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活动目标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期盼,活动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活动案例通过分析目标,提出集体教学活动目标设计的要素及要求,以求做到活动目标本身三维的有机整合,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从而推动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集体教学活动 目标设计 幼儿发展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虽然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是衡量教学活动成效的首要出发点。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具有统率全局、导向和调控作用。因此,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的三维目标,也就是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与思考,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新旧课程以及价值导向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当前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目标时常出现诸多问题。因此,笔者所在幼儿园组织教师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研讨活动,并梳理出相关案例和研讨结果,希望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目标提供一些帮助。
目标设计应统一行为主体
在幼儿园活动目标设计中,行为主体有两类:教师和幼儿。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制定的目标为培养目标,常使用“引导”“培养”“促进”等词汇来表达,强调的是教师做的,反映教师对自己教育手段或者教育行为有预想的期望值;从幼儿角度提出的目标是发展目标,常用“学会”“了解”“能”“知道”“感受”“乐意”“懂得”“发现”等词汇,强调的是幼儿学习后获得的发展和变化,反映教师心中对活动推进幼儿发展的内容、方向和程度有预想的期望值。
如:在大班健康活动《长凳游戏》中,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探索用长凳进行各种游戏,提高肢体灵活性、协调性;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能力,提高幼儿从高处下跳时自我保护的技能;培养幼儿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能考虑到目标的三维性,但在目标的表述方面存在着目标行为主体不统一的问题。目标1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提出的目标,以幼儿行为为主体;目标2和目标3是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以教师为行为主体。在同一个活动中,目标提出的角度不统一是不恰当的。可以表述成:探索用长凳进行各种游戏,提高肢体灵活性、协调性;尝试从高处往下跳,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能勇敢地参加难度较大的游戏,不怕困难,体验游戏的快乐。
由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方式主要反映教师的预设目标,教师只要按照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说是完成了目标,而以幼儿为主体的更能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完成情况会更多地着眼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经验的拓展,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更侧重于以幼儿为行为主体的表述方式。
目标设计应反映课时要求
“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活动目标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活动目标既可以为活动设计者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方向和依据,又能让别的教师一目了然的知晓活动的教育手段和预期效果。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素。
目标表述清晰具体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最具操作性的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评估。然而在活动中大而无当的目标也存在,如“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感受快乐”等这些目标,看似绝对正确,但实际上是“正确的废话”,看不出本次活动的达成度。
如:在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中,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欣赏蝴蝶的多姿多彩,感知蝴蝶形状和花纹的对称美;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二条目标,实际上没有表明幼儿应在活动中做些什么、兴趣的着眼点落在何处,也没有具体提及思维的具体内容及涉及的问题,因此毫无实际意义,这也可能是我们老师平时制定目标最易出现的错误:过分追求过程而把目标过于泛化,缺乏课程目标应有的指向。第二条目标可以调整为:在活动中,体验打扮蝴蝶的乐趣。这样一改动,马上使目标明朗化,也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设计意图,将活动目标具体和细化,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在认知目标上,教师可以从本主题活动的关键词出发将之分解。在情感目标上,教师可以结合活动内容,明确情感的落脚点和情感表达表现的方式,可以是“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交流和表达”“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等。
突出关键经验要求 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分条呈现的活动目标仅在条目数量上一般就是3条左右,而且需尽量简洁而明快。一次具体的教育不可能承载过多的发展目标,必须要有所侧重,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些关键经验和核心的学习任务。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活动目标不可能超出幼儿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全部经验获得的范围,但也绝不是幼儿在活动中一切可能的学习因素和发展经验的全部罗列。
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中,目标是这样设计的:能够认真观察画面,学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画面的意思;愿意跟随老师一起讲述,体验看图说话的乐趣;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尝试给故事命名。这个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比较准确而有针对性地反映了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核心经验,以及教师所要突出的教育意图。倘若这个教育活动的目标也将引导“学习帮助别人”的道德发展以及“遇到问题多动脑筋”之类的指引性内容加了进来,尽管这些内容也是这个活动可能存在的教育作用,却既不能突出这个教育活动的学习重点和关键经验,也可能会导致目标的偏离。
目标设计要突出核心的学习任务和关键的活动经验,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教育意图和领域内容的侧重,以及拟展开的活动具体过程和环节等因素。总之,活动目标的制定要抓住核心目标,合理控制拓展的目标。
关键词:集体教学活动 目标设计 幼儿发展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虽然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是衡量教学活动成效的首要出发点。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目标并非命运,而是方向。目标并非命令,而是承诺。”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具有统率全局、导向和调控作用。因此,活动目标的设计要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的三维目标,也就是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与思考,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新旧课程以及价值导向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当前教师在制订教学活动目标时常出现诸多问题。因此,笔者所在幼儿园组织教师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研讨活动,并梳理出相关案例和研讨结果,希望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目标提供一些帮助。
目标设计应统一行为主体
在幼儿园活动目标设计中,行为主体有两类:教师和幼儿。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制定的目标为培养目标,常使用“引导”“培养”“促进”等词汇来表达,强调的是教师做的,反映教师对自己教育手段或者教育行为有预想的期望值;从幼儿角度提出的目标是发展目标,常用“学会”“了解”“能”“知道”“感受”“乐意”“懂得”“发现”等词汇,强调的是幼儿学习后获得的发展和变化,反映教师心中对活动推进幼儿发展的内容、方向和程度有预想的期望值。
如:在大班健康活动《长凳游戏》中,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探索用长凳进行各种游戏,提高肢体灵活性、协调性;发展幼儿的平衡、钻爬能力,提高幼儿从高处下跳时自我保护的技能;培养幼儿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能考虑到目标的三维性,但在目标的表述方面存在着目标行为主体不统一的问题。目标1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提出的目标,以幼儿行为为主体;目标2和目标3是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以教师为行为主体。在同一个活动中,目标提出的角度不统一是不恰当的。可以表述成:探索用长凳进行各种游戏,提高肢体灵活性、协调性;尝试从高处往下跳,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能勇敢地参加难度较大的游戏,不怕困难,体验游戏的快乐。
由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方式主要反映教师的预设目标,教师只要按照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说是完成了目标,而以幼儿为主体的更能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完成情况会更多地着眼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经验的拓展,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更侧重于以幼儿为行为主体的表述方式。
目标设计应反映课时要求
“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活动目标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活动目标既可以为活动设计者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方向和依据,又能让别的教师一目了然的知晓活动的教育手段和预期效果。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素。
目标表述清晰具体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学目的和任务在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最具操作性的目标,应该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评估。然而在活动中大而无当的目标也存在,如“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感受快乐”等这些目标,看似绝对正确,但实际上是“正确的废话”,看不出本次活动的达成度。
如:在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中,原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欣赏蝴蝶的多姿多彩,感知蝴蝶形状和花纹的对称美;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二条目标,实际上没有表明幼儿应在活动中做些什么、兴趣的着眼点落在何处,也没有具体提及思维的具体内容及涉及的问题,因此毫无实际意义,这也可能是我们老师平时制定目标最易出现的错误:过分追求过程而把目标过于泛化,缺乏课程目标应有的指向。第二条目标可以调整为:在活动中,体验打扮蝴蝶的乐趣。这样一改动,马上使目标明朗化,也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设计意图,将活动目标具体和细化,兼顾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平衡。在认知目标上,教师可以从本主题活动的关键词出发将之分解。在情感目标上,教师可以结合活动内容,明确情感的落脚点和情感表达表现的方式,可以是“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交流和表达”“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等。
突出关键经验要求 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分条呈现的活动目标仅在条目数量上一般就是3条左右,而且需尽量简洁而明快。一次具体的教育不可能承载过多的发展目标,必须要有所侧重,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某些关键经验和核心的学习任务。针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活动目标不可能超出幼儿在一次教育活动中全部经验获得的范围,但也绝不是幼儿在活动中一切可能的学习因素和发展经验的全部罗列。
如,在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中,目标是这样设计的:能够认真观察画面,学习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画面的意思;愿意跟随老师一起讲述,体验看图说话的乐趣;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并尝试给故事命名。这个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比较准确而有针对性地反映了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核心经验,以及教师所要突出的教育意图。倘若这个教育活动的目标也将引导“学习帮助别人”的道德发展以及“遇到问题多动脑筋”之类的指引性内容加了进来,尽管这些内容也是这个活动可能存在的教育作用,却既不能突出这个教育活动的学习重点和关键经验,也可能会导致目标的偏离。
目标设计要突出核心的学习任务和关键的活动经验,这需要综合考虑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教育意图和领域内容的侧重,以及拟展开的活动具体过程和环节等因素。总之,活动目标的制定要抓住核心目标,合理控制拓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