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研讨、主动表达、主动展示、主动纠偏,等等,课堂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在高中语文复习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以为,问题驱动尤为关键,好的问题驱动就如同汽车引擎,能够巧妙牵引学生按图索骥,渐入佳境。
一、“问题”的类型
1辅助性问题
有的问题能够通过相应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有效促进核心问题的解决,或帮助学生理清一类问题的思考路径及方法。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辅助性问题。
例如在进行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考点复习时,诗歌《寻陆鸿渐不遇》要求“概括友人陆鸿渐的人物形象”。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解答这类题的思路,可以在此之前先预设两道题目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②请结合诗句,说说友人的行踪。这两道题的思考其实分别指向“友人陆鸿渐”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而要准确概括人物形象,其实必须从诗歌中的这两个方面入手,当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时,“友人陆鸿渐的形象”也就基本清晰了。
在阅读复习中,整体理解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点,只是遵循据问作答原则。其实,有些题的答案不仅仅来自学生认定的答题区域,还需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相关背景知识,才能采全得分点。因此,整体阅读、全面解读文本(文言材料、诗歌、小说、散文、论述文、传记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预设一些辅助性问题,从文学史,从一类文本的主题特色、表现技巧,从作者的一贯创作风格等多个角度去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读透文本,有助于学生多维思考、有效解题。
2关键性问题
教师在备课中,为课堂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而设置问题。这样的问题的解决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属关键性问题。
例如,2009年江苏卷的散文阅读《上善若水》要求学生解答以下4题:
①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③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④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解答这4题基本上都需要着眼全篇。在让学生具体解答前,是否考虑通过另外设置关键性问题,来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呢?教师可预设这样一道题:
《上善若水》一文中,开头与结尾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在行文结构上分别有何作用?第3段与第9段的材料分别叙述了什么?它们分别支撑了上下文的哪些议论、抒情,据此请概括全文的思路。
这道题的思考,很明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行文的思路,对本文构思和表达上的特点也有所分辨,对于解答高考的第一、第三、第四题都有作用。
问题驱动其实不在于问题的多少,而在于问得是否恰当。关键处一问就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奇效。
3生成性问题
上面“两问”都是教师依据课堂复习内容,备课时精心预设的问题,它们有助于课堂复习的有序推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其实,在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成果时,往往有新的问题产生。这时,教师就该迅速捕捉时机,把问题提炼出来,供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生成性问题。
生成性问题一方面呈现了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思考角度的新奇。这样的问题抛出研讨后,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扭转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印象也就特别深刻;有时,由于学生思考的深入、角度的新奇,更能提升其他学生的认识水平。
例如,在探讨《在乡下》(莫泊桑)的思考题“夏洛离家出走的原因”时,多数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出三点原因:一是嫉妒心理,因为小瓦兰光鲜地回来了;二是缺少正视现实的勇气,他是借此在逃避生活的贫困;三是怨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好的生活境遇。这样的探究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却有一个小组归结到“家庭教育的失败”,教师马上追问:“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问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兴趣,他们立即对照文本,找到了支撑观点的依据:蒂瓦什大婶像喂养鹅一样喂养孩子,蒂瓦什大婶骂瓦兰一家无耻,蒂瓦什大婶炫耀自己……总之,夏洛生活在一个粗鲁的家庭环境里,这里教育缺失。当然,夏洛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能正确面对贫困、体谅父母,最后在痛骂父母后离开家庭。
这样的生成就如一个耀眼的火星,点亮了学生的思维,也就使探究的意味更加浓烈,探究的价值更大了。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生成。
二、“问题导引”的要求
“问题导引”向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本课堂需要问题导引,但如果简单地理解为“问”多益善,那么,我们的复习课堂就会问题满天飞。问题简单的话,就会随问答案出,问题不具备思考的价值;问题设置没有铺垫,过难的话,又会一问三不知,达不到促发思维的目的。问题导引必须坚决抵制随意发问,做到有研究有克制有目的地追问。
1问题导引必须借助导学案
教师必须按课时精心编制问题导学案。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在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预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导学链,帮助学生熟悉文本,深究文本,悟透问题指向,有效解答问题。
2问题导引必须接地气
教师在个性化备课时,要先对学情做充分的了解,然后结合考情、课堂的推进策略,在重难点的突破和学生的集中错误点上设置几个关键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让“问题”为确保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最大的作用。
3问题导引需要教师的临场智慧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在表达个人理解、主观认识,或展示小组合作成果时,总有一些在他们看来是有道理的,但从语文角度考量的话有失偏颇的地方;或教师在备课时自己都没有考虑到的角度,学生却考虑到了,这时,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地推进,就会失去纠偏和利用学生思维资源的良好时机。聪明的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设疑,供小组再讨论,及时扭转学生的认识盲区,随机生成新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学本课堂”是教改的必然选择,而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它的基本形态,它以问题学习、解决为特征。凸显人文性的高三语文复习课堂,更应让“问题”成为“打火机”,在激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展示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226100)
一、“问题”的类型
1辅助性问题
有的问题能够通过相应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有效促进核心问题的解决,或帮助学生理清一类问题的思考路径及方法。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辅助性问题。
例如在进行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考点复习时,诗歌《寻陆鸿渐不遇》要求“概括友人陆鸿渐的人物形象”。为了引导学生思考解答这类题的思路,可以在此之前先预设两道题目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②请结合诗句,说说友人的行踪。这两道题的思考其实分别指向“友人陆鸿渐”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而要准确概括人物形象,其实必须从诗歌中的这两个方面入手,当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时,“友人陆鸿渐的形象”也就基本清晰了。
在阅读复习中,整体理解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前提,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点,只是遵循据问作答原则。其实,有些题的答案不仅仅来自学生认定的答题区域,还需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相关背景知识,才能采全得分点。因此,整体阅读、全面解读文本(文言材料、诗歌、小说、散文、论述文、传记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预设一些辅助性问题,从文学史,从一类文本的主题特色、表现技巧,从作者的一贯创作风格等多个角度去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读透文本,有助于学生多维思考、有效解题。
2关键性问题
教师在备课中,为课堂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而设置问题。这样的问题的解决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属关键性问题。
例如,2009年江苏卷的散文阅读《上善若水》要求学生解答以下4题:
①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③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④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解答这4题基本上都需要着眼全篇。在让学生具体解答前,是否考虑通过另外设置关键性问题,来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呢?教师可预设这样一道题:
《上善若水》一文中,开头与结尾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在行文结构上分别有何作用?第3段与第9段的材料分别叙述了什么?它们分别支撑了上下文的哪些议论、抒情,据此请概括全文的思路。
这道题的思考,很明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行文的思路,对本文构思和表达上的特点也有所分辨,对于解答高考的第一、第三、第四题都有作用。
问题驱动其实不在于问题的多少,而在于问得是否恰当。关键处一问就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奇效。
3生成性问题
上面“两问”都是教师依据课堂复习内容,备课时精心预设的问题,它们有助于课堂复习的有序推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其实,在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的成果时,往往有新的问题产生。这时,教师就该迅速捕捉时机,把问题提炼出来,供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生成性问题。
生成性问题一方面呈现了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思考角度的新奇。这样的问题抛出研讨后,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扭转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印象也就特别深刻;有时,由于学生思考的深入、角度的新奇,更能提升其他学生的认识水平。
例如,在探讨《在乡下》(莫泊桑)的思考题“夏洛离家出走的原因”时,多数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出三点原因:一是嫉妒心理,因为小瓦兰光鲜地回来了;二是缺少正视现实的勇气,他是借此在逃避生活的贫困;三是怨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好的生活境遇。这样的探究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却有一个小组归结到“家庭教育的失败”,教师马上追问:“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一问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兴趣,他们立即对照文本,找到了支撑观点的依据:蒂瓦什大婶像喂养鹅一样喂养孩子,蒂瓦什大婶骂瓦兰一家无耻,蒂瓦什大婶炫耀自己……总之,夏洛生活在一个粗鲁的家庭环境里,这里教育缺失。当然,夏洛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能正确面对贫困、体谅父母,最后在痛骂父母后离开家庭。
这样的生成就如一个耀眼的火星,点亮了学生的思维,也就使探究的意味更加浓烈,探究的价值更大了。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生成。
二、“问题导引”的要求
“问题导引”向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本课堂需要问题导引,但如果简单地理解为“问”多益善,那么,我们的复习课堂就会问题满天飞。问题简单的话,就会随问答案出,问题不具备思考的价值;问题设置没有铺垫,过难的话,又会一问三不知,达不到促发思维的目的。问题导引必须坚决抵制随意发问,做到有研究有克制有目的地追问。
1问题导引必须借助导学案
教师必须按课时精心编制问题导学案。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在引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预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导学链,帮助学生熟悉文本,深究文本,悟透问题指向,有效解答问题。
2问题导引必须接地气
教师在个性化备课时,要先对学情做充分的了解,然后结合考情、课堂的推进策略,在重难点的突破和学生的集中错误点上设置几个关键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让“问题”为确保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最大的作用。
3问题导引需要教师的临场智慧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在表达个人理解、主观认识,或展示小组合作成果时,总有一些在他们看来是有道理的,但从语文角度考量的话有失偏颇的地方;或教师在备课时自己都没有考虑到的角度,学生却考虑到了,这时,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自己的预设按部就班地推进,就会失去纠偏和利用学生思维资源的良好时机。聪明的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设疑,供小组再讨论,及时扭转学生的认识盲区,随机生成新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学本课堂”是教改的必然选择,而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是它的基本形态,它以问题学习、解决为特征。凸显人文性的高三语文复习课堂,更应让“问题”成为“打火机”,在激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展示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