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须珍红烛会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与吴宓、凌道新等诗友在重庆北碚雅集唱和的文章时时见诸报端。家父凌道新先生保存的大量文稿,经历“文革”查抄,散佚极多。万幸的是,当年周汝昌先生与诸家题诗唱和的诗笺竟然保存下来了,劫后余灰,弥足珍贵。今就此次北碚雅集的经过略作介绍,并谨录诸家题诗,以供读者参考。
  说到周汝昌北碚之行,不得不先说说北碚这个小城。
  北碚坐落在缙云山下,嘉陵江边,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城虽不大,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唐代大诗人李商隐那首《夜雨寄北》据传就是在北碚写的,“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巴山”即指北碚缙云山。北宋文学家、思想家周敦颐曾经出任合州(今重庆合川)通判,途经北碚时,曾题诗于嘉陵江畔的北温泉石壁上。
  民国时期的北碚小城,是卢作孚先生(1893-1952)请丹麦的一位设计师规划设计的。卢作孚先生在这里修建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和民众会堂。这在当时的中国小城镇来说,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抗战期间,北碚老城嘉陵江对岸的夏坝,与重庆沙坪坝、江津白沙坝及成都华西坝齐名,合称为中国“文化四坝”。当时的北碚,群贤毕至,避寇至此的文化名流、学术巨匠有近百人之多。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第一、二部完成于北碚;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都是在北碚写成的;郭沫若也曾于1942年6月亲赴北碚,指导上演他的话剧《屈原》。
  1950年后,曾经在成都华西坝任教过的国学大师吴宓、青年才俊凌道新等一批学者,相继来到北碚西南师范学院任教。这时的北碚又再现了名流云集的人文壮观。
  吴宓(1894—1978),字雨僧,陕西泾阳人,是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国学大师和诗人,也是较早研究《红楼梦》的现代学者之一。
  凌道新(1921—1974),江苏镇江人,“生长天津,学于英华书院及燕京大学,宓与寅恪之学生。久在Millard’s Review 投稿。……其中文诗亦甚好。”(《吴宓书信集》,三联书店)(以下简称《书信》)凌道新早年在成都华西坝燕京大学即得吴宓先生青目,常亲聆教诲,将自己的诗作呈请吴宓先生指教。1952年10月因 “院系调整”,凌道新从华西大学调至北碚西南师院,与吴宓先生同在外语系和历史系任教,朝夕相处,学谊日深。“在本校,甚至在四川,英文最好者,宓认为是凌道新。”(同上)由于“凌道新的七律诗作得极好,而且英文造诣也高,这无疑是吴先生在彼难得遇到的有‘共同语言’的英年才彦。”(周汝昌:《吴宓先生:行真守理》,《文汇报》2009年4月12日)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出生于天津,与凌道新是天津南开中学和北京燕京大学的同学。抗战期间,燕京大学在成都华西坝复校后,凌道新从北方辗转来到华西坝,继续学业,毕业后即在华西协和大学外文系任教。1952年,周汝昌受聘于华西大学外文系,在华西坝和凌道新旧雨相逢。周汝昌在《异本纪闻》一文中这样记述:“一九五二年春夏之间,我由京入蜀,任教于成都华西大学外文系,安顿在华西坝。第一位来访的客人是凌道新同志,我们是南开中学、燕京大学的两度同窗,珍珠港事变以后,学友星散,各不相闻者已经十多年了,忽然在锦城相遇,他已早在华大任教,真是他乡故知之遇,欣喜意外。从此,浣花溪水,少陵草堂,武侯祠庙,薛涛井墓,都是我们偕游之地,倡和之题,也曾共同从事汉英译著的工作,相得甚欢。”
  1953年秋冬之际,周汝昌历经七年潜心研究的著作《红楼梦新证》出版,虽然那时周汝昌仅三十余岁,但初试锋芒,石破天惊,已经展露出日后红学泰斗的盖世才华。《红楼梦新证》的问世,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刻在学术界引起了红学研究的新热潮。
  《红楼梦新证》的出版,在当时西南师院的古典文学教师当中也引起了热烈反响。凌道新为挚友所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而感到由衷喜悦,且因分别有时,渴望友朋欢聚,随即与吴宓先生商议,邀请周汝昌于寒假到北碚西南师院一聚,兼会红学知音。
  周汝昌接到吴宓和凌道新的信函后,欣然应允,并先将《红楼梦新证》和自己根据陈寅恪先生1919年为吴宓先生之《红楼梦新谈》题诗和韵一首寄呈吴宓先生。不久,周汝昌即收到吴宓先生回复:“赐诗及《红楼梦新证》一部,均奉到,拜领,欣感无任。恒于道新仁弟处得悉雅况,曷胜神驰,寒假切盼来渝碚一游,藉获畅叙并资切磋,兹不赘叙。”(《书信》)
  1954年2月17日,适逢上元佳节,周汝昌自成都来到重庆,凌道新亲往菜园坝火车站迎接,并安排下榻于北碚西南师院团结村2舍5号凌道新的宿舍。
  周汝昌到达北碚后,吴宓先生于当晚“至凌道新室中访问周汝昌,再同食汤面。初见,谈其所著书。宓述宓昔年所讲《石头记》之作成及人物评论之纲要。夜11:00归寝。”(同上)
  周汝昌在北碚前后小住约一周,其间,周汝昌在吴宓先生和凌道新的陪导下,拜识了不少重庆学界名流。
  周汝昌北碚之行的高潮在2月20日晚。是夜,从凌道新宿舍向窗外望去,北碚老城街道灯光点点,缙云山松涛阵阵,嘉陵江清波映衬着渔火,白天的一切喧嚣渐渐消失。
  应吴宓先生和凌道新之邀,西南师院的几位古典文学专家在凌道新宿舍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红楼梦》学术座谈会,出席的有叶麐(1893—1977)教授、孙海波(1909—1972)教授、赵荣璇教授和荀运昌先生。当晚,诸诗友吟诗唱和,各抒己见,交流心得,气氛热烈而融洽。
  在会上,凌道新为大家展示了周汝昌先生自题《红楼梦新证》七律二首以及一首他曾经呈寄其恩师顾随(1897—1960,河北清河人,笔名苦水)的七律诗作为留别诗。周汝昌自题诗二首诗云:
  步陈寅恪先生一九一九年为吴宓先生之《红楼梦新证》题辞和韵
  彩石凭谁问后身,丛残搜罢更悲辛。
  天香庭院犹经世,云锦文章已绝人。   汉武金绳空稗海,王郎玉麈屑珠尘。
  当时契阔休寻忆,草草何关笔有神。
  最需燕郢破漫澜,真意能从考信看。
  宵梦依稀晨梦续,藤花晼晚楝花寒。
  贯珠修谱全迷贾,片石论碑更语韩。
  一业偶成繁知赏,九霄零羽起溦叹。
  周汝昌留别诗云:
  小缀何干著作林,致书毁誉尚关心。
  梦真那与痴人说,数契当从大匠寻。
  怀抱阴晴花独见,平生啼笑笔重斟。
  为容已得南威论,未用无穷待古今。
  西南师院诸位诗友如凌道新、赵荣璇、荀运昌等为表达对周汝昌先生学术成就的真诚祝贺,并纪此难得的欢聚时光,也纷纷赋诗唱和。其中凌道新和诗三首,其云:
  汝昌老兄大作红楼梦新证初试新声,万里可卜,奉题二律用质斧斤
  步陈寅老赠吴雨老红楼梦新证题辞旧韵
  觅得金环证往身,七年谁共此甘辛。
  繁华转烛销香地,风雨高楼伤别人。
  脂砚幽光终有托,通明彩玉讵蒙尘。
  怡红旧苑魂车过,应谢多情一怆神。
  步汝昌兄自题韵
  人间沧海几狂澜,血泪文章隔世看。
  巷口飞烟残劫在,桥头落日逝波寒。
  华年锦瑟偏嗟李,雏凤清声欲拟韩。
  幽梦只从君索解,玉宸弦柱起三叹。
  汝昌兄上元来碚小留一周,颇尽欢乐,蒙示诗篇及苦水师和作,咏叹之余,良有所感,余其返蓉前夕,勉为此律,非敢云和,但志别情耳。
  隔代相怜吊故林,未容展卷已伤心。
  星归海落珠难见,花近楼开梦可寻。
  人世须珍红烛会,春晓莫厌绿醅斟。
  明朝便是西川路,又向流云阅古今。
  吴宓先生没有像诸诗友那样和诗,而是于2月18日凌晨,在周汝昌的锦册上恭笔正楷抄录了吴先生早年所作有关《红楼梦》的诗曲:《题陈慎言撰虚无夫人小说》、《新红楼梦曲之七·世难容》以及陈寅恪先生为《红楼梦新证》的题辞。
  2月22日,周汝昌先生离开北碚,临行前,吴宓先生特意致书女诗人黄稚荃(1908—1993,1984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由凌道新偕周汝昌往重庆磁器口见之。黄氏有三姐妹(即黄稚荃、黄筱荃、黄少荃),均工诗词,被誉为巴蜀“三才女”。在成都华西坝时,凌道新和周汝昌与黄筱荃和黄少荃均为诗友。她们虽没有参加此次雅集,但也都赋诗题词。
  远在成都的缪钺教授(1904—1995,江苏溧阳人,字彦威),同为吴宓先生、周汝昌和凌道新的诗友。他除了为《红楼梦新证》赋诗二首,对周汝昌的学术观点表示赞赏而外,后来在致凌道新的信里也提及周汝昌北碚之行:“汝昌先生自渝归来,道及尊况,并详述与先生及西师诸友文会之乐,令人神往,惜钺未能躬与其盛也。”(引自作者未刊文稿)
  然而就在吴宓、周汝昌、凌道新等众诗人在北碚相聚,说《梦》话芹、品茗唱和的几年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越来越艰难。1957年的“反右”运动,使绝大部分文人从此噤若寒蝉。参与此次聚会的叶麐、孙海波、凌道新等人都被打成右派分子,饱受凌辱和迫害。叶麐病逝于成都,孙海波逝世于开封,凌道新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黄筱荃和黄少荃在“文革”亦因不堪迫害,相继含冤离世。吴宓先生虽然侥幸逃过“反右”一劫,但在“文革”中也饱受精神和肉体的摧残,有幸熬到“文革”结束,却已是风中之烛,气息奄奄,最后于1978年在陕西老家病逝。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如今,在北碚西南大学(原西南师院)石岗村的小山坡上,仍然保留着当年凌道新的旧居。五十余年的岁月留痕,风化了门前的石阶,增添了许多沧桑的历史印记,也永远地留下了一段文人雅集的佳话,高山流水,长待追忆。
  作者: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副教授
其他文献
泰安寺读书记  杨 良    1990年,病后出医院,好朋友都叫我到青城后山修养,既可读书,又可临帖作画,以此又可以增进佛学的修持。也许因缘具足,关注的人都来帮忙,并送我到青城后山的泰安寺与能圆法师结缘。有两个夏天我在泰安寺住夏静修,在那里又皈依能圆法师,当年并在宝光寺受戒。1945年我曾皈依妙高老和尚,那时教我经书和佛法的是胜观法师。我在童年时期学佛,是因为母亲学佛的因缘。  佛家说胜力薰习,因
期刊
四、民生公司生活举隅    抗战时固然百物腾贵,人民辛苦,国家苦痛,但也有许多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企事业部门,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抗战时的四川当然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绝大的贡献,不过各高校、研究所及相关文化部门的内迁,也给重庆、昆明、成都等地的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使这些地方拥有一些难得的文化孑遗。而工商百业的内迁,对建设四川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总部设在重庆的民生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情
期刊
一周甲前的旧事,早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有些事并不随时间的迁移而湮没不彰,如卢作孚先生领导的民生公司所创造的非凡业绩,尤其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长远影响,更是如此。2004年12月26日,笔者在成都古玩市场五楼旧书摊,从一重庆书贩手中购得民生公司职员何现伦于1945年及1947年写的两册日记。现将其与民生公司有关的内容条列如次,供诸位对卢作孚先生研究有兴趣者酌参。(编者按:作者原文较长,因分二期选载
期刊
李白的理想人格与主体意识  王定璋    李白是我国古代作家中个性极其突出,艺术趣味最为独到,创作特征十分鲜明的诗人。他的诗文构思奇特,发想超旷,落笔天纵,触处生春,诚如方植之云:“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唐宋诗举要》转引)。李白同时代的选评家殷瑶在《河岳英灵集》里说李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
期刊
清代四川禅林的几位书法名家  李豫川    有清一代,四川禅林名僧破山海明、丈雪通醉、熹公竹禅、雪堂含澈等,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为四川书坛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    一、破山海明  启功先生(1912-2005)在《论书绝句》中评道:“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未见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启功先生还认为,破山的草书“不以顿挫为工,不作媚之势,而其工其势,正在其中。冥心任笔,有十
期刊
“三养”保生  翟 轼    注意养生的老年朋友不妨读读《东坡志林》这段文字(括号内是点评):  东坡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美食足而不过分)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待客从宽,但亦有度)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此者,乃止。(自律不苟且)  一日安分以养福,(从心所欲不逾矩)二日宽胃以养气,(食和于体能养身)三日省费以养廉。(费省则贪心不生)    小爱神之名  Najlet
期刊
也说“尸位素餐”  温小明    兰殿君先生《“尸位素餐”别解》一文说:“‘尸位素餐’一词,辞书解释过于简约,让人知典源而不明其本义为何。”(见《文史杂志》2006年第3期)但笔者认为,一般辞书(如《汉语成语词典》)对“尸位素餐”的释文并不难理解,人们对它的使用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兰文所举《汉书·朱云传》中的“尸位素餐”,颜师古注为:“尸,主也。素,空也。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
期刊
赵云霄、陈觉烈士的诀别信  赵为民    在大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期,学习党史,重温先烈的遗志是很有必要的。我的姑母赵云霄和姑父陈觉都是革命烈士,他们在就义前所写下的诀别信,是党史教育的好教材。  我的姑母赵云霄生于1906年,河北阜平人,1924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她经李培芝(王若飞夫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早期女党员之一,
期刊
斯人已驾鹤西去,长留丹青在人间。  冯石甫先生(1914—2003)名正灿,别号卧云松馆主人。他的故居成都奎星楼庭院内有“朝议大夫第”、“文魁”两匾悬挂,可见其家族翰墨书香源远流长。石甫先生1936年毕业于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曾师从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湖帆、吴一峰等大师。他和我国当代画家石鲁(冯亚珩)在美专读书时曾同居一室上下铺,情深意长。  先生从事中国画创作达八十余年,1958年
期刊
数百年来,民间传奇故事《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特别是白娘子和小青上金山寺寻救丈夫许仙的情节,更是为庶民大众所熟知和称道。故事较早见明代晚期小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四川戏曲在演绎这段故事时,对原有情节作了较大改编,重新塑造了更加鲜活可爱的人物角色,丰富和发展了原故事的诸多片断情节。比如:《收青下凡》《船舟借伞》《新府成婚》《扯符吊打》《蒲阳惊变》《盗仙草》《危言诱许》《血战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