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生活化教学是一大重要核心理念,而作为技工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学更应对生活化教学引起高度重视。在技工院校中英语课程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英语语言交流与运用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可以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灵活运用,语言本身便是从生活中而来,最终在生活中运用。技工院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实现英语生活化。对此,本文主要对技工院校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教学情境
  借助调查现阶段我国诸多技工院校的英语教学可知,大部分的学生均缺乏扎实的英语基础,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不能将预先设置好的教学目标达到。想要把这种教学现状有效改变,技工院校英语教师应以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为教学目标,同时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与学生发展规律和认知相符的教学模式,如此学生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英语知识牢牢掌握好,促进技工院校英语教学质量提高。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新时期,英语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KFC、Pizza Hut等外国店名到处可见。目前,少儿英语电视节目较多,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掌握丰富的知识,让学生看相关节目是一个有效途径。技工院校学生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他们对有趣的动画、节目仍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就算他们听不懂里面的诸多语言,但他们仍被里面神奇的故事情节、可爱的人物、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对英语知识感到十分新奇,学习热情高涨。
  在语言学习中,环境尤为必要。因此,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巧妙地利用校园随处可见的建筑物、橱窗,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在办公室、教室等标牌上添加英语名称。如Music Room,Computer Room,Teachers’Office等。校园标语同样如此,如“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等。在学生的生活场所还可以设计童趣十足的英语图画。生活化的英语环境可以让学生随时置身于英语环境之中。同样,教师在班级中可以设置英语角、英语墙报等,将学生的英语作品和英语手抄报等粘贴在其中,同时经常用英语书写班级通知等。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学习较为特殊,因周围环境及生活知识的匮乏,再加上学习课时的影响,学习教材中难以同生活完全相融合。对于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生活情境,将形象生动的生活事实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为学生构建各种逼真的情境,围绕学生的生活经历展开教学。
  以“Sports-Speaking”相关知识为例,本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I don’t think much of...”“I’m(not)mad/crazy about...”“I’m(not)keen on”“I’m(not)fond of...”等,同时学会熟练运用这些句型表达自己的不喜欢和喜欢。上课之初教师便可以告诉学生:“同学们,运动会大家都知道吧,我们今天来模拟一下,并使用like和dislike的句型来讨论分析喜欢与不喜欢的体育项目及明星。”听完老师的话后,学生们的兴趣极为浓厚,很快便掌握了句型。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段运动会视频,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结合,生动地还原了观看比赛的情境,课堂效果十分理想。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自然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领悟和运用英语了。
  三、英語练习生活化
  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加大练习力度既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但技工院校英语教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可以正确回答问题,因此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总是为其布置诸多的练习,以此让学生的已学知识得到巩固。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厌倦感,很难促进英语教学效率提升。实现练习生活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分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根据基础练习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巧妙地锻炼英语,久而久之便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英语元素,如牛奶盒上的sweet milk、洗衣机上的Little Swan等。又如,组织学生开展“贴一贴”活动,给予学生引导,将英语标签贴在教室、家中所见的物品上。另外,重大节假日时,教师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例如,学习“Christmas”单词后,可以让学生在制作和节日有关的贺卡送给同学,让学生将已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技工院校英语教师要想将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顺利实现,就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化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语言实践,以便于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课堂学习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其体验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若是学生可以用英语描述喜欢的人或事物,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切实实现技工院校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燕.让英语生活化——试析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22).
  [2]姚美均.中职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
其他文献
摘 要:2020开学前夕,因为新冠状病毒,教育部做出延迟到校上课的决定,在这样非正常的不可抗拒因素下,为了让高校学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停止上课,那么高校的老师们就得采取非一般的教学方式——纯线上教学,向学生们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达到育人的目的。本文重点分析和探讨在国家遇到不可抗拒因素时高校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应急状态;线上教学;教学设计  以往正常在学
期刊
一、引言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课堂中注重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即使用同一篇教案,贯穿同一种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产生的课堂效果也是千变万化的。在这样的课堂中,突发事件是难以避免的,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自己的智慧,沉着地分析会出现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并尝试着进行解决。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也是在考验教师临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总是力图了解和认识本身所处的外部世界,并努力适应周围环境。”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也是孩子们了解、认识自然的窗口。它为孩子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既开阔幼儿眼界,也增加幼儿的知识。  关键词:自然角;探索;观察动植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应亲近自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有效倾听的重要性,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把正面管教的理念运用到一年级初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创设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教学氛围,尊重鼓励学生,培养学生有效倾听习惯。正面管教理念的语文课堂有和善与坚定并行、尊重与鼓励并重的教学特点;形成激趣、提高倾听兴趣、启发促进倾听持续、合作培养倾听习惯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正面管教;语文教学;小学新生;倾
期刊
摘 要:本文尝试从可操作性的角度,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合作学习理论,每单元设计一堂活动课,以小组间才艺、必答、抢答、挑战、应战的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以“活动”代替“练习”,没有个人的得分和等级,只有小组间的竞赛,形式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内容宽泛。既能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又能保障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主动、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小组合作;减负增效  一、数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积极倡导亲子共育,其是幼儿园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幼儿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使得教育活动无法有效开展。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亲子共育中小班幼儿参与度的提升策略,以期切实提高教育活动的效能。  关键词:亲子共育;小班幼儿;参与度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实施,教师与家长都普遍认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为高效的家园共育提供了良性的前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职责是对全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重大的变化与转折时期,这就需要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全面科学地了解学生和他们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去管理,才能使班级管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从“加”——任务,“减”——陋习,“乘”——引导,“除”——失败四方面论述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  关
期刊
摘 要:《骑桶者》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的一篇课文,本课属于“虚构”话题单元课文,教材打破传统小说“三要素”的解读方式,将“叙述”“虚构”等新鲜概念引入高中语文教学,高中师生需要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本文讨论《骑桶者》的第一人称叙述对虚构的意义,是对课文解读方式多元化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骑桶者》;第一人称叙述;虚构;控制  “叙述”作为一个小说要素,在本教材的第一单元话题
期刊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过是一辈子。当她回首往事种种,扑朔迷离。到底是时代成全了她?还是时代毁灭了她?  她是时代的“怨女”。  何谓“怨女”?从字面上理解,大概就是幽怨的女子。若细究词源,则见《孟子·梁惠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其意指已到婚龄而无合适配偶的女子。  她,柴银娣,倒不是那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她是出名的麻油西施,只不过有个“烈性子”,男人
期刊
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与之相适宜的思想建设也需紧跟在侧。《给理想一点时间》一书借多家杂文的时事点评予以读者多重的感官冲击,从而吸引读者关注现下社会状况,反思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书中的部分博文让我思虑良多,故列出时代三问对博文所阐述的时事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一、崭新时代的信仰之问  书中多篇杂文都与“信仰”的命题有关,展现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思想建设在信仰版块的缺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