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已逐步走出困惑,走过浮躁,走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当前,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基本已趋于一致,即:课堂返朴归真,呈现出清新自然、真实、朴实、扎实的面貌。一堂语文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到位。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本;成败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精当,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教学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课外资源的拓展是否有度,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具有引领和提升作用……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对文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下面就《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谈谈我对文本钻研的一些体会:
钻研文本,应该从读入手,这也是许多名师的成功经验。无论朗读、默读、吟咏,都是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披文入情,设身处地。
一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二读,研究文章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许多文章的题目都值得认真推敲:为什么以此为题?题目与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仔细地思考《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个课题的含义是深刻的,表面上是园子给了我快乐,实质上是祖父给了我快乐,是祖父的爱使这园子充满了自由,这园子是我和祖父俩人的园子,是祖孙俩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让我体会到一份别处无法体验到的自由和快乐。“物是人非”,如果一旦没有了祖父,没有了祖父的爱,我在这园子里是否还能体会到这种快乐自由呢?有了这样的思考,教者在课堂上就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揣摩文题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引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有多深,决定了课堂上能把学生带到多远。
三读,探寻作者的思路。这篇课文先写园子里的一切动物都是自由快乐的,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然后以几个片段描写了我在这个园子里是多么自由快乐:祖父种菜,我来溜平;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教我分辨谷穗和狗尾草;我摘黄瓜,吃黄瓜,丢黄瓜,追蜻蜓;祖父浇菜,我也抢来浇。最后写了园子里的一切(动物、植物)都是自由的,充满活力的。可见作者在写作上是有层次的。教者在对教材作整合处理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怎样的设计更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利于学生感知作者这种精巧的布局谋篇,而不应该仅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新颖,吸引听众的眼球。
四读,咀嚼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正是因为有了祖父对我的爱,才让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限,才让我拥有了这个难忘、快乐、幸福的童年。那么祖父的这种爱又是从文章的哪些细节中反映出来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到文中去细细地咀嚼、品味。如:祖父种菜,我为什么敢瞎溜?这不正因为我知道祖父是不会责怪我的,我才敢这么自由吗?这种自由、大胆正来自于祖父对我的爱,对我的宽容。又如:当我铲地时把狗尾草当作谷子割掉后,祖父“大笑起来”。这笑声里有宽容,有慈祥,有疼爱,有教育……文中这样的细节描写,不去细细品读、挖掘是很难发现的。有的老师就是因为此环节钻研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导致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现我的自由和快乐,使课堂教学缺乏了深度,缺乏整合意识,只落实了教学的工具性目标,而忽视了人文性目标的落实,从而导致了“为什么我在这个园子里能感到快乐和自由?”似乎成了游离于文本之外的问题,成了一种空洞的感悟和表达。这样的文本对话难免显得单调,缺乏一种交错、融合、丰满之感。
另外,钻研教材,还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这一篇课文,还应该“沿坡讨源”,把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原丰满,把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放在当时的背景中来理解,有原著的一定要读原著,这样才能居高临下,胸有成竹,把握全局。《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九十多年前,萧红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9岁时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对待他很冷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可是从祖父那里,他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从而让他对未来怀着憧憬和追求。教者若能在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这方面的背景资料,为学生解读文本送上“一根拐杖”,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一定会走得更深、更远。从而激发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去了解萧红,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引向课外。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了好多遍,我想也基本上达到了“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义皆若出于吾心”的境界,这时候再去翻阅教参或别人的教案,就会做到沙里淘金、酌取精要。
现在许多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很多,加之网络资源的丰富,因此在备课上也吃起了“快餐”,许多教师拿到教材,课文没有读透,就急着翻阅教参,上网搜寻各种资料,或者干脆寻找有关名师的现成教案拿来照搬,而课堂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关键在于他们忽视了独立钻研文本的过程,即使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再多,多媒体再精美,表演再热闹,教学设计再新颖,这样的课堂也只能是瓶中的鲜花——没有根基,华而不实,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是每位老师必须练就的“内功”,这种“内功”是任何参考资料和其他人也代替不了的,它是决定一堂语文课成败的关键,正所谓“成也文本,败也文本”。
作者简介:
唐金凤(1974.9---),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本科学历,现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小学教导主任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课堂教学;文本;成败
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精当,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教学媒体的使用是否恰当,课外资源的拓展是否有度,对学生的评价是否具有引领和提升作用……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对文本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下面就《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谈谈我对文本钻研的一些体会:
钻研文本,应该从读入手,这也是许多名师的成功经验。无论朗读、默读、吟咏,都是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披文入情,设身处地。
一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二读,研究文章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许多文章的题目都值得认真推敲:为什么以此为题?题目与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仔细地思考《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个课题的含义是深刻的,表面上是园子给了我快乐,实质上是祖父给了我快乐,是祖父的爱使这园子充满了自由,这园子是我和祖父俩人的园子,是祖孙俩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让我体会到一份别处无法体验到的自由和快乐。“物是人非”,如果一旦没有了祖父,没有了祖父的爱,我在这园子里是否还能体会到这种快乐自由呢?有了这样的思考,教者在课堂上就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揣摩文题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涵,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引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有多深,决定了课堂上能把学生带到多远。
三读,探寻作者的思路。这篇课文先写园子里的一切动物都是自由快乐的,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然后以几个片段描写了我在这个园子里是多么自由快乐:祖父种菜,我来溜平;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教我分辨谷穗和狗尾草;我摘黄瓜,吃黄瓜,丢黄瓜,追蜻蜓;祖父浇菜,我也抢来浇。最后写了园子里的一切(动物、植物)都是自由的,充满活力的。可见作者在写作上是有层次的。教者在对教材作整合处理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怎样的设计更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利于学生感知作者这种精巧的布局谋篇,而不应该仅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新颖,吸引听众的眼球。
四读,咀嚼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正是因为有了祖父对我的爱,才让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限,才让我拥有了这个难忘、快乐、幸福的童年。那么祖父的这种爱又是从文章的哪些细节中反映出来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到文中去细细地咀嚼、品味。如:祖父种菜,我为什么敢瞎溜?这不正因为我知道祖父是不会责怪我的,我才敢这么自由吗?这种自由、大胆正来自于祖父对我的爱,对我的宽容。又如:当我铲地时把狗尾草当作谷子割掉后,祖父“大笑起来”。这笑声里有宽容,有慈祥,有疼爱,有教育……文中这样的细节描写,不去细细品读、挖掘是很难发现的。有的老师就是因为此环节钻研不深刻,把握不到位,导致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现我的自由和快乐,使课堂教学缺乏了深度,缺乏整合意识,只落实了教学的工具性目标,而忽视了人文性目标的落实,从而导致了“为什么我在这个园子里能感到快乐和自由?”似乎成了游离于文本之外的问题,成了一种空洞的感悟和表达。这样的文本对话难免显得单调,缺乏一种交错、融合、丰满之感。
另外,钻研教材,还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这一篇课文,还应该“沿坡讨源”,把文本故事发生的背景还原丰满,把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放在当时的背景中来理解,有原著的一定要读原著,这样才能居高临下,胸有成竹,把握全局。《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九十多年前,萧红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他9岁时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对待他很冷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可是从祖父那里,他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从而让他对未来怀着憧憬和追求。教者若能在教学中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这方面的背景资料,为学生解读文本送上“一根拐杖”,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一定会走得更深、更远。从而激发学生课外自主阅读《呼兰河传》的兴趣,去了解萧红,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引向课外。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了好多遍,我想也基本上达到了“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义皆若出于吾心”的境界,这时候再去翻阅教参或别人的教案,就会做到沙里淘金、酌取精要。
现在许多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很多,加之网络资源的丰富,因此在备课上也吃起了“快餐”,许多教师拿到教材,课文没有读透,就急着翻阅教参,上网搜寻各种资料,或者干脆寻找有关名师的现成教案拿来照搬,而课堂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关键在于他们忽视了独立钻研文本的过程,即使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再多,多媒体再精美,表演再热闹,教学设计再新颖,这样的课堂也只能是瓶中的鲜花——没有根基,华而不实,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到位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是每位老师必须练就的“内功”,这种“内功”是任何参考资料和其他人也代替不了的,它是决定一堂语文课成败的关键,正所谓“成也文本,败也文本”。
作者简介:
唐金凤(1974.9---),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本科学历,现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孝都小学教导主任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