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例谈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单元教学 格式塔理论 整体性 认知重组
  “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提出了“学科大概念”,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新课标”也在教学建议中提到,教师应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加强课程实施整合,通过主题阅读、专题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依据“新课标”编写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也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新课标”提出的学科大概念以及统编教材强调的“整体性”都体现了对单元整体学习、群文阅读的重视,这也是针对过去只有单篇阅读教学,学习内容零碎化所作的调整。
  由库尔特·卡夫卡和苛勒合作创立的以整体论为理论支撑的格式塔心理学在传入中国后,就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批评和创造等领域中,之后逐渐进入语文教学研究领域中。新课改背景下,许多教学实验纷纷兴起,仔细思考后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强调都响应了格式塔完形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强调整体性和任务导向的单元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格式塔理论的吸收运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尝试在格式塔理论的指导下,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探索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模式。
  一.单元教学的格式塔理论背景
  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整体论”,认为感觉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知觉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各部分。且格式塔理论主张学习的本质是认知重组,即学习通常是从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有意义的、有结构的顿悟状态,从而达到对学习对象的深入把握。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格式塔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特别重视整体性以及学生达到顿悟后的认知重组。认知重组强调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逐步过渡的,即学习者在整體把握学习内容的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最终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杜甫的《春望》之后,能够独立绘制出体现体现全诗内容的简笔画,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自己的绘画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学生在画图和阐释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认知重组的过程。
  过去,我们对格式塔理论中的整体性理论的运用多停留于对单篇课文的整体感知,但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整体性原则有了更具时代性的意义,即变过去的单篇教学为有结构、系统的单元教学。以往,我们对学习本质的理解也不够,不重视学生的认知重组过程,因此,在格式塔理论指导下,以整体性的原则指导单元教学的开展,关注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重组,是落实“以学习为中心”教学理论的重要实践。总言之,格式塔理论对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两方面,即教学过程中整体性原则的运用以及实现促进学生认知重组、使学习真正发生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在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将对单元内的所有文本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作为组成部分的各个任务环节之间也要有逻辑勾连,由核心的任务统整起全部学习任务,使教学呈现一个“圆形结构”,体现整体美。这其中就包含了教师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整合,体现整体教学的观念。此外,学生也要在高度整合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认知重组,并以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外化表现出来。因此,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成果。简言之,格式塔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教学主要体现为在整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教师进行教学上的重组,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认知重组。
  以此理论为指导,笔者针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下面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以进一步探讨单元教学设计。
  二.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以格式塔理论为指导,笔者立足于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重组,以整体性教学原则统摄整个单元教学设计。
  (一)立足整体,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在格式塔理论整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树立研究教材的整体意识,对教材及各个单元的结构有一个整体把握。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包含八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结合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每个单元所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将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融于单元教学中。同时,还要紧扣单元的人文主题,建立起单元内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从而建构起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简言之,学习目标既要落实学习任务群、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又要彰显人文主题。
  以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以“劳动光荣”为人文主题,选择了三篇通讯、一篇新闻评论和两首古代诗歌。在进行单元整体把握时,我们应首先明确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结合“新课标”对该任务群的要求可知,新闻通讯和评论的鉴赏与写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再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本单元中所有篇章的教学都要指向感受劳动价值、崇尚劳动的教育。综合以上内容,笔者确立了以下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人物通讯,掌握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分析报道角度,区分新闻事实和背景,总结通讯的写法以及优秀人物通讯的评选标准。
  2.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体悟其现实价值,总结新闻评论的角度,并从某一角度对人物通讯进行评论。
  3.尝试创作人物通讯。
  4.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梳理单元学习目标,有助于我们站在整体上关照单元的篇章教学,避免陷入孤立的篇章教学,造成人文主题与语言文字实践活动的分离。
  (二)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及任务,设计单元学习大任务
  单元学习任务是新教材结构中的其中一个创新点,在单元教学中起统领作用。因此,教师应整合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更具统摄性的任务来整合单元的教学,这也体现了格式塔理论下的整体性原则。   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及任务,本单元确立了开展“校园最美劳动者”专访作品发布会这一单元学习大任务,并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本年度,班级将举办校园最美劳动者专访活动,请选择一位校园的劳动者进行专访,撰写一篇人物通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集参加班级内部召开的“校园最美劳动者”专访作品发布会。依据评选标准,组内投票推出一篇作品参加班级“最佳通讯作品奖”的评选。在此情境中,学生学习的任务驱动是参加“校园最美劳动者”专访作品发布会,最终的学习成果以《人物通讯汇编》呈现。而为了评选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围绕任务对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学生在阅读通讯与运用写作、完成学习成果的过程中,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重组。由此可见,格式塔理论指导下的任务和情境创设具有较高的整体导向性,有助于学生的认知重组。
  (三)围绕单元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出个别反映,而是对学习对象的整体作出反应,即一种整体性的把握,这是格式塔理论对整体性学习的理论指导。因此,在制定单元学习方案时,教师要着眼于单元的全局,对单元的整体作出反应,引导学生完成单元学习任务。一方面,教师要围绕单元学习大任务,预设单元学习活动,且学习活动之间也要有一定的逻辑勾连,服务于学习任务的落实。具体到单元中单篇课文的学习,教师也要立足于课文的整体,设计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完成活动实现对学习内容的重新组合,建构起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学习活动的开展应以学习为中心,引导学习者对单元学习内容以及单篇课文进行内化和整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但不管是为了完成单元学习大任务还是学习单篇课文,学生在进行认知重组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或一篇含有若干信息的课文时,都不可能立即获得完整的学习。以本单元的新闻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只感知到其中的一部分或建立起部分联系,形成的感知可能是比较模糊的。对此,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对这一篇课文完整且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目标,促使学生认知的选择直指学习任务,迅速认识学习对象。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为人物写颁奖词的任务,学生在重构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完成了主体的认知重组。
  再回到本单元的教学中,本单元的学习大任务是“撰写人物通讯”,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尽管此前读过人物通讯等新闻作品,但学生要在本单元的三篇通讯中总结出撰写人物通讯的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顿悟。对此,教师应将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学习活动,同时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像苛勒的大猩猩实验中,猩猩之所以产生了顿悟,离不开香蕉的诱惑和手杖、竹竿、木箱等情境的精心设置。没有香蕉的诱惑,猩猩便没有了任务驱动,没有手杖、竹竿、木箱等适当的情境,猩猩就无法对对象进行重组,无法完成任务。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获得香蕉”(完成单元学习大任务),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手杖、竹竿等(分解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学习材料等)。基于此,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设计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时,笔者基于格式塔理论下的整体性原则和认知重组理论,在核心大任务的统领下预设了如下学习活动:
  活动1:导入,整体感知第二单元
  (1)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本单元的结构特点。
  (2)在学生画的基础上,教师系统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单元学习任务等。
  (3)提供情境:“校园最美劳动者”专访作品发布会
  活动2:学习三篇人物通讯
  (1)从事件、人物和作者态度三方面梳理内容,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
  (2)寻找相关材料为三位人物拟写颁奖词。
  (3)从标题拟写、材料选择、通讯结构等角度分析三篇人物通讯作品,探讨并总结通讯的写作方法和优秀人物通讯的评选标准,最终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
  活动3:学习《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质》
  (1)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分析文章的观点与事实之间的关系
  (2)为“工匠精神”下定义
  (3)分析并总结写作新闻评论的角度
  (4)在三篇通讯中,择其一进行评论
  活动4:变诗为文,感受劳动之美
  将《茉苜》、《插秧歌》改编成小散文,感受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
  活动5:参加“校园最美劳动者”专访活动
  选择劳动者进行专访,指导学生写作访谈提纲;指导学生完成通讯写作大纲,撰写人物通讯稿并修改;完成学习成果汇编。
  综上,从格式塔理论出发,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单元的学习情境和任务就是教师为学生设置的“香蕉”,而各大学习活动的设计及学习材料的补充就是引导学生“获得香蕉”所设置的一些支架。每个活动本身又是一个小目标,因此教师要不断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架,推动学生的认知重组,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以解构的方式解读两首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解构,对文本信息进行重组的同时也完成了认知的重组,并以个性化的成果外化表现出来。此外,为人物拟写颁奖词、为"32匠精神”下定义、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同样也都是客体信息重构且伴随主体认知重组的过程。
  三.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格式塔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强化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意识,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转型和变革,这种转变主要体现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更强以及重视学生认知重组两个方面。
  1.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更强
  格式塔理论整体性原则下的单元教学立足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整合单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使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更强,以改变教学内容零碎化、综合性不强等现状。整体性原则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以学习目标为指引预设核心大任务,又以核心大任务为导向,分解任务,设计活动,分步骤落实目标。其中,核心大任务引导下的学习任务或活动的设计也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直接指向最终学习任务的完成。
  2.关注学生的认知重组
  格式塔心理学重视学习者的认知重组,认为这是学习真正发生的重要体现。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认知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当前单元整合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在重组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要设置高度统摄性的活动引导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重组,从而产生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包括补充学习材料、提供学习工具和传授学习方法等,推动学习者的认知重组。
  综上,格式塔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教学设计遵循整体性原则,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重组。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格式塔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单元教学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说 意境 营造  小说意境是小说艺术价值的体现,优秀的小说总是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以美感和启示。我们读《红楼梦》可以感受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读沈从文的《边城》可以感受到和谐之美。读莫言的《丰乳肥臀》可以感受到母性生命的蓬勃以及对苦难的隐忍。读余华的《活着》可以感受到活着非同寻常的况味。营造小说意境并非易事,需要从优秀艺术家的创作当中汲取经验和方法。以下我们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首先,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轨道,而是技能、人文和情境等的多轨道.体育及其体育的面孔可以更多姿一点,比如,不仅仅可以齐步走,也可以单独走;不仅仅是体育味,也是人文味;不仅仅是
2007年和2016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了培智学校的课程要以生活为核心,遵循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促
我做家庭教育研究这些年,有时候家长来咨询,说孩子努力学习,父母对孩子也很用心投入,但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太理想,或者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就要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家
期刊
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项新型的教学理念,一经提出就深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随着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为数学课
关键词:《儒林外史》 知识分子 吴敬梓  吴敬梓写举人秀才、翰院名士、平民百姓,揭露了封建科举考试对人的一种腐蚀和毒害。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曾说道:“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儒林外史》的伟大之处不仅表现在它那高超的讽刺艺术,而且也表现在书中所塑造的立体、真实、能够引人深思的知识分子。书中总共大概出现了200多个人物,作者主要把笔墨放到典型的人物身上
关键词:契阔 勤苦 合离 释义  “契阔”二字出自《邶风·击鼓》篇,诗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钱钟书在《管锥编·击鼓》中详细论述了《诗经·邶凤·击鼓》一章中“契阔”诸义,并将“契阔”释为合离聚散之义,堪称训诂学的一篇佳作。然,历代注家对“契阔”二字的释义颇有分歧。郭小武和叶青在《(管錐编)“契阔”说义质疑》一文中对钱钟书的“离合”说提出了异议,认为应遵从毛亨、郑玄、王肃三家
关键词:古诗词 传统文化 有效途径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古诗词中蕴含了传统文化,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传承文化,教学中应该注重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意蕴丰厚,优美,沁人心脾。它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表达能力,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诗词的学习是对古往文化的继承,它可以让我们洗尽墨染,怡情养性。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伴随着我们,如过年家家都会贴对联。现在传统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关键词:经典名著阅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简·爱》  经典名著是人类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艺术瑰宝和精神食粮。学生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能与古今伟大作家对话,这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等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然而,当前数字网络世界在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的阅读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他们不少困扰,各种网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越发注重于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此,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当前教学情况以及小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在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