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行的教学思想中,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家长的重视,而探究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探究氛围,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
(一)营造提问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根据知识的内涵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发问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自身数学的综合素养。另外,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全体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提高。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也就是先给予一定的新信息,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所给信息,并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一些新奇问题,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教,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更谈不上想去探究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活的,也才能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并为学生所用。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在学生有问题或意见出现分歧时做适当指导,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顺利开展。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兴趣,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变得很积极,继而产生强烈的意愿,并持久保持这种兴趣与意愿,逐步自觉地将学习中的困难克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化学学习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对化学中的现象与原理很感兴趣,他们的热情就会高涨,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学习。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来提高他们探究的欲望。
(一)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激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多次采用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不仅与学生一起做了课本上的实验,还给学生“加餐”,做了一些课外的有趣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增,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许多化学理论和规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做实验,学生直接可以获得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生活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教师可结合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提出防范措施。再如,教师可以通过做“鬼火”试验与木剑变红实验,让学生明白巫术的鬼把戏,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化学材料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科联系。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化学知识,又利用化学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自身的探究欲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快的氛围中巩固化学知识。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通过参加化学知识竞赛,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还能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哪种形式的竞赛,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符合教材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要求。
三、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如果观察能力不够,就不能发现问题,就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教导学生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使观察事半功倍;再次要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例如,可积极引导学生走入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后要使学生养成随时写观察记录、做总结的习惯,并要求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以为研讨提供可靠资料。
四、检查、讨论、小结,使学生形成的探究习惯
(一)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与本节知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以延续和深化本节课的知识。慢慢地,学生会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在讨论中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理科学习就是这样,难免会有一些具有争议与困难的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多加启发,让他们的讨论能够逐步深入,清除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学生在讨论时会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想办法解决,教师要减少参与,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这样做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过程,使学生身心放松、兴趣浓郁,既注重团结合作精神,又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和带动各层次的学生进步,开拓其知识领域。
(三)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小结
教师应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
我们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要求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探究能力正是创造力的一个方面。在以前的教育中虽然我们也说创造力,但无从着手,现在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责编 高伟)
一、营造探究氛围,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
(一)营造提问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根据知识的内涵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发问的情境,使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自身数学的综合素养。另外,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使全体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提高。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也就是先给予一定的新信息,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所给信息,并联系已有知识来解决一些新奇问题,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教,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更谈不上想去探究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活的,也才能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并为学生所用。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在学生有问题或意见出现分歧时做适当指导,以使学生的自主探究顺利开展。
二、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兴趣,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变得很积极,继而产生强烈的意愿,并持久保持这种兴趣与意愿,逐步自觉地将学习中的困难克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化学学习也是这样,如果学生对化学中的现象与原理很感兴趣,他们的热情就会高涨,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学习。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来提高他们探究的欲望。
(一)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激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多次采用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不仅与学生一起做了课本上的实验,还给学生“加餐”,做了一些课外的有趣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增,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许多化学理论和规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通过做实验,学生直接可以获得大量的化学事实,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生活是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教师可结合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提出防范措施。再如,教师可以通过做“鬼火”试验与木剑变红实验,让学生明白巫术的鬼把戏,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化学材料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与其他学科联系。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化学知识,又利用化学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自身的探究欲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快的氛围中巩固化学知识。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把化学知识按基本知识、难点、疑点编成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通过参加化学知识竞赛,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还能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哪种形式的竞赛,其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符合教材知识和实验教学的要求。
三、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如果观察能力不够,就不能发现问题,就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了。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教导学生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有主有次,有轻有重,使观察事半功倍;再次要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例如,可积极引导学生走入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最后要使学生养成随时写观察记录、做总结的习惯,并要求学生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以为研讨提供可靠资料。
四、检查、讨论、小结,使学生形成的探究习惯
(一)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与本节知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以延续和深化本节课的知识。慢慢地,学生会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在讨论中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理科学习就是这样,难免会有一些具有争议与困难的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多加启发,让他们的讨论能够逐步深入,清除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学生在讨论时会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想办法解决,教师要减少参与,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这样做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教学过程,使学生身心放松、兴趣浓郁,既注重团结合作精神,又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和带动各层次的学生进步,开拓其知识领域。
(三)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小结
教师应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
我们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要求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探究能力正是创造力的一个方面。在以前的教育中虽然我们也说创造力,但无从着手,现在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责编 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