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对写作文没有信心,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跟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目标定得过高,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信心。我们要缩小目标,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多写,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要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培养联想能力,丰富写作内容,并要求学生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借鉴走向创新。
关键词:积累;观察;联想;身边的人和事
G623.2
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发现最严重的问题--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要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现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见解。
一、缩小目标、增强自信
小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定的目标过高,结果引发了他们的畏难情绪,从而失去了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目标分成几个阶段,即分成一个小而实且易操作的近期目标。让学生树立信心,充满自信,然后将这种努力后的成功转化为二次前进的不竭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在这良性循环的中,我们还要因人,因时、因事而有所改变。
比如:第一阶段,只要将自己想说的话记录下来,有标点符号,能基本分段就可以了。第二阶段,只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没有错别字,字迹清楚工整,标点符号正确,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要求语句通顺。第四阶段,便开始具体习作要求了,按命题写出来,最后通过分组或全班交流,互相修改后,老师再检查,把不合格的再点拨,引导、让学生再写。这样老师帮助他们寻找原因,与他们携手努力,增强和激励学生的勇气,让学生在具体写作中,学有所获,提高写作兴趣,排除畏难情绪,并逐步走向成功之路。
二、指导看课外书、积累书面材料
农村小学地处偏僻,设备简陋,学生见识少,知识贫乏。面对这一具体情况,教师要善于帮助,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并创造一定条件。课本是基础,是范本,但是: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永远也不能满足学生写作的需要。学生只有在头脑中积累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写出象样的文章来。右人云:"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就可以在班上建立图书角,把班上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轮流看,互相流通。可以解决过于缺乏图书资料的困难。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平时看书,教师还要提出一些要求,例如:背诵名言名句,彥语、习后语,或精彩的片段等;也可以摘抄小知识,作小编辑|--------这样日复一日,学生逐渐养成看课外书的好习惯,逐渐扩大知识面,丰富了写作知识。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才会感到顺畅。语言不至于干巴乏味,内容才不会空洞,文章才会赋有文彩。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借鉴走向创新。
三、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
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也是写作的重要基础。没有对事物进行观察,写作就没有办法作手了。在教科书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与本单元内容相联系的题材。如:在四年级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之后,后面就有一个与本文相似的习作题目。在完成这个习作时,教师就可以将不同的桃子(青的、红的、半青半红的)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轮翻地摸,看、闻、尝。再让学生说说写写,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观察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作鼻子闻、用手去摸、用嘴去尝。教师还要强调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如:观察一件事要注意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及情况;观察一个人,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还要注意人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就要注意物体在运动中的变化状态和规律。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平时多注意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家庭,学校、上学途中的所见所闻。同学之间的误会和友谊;家中来客的身份及谈话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在写观察笔记时,不仅仅观察要仔细,还要适当作点分析,即是学生本人对自己提点意见和看法,谈点感受。学生通过长期观察,和写观察笔记。日积月累,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材料。写作时才会有丰富的材料选择,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生动,具体、有血有肉。
四、培养联想能力、丰富写作内容
联想:简言之,即由一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它即可以从眼前所感知的事物联想到记忆中的另一事物;也可由记忆中的事物联想到记忆中的另一事物。一些学生缺乏联想思维,往往就是将事记事,写出来的文章过于老实。文章写得单薄又枯燥,很刻板。例如:我在教小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教师节》这一课时,这是一篇看图作文,有的学生没有联想思维,没有展开想象的翅膀。仅就画面的内容作了记录,介绍、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不丰富,而且还严重影响中心表达。我激发学生要他们展开联想,我说:同学们,教师节到来时,你们有什么想法和做法呢?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你们想怎样表达对教师的喜爱呢?再根据图画中事物联想到师生之间的一些有关活动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能表达主题,而且使文章内空丰富具体,生动含蓄。当然想象也不是凭空乱想,必须符合实际。也就是说,想象必须合理。不合理的想象不仅不能使文章增强艺术效果,反而损坏了文章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围绕主题展开联想。即由一事物展开对相关事物联想的能力。联想的主要作用,首先表现在它可以由一事物激起对其它事物的回忆。源源不断地聚集相关的表象材料,作为形象加工的内容。并使联想的种种内容共同来表现文章的主题。二、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多项思维。在广阔的范围内和背景中,寻求材料,尽最大的能力进行求知和创新。三、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其他事物来说明或修饰本事物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片段或篇章的练习)。四、培养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和丰富形象内容的能力。五、要不断扩大学生生活领域和知识领域。因联想能力根植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思维的翅膀。总之:联想丰富,文章就充实,有韵味,含蓄。培养学生联想能力,让他们认识客观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是提高写作的重要途径。
五、让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
有的学生由如高水泡打飞机--打远不打近,喜欢写与自己不熟知的事物。如:有一位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公园,又没有体会,他却偏偏要去写公园,结果写出来的文章相当枯燥无味。如:2005年我上六(1)的语文课,当时有位学生写《卖烤烟》。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对栽烟,烤烟、卖烟、取款是比较熟悉的事情。所以他写得具体而且生动。还有一位学生写《邻居叔叔好狡猾》写他叔叔在修公路时,当包工老板在时他干得很老实,专挑重活干。当老板不在时他不是坐着吸烟就是坐着"吹牛",也写得实在具体生动。
总之:只有让学生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他们才有体会,才有写好的可能。但是,真正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只是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见解而已,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还需要在多方面努力和探索。
关键词:积累;观察;联想;身边的人和事
G623.2
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活中发现最严重的问题--学生怕写作文,这是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要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现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见解。
一、缩小目标、增强自信
小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定的目标过高,结果引发了他们的畏难情绪,从而失去了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目标分成几个阶段,即分成一个小而实且易操作的近期目标。让学生树立信心,充满自信,然后将这种努力后的成功转化为二次前进的不竭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当然,在这良性循环的中,我们还要因人,因时、因事而有所改变。
比如:第一阶段,只要将自己想说的话记录下来,有标点符号,能基本分段就可以了。第二阶段,只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没有错别字,字迹清楚工整,标点符号正确,就可以进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要求语句通顺。第四阶段,便开始具体习作要求了,按命题写出来,最后通过分组或全班交流,互相修改后,老师再检查,把不合格的再点拨,引导、让学生再写。这样老师帮助他们寻找原因,与他们携手努力,增强和激励学生的勇气,让学生在具体写作中,学有所获,提高写作兴趣,排除畏难情绪,并逐步走向成功之路。
二、指导看课外书、积累书面材料
农村小学地处偏僻,设备简陋,学生见识少,知识贫乏。面对这一具体情况,教师要善于帮助,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并创造一定条件。课本是基础,是范本,但是: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永远也不能满足学生写作的需要。学生只有在头脑中积累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写出象样的文章来。右人云:"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就可以在班上建立图书角,把班上学生的图书集中起来,轮流看,互相流通。可以解决过于缺乏图书资料的困难。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平时看书,教师还要提出一些要求,例如:背诵名言名句,彥语、习后语,或精彩的片段等;也可以摘抄小知识,作小编辑|--------这样日复一日,学生逐渐养成看课外书的好习惯,逐渐扩大知识面,丰富了写作知识。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才会感到顺畅。语言不至于干巴乏味,内容才不会空洞,文章才会赋有文彩。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借鉴走向创新。
三、培养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
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也是写作的重要基础。没有对事物进行观察,写作就没有办法作手了。在教科书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与本单元内容相联系的题材。如:在四年级学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之后,后面就有一个与本文相似的习作题目。在完成这个习作时,教师就可以将不同的桃子(青的、红的、半青半红的)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轮翻地摸,看、闻、尝。再让学生说说写写,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观察不仅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作鼻子闻、用手去摸、用嘴去尝。教师还要强调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如:观察一件事要注意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及情况;观察一个人,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还要注意人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就要注意物体在运动中的变化状态和规律。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生活素材。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平时多注意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家庭,学校、上学途中的所见所闻。同学之间的误会和友谊;家中来客的身份及谈话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在写观察笔记时,不仅仅观察要仔细,还要适当作点分析,即是学生本人对自己提点意见和看法,谈点感受。学生通过长期观察,和写观察笔记。日积月累,就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材料。写作时才会有丰富的材料选择,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生动,具体、有血有肉。
四、培养联想能力、丰富写作内容
联想:简言之,即由一事物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它即可以从眼前所感知的事物联想到记忆中的另一事物;也可由记忆中的事物联想到记忆中的另一事物。一些学生缺乏联想思维,往往就是将事记事,写出来的文章过于老实。文章写得单薄又枯燥,很刻板。例如:我在教小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教师节》这一课时,这是一篇看图作文,有的学生没有联想思维,没有展开想象的翅膀。仅就画面的内容作了记录,介绍、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不丰富,而且还严重影响中心表达。我激发学生要他们展开联想,我说:同学们,教师节到来时,你们有什么想法和做法呢?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你们想怎样表达对教师的喜爱呢?再根据图画中事物联想到师生之间的一些有关活动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能表达主题,而且使文章内空丰富具体,生动含蓄。当然想象也不是凭空乱想,必须符合实际。也就是说,想象必须合理。不合理的想象不仅不能使文章增强艺术效果,反而损坏了文章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围绕主题展开联想。即由一事物展开对相关事物联想的能力。联想的主要作用,首先表现在它可以由一事物激起对其它事物的回忆。源源不断地聚集相关的表象材料,作为形象加工的内容。并使联想的种种内容共同来表现文章的主题。二、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多项思维。在广阔的范围内和背景中,寻求材料,尽最大的能力进行求知和创新。三、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其他事物来说明或修饰本事物的能力。(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片段或篇章的练习)。四、培养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补充和丰富形象内容的能力。五、要不断扩大学生生活领域和知识领域。因联想能力根植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想象力是思维的翅膀。总之:联想丰富,文章就充实,有韵味,含蓄。培养学生联想能力,让他们认识客观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是提高写作的重要途径。
五、让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
有的学生由如高水泡打飞机--打远不打近,喜欢写与自己不熟知的事物。如:有一位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公园,又没有体会,他却偏偏要去写公园,结果写出来的文章相当枯燥无味。如:2005年我上六(1)的语文课,当时有位学生写《卖烤烟》。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对栽烟,烤烟、卖烟、取款是比较熟悉的事情。所以他写得具体而且生动。还有一位学生写《邻居叔叔好狡猾》写他叔叔在修公路时,当包工老板在时他干得很老实,专挑重活干。当老板不在时他不是坐着吸烟就是坐着"吹牛",也写得实在具体生动。
总之:只有让学生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他们才有体会,才有写好的可能。但是,真正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只是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见解而已,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还需要在多方面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