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为受教育者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受教育者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作为一个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正式提出的,但作为人类特有的意识和活动,则古已有之。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在我国则是近代的蔡元培先生。他认为美育可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特别强调学校美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学校的一切课程都应与美育有关。这充分说明了学校的各学科都承担着重要的美育功能。学校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是指专门的审美教育,即艺术教育,如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的教学;广义的美育则是指在德、智、体诸方面渗透审美教育的因素,以美的方式、美的内容、合乎美的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趣,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熏陶、精神的愉悦,即寓教于乐。学校美育的具体目的,就是在传授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和心智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标。
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更是因为其自身独特的文学审美特征在中学美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育教学应全面的贯彻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探索与实践,教学中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如何化平淡、枯燥为神奇而具有魅力,从而使学生陶醉其中,受到美的教育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思考、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将本人对此见解与思考阐述如下。
一、在审美直觉中感知审美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作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和创作的唯一源泉。另一方面,感知又是美感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主体通过感知才能产生美感。在文学鉴赏中,主体必须通过感觉知觉与审美对象发生联系,才会产生美感。在语文教学中本人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来唤起学生感知审美的能力。例如,我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采用视听并茂的手法,采用多媒体构建对比意境。一面是秋风呼啸,墨云翻飞,一位长衫单薄、头发花白的老人立于破屋之前,怅望天空,发出一声声长叹……另一面是:朱门宅院里,灯红酒绿,阔人们宴歌醉舞;茫茫雪地上,逃荒避难者留下一串串脚印……诗歌语言极为凝炼,它往往以极简洁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这种直观的教学便可以把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教材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教学时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可构建至真至美的意境,使得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身临其境,心领其义,仿佛早已感受到诗人那饥寒愁苦的心境和沉重浓郁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出客观事物的丑、真假、善恶,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
二、在审美理解中引发情感的共鸣
语文教学应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容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鲁迅先形象地说:“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有发声器才会共鸣。”对此,我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如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当讲到大堰河被吮干乳汁而悲惨死去之时,我就向学生展示如下画面:荒芜的坟茔,摇曳的枯草,飘飞的纸钱,萧瑟的秋风……再配之以阿炳那凄美的《二泉映月》。此时学生早已觉得自己就是艾青,自己就是吮干大堰河乳汁的儿子,跪拜在“母亲”的坟头,任凭秋风撩起自己的乱发,撩不去的却是笼在心头的那股滚烫的“爱母”之情。学生彻底被征服了,他们的眼中都满含着泪,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再如在《最后一课》的末尾教学中,我出示了韩麦尔先生留给人们的最后一个形象:仪容整洁,鬓发飞霜,专注地站在讲台前面,无奈地摊开抽搐的双手,欲哭无泪,痛苦万分。他突然用尽全身的力气在黑板上写着“法兰西万岁”的字样,再配上深沉凝重的《命运》交响曲。此时此刻,老师、学生、韩麦尔、小弗郎士与悲壮的音乐已完全融为一体。同学们在这悲壮的情感氛围中既加深了对韩麦尔难以忍受的痛苦的理解,又产生了对韩麦尔无比的崇敬之情。因为此时的学生就是小弗郎士,他们早已成为审美客体中的一部分了。
三、在鉴赏中再现拓展审美
在审美教育中,当学生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后,随即而来便是如何通过想象与联想,把感知理解的连缀成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景外之景,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并自然地产生拓展美。在教学中要借助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蕴含的拓展意蕴挖掘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情感上得到满足,产生美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且获得了应有的语文知识。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笔下金钱社会中的典型人物,为了突出其贪婪无耻、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我将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这一场景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对其可憎可恶的丑态作剖析,引导学生体会巴尔扎克在这个反面形象中所寄寓的美学理想和审美价值,深刻理解对假恶丑的揭露,实际上是在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提高鉴别能力。
自然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侧重于教人求真;人文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更多地教人求善求美。前者急功近利,但它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厚实基础;后者通过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熏陶出一种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使科学技术创造的财富服务于人与自然,服务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生存方式,并授人以一种关心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博大的胸襟。由此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一种审美的素养,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生和周围的世界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求教育者首先是审美的人,是重素质的人,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诲人不倦的态度,要处处以自己美好的形象去感染人,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美好的教育氛围,使其能够除却升学率的压力和恐惧,获得美的教育和体验,真正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美育”作为一个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正式提出的,但作为人类特有的意识和活动,则古已有之。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在我国则是近代的蔡元培先生。他认为美育可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特别强调学校美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学校的一切课程都应与美育有关。这充分说明了学校的各学科都承担着重要的美育功能。学校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是指专门的审美教育,即艺术教育,如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的教学;广义的美育则是指在德、智、体诸方面渗透审美教育的因素,以美的方式、美的内容、合乎美的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趣,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熏陶、精神的愉悦,即寓教于乐。学校美育的具体目的,就是在传授各种知识、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和心智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标。
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更是因为其自身独特的文学审美特征在中学美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育教学应全面的贯彻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探索与实践,教学中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如何化平淡、枯燥为神奇而具有魅力,从而使学生陶醉其中,受到美的教育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必须思考、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将本人对此见解与思考阐述如下。
一、在审美直觉中感知审美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作家感知的直接对象和创作的唯一源泉。另一方面,感知又是美感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主体通过感知才能产生美感。在文学鉴赏中,主体必须通过感觉知觉与审美对象发生联系,才会产生美感。在语文教学中本人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来唤起学生感知审美的能力。例如,我在教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采用视听并茂的手法,采用多媒体构建对比意境。一面是秋风呼啸,墨云翻飞,一位长衫单薄、头发花白的老人立于破屋之前,怅望天空,发出一声声长叹……另一面是:朱门宅院里,灯红酒绿,阔人们宴歌醉舞;茫茫雪地上,逃荒避难者留下一串串脚印……诗歌语言极为凝炼,它往往以极简洁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这种直观的教学便可以把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教材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教学时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可构建至真至美的意境,使得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身临其境,心领其义,仿佛早已感受到诗人那饥寒愁苦的心境和沉重浓郁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出客观事物的丑、真假、善恶,同时也使学生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
二、在审美理解中引发情感的共鸣
语文教学应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容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鲁迅先形象地说:“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有发声器才会共鸣。”对此,我在教学中也深有感触。如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当讲到大堰河被吮干乳汁而悲惨死去之时,我就向学生展示如下画面:荒芜的坟茔,摇曳的枯草,飘飞的纸钱,萧瑟的秋风……再配之以阿炳那凄美的《二泉映月》。此时学生早已觉得自己就是艾青,自己就是吮干大堰河乳汁的儿子,跪拜在“母亲”的坟头,任凭秋风撩起自己的乱发,撩不去的却是笼在心头的那股滚烫的“爱母”之情。学生彻底被征服了,他们的眼中都满含着泪,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再如在《最后一课》的末尾教学中,我出示了韩麦尔先生留给人们的最后一个形象:仪容整洁,鬓发飞霜,专注地站在讲台前面,无奈地摊开抽搐的双手,欲哭无泪,痛苦万分。他突然用尽全身的力气在黑板上写着“法兰西万岁”的字样,再配上深沉凝重的《命运》交响曲。此时此刻,老师、学生、韩麦尔、小弗郎士与悲壮的音乐已完全融为一体。同学们在这悲壮的情感氛围中既加深了对韩麦尔难以忍受的痛苦的理解,又产生了对韩麦尔无比的崇敬之情。因为此时的学生就是小弗郎士,他们早已成为审美客体中的一部分了。
三、在鉴赏中再现拓展审美
在审美教育中,当学生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后,随即而来便是如何通过想象与联想,把感知理解的连缀成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景外之景,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并自然地产生拓展美。在教学中要借助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蕴含的拓展意蕴挖掘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情感上得到满足,产生美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且获得了应有的语文知识。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笔下金钱社会中的典型人物,为了突出其贪婪无耻、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我将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这一场景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对其可憎可恶的丑态作剖析,引导学生体会巴尔扎克在这个反面形象中所寄寓的美学理想和审美价值,深刻理解对假恶丑的揭露,实际上是在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提高鉴别能力。
自然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侧重于教人求真;人文科学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体系,更多地教人求善求美。前者急功近利,但它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厚实基础;后者通过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熏陶出一种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使科学技术创造的财富服务于人与自然,服务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生存方式,并授人以一种关心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博大的胸襟。由此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一种审美的素养,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生和周围的世界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求教育者首先是审美的人,是重素质的人,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诲人不倦的态度,要处处以自己美好的形象去感染人,为受教育者营造一个美好的教育氛围,使其能够除却升学率的压力和恐惧,获得美的教育和体验,真正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