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早期的内部审计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竞争更加激烈,促使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经济管理,内部审计得到迅速发展。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职能不仅要考虑传统的监督职能,更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为组织增加价值,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本文分析不同内部审计方法与内部审计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控制自我评估
内部审计方法与外部审计类似,即运用检察、询问、观察及重新执行、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内部审计质量是遵循《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受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参考标准的约束,内部审计质量高有利于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为:评价范围是否全面,审计的内容是内控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程序是否合理,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高低,针对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
1 检查内容为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之一,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基本要素。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包括:单位的未审情况、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有关的会计账项的未审计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检查即是指通过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来反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审阅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时,应注意是否真实、合法。
2 询问和观察是指就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等方面的情况向相关人员调查、了解,并进行实地考察,从中发现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情况,为提出审计建议提供实践依据。
3 重新执行是指选择相应的交易和事项,重新通过要审查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内部控制在运行上是否有效,即进行控制测试,这项工作是为了获取证据,以证实单位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设计的适当性及运行性的有效性。
4 控制自我评估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方法,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控制自我评估是一个旨在检验为实现组织内部所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过程。控制自我评估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控制自我评估通常由内审人员、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参与并完成对主体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内的所有员工都对控制自我评估过程负责,把传统的只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内部控制评价转由主体各部门参与作业的人员亲自评估。帮助全体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不只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也不仅仅是高级管理层应关心的问题,应该把内部控制看作所有成员的事。具体方法主要为:
4.1基于执行效果为导向的问卷调查法,以基层操作人员为主
基层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内部控制具体执行中存在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由实际操作人员提出来比内审部门指出来更利于接受,也易于执行。调查问卷以风险控制信息基础数据为样本,由内审人员与业务部门共同设计确定,要向被调查对象解释清楚内部控制的相关文件,介绍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和优点,并且征集员工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意见和合理改进措施为下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4.2基于风险评估为导向的专题研讨会法,以职能部门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
职能部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有敏锐性和全局性,对内控管理经常性的参与与关注。在内审专业人员的引导下,统筹安排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及观察视角的多部门参与者的现场交流增加研讨会的效果,针对包括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重要问题及控制环境、业务流程等展开讨论。为保证与会者充分发表真实意见,可以采取电子投票方式。研讨会要有议题范围,大家畅所欲言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下一步的内控措施。
4.3基于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分析法
以决策层领导人员为主,完善的内部控制将保证各层级授予下属各级的职责得到正确的履行。由内审人员收集汇总风险、控制和薄弱环节的异常信号。决策层领导采用管理分析方法,从整体上对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思考与评价,确认应对这些风险的内部控制的存在性和有效程度,为制订内部审计的范围提供了基础数据。决策者从全局角度审视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将风险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政策措施相结合,提升内部控制对整个组织的效率提高有极大的意义。
4.4基于改进为导向的报告和行动实施
报告应涵盖发现的风险及内控缺陷,提出整改措施,确定项目负责人及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应该制定实施细则并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这一点是内部审计的关键步骤,也是开展内部审计评价的最终目的。控制自我评估作为新的审计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改进,及时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只有较高的全员参与比率、较高的建议采纳率,才能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起到推进作用。综合以上几点,控制自我评估方法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内审人员由警察型向引导咨询型转化,和其他人员共同完成内控评估活动,为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完善的内控环境。
5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公司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应用不穷,信息化对组织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实践工作中,在审计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这些数据的快速处理及有效把握,影响到审计质量。审计软件对于大量数据的采集、转换与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内审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内审工作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以上五种审计方法从为审计提供最基本的审计证据、搭建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到审计结果的有效转化,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审计方法的运用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为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了有效方法,为了更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探索审计检查方式与技能的突破。账、表、簿、证通常是内审人员非常重视的审计证据,要保证“核实钩稽”和“寻找出入”的工作质量,可学习、借鉴先进的审计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尝试一些简便有效的检查方式,缩短验算、核对过程。
(2)建立完善的内审管理制度与规范。内审人员的工作行为与过程,必须置于内部管理制度,每位内审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与职责,职责的履行应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内审人员的轮岗制度,详细制定内审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及业务说明手册,使内审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应该作些什么,怎样做,工作的范围和程序,完成工作的程度和没实现工作目标的奖惩条例。
(3)创建学习型组织,构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4)取得决策层的支持,领导要以身作则做好表帅。经验表明,没有组织高层的支持,实施良好的内部审计是不可能的。作为决策层,不能凌驾于单位的内部控制之上,决策层需要轉变观念参与其中,为内部审计提供有力的承诺与反馈支持。
(5)配备和培养具有胜任能力的内审专业人员
内审的成效如何与内审人员的专业引导关系密切,既要培训内审人员的专业协调素质,更要注重对内审人员品质的要求,其应具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善于沟通、保守秘密的素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控制自我评估
内部审计方法与外部审计类似,即运用检察、询问、观察及重新执行、控制自我评估等方法。内部审计质量是遵循《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受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参考标准的约束,内部审计质量高有利于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为:评价范围是否全面,审计的内容是内控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程序是否合理,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高低,针对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
1 检查内容为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之一,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基本要素。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包括:单位的未审情况、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有关的会计账项的未审计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检查即是指通过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来反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审阅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时,应注意是否真实、合法。
2 询问和观察是指就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等方面的情况向相关人员调查、了解,并进行实地考察,从中发现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情况,为提出审计建议提供实践依据。
3 重新执行是指选择相应的交易和事项,重新通过要审查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内部控制在运行上是否有效,即进行控制测试,这项工作是为了获取证据,以证实单位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设计的适当性及运行性的有效性。
4 控制自我评估是一种新兴的审计方法,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控制自我评估是一个旨在检验为实现组织内部所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过程。控制自我评估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控制自我评估通常由内审人员、管理层及员工共同参与并完成对主体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内的所有员工都对控制自我评估过程负责,把传统的只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内部控制评价转由主体各部门参与作业的人员亲自评估。帮助全体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不只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也不仅仅是高级管理层应关心的问题,应该把内部控制看作所有成员的事。具体方法主要为:
4.1基于执行效果为导向的问卷调查法,以基层操作人员为主
基层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内部控制具体执行中存在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由实际操作人员提出来比内审部门指出来更利于接受,也易于执行。调查问卷以风险控制信息基础数据为样本,由内审人员与业务部门共同设计确定,要向被调查对象解释清楚内部控制的相关文件,介绍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和优点,并且征集员工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意见和合理改进措施为下一步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4.2基于风险评估为导向的专题研讨会法,以职能部门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
职能部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有敏锐性和全局性,对内控管理经常性的参与与关注。在内审专业人员的引导下,统筹安排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及观察视角的多部门参与者的现场交流增加研讨会的效果,针对包括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重要问题及控制环境、业务流程等展开讨论。为保证与会者充分发表真实意见,可以采取电子投票方式。研讨会要有议题范围,大家畅所欲言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下一步的内控措施。
4.3基于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分析法
以决策层领导人员为主,完善的内部控制将保证各层级授予下属各级的职责得到正确的履行。由内审人员收集汇总风险、控制和薄弱环节的异常信号。决策层领导采用管理分析方法,从整体上对内部控制进行系统思考与评价,确认应对这些风险的内部控制的存在性和有效程度,为制订内部审计的范围提供了基础数据。决策者从全局角度审视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将风险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政策措施相结合,提升内部控制对整个组织的效率提高有极大的意义。
4.4基于改进为导向的报告和行动实施
报告应涵盖发现的风险及内控缺陷,提出整改措施,确定项目负责人及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应该制定实施细则并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这一点是内部审计的关键步骤,也是开展内部审计评价的最终目的。控制自我评估作为新的审计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改进,及时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只有较高的全员参与比率、较高的建议采纳率,才能对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起到推进作用。综合以上几点,控制自我评估方法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内审人员由警察型向引导咨询型转化,和其他人员共同完成内控评估活动,为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创造了完善的内控环境。
5 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公司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应用不穷,信息化对组织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实践工作中,在审计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这些数据的快速处理及有效把握,影响到审计质量。审计软件对于大量数据的采集、转换与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内审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内审工作的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以上五种审计方法从为审计提供最基本的审计证据、搭建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结构到审计结果的有效转化,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审计方法的运用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为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了有效方法,为了更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探索审计检查方式与技能的突破。账、表、簿、证通常是内审人员非常重视的审计证据,要保证“核实钩稽”和“寻找出入”的工作质量,可学习、借鉴先进的审计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尝试一些简便有效的检查方式,缩短验算、核对过程。
(2)建立完善的内审管理制度与规范。内审人员的工作行为与过程,必须置于内部管理制度,每位内审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与职责,职责的履行应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内审人员的轮岗制度,详细制定内审人员的岗位说明书,及业务说明手册,使内审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应该作些什么,怎样做,工作的范围和程序,完成工作的程度和没实现工作目标的奖惩条例。
(3)创建学习型组织,构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4)取得决策层的支持,领导要以身作则做好表帅。经验表明,没有组织高层的支持,实施良好的内部审计是不可能的。作为决策层,不能凌驾于单位的内部控制之上,决策层需要轉变观念参与其中,为内部审计提供有力的承诺与反馈支持。
(5)配备和培养具有胜任能力的内审专业人员
内审的成效如何与内审人员的专业引导关系密切,既要培训内审人员的专业协调素质,更要注重对内审人员品质的要求,其应具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善于沟通、保守秘密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