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西伯利亚虎的“回家”之路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1890382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猫科动物——老虎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为了挽救作为地球上最濒危动物之一的西伯利亚虎(在中国称“东北虎”),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科学家们正在煞费苦心地探索研究。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一只雌性西伯利亚虎的情况,希望让这只名为“灰姑娘”的雌性幼虎最终成功回归野外。
  营救“灰姑娘”
  
  在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克罗诺夫卡河穿过长有柳树的红色山脉和贫瘠的草地,一路奔流,最终汇入拉兹多尔那亚河。这片河谷区域基本上是无人区,只有零星的以伐木为生的小村落,在冬季会有一些追踪梅花鹿和淡水鳟鱼的狩猎者。
  2012年2月,克罗诺夫卡河谷的狩猎者发现,一只4个月大的西伯利亚虎幼崽静静地趴在雪地中。通常,当西伯利亚虎听到人类入侵者的脚步声时,不是大声咆哮企图吓退闯入者,就是索性藏匿起来以免被人发现。但这只小虎崽却如此反常,目光无神,呼吸微弱。猎人们用毛毯裹起它,交给了当地的野生动物巡视员奥廖尔。
  
  奥廖尔立刻意识到这只西伯利亚虎幼崽情况非常危急。显然它已经多天没有进食了,尾尖也因冻伤而变黑。奥廖尔为它做了一个小笼舍,并给它喂用肉、鸡蛋和温牛奶做成的食物。几天后,这只虎崽的各项生命体征开始逐渐变得稳定。两周后,它已经能在地上不停地走来走去了。这时,奥廖尔联系了滨海边疆区的美国科学家米奎勒。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米奎勒,是一个简称为WCS的非盈利性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负责人。1992年,米奎勒作为美国专家团的一员来到俄罗斯研究西伯利亚虎的野生种群及栖息环境。几个月之后,米奎勒选择留了下来。作为指导WCS中老虎研究的首席专家,他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拥有丰富野外研究经验的科学家之一。
  这只幼虎后来被米奎勒他们叫做“灰姑娘”。米奎勒在听到灰姑娘的遭遇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母亲很可能已经被猎杀了。也许是偷猎者没有发现幼虎,或是他们觉得幼虎没什么用就将它遗弃在了那里。米奎勒分析:正在做母亲的西伯利亚虎要比其他老虎更容易被猎杀。因为它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窝,不想抛弃自己的幼崽,但又没有办法带着所有虎崽一起逃跑。
  当米奎勒和他的同事瑞宾一起来到灰姑娘面前时,小家伙立刻开始咆哮。尽管其身型还相对较小(灰姑娘这时大概也就只有一只黄金猎犬大小),但它已经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它已经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还具有可以和成年虎相媲美的吼叫声。
  当米奎勒用一个木棍引开灰姑娘的注意力后,瑞宾用含有镇定剂的麻醉镖让小家伙陷入了沉睡中。当地的兽医为它坏死的尾尖进行了外科手术,然后将沉睡的小虎带到了50千米外的一家名为“阿列克谢耶夫卡”的野生动物康复及野化放归中心。该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帮助老虎和其他珍稀濒危动物重新适应野外生存环境并最终回归家园的研究基地。
  野化中心占地3万多平方米,里面种植了大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作为动物们的生活区域。周边所有的围栏都进行了遮盖,以保证老虎等野生动物不会看到中心外面的人为活动。同时,野化中心还安置了多个可以将食物暗中投入的小型通道。这是动物专家设计的一套系统,可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人为干扰。同时,中心内还安有多个摄像头,以供科研人员在中心外观察动物的行为,而不会打扰它们。这个中心的整体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不让以后要回归自然的动物与人类太熟悉;二是训练它们在野外能够自己捕食。
  让野生动物在放归前恢复野性,并学会自己捕猎,这个过程也称为“野化”。之前在北美开展的猞猁和熊的野化放归工作,以及印度孟加拉虎的野化放归工作,均获得了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野化放归的方法已经趋于成熟。实际上,这种方法至今仍在引发争议。对于WCS保护协会以及阿列克谢耶夫卡野化中心来说,野化放归西伯利亚虎仍存在很大的风险。几年前,一只曾经被WCS捕捉并安装了电子追踪项圈的西伯利亚虎咬死了当地的一位渔民。这一意外事件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迅速转变了态度,开始反对米奎勒的研究小组。米奎勒他们担心:如果“灰姑娘”重新放归野外也带来这种“人虎冲突”的话,那么,当地的野生虎保护事业很可能倒退百年。
  
  但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这种将野生动物重新放归到大自然中的做法,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拯救像灰姑娘这种“弃儿”,通过一段时间的人工饲养,再将其放归大自然,让其与野生虎类组成新的家庭繁衍后代。这不单是对当地野生西伯利亚虎种群的一种扩充,而且这些后代还可能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将足迹遍布到更广阔的区域中。因此,专家们希望这个活动可以成为一个示范,让其他国家的动物学家们也能复制这一方法,拯救更多的野生动物。
  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
  体重:平均160~190千克(雄性),110~130千克(雌性)
  体长:头和躯干之和,平均1.9~2.0米(雄性),1.7~1.8米(雌性);尾长 0.6~1米。
  外貌特征:与其他亚种的虎相比,毛色偏暗,也显得更厚重,特别是在冬季。
  食性:主要以野猪和鹿类为食,有时也捕杀棕熊和亚洲黑熊,以及貉等小型哺乳类动物。
  繁殖:雌虎全年均可繁殖,在经过90~105天的怀孕期后,最多可一胎产4只虎宝宝(圈养条件下记录最多一胎可有7只虎宝宝)。幼虎在60~90天后就可断奶,18个月后可以与母虎分离独自生活。   栖息环境:寒带和寒温带针阔混交林。
  保护现状:濒危物种,野生西伯利亚虎现在仅存300~350只。
  西伯利亚虎的困境
  
  西伯利亚虎是一种凶猛的大型猫科动物,有着琥珀一般的眼睛,粉红色的鼻子,皮毛呈现一种美丽的赤褐色,躯干上遍布的黑色粗条是个体区别的方式。一只成年的雄性西伯利亚虎平均体长可达到2米左右,体重约200千克,成年雌性西伯利亚虎体重约120千克。在捕杀猎物时,它们会凭借强壮的后腰力,将大爪掌快速抡去。
  在老虎家族中,有9个具有明显区别的亚种,其中,西伯利亚虎与孟加拉虎是体型最大的两个亚种。据现今考古的化石发现,虎家族最早的祖先——古中华虎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各亚种都是各自区域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捕食“王者”。不同于熊类这种动植物都可为食的“全能型”的杂食动物,老虎是纯粹的食肉类动物,并且偏爱鹿和野猪这种有蹄类动物。
  在不太久远的过去,老虎曾自由地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海岸线、丛林以及中国的低海拔区域。但随着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偷猎行为泛滥以及人类的足迹逐渐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老虎的数量也开始持续下降。据统计,到目前为止,93%的老虎家园已经遭受到永久性的毁灭。现在,在中国境内只有东北地区有很少的野生虎存活,而印尼巴厘岛和韩国都已经再也看不到野生虎的踪迹了。数据显示,20世纪初还有约10万只野生虎,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3200只。
  20世纪40年代时,在苏联的远东地区一度只有不到20只野生西伯利亚虎存活。但之后,苏联对边境管控明显加强,使得很多偷猎者很难将猎杀的动物走私出去,从而侥幸保护了这些野生虎。但在苏联解体后,随着边境重新开放,西伯利亚虎又重新面临着新的灾难。因为经济上的通货膨胀,当地居民面临贫穷,一些人又重新开始大肆非法狩猎,其中老虎就是他们最看重的猎物。
  与偷猎者作战,一直是远东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人员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当人们处于赤贫并濒临绝望时,他们往往会不顾法律后果铤而走险。很多时候,政府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在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时,更多是向人们解释野生动物正在面临的困境,而往往忽视了这些人可能面临的困境。有时,偷猎者猎杀野生动物,真的是因为他们正在挨饿,需要给家人寻找食物,而一只西伯利亚虎可以换来数千美元的收入。巨大的金钱诱惑下总会有人拿起猎枪。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伯利亚虎已濒临灭绝。尽管当时俄罗斯的专家做了不少工作,但他们的调查统计还只局限于冬季研究。因为冬季,老虎的印记(如脚印、粪便等)才会在雪地中清晰可辨。但米奎勒等人带来的无线电项圈及遥测技术,使远程追踪西伯利亚虎的踪影变得容易起来。但是不久,老虎身上的项圈几乎都被偷猎者破坏了。有时,偷猎者使用猎刀将项圈从老虎身上削下,有时他们干脆用猎枪将项圈打爆,以终止无线电信号的发送。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些老虎已经遭到猎杀。
  1996年,科学家们通过应用传统的雪地印记追踪法,并结合猎户的经验,对远东地区西伯利亚虎进行了一次数量普查。结果显示,在这片区域中还生活有330~370头成年虎,以及约100只幼虎。2005年,科研团队开展了第二次西伯利亚虎普查时,最终确定成年虎的数量在330~390只,幼仔则约为110只。但另一项2009年的调查则显示,在这之后西伯利亚虎的数量可能已经下降了40%之多。在此之后,俄罗斯在2013年出台了最为严格的老虎保护法案,以打击偷猎行为,试图努力挽救濒危的野生西伯利亚虎资源。
  科学家认为,造成西伯利亚虎数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归因于人类对各种森林动物的大肆猎杀。而这些森林动物中有很多就是虎最青睐的猎物,如野猪和各种鹿类,它们在野生西伯利亚虎的食物名单中占据了80%~90%的极大比重。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周边,越来越多的新公路开始出现,而交通和运输的便利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偷猎行为。现在,这片森林中的食草类动物总数已经下降了90%之多。因此,虎的幼崽无法得到足够多的食物,很多在还没有长大时就已经因饥饿而死去了。
  GPS项圈是一把双刃剑
  
  考虑到野生西伯利亚虎种群所面临的危机,很多科学家开始将研究着眼于西伯利亚虎未来的发展,并开始利用GPS项圈作为研究工具。这种也被称之为“卫星项圈”的工具,是最近十几年中普遍用于野生动物行迹追踪的工具。它的主要用途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通过项圈发送的卫星信号确定动物的地理坐标位置。
  研究人员利用GPS信息,已经绘制出了一只带着虎崽的雌性西伯利亚虎的活动范围。其电子项圈数据显示,其领地约有870平方千米,而在此之前,科学家对雌性西伯利亚虎领域面积的估计值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同时,GPS确定的地理位置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虎妈妈更喜欢在什么样的林地里捕猎,以及确定捕到的猎物数量。
  但目前,使用GPS项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仍然是一项非常有争议的方式。因为这种电子追踪技术还有一些缺陷:电池的不稳定性是其中一个问题;另外,当在陡峭及多山的地域中(虎喜欢的自然环境之一)GPS项圈可以发送的地理位置信号也是有限的,其准确性只有30%~40%。
  同时,一些专家也认为对于虎这类濒危动物来说,GPS项圈反而会带来一些新的危险:近几年来,GPS项圈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但与此同时,偷猎者也将目光转向了这里。2013年,印度潘那自然保护区的孟加拉虎GPS项圈就曾遭到黑客攻击,偷猎者试图通过侵入电脑系统掌握孟加拉虎的GPS信息,掌握这些珍稀动物的地理位置,意在更轻而易举地偷猎。所以,GPS项圈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米奎勒和护林员乘坐皮卡车一路向上,最终停在一片山脊的阴影处。老虎可能会经常出现在悬崖面的底部,因为这里可以阻挡吹来的风,因此动物的气味标记可以停留数周。之后,同一只虎还会再次回来看看是否有另一只虎也在这里标记过。根据米奎勒的经验,这里是一个安置红外线照相机的好地方。
  在米奎勒的指导下,这里设置了两台红外照相机,间隔3米,一个可以拍到虎的左侧,另一个可以拍到右侧,这样就可以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
  这时,落日已经将天空妆点出紫色、靛蓝色和琥珀一般的红色,天边已经犹如火烧一般绚烂。而拥有一身橙红色皮毛的西伯利亚虎,可以完美地将自己隐藏在森林与积雪中。
  “我第一次见到野生西伯利亚虎时,完全震惊了,那一刻的感觉让我毫不怀疑它们就应该属于这里,它们将自己完全与整个环境相融合。”米奎勒回忆道。
  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滨海边疆区以及旁边的哈巴罗夫斯克省可以说是现今野生虎最原生态的自然生活区域。滨海边疆区是一个约16.5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带,但却只有200万人口,并且大部分人都集中在海参崴市,这里是跨西伯利亚铁路线的尽头,同时也是WCS的所在地。在其他大部分空旷区域中,往往只有猎人、伐木工和渔民。
  在这片广袤的区域中,米奎勒负责的是历史上为期最长的一项西伯利亚虎实地追踪项目。利用GPS项圈和其他的追踪技术,他们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从一只雄性西伯利亚虎标记自己领域的范围(平均约1300平方千米),到它最青睐的猎物(马鹿及野猪位于榜首)。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米奎勒他们可以向政府建议,哪些区域需要得到更好地保护,以及如何为俄罗斯和中国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米奎勒常说:“保护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动物了解多少,我们不能盲目地开展保护工作。”
  近年来,俄罗斯在打击偷猎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远东地区的国家公园都已经开始广泛采用一种名为“SMART”的计算机系统。这一系统可以收集和核查巡逻人员对偷猎行为的打击,有助于管理人员更有效地评估自己工作团队的效率。这一系统已经让俄罗斯政府开始更加关注西伯利亚虎的生存困境。2010年,在圣彼得堡召开了关于保护野生虎资源的国际峰会,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3个国家签署了一项保护协议,承诺到2022年努力将野生虎的数量扩增一倍。2013年,俄罗斯总统带头颁布了一项严格的反偷猎法,发现私藏虎的身体器官或毛皮等的处罚,从以前的罚款直接变为坐监狱。
  但是,当旧的危机得到解决的时候,新的问题又会出现。米奎勒他们开始关注犬瘟热这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对野生虎的威胁。至今,科学家们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知。在野生动物保护的漫长之路上,每一步的成功都只是赢得了一场小战斗,而整体的战争还在继续……
  阿列克谢耶夫卡野化中心的明星虎——普京虎
  2012年底,五只新的西伯利亚虎“孤儿”,三个“男孩子”和两个“女孩子”,被带到了阿列克谢耶夫卡中心进行野化训练。2014年的春天,每只小虎都配备了新的GPS项圈,并重新放归到了野外。WCS的科学家们可以从项圈发出的GPS信息,在网络地图上清晰地查看到这五只虎行走的足迹。科学家们发现,这五只小虎中的两只雄虎是四处游走的“流浪者”,它们的活动范围已经距离一开始的放归点有数百千米之遥。期间,它们翻过了大大小小的山脊,也跨过了多个潮湿的沼泽地。另外一只雄虎和两只雌虎则生活在一个共同区域中,并只在周边活动,有时它们会前往附近的针叶林来个“短途旅行”去寻找些猎物。
  在两只四处游走的“流浪者”中,其中一只名叫“库贾”,又被称为“普京虎”,因为它由普京亲手从笼子中放归野外而得名。而这只“普京虎”之所以变得广为人知,是因为它在2014年10月12日横跨阿穆尔河这条中俄界河 “偷渡”到中国的黑龙江省境内。我国的科研人员安装的红外相机拍下了库贾在野外的身影。经与俄罗斯专家取得联系后,确定了它的身份。俄罗斯的专家同时也请求我林业部门配合,一方面保护普京虎的安全和周围村民的安全,同时也不要给它人工喂食家禽等食物,以避免使其野外生存能力退化。我国科研人员配合开展的后续研究证明,库贾也在中国林区内成功地捕食了猎物。2014年12月7日数据显示,这只普京虎又从黑龙江省回到了俄罗斯境内,继续着它自由的“国际旅行”。
  “虎难题”:圈养虎
  10岁大的少年詹姆斯·克莱顿埃勒来到他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姑姑家,在那里他可以参观一只名为“跳跳虎”的重达145千克的大型孟加拉虎。2003年12月的一天,当詹姆斯正在“跳跳虎”笼舍的外面铲雪时,这只孟加拉虎却从钢丝网的一个空隙处袭击了他。詹姆斯的姑父抓起猎枪打死了“跳跳虎”,救下詹姆斯。但可怜的小男孩却最终在抵达医院前死去。
  1990年至2006年之间,在美国总共发生了27起虎袭击人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共有7人死亡,而大部分的老虎都最终被射杀。但这些事件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令人震惊的现状:在美国,圈养虎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地球上野生虎的总数量。
  自然保护学家估计现在世界各地应该有3200只野生虎,而世界动物基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境内的圈养虎数量已经达到了5000只左右。而美国坦帕市大型猫科动物救护站的创始人卡罗尔·巴斯金则认为这个数字很可能低于实际数量。同时,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的爱德华·格雷斯也认为,美国大概会有1万只圈养虎。而其中,只有350只是生活在由美国动物园和水族馆协会认可的正规动物园中,剩余的数千只圈养虎,很多是马戏团的“演员”或是关在笼子里吸引游客的“活广告”。
  美国每个州的立法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有6个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威斯康星州、内华达州、阿拉巴马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对私自拥有虎并没有任何限制;有14个州想要圈养虎需要获得许可证,而另30个州则禁止一切私自圈养虎的行为。
  对于这些私自被圈养的虎,从动物福利的角度来说,它们会遭受到因“违背天性”而造成的各种痛苦。例如,对于总是很引人注目的白虎(孟加拉虎的白化种),如果追溯它们的“族谱”会发现,所有的白虎其实都是一只叫作“莫汉”的孟加拉虎的后代,它在1951年作为一只异常的白化孟加拉虎被人捕捉。之后人们将莫汉和它的女儿配对繁殖,将白化这一遗传特征持续遗传了下来。此后,它们的后代又一代代地继续繁殖了下来。这样的近亲繁殖产生了很多“遗传缺陷”,其中,多发的一个问题就是严重的斜视或“斗鸡眼”。这一缺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虎的视力和协调性。   此外,有很多被私人圈养的虎,其实是生活在很悲惨的环境中。很多虎一生都只能住在狭小、不卫生的笼箱中。还有一些专门贩卖或以展示虎崽来营利的商人,他们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剥夺了很多小虎仔睡觉和锻炼的时间,而这不但对虎有伤害,同时也会给人带来危害。一只叫作“托尼”的圈养虎,是西伯利亚虎与孟加拉虎的杂交后代,重达250千克的它在一个小笼子里被关了整整10年。后来,一位动物保护者通过动物法律保护基金会将托尼带到了救护站中生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托尼的主人没有尽到照顾它的义务”的观点,甚至还有人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名为“让托尼和它的主人在一起”的话题,并且有超过1万人点赞。现在,托尼的主人还将动物保护工作者称为“恐怖分子”。
  而发生在美国的这种事并不是个例。在某些国家,有人建议成立“虎农场”,即通过人工饲养虎,再将其宰杀,来生产虎皮(一张虎皮可价值十几万人民币)或是虎骨酒(500毫升可卖到上千元)。现在很多人开始反对这种做法,因为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一项极为残忍的事情。同时,这样的市场很可能再次激发偷猎者对野生虎的“捕杀热情”,并会对野生虎种群产生严重的影响。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美国正在加大对圈养虎的监管力度。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已经开始全面地监管纯种虎(非杂交或白化种),如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亚虎的买卖。但这一措施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美国大部分私人持有的虎都是杂交品种。2011年,该机构将监管范围扩大至所有的纯种及杂交虎。而之后提议的一项名为《大型猫科动物安全保护法案》也将更为严格地审核私人饲主和动物园的饲养场所和饲养能力。这项法案已经在2013年提交美国国会。而在虎保护的道路上,不管是对于野生虎还是圈养虎,我们还将有很长的路需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野外追踪
  米萨·李维诺夫突然停了下来,他开始小心翼翼地观察周边的雪地,一个约9厘米宽的足垫痕迹很快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只雌虎的足迹。俄罗斯科学家的野外调查能力享誉全球,米萨的野外科考能力也不例外。在看到足迹后,他又转而开始观察周边的一片洼地,拨开冰碴,一条虎尾拖出的粗印又显露了出来,其间还残留着一些灰白或黑橙色相间的毛发。接着,米萨用指尖轻轻扫去地面上松散的浮雪,雪地中又好似变魔术般的露出一个杯子形状的凹陷,这是虎耳形成的印记。
  米萨·李维诺夫是俄罗斯东南部乌苏里斯克自然保护区的一名负责人。乌苏里斯克自然保护区是一片有着巨大的茂密森林的地区,米萨已经在这片保护区中度过了12年的科考时光。他每天都认真地发掘着西伯利亚虎和其他动物在森林中留下的各种痕迹。
  米萨根据这些留下的痕迹推断,这只老虎应该是在15分钟前才刚刚离开。之后,米萨决定继续向前走1千米,去检查沿途的红外照相机。他非常幸运地在最后一台相机中发现了这只雌虎半小时前经过的影像。原来,这是一只米萨很熟悉的“当地居民”——谢尔加。
  在相机记录的镜头中,雌虎谢尔加没有再做停留,它直接穿过了桦树,向远方奔去……但就在一米外的白桦树上,一道暗色痕迹引起了米萨的兴趣。显然,还有一只虎刚刚在这里用尿液标记了自己的领域。可别小看这份尿迹,里面其实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年龄、性别以及它是否已经做好了交配的准备。
  新的痕迹很快又随着米萨超凡的搜索能力显露了出来。在一个30厘米深的刨坑里面,有一堆新鲜但已被极速冷冻的粪便。米萨小心地用一个塑料袋将粪便拾起来,尽可能不去触碰到它。这团粪便又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这只虎刚刚饱餐了一顿,可能是一头獐子或是一头梅花鹿,也可能是一只野兔,但可能性最大的还是野猪。这团刺鼻的“搜寻物” 之后可以被用作DNA分析,去辨识这是否为一只科学家熟知的虎所排泄。周边的雪地上还留有这只未知虎的踪迹,它正沿着一个缓坡直上,并最终消失在寂静的红松林中。在雪地中,虎的痕迹和人有点相似,但又明显地大于人和这片森林中所有其他物种可能印下的痕迹。
  除了这些痕迹之外,其实,米萨还在野外见到过两次野生虎。其中一次是一只巨大的成年雄虎。当米萨发现它的时候,这只虎就蹲坐在15米开外的地方。米萨到现在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它盯着我看了一会,然后站了起来,随后它慢慢地走进树林,不是那种小跑,而是非常悠闲的踱步。”
  尽管只是一次小小的照面,但这样的经历还是让其他许多科研人员羡慕无比——能在野外目击西伯利亚虎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像其他猫科动物一样,虎也具有与生俱来的极佳的敏锐性。身上的条纹又可以帮助它们隐匿在层层密林中,即便是在一片苍茫的雪地中。因此,对于研究野生西伯利亚虎的研究人员来说,他们每天最日常的工作就是利用各种间接的方式了解这些野生虎的行为。而在自然环境中追踪它们留下的每一丝痕迹,哪怕是最细微的线索,都可能帮助我们对野生虎这个神秘的物种多一分了解。
  但是,现在,野生虎保护又面临了新的难题。在了解了谢尔加的生活后,科学家非常想关注它身边的小虎崽的命运,这是解开一只雌虎所有生活之谜的关键“拼图”。在野外,幼虎的命运面临着很多未知性。首先,它们有可能遭受到雄虎的“谋杀”。对于研究虎的科学家来说,雄虎的“杀婴行为”一直都是他们关注的热点。“杀婴行为”是动物界中一项繁育后代的策略:很多雌性动物,在生产宝宝之后,都会花一段时间来哺乳和照顾自己的幼崽,而这段时间内它们是不会再怀孕的。而对于其他雄性来说,通过杀死不属于自己的幼崽,可以缩短其雌虎的不孕期,从而增加自己与该雌性繁殖后代的机会。另外,幼虎还可能被偷猎者捕捉去,又或者因为幼虎得不到足够的食物饥饿而死。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幼虎成功长大,离开了自己母亲,独自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域。
  但遗憾的是,科学家们却很难再继续探索野生虎的命运。因为有人开始在网络上对运用圈状套锁捕捉野生虎,麻醉后再给其佩戴GPS电子项圈的研究方式给与批评。尽管这种名为Aldrich loop snare的套索设计理念是以一种捕捉大型野生动物的安全的方式,通过套住动物的脚,再绑定大型猫科动物或熊类,但很多人还是认为这种套索方式给动物带来了伤害。而这就直接导致了政府对很多正在开展西伯利亚虎研究的科研团队施压,限制其采用这种方式。而之前,这些研究团队已经用这种方式捕捉了数十只虎并为其佩戴了电子项圈。
  2013年的4月,俄罗斯的自然资源部颁布了一条禁令,禁止任何科研项目再通过设置陷阱捕捉野生虎。在禁令颁布后,科学家们也考虑过该用哪些方式来取代套锁陷阱,例如远程操作型麻醉镖等。但麻醉镖对虎来说其实危险更大,并且很难准确操控,因此,使用这种方式的实例还非常少。而且,最大的难题是现在俄罗斯还没有一个正式的规章,以确定哪种研究技术是可以被采用的。
  没有GPS项圈,想要收集野生虎的各种行为信息,就只能依靠更多“原始”的方法。冬季的雪地追踪、设置红外感应相机、收集毛发和粪便等,这些方法仍被广泛采用。但这些都无法为科学家提供足够多的信息,让他们可以勾勒出一幅关于西伯利亚虎的“全景图”,以便他们能够更深入和准确地了解这些神秘动物的需求,以及更有效地阻止偷猎行为。而即使俄罗斯政府未来允许了一种合法的科研捕捉方式,让GPS项圈再次得以派上用场,但在这之间的空白阶段,意味着已经有大量的宝贵数据缺失,并且再也无法找回了。
  在面临这样的研究困境下,研究人员们认为,与其为这个新禁令恼怒,不如共同工作去努力解决这一难题。现在,全球野外仅存有300~350只西伯利亚虎了,而对其种群发展有帮助的研究项目又受到了阻碍。那么,科学家们迫切希望尽快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可以将研究顺利开展下去,为野生西伯利亚虎的未来开拓更多的希望。
其他文献
有这么一个科学笑话。生物学家达尔文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起走进同一间酒吧,而一对喜欢喝酒的老鼠母子正在那里过酒瘾。母鼠问两位大科学家:“天才们好。请告诉我:我的儿子怎么也酗酒?”达尔文回答:“先天遗传的坏习惯。”弗洛伊德则回答:“后天的培养不好。”  100多年来,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先天的或后天的、生物学的或心理学的——对于多代人而非仅仅一代人的行为发展和持续提供了两种对立的解释。  科学家“巧遇
蜜蜂(Apoidea)是个大家族,成员众多,分布广泛,随处可见。我们在公园、社区花园、树林、乡村甚至自家阳台的花盆边,都能见到蜜蜂的身影。它们大多长得毛茸茸的,像个小毛球。在后足或者腹部上经常会长出很多长毛,用来采集和携带花粉。我们所熟知的蜜蜂科(Apidae)种类只是蜜蜂总科家族的一员。蜜蜂科有着严格的劳动分工,比如:蜂后负责繁育后代,雄峰负责与蜂后交尾,而工蜂则负责采集食物、饲喂后代、清洁巢穴
应用文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惯用格式的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应用文写作是语文高职类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占分为7至10分,因此,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势在必行。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应用文写作内容相比其他必考内容较为简单,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拿满分。然而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这类题型时,往往事与愿违,或多或少会被扣两三分,有的学生甚至会被扣四分。笔者
这种饱受期待的疗法导致多名患者死亡。它一落千丈却又东山再起,原因很简单——它不仅治愈了一些疑难病,而且有望在治疗癌症方面显身手。  在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1966年所著小说《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改编成的同名电影后来获得奥斯卡奖)中,32岁的主人翁查理·戈登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其病因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苯丙酮尿症。这种绝症由一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这个基因为代谢苯基丙氨酸的酶解码。如果苯丙酮尿患者吃含有苯基丙
通常,动物福利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动物的身体健康状态、动物的情感状态和动物是否可以表达自然行为。所以,对于每一只动物,良好的动物福利不单注重身体上的健康,动物的情绪状态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英国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FAWC)提出了动物福利的“五项自由”(Five Freedoms),即动物应享有:  1. 免于遭受饥饿和干渴的自由;  2. 免于不适的自由;  3. 免于疼痛、伤害和疾病
这是4月的一个寒冷的清晨,生物学家史蒂夫·埃尔本正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一道,驾驶着雪地摩托车驰骋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上。斯瓦尔巴特群岛位于北极地区,是挪威最北界的国土范围。此时,埃尔本等人正驾驶着高速行驶的雪地车,拖着一张单间公寓大小的方形网,朝着他们前面的三只如山羊般大小的动物疾驰而去。  追踪斯瓦尔巴特驯鹿  这些毛茸茸的灰色或白色动物就是斯瓦尔巴特驯鹿。这是一种生活在斯瓦尔巴特群岛上的驯鹿亚种
本文以“未来课程”的发展为视角,以“智慧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中的构建实践应用为立足点,从课程设计、教学资源的创新开发、学习端平台的应用、实施效果、效果评价与改进几个方面展开,通过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的构建,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解决了中职声乐课堂发声技巧理论抽象化的实际问题。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人工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引导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国网络经济年均增速30%,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00万。广东省未来将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着力创新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推广新零售,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贸易中心,实现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图1所示。  (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教師下企业实践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双元育人模式,利用大湾区经济圈的有利资源,有效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学校位于广州东部发展经济区,地处大湾区经济圈的中心位置,面向深港澳,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背景,但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困惑。  (一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因为它远在高高的“世界屋脊”之上,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所以许多人觉得它很神秘。究竟西藏的神秘之处是什么呢?跟着豆丁和阿美一起去瞧瞧吧!  神奇的自然风光  “林芝”和“灵芝”光看名字,只是“姓氏”有所不同,事实上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也不一样,一个是风光秀丽的地名,一个是珍稀药材。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林芝”,这个是被誉为“西藏江南”的地方。西藏以冰川、雪山闻名天下。而林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