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今天的鲁迅

来源 :天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axx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年前,我就想写一本当代作家与鲁迅传统的书,然而这工作一直断断续续,不成规模。直到朋友催促成书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所写的是那么少。交稿的时候,仿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内心多是惭愧的感觉。
  我曾在鲁迅博物馆工作了十一年,由于专业的性质,我的研究趣味一直没有绕开鲁迅。而文学批评的话题,多是与鲁迅传统有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工作的日子里,一面阅读鲁迅的原始文献,温习其中的思想与审美意识,另一方面追踪当代文学与学术的变迁。这过程让我处于一种矛盾、焦虑的状态:一方面苦于无法找到进入鲁迅的入口;另一方面对于当代作家渐多不满,觉得松散的、单一化的表达与鲁迅的成就难以比肩。但偶尔遇到好的作品,发现多少与五四的语境有关,于是在鲁迅遗产的背景里讨论当代问题,就成了写作的主旨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的工作是参与《鲁迅研究动态》的编辑,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学人。王瑶、唐弢、林辰、孙玉石、王得后、钱理群、王富仁、王世家、汪晖、高远东、黄乔生等,都在一些方面影响了我。后来结识了陈忠实、林斤澜、贾平凹、莫言、刘恒、阎连科、张炜、余华等作家,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某些鲁迅遗产的闪光。我的一些文字与读解熟悉的人有关,其中并非学理的沉思,也有借他人来认识自我的意味吧。在这种学习中,我开始进入鲁迅研究与当代文学研究的世界,其中的苦乐,也留在了粗糙的文字间。
  由于相当长的时间是游离于学院派之外的,所以文章写得较为随意,并无深刻的、系统的论著,也由于没有严谨的训练基础,精神飘忽的时候居多。鲁迅一生厌倦学院派,但他有这样的资本,文章总有生气的地方。而我们这一代人不行,基本的训练缺乏,非学院派中人也多带野狐禅的味道。不过后来的学院派成为一统的时候,问题比非学院派似乎更为严重,一个事实是,把鲁迅精神放封闭性的处理,总还是有些错位的。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有人意识到了此点,仅仅以学院派的方式读解鲁迅,可能会遗漏一些思想。最根本的是,与现实的隔膜渐多。学院派只能阐释文本,却不能呼应文本,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关于鲁迅的传播,一直是在不同的路径中进行的。至少在八十年代前,呼应鲁迅的研究多于学理的研究。我们在各种运动中看到的思想的交锋,差不多都有鲁迅的影子在晃动。
  而学院派后来避免了呼应式研究的缺点,这有历史的必然性。它在细节与宏观框架下克服了思想的随意性。在今天,学院派的鲁迅研究在学理上取得的成绩已经有目共睹。我的周围大多属于学院派中人,这些年在资料研究、文本研究、背景研究、比较研究方面,都有佳作出现。在《鲁迅研究月刊》《上海鲁迅研究》几个平台上,一些青年学者的涌进,带来了勃勃生气,鲁迅传统是被深记在这些学人的思考里的。
  但没多久我就意识到,除了我们这些专业研究外,还有另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在影响着精神生活。那就是在非学科意义上的知识群落里,存在着另一种精神叩问,在那个群落,鲁迅一直是被作为重要的参照而存在的,且融进了社会转型的复杂语境里。
  举两个例子就可以发现,鲁迅是一个被不断发现和阐释的存在,作为一种资源,给人文领域带来动力性的传导,且伴随几代人在寻觅新的道路。
  一是作家的创作中,鲁迅主题和意象一直存在于许多人的文本里。从1978年开始,小说家、诗人的写作,呼应鲁迅文本的一直没有消失。有的是作为复写的方式而存在的。莫言《酒国》就自觉地再现《狂人日记》的意象,贾平凹《古炉》在内蕴上暗袭《药》,而阎连科《四书》与余华《第七天》是从《野草》的底色里开始自己的精神书写的。张承志在写作中的语态,时常在沿袭鲁夫子的激情,他自觉地从鲁迅那里拿来思想,在文坛有着爆炸性的冲击波。刘庆邦创作的《黄泥地》对于乡村社会的打量,让我们听到了《呐喊》的声音,刘恒的《虚证》《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跳动着《孤独者》《阿Q正传》的灵魂。当作家将自己的经验与鲁迅的经验重叠起来的时候,现代文学的一个链条便清晰可见了。这种重复性与扩展性的书写,也是我们今天文学的一个特色。
  二是学人对于鲁迅思想的阐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李泽厚、刘再复、邓晓芒等人的治学理念中,除了对于古典哲学的借用外,不同程度借鉴了鲁迅的资源。那些有创造性的学者并不是在鲁迅一个维度里吸收营养,而是把鲁迅视为自己思考问题的参照之一,在不同的语境里丰富自己的思想语汇。李泽厚的积淀说,就是在康德主义的影子里,暗接荣格的思想,而主旨取自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意识。邓晓芒对于中国社会的分析中,尽管应用了许多西方资源,在知识阶级的立场上是坚持鲁迅的理念的。我们看近些年历史研究、文化遗产研究中,一些鲜活观念的形成,都能够感受到鲁迅遗产的魅力。比如郑欣淼的故宫学研究,其实隐含着鲁迅学的背景;吴冠中对于美术史的感悟,多的是鲁迅的逻辑。可以看出,在文化领域,鲁迅被分解成不同的碎片,折射在不同的文本里。这是静悄悄的辐射,是一个传统的延伸。非鲁迅研究界里活着的鲁迅,恰证明了其不朽的价值。
  作家的兴奋点与学人的聚焦点如此巧合地汇入一個调色板里,其实无意中丰富了“五四”后的一个特定精神。这或许是对于未完成的启蒙的一种代偿。当人们还存在于《呐喊》《彷徨》的某些时空里的时候,要跳出旧有的思路,其实是大难的。
  在没有热点的地方,鲁迅是热的。网络上的鲁迅小组讨论的问题很多,争论里也流出诸多妙想。在许多民间思想者那里,鲁迅一直被阅读着。一些非学院派的写作,在某种层面撕开了沉闷思想的罩子,将野性的思维引来,对应了鲁迅的某些特质。只要我们看看林贤治、张枣的写作,是有淋漓的元气在的。木心、陈丹青的笔下关于国人精神难题的审视,以及高尔泰、邵燕祥的随笔里的气氛,都像《且介亭杂文》一般散出热力。
  这种现象也蔓延在亚洲各地,在日本冲绳,鲁迅读书会的活动,催生了一批艺术品。而韩国的民间思想者在思考本国问题时对于鲁迅的阐发,也有新鲜的视角在。那些文字的出版,背后牵引出几代韩国知识人的苦梦。尼泊尔的鲁迅小组对于民族命运的思考,闪现诸多优思,那些滚烫的文字里有着民族自新的冲动。想起这些人与事,我们便不再感到孤单。这些人声与片影里有更动人的景观,我们在学院里不太能有着类似的激情。   从一些迹象看,鲁迅主题的传播,不再是单一体的闪动,其思想与审美意识是融合在不同的话语空间里的,或者说,作为一种因子和来源而存在着。
  但一面也给我们许多的提示,从那些人的经验里会发现许多学术的话题。同时也要求我们鲁迅研究者要有类似鲁迅那样开阔的眼光。鲁迅从来不倚傍在一个或几个精神资源中,而是不断吸取各种有意味的遗产的精华。孙犁先生就认为,学习鲁迅不是总在鲁迅的语境里走来走去,而是像他那样在古今中外的文化习得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复兴我们文化中美好的传统,不是简单地回到文本的特定的世界,而是在开阔的视域里重新召唤出远去的灵思。在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激活了鲁迅遗产且走出新的精神之路的人,是领略到鲁迅的精神实质的。
  所以,除了继续我们专业性的思考外,应当承认,这也是一个反省我们自己的机会。鲁迅研究与其他作家研究的不同之处是,它一直纠缠着历史、现实以及自我意识里本然的存在。在对象世界里反观自我,乃今天的学人应有的选择。
  我们今天的研究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绕过流行的语言逻辑,贴近鲁迅的语境。鲁迅去世后,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曾经说过,我们曾经不断用鲁迅厌恶过的思维方式解释鲁迅,后设的概念与对象世界的原态颇为隔膜。我自己就曾想当然地用时髦的观念去铺陈思想,后来发现,强加给前人的东西是多的。深味鲁迅文本的人可以发现,鲁迅有一个特殊的精神表达式,他说出什么的时候,一定要用另一种词语限定自己的话语,因为一切表达都有自己的限度,而特指的表述脱离一定的语境,就会变成荒谬之论。在这个意义上说,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论证的方式的有限性是多么重要。鲁迅就是在有限性里开启了无限的可能性,他拒绝圆满、自欺与自大,对于一个敢于颠覆自己思想的思考者,在研究的时候也要有强大的自我批判的勇气。我在今天的许多青年学者的论文里,感受到了突围的渴念。
  回想我这些年的写作,很少使用流行的理论。这里既有修养的不到位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担心。那就是用一种新的模式去接近鲁迅,其实可能存在悖谬的东西。理论不能涵盖一切,倒是鲁迅式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我们是一个提示,那就是,在形成新的表达式后,当要警惕自己成为语言的奴隶,而思考在不断深入的时候,也应不断地反观自己,不要沉入自设的陷阱里。庄子与尼采以及德里达的思想,就含有类似的元素。研究鲁迅传统,尤其不要忘记此点。
  当代的文学批评,涉及到鲁迅遗产的话题很多,但却不都在鲁迅式的语境里展开的,它越来越受西方文论的影响。在学院派一统天下的时候,读者的反应也在减少。什么样的批评是好的,这是一些人追问过的问题,但恐怕永远都没有答案的吧。批评界已经形成定势,对于读者的反应并不在意。批评家照例用蹩脚的方式吞吐文字,在经院化的模式里自满自足着。可是作家与读者并不满意于此。好的作家,是不太在意那些批评文字的,他们知道自己的路,是在选择中形成的,过多的理论介入可能是一个问题。批评不都能指导创作,它更多的时候还是一种诠释或对话,这样的时候,批评与创作似乎各在不同的路上,希望批评具有大的影响力,恐怕也是不易的。
  对于写过许多批评文字的我而言,更喜欢读的是作家笔下的读书笔记和评论文章。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的批评文章,我们可以反复阅读,那是美的表述和深的沉思,在辞章里亦有凡人没有的东西。王蒙、汪曾祺的批评文字就好于同代的一些批评家,因为他们知道创作的甘苦,而且精神深处有更为高远的气息。所以,批评家也要借鉴这样的作家文本,深味他们脱俗的品位。这种冲动可能会引领我们造访陌生之所,恰在那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我们窥见了精神的神秘一隅。
  然而,一百年来,作家文本不断给批评界带来启示的人物毕竟是少的。鲁迅是作家中兼具批评家品格的人物,他自己的批评文字就很有内涵,在审美的幽玄处,流出现实的真实情态,笔锋之下,波澜种种;点滴之间,光影斑驳。在无法辨认的词语里看出隐秘,于寻常中读出苦楚之音。而在面对灰暗之影的时候,又能以讥讽之语点破玄机,对于坏处毫不留情。这种批评,在今天的学界也甚为稀少,重温其各种文字里的批评之语,总还是让人感慨万千的。
  我一直觉得,以鲁迅为参照的写作,对于当代文学和学术研究都是一个值得去做的工作。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过分在一个精神语境里,会出现写作的重复。我自己就遇到过这样的困难,所以在长期的思考里,难免走向狭窄的路径。我一直想从这个困境里走出,然而现在还在徘徊的路上。
  为什么鲁迅遗产能够不断在知识界延伸,这是我们不能不回答的話题。也许像康德一样,其思想指示了一个长恒的存在。当我们无法解开主体的内在矛盾性的时候,可能一直在这样的语境里。鲁迅与康德都发现了认知先验形式的边界,不正视这些,终究要落入精神的陷阱里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持续关注鲁迅遗产的解释工作,对于我们这代人是一种责任。
  这一本书算是先前出版的《鲁迅遗风录》的续集,关于当代文学与文化的一些心得都在这里了。所写的人物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也遗漏了些重要的作家与学人,然而只能以后补救了。书是应贺仲明先生之约而编订的,感谢他的信任和关爱,并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开始编辑此书的时候,内心不免有点踌躇,因为那是特殊心境里的特殊的表达,未尝没有遗憾的地方。有判断力的读者,自然会发现内中的缺失,所以也真诚地希望听到质疑的声音。从事批评写作的人与读者是平等的,没有对批评的批评,便没有进步。对于我们这类写作者,尤应如此。
  2018年12月14日
  (本文为作者即出著作《在鲁迅的背影里》的序言)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8日的《哲学沙龙》网站上,刊载了本杰明·温特霍尔特针对克里斯托弗·诺兰2020年的电影《信条》的影评,题为《“信条”并非自相矛盾——克里斯托弗·诺兰讨论的是气候变化问题》。  诺兰的《信条》聚焦于一种未来技术、一种算法,它可以逆转时间。《信条》对于时间的理解,基于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2014年的著作《现实不似你所见》。根据罗韦利的看法,时间并非某种物理真实,因为宇宙是由量子场所构成,
期刊
2021年3月6日的《雅各宾》网站上,刊载了圭多·塞奇的文章,题为《一座共产主义城市能在城市规划方面给予我们哪些教益》。在文中,塞奇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苏联时期的陶里亚蒂城及其理念进行了评析。  1966年夏,苏联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签订协议,依据该协议,苏联方面将建造一座新的汽车工厂,菲亚特公司负责技术设备和专家培训,而一座新的汽車城也将围绕着工厂生长出来——这座新城,就是陶里亚蒂城。  塞奇
期刊
2021年3月8日的《洛杉矶书评》网站上,刊载了戴夫·曼德尔针对列夫·马诺维奇2020年的新著《文化分析学》的书评,题为《为人文学者服务的数据挖掘》。  过去二十年间,诸多因素的结合,使得对于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成为可能;网速的提升和存储成本的暴跌,使得数据收集更为方便;且新的“大数据”——特殊的技术和算法,使得我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对海量信息进行消化和过滤。与此同时,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线上行为
期刊
2021年2月1日的《波士顿评论》网站上,刊载了罗宾·D·G·凯利的文章,题为《为什么现在要谈黑人马克思主义?》。在文中,凯利对塞德里克·罗宾逊的经典著作《黑人马克思主义:黑人激进传统的形成》进行了评论。  什么是罗宾逊所谓的“黑人马克思主义”呢?与一般认知相反,它主要关乎的是黑人反抗,而非种族资本主义。罗宾逊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低估了种族意识形态的物质力量对无产阶级意识的影响,并且将英国工人阶级
期刊
接到陈实电话时,他在车上睡着了。被铃声突然惊醒,披在身上的旧外套抖落到了腿边。他看了看屏幕上的时间,差一刻钟凌晨三点。睡眠浅,无梦。醒来后,幸而没受噩梦缠困,比睡前略微满足,他拧转僵硬的脖颈,按揉肩颈,拉下手刹,等待红绿灯的间歇点燃一根烟,然后拨划方向盘,驶向城郊,开往陈实车子抛锚的地方。十五公里外的乌兰乡,他依稀记得有条乡间公路可以直通,无须在漫延弯绕的省道上耗费燃油,只是那条路,夹在两山之间,
期刊
惠江穿过塔城,有一段十分开阔的水面,一年四季都吸引着一大批泳者。他们往往从左岸三号码头下水,熙熙攘攘,如过江之鲫,朝对岸游过去。各种游姿都有,快慢不一,一只只晃动的脑袋在江面上就像是蓝色衬衣上的黑污点,船舶经过时,也没能惊吓到他们。到了对岸,大部分泳者歇一会儿便原路返回,只有少数从对岸离开。早年,相对此岸的繁华热闹,对岸还是比较荒凉落寞,还没有多少楼房,竹木茂盛,暗藏着许多鸟兽。此岸的人乘船过彼岸
期刊
我无意为戈雅(1746—1828,西班牙画家)的画写评论。大事件需要克制,甚至晾干,这只适合词语不够用时。仅一个人的命运这条线,在个体与历史错综复杂的无望纠缠就足以把我们缠住。处理它们需采用史诗的篇幅。但,很可能,这个时代广阔的全景画将是罕见的,因为“二战”的战争规模不同,比如说,和拿破仑战争相比;并且现在对作者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方面要求更多。然而如果用纯粹主观的偏见介绍个人经历,我就什么也解
期刊
2019年初,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其高质量的制作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让资本惊喜的利润,以至于有舆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科幻时代的来临。但接下来2019年8月上映的《上海堡垒》却以其粗制滥造而让观众大跌眼镜,以至于网上流传着一句酷评:“《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大门,《上海堡垒》又把这扇门关上了。”因为《三体》获奖以及众多科幻作家的努力而开创的“科幻黄金年代”似乎正在呈现它的另外一面,固然
期刊
由于无法在三维时空中搭建“阿尔伯特防御”,任何活性存在簇都会在此坠入时间流逝的幻象之海,领受灵性蒸发的危险。不过,来这里捡拾古旧构件甚至直接在此维度上工作的发明家仍络绎不绝。据说,真正的卓绝者皆信奉灵性守恒之道,明白牺牲与收获在贝立西变换中互为镜像,极端之辈甚至把灵性蒸发视作至高的发明艺术。且不论“时间为天赐迷醉之源”这一传言根据何来,可以确定的是,让冒险家们心颤神摇的显然另有他物,这其中当然包括
期刊
我独自坐火车南下去找姨妈过暑假的那天,穿了一件缝着亮片的白色短袖。天气很闷,牛仔短裤露出我两条酱色的腿。车厢里飘溢着一股泡面的气味。大多数人都在昏昏欲睡,靠过道的那个男人,小鸡啄米似地垂下脑袋。空调吹着五官,夜色浸透车窗,黑夜一点一点向我靠拢。小马扎撑着一些老人,倚着角落,用双臂把自己束起来,好像自己就是一件怕被偷窃的物品。小孩在软座上躺着,果冻水从他的嘴边流下,惹得身旁妇人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