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个性心灵深层的隐密,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和神秘色彩,是一个不易交流的话题。然而,信仰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却备受人们的关注,成为社会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信仰问题因其复杂性、深奥性和不可回避性,如同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般,时时考问着芸芸众生。
从一般意义上说,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的,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选择和追求,“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努力”,诚如康德所言:“信仰是客观的不确定而主观上确定”。以此看来,信仰是一种价值预设,是信仰者相信其正确或有意义,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黎巴嫩诗人哈·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尽管如此,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它使人有所追求、有所寄托。
信仰是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现代西班牙哲学家乌那穆诺说:“信仰,它毕竟是一种复合的心态,本身包含有认识的、逻辑的、理性的成分,以及情感的、生命的、感伤的、非理性的成分。”从认知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正确和认同;从情感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敬畏和尊重;从意志角度看,信仰表现为坚守和追求。
人的信仰具有多样性,如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科学信仰等。信仰的具体对象更是林林总总,名目繁多。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说:“凡属于人类深感有益的,有价值的神圣的东西,都被人类当作最可尊敬的至宝陈列在信仰的神殿之中。”迄今为至,仅人类的宗教信仰对象就有10余万种,加上非宗教信仰,信仰对象更是不计其数。信仰的多样性,是由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信仰与信念相近而不同。信念与信仰都有确信与追求之义,二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互用。但严格地说,信仰与信念的范围和侧重点还是不同的:信念比信仰宽泛,只有处于价值最高层次的信念才能称为信仰;信仰侧重于表达崇高的价值目标,而信念更强调坚定的行为志向。
信仰与迷信有本质区别。迷信是一种不理智状态,既包括对鬼、神等神秘性对象的崇拜,也包括对世俗人事的痴迷。迷信产生于人的无知和盲目,并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而真正的信仰(包括宗教信仰)具有较高的精神性和文化内涵。弗兰西斯·培根将迷信与信仰(宗教信仰)形象地比作猿猴与人的关系,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则明确指出“信仰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帕斯卡尔还告诫人们要以理性的态度而不是迷信的心态对待信仰,“信仰有异于迷信,若坚信信仰甚至于迷信,则无异于破坏信仰。”
当长期以来被信奉、被坚守的信仰突然被人们普遍质疑或放弃时,则表明信仰危机的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信仰危机固然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至少说明人不盲从迷信,而且在危机中还会孕育出新的信仰。罗曼·罗兰说得好:“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我们应当坚信,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多元的、充满理性光芒的信仰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英国诗人罗·勃朗宁说:“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美国诗人惠特曼更是感叹:“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
人为什么需要信仰?这是一个严肃的理论追问,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难题。
从哲学层面看,信仰关乎人的价值追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品!……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中国古代也有“裸虫三百,人为之长”之说,荀子更坚定地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人的灵性和高贵源于思想,帕斯卡儿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有思想则有判断与选择,有思想则有信仰与追求。人不会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是人们的愿望和信仰。人来自于物,人原本就是物,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了尊严,升华了境界;人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的确立使人超越了死亡,满足了追求永恒的愿望;人生是不断寻求价值和意义的,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价值目标和生活信念。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信仰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信仰无疑是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信仰使人有了精神寄托,从而满足了归宿感;信仰使人的精神有了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安全感(不安全感源于不确定性);信仰克服了灾难和死亡所带来的紧张和恐惧,从而获得了平和与慰藉感。另外,信仰也是实现爱和希望的条件。
信仰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信仰具有方向引导作用。人的价值追求、社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指向性,这就是理想和奋斗目标。挪威作家温塞特说“信仰坚定的人是一定不会迷失方向的”,信仰如同茫茫夜空中的北斗,为我们指出了前行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其次,信仰具有精神动力作用。罗曼·罗兰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人生的价值目标一旦被确定下来,就要为之奋斗。巴金说:“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定力和坚守。心中有信仰,追求目标则义无反顾,坚守目标则矢志不移,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心中有了信仰,就能心无旁骛,用志不纷,甘守清贫,耐得寂寞,抵御各种诱惑,保持内心的纯洁。
再次,信仰具有心灵慰藉作用。在人生旅途中,艰难困苦在所难免,精神迷茫时有发生。信仰则是平衡心态、抚慰心灵的有效良方。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有信仰就意味着人的心灵有安居之所,心灵回归家园是令人欣慰的。信仰的慰藉作用还表现对光明未来的许诺。凡是信仰都会设置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结局是光明而圆满的,它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能帮助人们战胜困难和死亡的恐惧,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信仰具有境界提升作用。毛泽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话言简意赅,言约旨远。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信仰。信仰使人高尚纯粹,志趣高远,从容自信,在意义的世界中诗意地栖居。
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有这样的名言:“有两样东西永远充满着我的心灵,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里就越是感到新鲜、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敬畏自然、坚守心中道德法则的信仰精神令人钦慕。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圣洁的信仰星空,愿我们每个人对心中的信仰都能保持一种深深的虔敬!
(作者系运城学院教授)
从一般意义上说,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的,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选择和追求,“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努力”,诚如康德所言:“信仰是客观的不确定而主观上确定”。以此看来,信仰是一种价值预设,是信仰者相信其正确或有意义,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或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黎巴嫩诗人哈·纪伯伦说:“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尽管如此,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它使人有所追求、有所寄托。
信仰是一种奇妙的精神现象,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现代西班牙哲学家乌那穆诺说:“信仰,它毕竟是一种复合的心态,本身包含有认识的、逻辑的、理性的成分,以及情感的、生命的、感伤的、非理性的成分。”从认知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正确和认同;从情感角度看,信仰表现为敬畏和尊重;从意志角度看,信仰表现为坚守和追求。
人的信仰具有多样性,如宗教信仰、哲学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科学信仰等。信仰的具体对象更是林林总总,名目繁多。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说:“凡属于人类深感有益的,有价值的神圣的东西,都被人类当作最可尊敬的至宝陈列在信仰的神殿之中。”迄今为至,仅人类的宗教信仰对象就有10余万种,加上非宗教信仰,信仰对象更是不计其数。信仰的多样性,是由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等因素所决定的。
信仰与信念相近而不同。信念与信仰都有确信与追求之义,二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互用。但严格地说,信仰与信念的范围和侧重点还是不同的:信念比信仰宽泛,只有处于价值最高层次的信念才能称为信仰;信仰侧重于表达崇高的价值目标,而信念更强调坚定的行为志向。
信仰与迷信有本质区别。迷信是一种不理智状态,既包括对鬼、神等神秘性对象的崇拜,也包括对世俗人事的痴迷。迷信产生于人的无知和盲目,并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而真正的信仰(包括宗教信仰)具有较高的精神性和文化内涵。弗兰西斯·培根将迷信与信仰(宗教信仰)形象地比作猿猴与人的关系,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则明确指出“信仰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帕斯卡尔还告诫人们要以理性的态度而不是迷信的心态对待信仰,“信仰有异于迷信,若坚信信仰甚至于迷信,则无异于破坏信仰。”
当长期以来被信奉、被坚守的信仰突然被人们普遍质疑或放弃时,则表明信仰危机的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在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思想根源。信仰危机固然会给人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至少说明人不盲从迷信,而且在危机中还会孕育出新的信仰。罗曼·罗兰说得好:“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我们应当坚信,信仰的发展自有其内在机理,社会能瓦解人的信仰,必能帮助人确立新的信仰。多元的、充满理性光芒的信仰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对于人类来说,信仰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需要信仰且能够具有信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英国诗人罗·勃朗宁说:“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美国诗人惠特曼更是感叹:“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
人为什么需要信仰?这是一个严肃的理论追问,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难题。
从哲学层面看,信仰关乎人的价值追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艺术品!……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中国古代也有“裸虫三百,人为之长”之说,荀子更坚定地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人的灵性和高贵源于思想,帕斯卡儿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有思想则有判断与选择,有思想则有信仰与追求。人不会满足于既有的生命状态,向往崇高与尊严,期待延续与永恒,追求价值与意义,是人们的愿望和信仰。人来自于物,人原本就是物,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了尊严,升华了境界;人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的确立使人超越了死亡,满足了追求永恒的愿望;人生是不断寻求价值和意义的,信仰的确立使人获得价值目标和生活信念。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信仰源于人的精神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会产生诸多心理需要,信仰无疑是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信仰使人有了精神寄托,从而满足了归宿感;信仰使人的精神有了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安全感(不安全感源于不确定性);信仰克服了灾难和死亡所带来的紧张和恐惧,从而获得了平和与慰藉感。另外,信仰也是实现爱和希望的条件。
信仰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信仰具有方向引导作用。人的价值追求、社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指向性,这就是理想和奋斗目标。挪威作家温塞特说“信仰坚定的人是一定不会迷失方向的”,信仰如同茫茫夜空中的北斗,为我们指出了前行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其次,信仰具有精神动力作用。罗曼·罗兰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人生的价值目标一旦被确定下来,就要为之奋斗。巴金说:“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信仰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定力和坚守。心中有信仰,追求目标则义无反顾,坚守目标则矢志不移,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心中有了信仰,就能心无旁骛,用志不纷,甘守清贫,耐得寂寞,抵御各种诱惑,保持内心的纯洁。
再次,信仰具有心灵慰藉作用。在人生旅途中,艰难困苦在所难免,精神迷茫时有发生。信仰则是平衡心态、抚慰心灵的有效良方。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有信仰就意味着人的心灵有安居之所,心灵回归家园是令人欣慰的。信仰的慰藉作用还表现对光明未来的许诺。凡是信仰都会设置一个美好的未来,这种结局是光明而圆满的,它给人以信心和希望,能帮助人们战胜困难和死亡的恐惧,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信仰具有境界提升作用。毛泽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话言简意赅,言约旨远。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信仰。信仰使人高尚纯粹,志趣高远,从容自信,在意义的世界中诗意地栖居。
信仰关乎人类生活的根本,赋予人生以意义,为生命赢得了尊严。《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有这样的名言:“有两样东西永远充满着我的心灵,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心里就越是感到新鲜、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敬畏自然、坚守心中道德法则的信仰精神令人钦慕。愿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圣洁的信仰星空,愿我们每个人对心中的信仰都能保持一种深深的虔敬!
(作者系运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