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19日,“西岸双年展”在上海徐汇滨江正式拉开帷幕。此次为期两个月的大展一反其他双年展的普遍做法,以更亲民的姿态呈现。不论是免费取票入场,还是两个月的超长展期,西岸双年展都以热情开放的姿态欢迎前往参观的民众。但这背后是否蕴含着更深层的目的,以及这个展览对上海徐汇滨江的开发是否会产生有利影响,值得关注。
从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走出,就能看到一块紫色字体写成的“西岸2013双年展”指示牌,沿着箭头指引的方向,左手边是背后耸立着打桩机的白色围墙,右手边是渣土车不断呼啸而过的马路。就在你不断怀疑自己是否走错路,自语双年展怎么会在这么个地方举办的时候,终于看到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带有双年展标志的两座建筑。此刻你联想起双年展即将看到当代艺术作品,便感觉到这轰鸣与嘈杂恰似展览前奏。
据上海徐汇区政府透露,徐汇区目前正在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西岸双年展”是其中的“大手笔”之一。总策展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表示,上海“西岸双年展”有别于香港西九发展的模式,艺术将与生活、建筑完美融合,改造后焕发出新生命力的老建筑将完美地与艺术、生活相融合,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
事实确实如此,由于采用了不同于多数双年展的免费制度,取票处排起的长队一直洋溢着免费看大展的愉悦气氛,恰恰是以上政府目标的绝佳体现。身穿紫色制服、与双年展的主色调相呼应的志愿者们轻声细语地指导观众填写表格,内容包括姓名、电话和邮箱,甚至来自上海哪个区抑或省份、国家都要写上。填写完成就能拿到浅蓝色的参观券进入这个原来的水泥厂、今天的展览馆。
和全国绝大多数艺术区一样,“西岸双年展”的托身之处也是工业遗址。如同北京798艺术区前身是前民主德国援建的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上海莫干山路50号曾是春明粗纺厂,此次双年展的中心展区原本是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而展出声音艺术的展厅本身就是油罐,让人不得不想起泰特现代美术馆也有类似的改造和再利用。双年展的主题分为位于中心展区的“Reflecta(进程)”和位于室外展区的“Fabrica(营造)”。
走进中心展区,昏暗的光线一时让人无法接受,但是巨大的穹顶却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个经过改造的圆形穹顶剧场里,展出中国当代建筑、声音艺术、影像艺术和实验戏剧等。穹顶中央的圆形小窗,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站立在万神殿天窗下方的幻觉。很快这种模糊的宗教感被建筑的真实身份所打断,因为尚未拆除的水泥搅拌机器,像一个忧伤的独臂巨人俯视着整个展场,让你意识到这里曾经是一个现代化工业的遗址。悬于20米高空之上的钢铁摇臂,应开幕大戏《上海奥德赛》的演出需要,还挂上了大大小小的玻璃灯泡(暗指上海是中国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底部长长的铁架被三台投影仪打上了不断变换的光影,标明这是双年展的展览场所,树干般的圆柱形机身周围布置了如芦苇般直立的灯架,顶端同样也有玻璃灯泡。这部云戏剧(据官网称是一种跨媒介、超链接、主题式、开放体的戏剧)《上海奥德赛》,由中国实验戏剧导演牟森执导,以荷马史诗《奥德赛》式的叙事方式,为观众讲述波澜壮阔的上海历史。
围绕着圆形展场排列的多个小隔间,是名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的展示场所,展出了71位建筑师和事务所在中国设计建造的著名建筑,每一个都有相应的建筑模型,并以图纸展示其设计理念。圆形展场内,一条长长的彩色地下光带展示了中国声音艺术时间线,吸引观众驻足低头观看。同时在圆形展场中还有林立着数块屏幕、多个蜿蜒曲折的展墙、单独隔开的影像展厅,它们相互穿插、没有一定的秩序可言,观众可以自由地在展场中选择参观路线。嘈杂的人声、多个影像作品的声音互相混合后,形成了在穹隆形屋顶下嗡嗡回响的背景噪音,只有在看到中心那个孤寂、格格不入的工业机器遗存时,才会从当下的嘈杂中安静下来。
因此,在环境噪音的影响下没有得以完美展现的影像作品不在少数。王俊杰的《大卫天堂》第一眼看去,让人误以为在展示样品电视机。花瓶、玫瑰在画面中缓慢落下,从一个屏幕向另一个屏幕逐渐递进,像极了家电卖场的试机样图。艺术家本意通过“声音”构建新的空间感,使之与影像中的空间相呼应,但在这里,作品的“声音”却融入嘈杂的环境声响中导致不可辨识,反倒让缓慢的动态画面成为观众注目的中心。汪建伟的剧场式作品《黄灯》呈现在4块架空的大屏幕上,观众看完一块屏幕可以直接穿过走向下一个屏幕,就像从一个剧场来到另一个剧场,不过它们也无一例外淹没在噪音和外部泄入的光线中。
相比之下,台湾艺术家陈界仁的《幸福大厦》要幸运许多,3个相对独立的小隔间用于播放作品、声音文件以及工作人员互相拍摄的照片,隔间对面的墙壁上还辅以图片和文字说明,可惜要在昏暗的光线下辨识图片上的内容与文字也非易事。这部作品虚构了一栋出租公寓,通过连结不同身份背景、无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各自生命历程中的“片段”故事,探讨了当代社会里个体被“流放”的处境。同样在半封闭式隔间展出的还有杨福东创作于2008年的《青·麒麟》,记录了一件青石雕塑从开山炸石到雕塑成型的过程,直接将粗糙的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存的关注。
胡介鸣的《海拔高度为零》则是一件综合了影像和装置艺术的作品,他在真正的船舱门的窗洞后面,向观众投射海水和漂流物的影像。海水在舷窗外轻轻晃荡、起伏,时不时漂来塑料瓶、玩具等被人们扔弃到水中的各类垃圾,它们甚至会直接冲向舷窗、撞击玻璃,产生似真的幻觉,舱门本身的历史痕迹更加重了这层真实感。观看者的视角犹如埋设在水平面之下,由此暗示了标题。
蒋志作品《要有光》的呈现效果在展场中还算差强人意,因为他只是用强光照射不同的人,同时录下他们的反应。以黑色为背景,电视屏幕上突兀地显示着一个男人或女人的面部,他们正对镜头,又被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在镜头的观察和强光的双重刺激下产生了双重压力:被摄者既要适应镜头带来的压力,又要面对无法直视的强光做出反应。观众可以看到有人在强压情绪,有人则坦然处之。
程然的《如果没有空气、食物和水》取材于不知名人士写的日记,节选了其中有关时间和回忆的部分拍成了录像,让这种无头无尾的叙述展现出去物质化的状态。《彩色》是刘韡此次参展的影像作品,以蒙太奇的手法,构建了他在北京城乡接合部拍摄的群像与话语。
与中心展区需要耐心观看的影像作品不同,油罐展厅的声音艺术更直观,其中需要观众做出互动才能展现的作品,更是引发了观众上手一试的好奇心。
网络上的评论中,有人认为这个展览最精彩的是展厅建筑本身,还有人说此次双年展不过是为提升徐汇滨江的地产价值做的一个铺垫。一路上看到的地产广告——“抢占滨江”,都揭露出地产商、当地政府的勃勃野心: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用双年展的艺术价值为地产价值增光添彩,早已有先例。但是,这座废弃的水泥厂在双年展过后,还能将余热发挥到怎样的地步,或许比起双年展本身,更值得人们期待。
从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走出,就能看到一块紫色字体写成的“西岸2013双年展”指示牌,沿着箭头指引的方向,左手边是背后耸立着打桩机的白色围墙,右手边是渣土车不断呼啸而过的马路。就在你不断怀疑自己是否走错路,自语双年展怎么会在这么个地方举办的时候,终于看到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带有双年展标志的两座建筑。此刻你联想起双年展即将看到当代艺术作品,便感觉到这轰鸣与嘈杂恰似展览前奏。
据上海徐汇区政府透露,徐汇区目前正在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西岸双年展”是其中的“大手笔”之一。总策展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表示,上海“西岸双年展”有别于香港西九发展的模式,艺术将与生活、建筑完美融合,改造后焕发出新生命力的老建筑将完美地与艺术、生活相融合,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
事实确实如此,由于采用了不同于多数双年展的免费制度,取票处排起的长队一直洋溢着免费看大展的愉悦气氛,恰恰是以上政府目标的绝佳体现。身穿紫色制服、与双年展的主色调相呼应的志愿者们轻声细语地指导观众填写表格,内容包括姓名、电话和邮箱,甚至来自上海哪个区抑或省份、国家都要写上。填写完成就能拿到浅蓝色的参观券进入这个原来的水泥厂、今天的展览馆。
和全国绝大多数艺术区一样,“西岸双年展”的托身之处也是工业遗址。如同北京798艺术区前身是前民主德国援建的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上海莫干山路50号曾是春明粗纺厂,此次双年展的中心展区原本是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而展出声音艺术的展厅本身就是油罐,让人不得不想起泰特现代美术馆也有类似的改造和再利用。双年展的主题分为位于中心展区的“Reflecta(进程)”和位于室外展区的“Fabrica(营造)”。
走进中心展区,昏暗的光线一时让人无法接受,但是巨大的穹顶却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个经过改造的圆形穹顶剧场里,展出中国当代建筑、声音艺术、影像艺术和实验戏剧等。穹顶中央的圆形小窗,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站立在万神殿天窗下方的幻觉。很快这种模糊的宗教感被建筑的真实身份所打断,因为尚未拆除的水泥搅拌机器,像一个忧伤的独臂巨人俯视着整个展场,让你意识到这里曾经是一个现代化工业的遗址。悬于20米高空之上的钢铁摇臂,应开幕大戏《上海奥德赛》的演出需要,还挂上了大大小小的玻璃灯泡(暗指上海是中国最早使用电灯的城市),底部长长的铁架被三台投影仪打上了不断变换的光影,标明这是双年展的展览场所,树干般的圆柱形机身周围布置了如芦苇般直立的灯架,顶端同样也有玻璃灯泡。这部云戏剧(据官网称是一种跨媒介、超链接、主题式、开放体的戏剧)《上海奥德赛》,由中国实验戏剧导演牟森执导,以荷马史诗《奥德赛》式的叙事方式,为观众讲述波澜壮阔的上海历史。
围绕着圆形展场排列的多个小隔间,是名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的展示场所,展出了71位建筑师和事务所在中国设计建造的著名建筑,每一个都有相应的建筑模型,并以图纸展示其设计理念。圆形展场内,一条长长的彩色地下光带展示了中国声音艺术时间线,吸引观众驻足低头观看。同时在圆形展场中还有林立着数块屏幕、多个蜿蜒曲折的展墙、单独隔开的影像展厅,它们相互穿插、没有一定的秩序可言,观众可以自由地在展场中选择参观路线。嘈杂的人声、多个影像作品的声音互相混合后,形成了在穹隆形屋顶下嗡嗡回响的背景噪音,只有在看到中心那个孤寂、格格不入的工业机器遗存时,才会从当下的嘈杂中安静下来。
因此,在环境噪音的影响下没有得以完美展现的影像作品不在少数。王俊杰的《大卫天堂》第一眼看去,让人误以为在展示样品电视机。花瓶、玫瑰在画面中缓慢落下,从一个屏幕向另一个屏幕逐渐递进,像极了家电卖场的试机样图。艺术家本意通过“声音”构建新的空间感,使之与影像中的空间相呼应,但在这里,作品的“声音”却融入嘈杂的环境声响中导致不可辨识,反倒让缓慢的动态画面成为观众注目的中心。汪建伟的剧场式作品《黄灯》呈现在4块架空的大屏幕上,观众看完一块屏幕可以直接穿过走向下一个屏幕,就像从一个剧场来到另一个剧场,不过它们也无一例外淹没在噪音和外部泄入的光线中。
相比之下,台湾艺术家陈界仁的《幸福大厦》要幸运许多,3个相对独立的小隔间用于播放作品、声音文件以及工作人员互相拍摄的照片,隔间对面的墙壁上还辅以图片和文字说明,可惜要在昏暗的光线下辨识图片上的内容与文字也非易事。这部作品虚构了一栋出租公寓,通过连结不同身份背景、无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各自生命历程中的“片段”故事,探讨了当代社会里个体被“流放”的处境。同样在半封闭式隔间展出的还有杨福东创作于2008年的《青·麒麟》,记录了一件青石雕塑从开山炸石到雕塑成型的过程,直接将粗糙的现实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存的关注。
胡介鸣的《海拔高度为零》则是一件综合了影像和装置艺术的作品,他在真正的船舱门的窗洞后面,向观众投射海水和漂流物的影像。海水在舷窗外轻轻晃荡、起伏,时不时漂来塑料瓶、玩具等被人们扔弃到水中的各类垃圾,它们甚至会直接冲向舷窗、撞击玻璃,产生似真的幻觉,舱门本身的历史痕迹更加重了这层真实感。观看者的视角犹如埋设在水平面之下,由此暗示了标题。
蒋志作品《要有光》的呈现效果在展场中还算差强人意,因为他只是用强光照射不同的人,同时录下他们的反应。以黑色为背景,电视屏幕上突兀地显示着一个男人或女人的面部,他们正对镜头,又被一束强烈的光线照射,在镜头的观察和强光的双重刺激下产生了双重压力:被摄者既要适应镜头带来的压力,又要面对无法直视的强光做出反应。观众可以看到有人在强压情绪,有人则坦然处之。
程然的《如果没有空气、食物和水》取材于不知名人士写的日记,节选了其中有关时间和回忆的部分拍成了录像,让这种无头无尾的叙述展现出去物质化的状态。《彩色》是刘韡此次参展的影像作品,以蒙太奇的手法,构建了他在北京城乡接合部拍摄的群像与话语。
与中心展区需要耐心观看的影像作品不同,油罐展厅的声音艺术更直观,其中需要观众做出互动才能展现的作品,更是引发了观众上手一试的好奇心。
网络上的评论中,有人认为这个展览最精彩的是展厅建筑本身,还有人说此次双年展不过是为提升徐汇滨江的地产价值做的一个铺垫。一路上看到的地产广告——“抢占滨江”,都揭露出地产商、当地政府的勃勃野心: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用双年展的艺术价值为地产价值增光添彩,早已有先例。但是,这座废弃的水泥厂在双年展过后,还能将余热发挥到怎样的地步,或许比起双年展本身,更值得人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