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我国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功能,结合人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基于诗教视阈探索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诗教视阈 高职院校 人文课程 教学实践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40-02
由于受到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在以前不太受重视,特别是在一些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甚至被边缘化。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社会各界学者以及高职院校管理者日益认识到人文课程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引进“诗教”这一概念,基于诗教视阈探究推动高职人文课程教学活动的措施。
一、“诗教”概述
中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的《礼记·经解》就对“诗教”这一概念进行了描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曾经,孔子的诗教观念被片面强调为教人敦厚近愚,如学者郑玄所做批注:“失,谓不能节其教者也。《诗》敦厚近愚;言深者既能以教,又防其失”。但是在笔者看来,孔子的诗教观念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诗教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其二,诗教强调“诗”的教化作用;其三,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
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孔子诗教观念的内涵也逐步发生了改变和延伸,并且超出文学领域的范畴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将“诗教”理解为:通过对我国传统诗歌作品进行研习,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吸取其中所蕴含的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爱、正直等思想精髓,培养个人优秀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而在现代教育新时期,诗教已经延伸为人文素质教育。
基于诗教视阈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课程,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够开启高职人文课程教学的新篇章。
二、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概述
人文课程是指根以人文教育的特定目的为导向,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其进程的总称。
(一)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目标定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事相宜”的专业性、实用型人才,“人事相宜”的内涵不能够从字面上简单理解为某个人的才能与某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匹配,而要从“人适其事”、“岗际合理”、“人群相合”、“酬劳相符”四个方面同时考量。简单来说,“人事相宜”是一种最为理想的职场状态,指既能够完美胜任工作岗位,又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想要成为“人事相宜”的人才,必须同時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
(二)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内容分析。通过查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职业人文教育论—— 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研究论文,笔者对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总结,包括人文社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人生与哲学类课程、文学艺术类课程、心健康教育类课程等五个方面。
(三)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独立学习思考、信息搜集处理、沟通协作、想象创新等一系列个人能力,以及爱国爱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等一系列崇高精神。总之,人文课程设置的终极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且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三、我国高职人文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向以培养“专业性实用型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也逐步将培养目标调整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原则,将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大心理素质,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我国众多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于学校培养目标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历史阶段,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通过校企结合、工学合作的形式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性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众多高职院校仅仅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首先,高职院校在人文课课程的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其次,高职院校没有引进高素质的人文课程教师队伍;最后,对于人文课程的安排非常随意,不仅一再减少人文课课时,还将人文课变为选修课,甚至直接取消人文课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且停滞不前。
(二)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由于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于人文教育认识不清且重视不够,以及近年来高职院校持续扩招,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师资力量极为薄弱。首先,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将人文课程看作一门简单且不重要的课程,所以并没有通过专门的人事渠道引进专业的人文课程教学人才,学校内的人文课程多由其他专业教师、外聘教师或者兼职教师代为教学;其次,学校也没有成立专门的基金对人文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三)内容设置未能体现高职特色。高职院校不同于中职学校和本科院校,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院校特色,因此,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应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沿袭、模仿或直接使用其他类型院校的书本和模式,无法体现高职特色。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借用本科院校的书本和模式,但是,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论与高职院校严重不符;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借用中职学校的书本和模式,但是,中职难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 四、诗教视阈下高职人文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笔者结合“诗教”这一概念,以人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探究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基于诗教视阈即指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
(一)优化课程结构,构建高职人文课程体系。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体系,应根据人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功能优化课程结构,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设置和跨界融合设置两大部分。
1.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设置。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传统人文课程的内容主要设置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其一,人文社科类课程,如社会学、法律学、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其二,哲学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其三,健康教育类课程,如心理健康与疏导、体育与健康等。这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来说是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诗教角度,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一,传统文化类课程,如历史文化、国情文化、儒家文化等;其二,文学艺术类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
2.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跨界融合设置。人文课程的涉及面很广,而很多科目的课程在某些部分是交叉互通的,因此,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普及人文課程,必须善于将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跨界有机融合。在把人文课程纳入高职院校基本课程设置体系的同时,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寓人文素质教育于职业技术教育之中。
例如,在“职业专项技能”、“职业通用技能”这些专业课程中,包括了职业道德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德育教育等于人文教育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此,可以将这些研习专业课程必备的素质教育纳入人文课程范畴,开展演讲口才、面试要点、社交礼仪、安全常识、文化艺术欣赏等课程,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适应职场和社会的综合能力。
又如,在“职业专业技能”教学中,部分内容的理论知识是非常晦涩难懂的,并且其实践操作也是极其困难艰辛的,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讲授这种类型的内容时,要善于将人文精神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并且通过专业课的研习,也能够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人文素质课程开发范畴。仅仅通过开展人文课程进行人文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要鼓励并支持学生搭建各种类型的交流平台,如社团(诗社、书法社、绘画社、音乐电影鉴赏社、演讲辩论社等)、艺术团等,将一些具有相同课余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通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进一步发展爱好并发挥特长,提高个人人文素质。
(三)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丰富人文课程体系。如果我们将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看作第一课堂的话,我们便可以将一些在课堂之外开展的人文课程看作第二课堂。学校要积极组织和开展第二课堂,如专题讲座、主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与写作比赛、文艺汇演、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类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的热爱,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人文素质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高职人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学校可以拓宽招聘渠道,利用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文课程专业教师人才加入;其次,学校可以邀请高等院校的专业讲师来对本校人文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再次,学校还可以派遣年轻的具有潜力的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一步研习和深造;最后,学校可以指定一些奖惩措施,激励教师主动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乐农.基于诗教视域的大学文化实践——以大连大学丰泽之轩诗词书法工作室为例[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2]卢倩.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3]陈鑫.产业文化育人视阈下的高职人文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4)
[4]袁锦贵.面向职业生活,以“知行合一”为导向构建高职人文课程新体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4JGB353)
【作者简介】刘莹莹(1982—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
(责编 王 一)
【关键词】诗教视阈 高职院校 人文课程 教学实践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40-02
由于受到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在以前不太受重视,特别是在一些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甚至被边缘化。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社会各界学者以及高职院校管理者日益认识到人文课程对于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引进“诗教”这一概念,基于诗教视阈探究推动高职人文课程教学活动的措施。
一、“诗教”概述
中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的《礼记·经解》就对“诗教”这一概念进行了描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曾经,孔子的诗教观念被片面强调为教人敦厚近愚,如学者郑玄所做批注:“失,谓不能节其教者也。《诗》敦厚近愚;言深者既能以教,又防其失”。但是在笔者看来,孔子的诗教观念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诗教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其二,诗教强调“诗”的教化作用;其三,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
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孔子诗教观念的内涵也逐步发生了改变和延伸,并且超出文学领域的范畴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将“诗教”理解为:通过对我国传统诗歌作品进行研习,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吸取其中所蕴含的诸如爱国、敬业、诚信、友爱、正直等思想精髓,培养个人优秀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而在现代教育新时期,诗教已经延伸为人文素质教育。
基于诗教视阈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文课程,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够开启高职人文课程教学的新篇章。
二、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概述
人文课程是指根以人文教育的特定目的为导向,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其进程的总称。
(一)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目标定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事相宜”的专业性、实用型人才,“人事相宜”的内涵不能够从字面上简单理解为某个人的才能与某个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匹配,而要从“人适其事”、“岗际合理”、“人群相合”、“酬劳相符”四个方面同时考量。简单来说,“人事相宜”是一种最为理想的职场状态,指既能够完美胜任工作岗位,又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想要成为“人事相宜”的人才,必须同時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
(二)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内容分析。通过查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职业人文教育论—— 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分析》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研究论文,笔者对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总结,包括人文社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人生与哲学类课程、文学艺术类课程、心健康教育类课程等五个方面。
(三)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功能定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独立学习思考、信息搜集处理、沟通协作、想象创新等一系列个人能力,以及爱国爱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等一系列崇高精神。总之,人文课程设置的终极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个性且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三、我国高职人文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向以培养“专业性实用型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也逐步将培养目标调整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原则,将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大心理素质,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综合性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我国众多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于学校培养目标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历史阶段,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通过校企结合、工学合作的形式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性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众多高职院校仅仅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首先,高职院校在人文课课程的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其次,高职院校没有引进高素质的人文课程教师队伍;最后,对于人文课程的安排非常随意,不仅一再减少人文课课时,还将人文课变为选修课,甚至直接取消人文课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且停滞不前。
(二)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由于高职院校管理者对于人文教育认识不清且重视不够,以及近年来高职院校持续扩招,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师资力量极为薄弱。首先,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将人文课程看作一门简单且不重要的课程,所以并没有通过专门的人事渠道引进专业的人文课程教学人才,学校内的人文课程多由其他专业教师、外聘教师或者兼职教师代为教学;其次,学校也没有成立专门的基金对人文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三)内容设置未能体现高职特色。高职院校不同于中职学校和本科院校,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院校特色,因此,在人文课程的设置上也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应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沿袭、模仿或直接使用其他类型院校的书本和模式,无法体现高职特色。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借用本科院校的书本和模式,但是,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论与高职院校严重不符;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借用中职学校的书本和模式,但是,中职难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 四、诗教视阈下高职人文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笔者结合“诗教”这一概念,以人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探究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基于诗教视阈即指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
(一)优化课程结构,构建高职人文课程体系。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体系,应根据人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功能优化课程结构,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设置和跨界融合设置两大部分。
1.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设置。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传统人文课程的内容主要设置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其一,人文社科类课程,如社会学、法律学、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其二,哲学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其三,健康教育类课程,如心理健康与疏导、体育与健康等。这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来说是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诗教角度,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一,传统文化类课程,如历史文化、国情文化、儒家文化等;其二,文学艺术类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
2.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跨界融合设置。人文课程的涉及面很广,而很多科目的课程在某些部分是交叉互通的,因此,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普及人文課程,必须善于将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跨界有机融合。在把人文课程纳入高职院校基本课程设置体系的同时,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寓人文素质教育于职业技术教育之中。
例如,在“职业专项技能”、“职业通用技能”这些专业课程中,包括了职业道德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德育教育等于人文教育紧密相关的课程,因此,可以将这些研习专业课程必备的素质教育纳入人文课程范畴,开展演讲口才、面试要点、社交礼仪、安全常识、文化艺术欣赏等课程,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适应职场和社会的综合能力。
又如,在“职业专业技能”教学中,部分内容的理论知识是非常晦涩难懂的,并且其实践操作也是极其困难艰辛的,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讲授这种类型的内容时,要善于将人文精神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并且通过专业课的研习,也能够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人文素质课程开发范畴。仅仅通过开展人文课程进行人文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要鼓励并支持学生搭建各种类型的交流平台,如社团(诗社、书法社、绘画社、音乐电影鉴赏社、演讲辩论社等)、艺术团等,将一些具有相同课余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通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进一步发展爱好并发挥特长,提高个人人文素质。
(三)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丰富人文课程体系。如果我们将人文课程的课堂教学看作第一课堂的话,我们便可以将一些在课堂之外开展的人文课程看作第二课堂。学校要积极组织和开展第二课堂,如专题讲座、主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与写作比赛、文艺汇演、人文知识竞赛、人文类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的热爱,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加强师德建设,建设人文素质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高职人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学校可以拓宽招聘渠道,利用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文课程专业教师人才加入;其次,学校可以邀请高等院校的专业讲师来对本校人文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再次,学校还可以派遣年轻的具有潜力的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一步研习和深造;最后,学校可以指定一些奖惩措施,激励教师主动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乐农.基于诗教视域的大学文化实践——以大连大学丰泽之轩诗词书法工作室为例[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2]卢倩.孔子“兴观群怨”诗教观的现代教育意义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3]陈鑫.产业文化育人视阈下的高职人文课程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4)
[4]袁锦贵.面向职业生活,以“知行合一”为导向构建高职人文课程新体系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4JGB353)
【作者简介】刘莹莹(1982—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