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政府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学校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教育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学生的学习成长为基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必须做好如下几个转变。
1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教学以学生为本,就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现代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儿童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倡导以生为本,就应该还给他们这种自主权,并助其成长。因此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源,而是获得各种技能的信息平台。
2 由一桶水向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流大河转变
倡导以生为本,就应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去尝试、动手、发现、交流、创造。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中的儿童,时时刻刻触摸着、汲取着信息营养,课堂教学必须正视这一现状,让学生真正站上舞台扮演主角。提倡让学生上台展示和表述,提倡交流和辩论,提倡标新立异,敢于尝试,勇于实践,这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的具体策略。因此教师不能再满足自己拥有一桶水,而应该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流大河。
3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让课堂真正开放起来,这是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开放的课堂,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开放的课堂包含教学时空的开放、课堂氛围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和教学评价的开放等。以生为本要求努力创设真正开放的课堂,在学习进程中促成更多的信息资源生成。开放的学习过程,氛围民主和谐,学生自主学习,尽情交流,大胆表露。当学生做出真实的表现和表述时,真正有效的课堂就形成了。教师在创设开放的时空时,创设的应该是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果树,教师不再是照亮学生的蜡烛。
4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只要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就得到拓展。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感、进取性、创造性为具体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发展自治能力;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我规范、发展自制能力;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教师应该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由衷的、自然流露的、真实生动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去唤起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共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教师不再是导师,而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尊重者、理解者和支持者。
5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传统教育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真正把学生看成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管理活动中探索组织、参与活动的方法、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学生设计什么,而是学生的精神教练。
6 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坚持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诉求。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和细微体察,教育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如果没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教育就会丧失生命和源泉。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亲人,是学生的观察者、呵护者和服务者。只有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才能令行禁止,指挥如意,从而顺利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教师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既要无微不至,又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师不再是园丁,而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中学)
1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教学以学生为本,就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现代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儿童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倡导以生为本,就应该还给他们这种自主权,并助其成长。因此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源,而是获得各种技能的信息平台。
2 由一桶水向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流大河转变
倡导以生为本,就应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去尝试、动手、发现、交流、创造。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中的儿童,时时刻刻触摸着、汲取着信息营养,课堂教学必须正视这一现状,让学生真正站上舞台扮演主角。提倡让学生上台展示和表述,提倡交流和辩论,提倡标新立异,敢于尝试,勇于实践,这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的具体策略。因此教师不能再满足自己拥有一桶水,而应该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流大河。
3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让课堂真正开放起来,这是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开放的课堂,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开放的课堂包含教学时空的开放、课堂氛围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和教学评价的开放等。以生为本要求努力创设真正开放的课堂,在学习进程中促成更多的信息资源生成。开放的学习过程,氛围民主和谐,学生自主学习,尽情交流,大胆表露。当学生做出真实的表现和表述时,真正有效的课堂就形成了。教师在创设开放的时空时,创设的应该是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果树,教师不再是照亮学生的蜡烛。
4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只要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就得到拓展。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感、进取性、创造性为具体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育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我管理、发展自治能力;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我规范、发展自制能力;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教师应该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由衷的、自然流露的、真实生动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去唤起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共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教师不再是导师,而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尊重者、理解者和支持者。
5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传统教育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真正把学生看成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逐步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管理活动中探索组织、参与活动的方法、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学生设计什么,而是学生的精神教练。
6 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坚持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学生的状态和学生的诉求。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和细微体察,教育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如果没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教育就会丧失生命和源泉。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亲人,是学生的观察者、呵护者和服务者。只有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才能令行禁止,指挥如意,从而顺利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教师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既要无微不至,又要把握住大方向。教师不再是园丁,而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杨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