐趣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二、儿童哲学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 凸显了幼儿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
教育家陶行知强调: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在道德教育中儿童的主体性最为根本,是实现儿童自身价值的根本属性。道德教育应尊重孩子的哲学本性,给予幼儿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顺其自然地理解道德内涵,形成道德判断。另外,要从儿童哲学的辩证角度出发,让幼儿辩证地去选择,自主创建自身的道德规范。
(二)尊重了幼儿道德认知的多样性
处于不同道德认知阶段的孩子其道德认知存在着较大个体差异,作为老师要尊重孩子道德认知的多样性。儿童哲学倡导儿童本就是多样的,进行哲学思考是儿童天生的本能。当孩子遇到道德问题时,哲学的思维能引发孩子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做出更优化的道德判断。例如:当大班孩子看到她的好朋友在喝水时插队,她告知老师她的朋友插队了。这是她哲学思辨后,所产生的道德结果。
(三)促发了幼儿的道德行为的主動性
“道德教育是为了促发个体的道德体验而进行的教育”,儿童哲学则是促发幼儿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当我们给予孩子们自主体验、收获成长的机会时,不同的孩子会将自己不同的道德思维分享给他的同伴。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幼儿抒发各自不同的道德体验,进行积极地能动作用,促进各自道德意识地提高。在哲学思辨中催生着幼儿道德行为的主动性。
三、儿童哲学在幼儿德育中的运用与实施
(一)以尊重为前提,达成师幼平等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都是采用教师讲幼儿听师幼之间的并不是平等的关系。儿童哲学以尊重儿童为前提,推崇师幼主体的平等关系,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⒈倾听心声,保护心灵
耐心倾听幼儿的心声,是维护幼儿自尊,使其获得满足感、自信心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在一日生活中,老师要蹲下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例如:在传统的重阳节活动中我们会强化尊老敬老教育点,不需要刻意为之。从孩子们自身的经验出发他们关注的是重阳美食,孩子在讨论美食时会说到自己家里人爱吃什么。在孩子的交谈中,已经存在了对亲人的关心与关爱。因此,作为老师只有学会了倾听幼儿,才能真正打开道德教育的大门。
⒉宣泄情绪,调节自我
人有七情六欲,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变化,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出来,才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适当的情绪宣泄,有利于幼儿释放自我,成为幼儿道德教育的另一个切入口。例如:创设情绪墙,让孩子在适当地发泄情绪;创设心情小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都是孩子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以思辩为砖,建构幼儿的道德世界
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展现出来的对事物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往往被我们成人所忽视或视为幼稚的言行。比如一个三岁男孩他不愿吃猪猪包,在他看来猪猪包如此可爱怎么能吃了它呢?这就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他道德天性的善良。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从儿童哲学的思辨角度出发保护它,避免幼儿的道德天性被成人的观念所摧残和消逝。
⒈享受自我,释放道德天性
儿童哲学中提倡道德教育该是孩子自我享受的一种情感体验。就如,当你成功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时,你会为此而感到幸福和快乐,这就是道德的自我享用功能。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应当更多地注重对幼儿问题意识的保护、激发和培养,注重对幼儿自身的判断力的鼓励、支持和促进,让幼儿在自我享受的过程中,充分释放自身的道德天性。
⒉辩证对待,激发道德敏感性
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的道德判断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儿童哲学的观念辩证地看待事物。例如:在探究活动中,同伴批评廷廷踩死了小蚂蚁,当廷廷说明自己之前被蚂蚁咬过,他觉得小蚂蚁会给大家带来伤害时,部分孩子改变了他们的道德判断。因为,同一个事件出发的角度不同,所作出的道德判断就不同了。
(三)在哲学体验中,完善自我的道德品质
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人只有体验了才能意识到真正的自我。”《指南》中也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 [1]可见,体验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性。
⒈内容选择上,注意贴近生活
在进行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注意选择孩子能感知和能体验的真内容。例如:幼儿之间的矛盾化解、身边的焦点事件等。能让孩子主动地并真实地参与其中。然后通过幼儿自身特有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进而形成孩子自己的道德判断。
⒉体验过程中,注重亲身参与
道德是在真实的体验中形成的,脱离体验的道德是虚有的。而体验又是个性化的,这种个性化的产生就需要个体的亲身参与。作为老师要创设开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开放地去体验、吸收从而生成自己的道德感悟。首先,自由尊重的心理环境是前提。其次,鼓励支持的体验环境是保障。最后,开放自主的表达环境是
⒊教育指导时,注重正确引导
幼儿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在做出道德判断时可能出现偏差。老师要把握好幼儿道德大方向,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如:在分享玩具这件事上,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然后再和好朋友一起玩,之后说说你们玩出了什么新玩法。让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分享的乐趣。
儿童哲学其在德育中的作用是不可被忽视的,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其在幼儿德育中的价值。把儿童哲学教育真正融入到幼儿德育之中,为幼儿奠定受益一生的道德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