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促使资产托管业务不断发展,并呈现规模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人们对该业务的信任程度也有所加深。但同时,在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导致其发展受到阻碍。鉴于此,本文基于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优势和意义,深入分析出现的内部控制风险、操作风险、系统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资产托管发展质量,维护市场稳定和谐。
关键词:证券公司;资产托管;风险;应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证券公司已经成为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中介机构,极大的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最近十年,为扩大证券公司发展空间,打破商业银行在资产托管领域的垄断地位,证券公司纷纷开展私募基金托管业务,虽然其基础功能得到拓展,当仍存在较大的经营发展风险,亟需采取有效管控和应对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概述
1.1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概念
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即是指具备法定资质的证券公司作为托管人,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与委托人签订合法资产委托合同,对被委托资产实施保管、投资清算以及估值核算、投资监督等服务。这一过程中,证券公司作为托管服务提供方,承担传统商银行的托管服务职责,依法履行资产管理计划托管职责。我国证券公司一直拥有托管基础功能,不过由于存在挪用客户保证金风险,被监管层禁止开展托管业务。直到近年,证券公司经营逐渐趋向专业化、合规化、信用度大幅提高,才允许重拾资产托管功能[1]。
1.2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优势
以往资产托管业务被商业银行所垄断,原因是出于对客户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必须保障托管机构具有严格的合规性。商业银行凭借较高的信用度,获取大量的资产托管业务资源。而随着证券公司的革新发展,其合规程度大幅提升,并在最近几年已得到具备托管业务资质,同时相比于商业银行,其更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呈现单一化的特点,大多是提供托管、资金清算等服务,无法支持全流程的PB业务等相关领域。而证券公司则能够向委托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丰富托管业务方式,通过在同一机构完成一系列服务,形成综合托管服务模式,有利于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灵活的产品规则。并且證券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比如净值计算、投资监控、风险评估与管理、全面信息服务等。
其次,证券公司相比于商业银行,更具有专业化优势。即是其更贴近资本市场,对创新交易品种的业务特性、结算特性掌握迅速,为资产托管产品创新研发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证券公司充分了解托管资产的运作情况,实现高效的风险控制,有助于保护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最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比银行收取费用更加低廉,而且管理效率较高。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需向客户收取托管费、客户维护费等,而且需借助发行支付渠道费用,成本极高[2]。
2 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的意义
证券公司重拾资产托管业务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托管业务主体,打破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形成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丰富行业服务形式。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可加强其基础服务质量,有利于稳定收入、解决资本消耗高的现实问题。除此,证券公司资产托管有助于重塑业务链,从销售、交易、投研、融资、托管运营等角度加快转型速度,提高证券公司整体竞争能力。在新时代下通过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创新开展,有利于推动券商转型为投资银行,加快证券市场前进发展
3 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存在的风险
3.1 内部控制风险
在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时,主要存在的风险即是内部控制风险,来源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建设力度不足。相较于银行托管,证券公司在内控机制和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授权不明确,当缺乏严格复核授权的情况下开展资产托管业务,会严重影响业务质量,甚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个别业务人员在提供交易支付服务时,审核人员审查力度不够,致使实际办理业务人与审核人不一致,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追责和定责,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3]。
3.2 操作风险
业务操作人员在整个资产托管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直接关系到业务开展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开展日常工作时,因为操作疏忽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性。比如在委托人收到投资企业所配售的债券后,个别业务人员由于自身疏忽或者工作态度不端正等,会出现不按规定发送信息,甚至是延迟发送信息。从而导致资产托管时效不足的问题,给投资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程度。
3.3 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的发生,大多是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期间,出现系统故障、灾备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导致的。这是由于业务系统以及工作流程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实效具有积极影响,当系统运行出现异常,则会导致业务效率受阻,工作流程混乱等情况,影响资产托管和管理水平。
3.4 声誉风险
虽然我国当前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在行业内,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与银行、证券公司等签署托管协议,将募集到的资产资金存入到专门的托管账户中,并由托管方进行保管,办理相应的资产清算、核算等业务。同时对资产的投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信任度。不过部分私募基金利用这一模式,借助国内比较知名的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合作,获取盖有公司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在实际上并未按照约定将资产交由证券公司进行托管,从而骗取投资者信任以谋取私利,对证券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由此产生资产托管的声誉风险,导致业务发展受到较大的阻碍。
4 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风险应对措施 4.1 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建设
针对现阶段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存在的风险,应当注重强化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则是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内控制度体系,明确各环节、各部门负责人权责,避免出现交叉管理或重复管理的现状,保障资产托管业务顺利发展。同时在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时,应当结合市场营销以及操作风险管控,充分做好授权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员账号密码保护及责任机制。其次,证券公司应当针对资产托管业务建立全面的监督管控制度,合理分配工作职权,形成相互监督的内控体系。同时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采取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基于考核评估、反馈和沟通等方式,及时修补不足,尽可能提高内部管控效果,为资产托管业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避免出现内部控制风险。
4.2 加大托管业务人员教育培训力度
为有效避免出现严重的操作风险,证券公司应当从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入手。结合当前资产托管业务的特点和内容,加强人员风险意识,树立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因此证券公司应当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制定完备的人员聘任制度和规范。即是严格把控工作人员招聘环节,注重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并在进入岗位前,需开展系统化的岗前培训,风险教育,培养坚定的风险防控观念。同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定完善化的定期培训计划,并通过培训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对不合格人员继续开展教育学习,如二次考核不合格则进行调岗或辞退。
另外一方面,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证券公司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案例分析会,分享业务操作经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并在实践操作中,采用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式,既能够丰富业务经验,又能够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尽可能减少操作失误。此外,需指定严格的奖惩制度,结合考核评价机制,将工作成果与个人绩效薪资相挂钩,对风险防控工作执行较好、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采取奖金奖励或职位晋升奖励。对频繁出现风险、管控工作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如罚扣奖金、调岗、通报批评、承担经济损失责任等。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工作效率。
4.3 完善业务系统流程
对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的防控,应当避免出现系统风险。在实践业务活动中,需进一步规范系统工作流程,完善各项灾备措施,加强对可控以及不可控因素的防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证券公司应当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并建设高效、综合性业务系统。保证资产托管管理的各个环节开展有序化,并结合业务创新以及市场变化形势,及时调整和补充流程内容,确保其充分符合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现状。同时对业务系统进行健全,对涉及清算、核算、客服以及监督等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强化风险控制能力。
另外,证券公司在资产托管业务中要制定比较齐备的灾害防范制度,结合操作风险防控对内部可控因素实施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需建立有效应对处置方案。比如为保障电脑清算业务的时效性,针对停电问题,可设置备用发电电源,当出现电力故障后,立即切换备用电源,保证各项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同时要制定及时、准确的风险预警机制,针对计算机病毒入侵、系统崩溃等问题,应当引进云平台技术,将重要机密信息存储到云服务器中。并加强软硬件设施投入,应用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有效预警风险。有条件的公司应当逐步建立异地灾备体系建设。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投资人合法利益、托管资产的安全性。
4.4 健全征信机制及产品准入制度
信用风险或者声誉风险是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中的主要危害,因此证券公司需要结合社会征信体制健全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重点针对管理人以及投资人的信用度进行综合评估,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信用等级,为其提供相应的资产托管业务。同时应规范公司公章使用,严格审查资产托管委托合同,严禁在空白文本合同盖章,避免出现诈骗风险。同时对资产托管业务建立完整的产品准入流程,根据行业协会披露政策、管理规定等,及时更新黑名单,对不合格、不合規的管理人以及产品,杜绝引入到资产托管业务中。并按照企业背景、运营状况等,建立管理人白名单机制,充分降低信用风险,保证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有利于打破商业银行在该领域的垄断,丰富资产托管市场主体。但在业务实践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风险问题,如内部控制风险、系统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基于此,证券公司为有效提高资产托管业务水平,需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加大操作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完善业务系统流程、健全征信机制及产品准入制度等,实现证券公司托管业务运营效率,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亮.A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朱劲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未来发展路径探讨——基于资管新规落地背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4):174-175.
[3]张一然.我国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D].天津:天津大学,2017.
作者简介:
王普祎(1982.05—),男,汉族,北京人,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基金、证券资产管理及托管业务。
关键词:证券公司;资产托管;风险;应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证券公司已经成为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中介机构,极大的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最近十年,为扩大证券公司发展空间,打破商业银行在资产托管领域的垄断地位,证券公司纷纷开展私募基金托管业务,虽然其基础功能得到拓展,当仍存在较大的经营发展风险,亟需采取有效管控和应对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概述
1.1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概念
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即是指具备法定资质的证券公司作为托管人,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与委托人签订合法资产委托合同,对被委托资产实施保管、投资清算以及估值核算、投资监督等服务。这一过程中,证券公司作为托管服务提供方,承担传统商银行的托管服务职责,依法履行资产管理计划托管职责。我国证券公司一直拥有托管基础功能,不过由于存在挪用客户保证金风险,被监管层禁止开展托管业务。直到近年,证券公司经营逐渐趋向专业化、合规化、信用度大幅提高,才允许重拾资产托管功能[1]。
1.2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优势
以往资产托管业务被商业银行所垄断,原因是出于对客户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必须保障托管机构具有严格的合规性。商业银行凭借较高的信用度,获取大量的资产托管业务资源。而随着证券公司的革新发展,其合规程度大幅提升,并在最近几年已得到具备托管业务资质,同时相比于商业银行,其更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商业银行资产托管业务呈现单一化的特点,大多是提供托管、资金清算等服务,无法支持全流程的PB业务等相关领域。而证券公司则能够向委托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丰富托管业务方式,通过在同一机构完成一系列服务,形成综合托管服务模式,有利于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灵活的产品规则。并且證券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比如净值计算、投资监控、风险评估与管理、全面信息服务等。
其次,证券公司相比于商业银行,更具有专业化优势。即是其更贴近资本市场,对创新交易品种的业务特性、结算特性掌握迅速,为资产托管产品创新研发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证券公司充分了解托管资产的运作情况,实现高效的风险控制,有助于保护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最后,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比银行收取费用更加低廉,而且管理效率较高。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需向客户收取托管费、客户维护费等,而且需借助发行支付渠道费用,成本极高[2]。
2 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的意义
证券公司重拾资产托管业务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托管业务主体,打破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形成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丰富行业服务形式。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可加强其基础服务质量,有利于稳定收入、解决资本消耗高的现实问题。除此,证券公司资产托管有助于重塑业务链,从销售、交易、投研、融资、托管运营等角度加快转型速度,提高证券公司整体竞争能力。在新时代下通过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创新开展,有利于推动券商转型为投资银行,加快证券市场前进发展
3 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存在的风险
3.1 内部控制风险
在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时,主要存在的风险即是内部控制风险,来源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建设力度不足。相较于银行托管,证券公司在内控机制和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比如授权不明确,当缺乏严格复核授权的情况下开展资产托管业务,会严重影响业务质量,甚至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个别业务人员在提供交易支付服务时,审核人员审查力度不够,致使实际办理业务人与审核人不一致,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追责和定责,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3]。
3.2 操作风险
业务操作人员在整个资产托管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直接关系到业务开展质量和效率,但在实际开展日常工作时,因为操作疏忽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性。比如在委托人收到投资企业所配售的债券后,个别业务人员由于自身疏忽或者工作态度不端正等,会出现不按规定发送信息,甚至是延迟发送信息。从而导致资产托管时效不足的问题,给投资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程度。
3.3 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的发生,大多是证券公司在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期间,出现系统故障、灾备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导致的。这是由于业务系统以及工作流程对资产托管业务的实效具有积极影响,当系统运行出现异常,则会导致业务效率受阻,工作流程混乱等情况,影响资产托管和管理水平。
3.4 声誉风险
虽然我国当前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仍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在行业内,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与银行、证券公司等签署托管协议,将募集到的资产资金存入到专门的托管账户中,并由托管方进行保管,办理相应的资产清算、核算等业务。同时对资产的投资使用实施监督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投资者对管理人的信任度。不过部分私募基金利用这一模式,借助国内比较知名的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合作,获取盖有公司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在实际上并未按照约定将资产交由证券公司进行托管,从而骗取投资者信任以谋取私利,对证券公司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由此产生资产托管的声誉风险,导致业务发展受到较大的阻碍。
4 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风险应对措施 4.1 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建设
针对现阶段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存在的风险,应当注重强化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则是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内控制度体系,明确各环节、各部门负责人权责,避免出现交叉管理或重复管理的现状,保障资产托管业务顺利发展。同时在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时,应当结合市场营销以及操作风险管控,充分做好授权管理,严格规范管理员账号密码保护及责任机制。其次,证券公司应当针对资产托管业务建立全面的监督管控制度,合理分配工作职权,形成相互监督的内控体系。同时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采取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基于考核评估、反馈和沟通等方式,及时修补不足,尽可能提高内部管控效果,为资产托管业务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基础条件,避免出现内部控制风险。
4.2 加大托管业务人员教育培训力度
为有效避免出现严重的操作风险,证券公司应当从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入手。结合当前资产托管业务的特点和内容,加强人员风险意识,树立责任心,提高工作质量。因此证券公司应当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制定完备的人员聘任制度和规范。即是严格把控工作人员招聘环节,注重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并在进入岗位前,需开展系统化的岗前培训,风险教育,培养坚定的风险防控观念。同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定完善化的定期培训计划,并通过培训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对不合格人员继续开展教育学习,如二次考核不合格则进行调岗或辞退。
另外一方面,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证券公司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案例分析会,分享业务操作经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并在实践操作中,采用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式,既能够丰富业务经验,又能够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尽可能减少操作失误。此外,需指定严格的奖惩制度,结合考核评价机制,将工作成果与个人绩效薪资相挂钩,对风险防控工作执行较好、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采取奖金奖励或职位晋升奖励。对频繁出现风险、管控工作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如罚扣奖金、调岗、通报批评、承担经济损失责任等。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工作效率。
4.3 完善业务系统流程
对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的防控,应当避免出现系统风险。在实践业务活动中,需进一步规范系统工作流程,完善各项灾备措施,加强对可控以及不可控因素的防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证券公司应当对业务操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并建设高效、综合性业务系统。保证资产托管管理的各个环节开展有序化,并结合业务创新以及市场变化形势,及时调整和补充流程内容,确保其充分符合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现状。同时对业务系统进行健全,对涉及清算、核算、客服以及监督等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强化风险控制能力。
另外,证券公司在资产托管业务中要制定比较齐备的灾害防范制度,结合操作风险防控对内部可控因素实施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需建立有效应对处置方案。比如为保障电脑清算业务的时效性,针对停电问题,可设置备用发电电源,当出现电力故障后,立即切换备用电源,保证各项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同时要制定及时、准确的风险预警机制,针对计算机病毒入侵、系统崩溃等问题,应当引进云平台技术,将重要机密信息存储到云服务器中。并加强软硬件设施投入,应用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有效预警风险。有条件的公司应当逐步建立异地灾备体系建设。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投资人合法利益、托管资产的安全性。
4.4 健全征信机制及产品准入制度
信用风险或者声誉风险是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中的主要危害,因此证券公司需要结合社会征信体制健全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重点针对管理人以及投资人的信用度进行综合评估,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信用等级,为其提供相应的资产托管业务。同时应规范公司公章使用,严格审查资产托管委托合同,严禁在空白文本合同盖章,避免出现诈骗风险。同时对资产托管业务建立完整的产品准入流程,根据行业协会披露政策、管理规定等,及时更新黑名单,对不合格、不合規的管理人以及产品,杜绝引入到资产托管业务中。并按照企业背景、运营状况等,建立管理人白名单机制,充分降低信用风险,保证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证券公司开展资产托管业务,有利于打破商业银行在该领域的垄断,丰富资产托管市场主体。但在业务实践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风险问题,如内部控制风险、系统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基于此,证券公司为有效提高资产托管业务水平,需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加大操作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完善业务系统流程、健全征信机制及产品准入制度等,实现证券公司托管业务运营效率,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亮.A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朱劲风.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未来发展路径探讨——基于资管新规落地背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4):174-175.
[3]张一然.我国证券公司资产托管业务风险管理[D].天津:天津大学,2017.
作者简介:
王普祎(1982.05—),男,汉族,北京人,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基金、证券资产管理及托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