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陈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所影响和制约。时至今日,随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旧的教育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和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如不彻底清除与更新,势必会影响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效,进一步抑制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学生观;教学相长;自身修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45-02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人的世界观。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根本看法则是教师的学生观。在我国三千多年的教育史中,涉及学生观的有不少值得继承的精华,如“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含有朴素的唯物史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一代更比一代强。再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更辨证地阐明了师生关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封建社会的教育毕竟是受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所制约,因而,学生观必然要打上封建礼教、封建观念的烙印。这主要表现为:(1)片面强调师长的作用,鼓吹师道尊严,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2)把师生关系纳入家庭伦理网络之中,宣扬“师傅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的话是金口玉言,学生对教师要言听计从,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口诛笔伐。于是为师者也就信奉棒棍底下出孝子的古训,理直气壮地滥施体罚;(3)培养的目标是仕。鼓吹“学而优则仕”,只有培养出“人上人”,才是成功的教育;(4)教育思想主要是形而上学,最突出的表现是忽视对学生的转化,一旦有脖于封建礼教,就把学生视为不可雕的朽木,就不积极去做转化工作。旧的学生观培养出往往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特长受到压抑,缺乏个性。旧的学生观至今仍有影响,今天如不彻底清除,新的正确的学生观便无法扎根。
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关键在于教师。那末,一个新的学生观应包含那些基本内容呢?笔者认为,一个新的正确的学生观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尊重与爱护学生
我们平时强调学生要尊重教师,这是应该的。同时也应该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就必须认识到学生具有不可侵犯、不可伤害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尊重他们的感情,要尊重他们的爱好,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任何时候都不能挖苦、责难他们,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曾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在《我的少年》一文中的自述,她几乎被她的数学老师毁掉一生。有一次上课,她的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两个。”说罢,拿起毛笔蘸满墨水,在三毛的眼圈周围画了两个大大的黑圈。等到下课,教师又命令她说“你从走廊走出去,到操场绕一圈再回来”。同学们看见三毛的模样,都尖叫起来。这是三毛一生从没受过的屈辱。这件事的后遗症直到第三天才显现出来,那天早晨三毛上学,走到走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就昏倒了。并且从此以后,一想到要去上学便立刻昏倒失去知觉。三毛从此把自己囚禁起来,直到19岁,才漫漫重新接触社会,这七年的囚禁代价就是那一瓶墨汁和一支毛笔造成的。
谁能想到,当学生的人格受到侮辱,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竟会酿成这样的恶果。不幸的是类似三毛的遭遇在我们社会主义学校里也时有发生。据报道江苏省灌云县一小学教师给学生上课时,发现有两个同学在讲话,于是就把他俩叫到前面脸贴墙站住。临下课前,教师又找来两根针,分别把两个同学的嘴唇穿对过,然后指着他俩对大家说“今后课堂上谁再随便讲话,就象他俩一样把嘴缝起来。”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幸好这些恶劣的事例在我們社会主义学校里是极少数,但愿教师们能从中得到反省。起码不做有损于学生人格和尊严的事情,不要强逼学生绝对服从自己,教师在人格上应该把学生置于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要牢记陶行知说过的名言:“你的教鞭之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育人观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一份宝贵的遗产。它首先见于《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后来王守仁把这一思想发展为师生之间互相推进,共同提高。教学相长的思想,早在孔子的言论中,就有不少表述。如:“当仁,不让于师。”教师应当有“每事问”,“无常师”的精神和作风,并且肯定“后生可畏”,学生可以超过教师。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等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都主张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明确指出: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尤其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在某些方面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先于教师或超过教师的事,是经常出现的。随着社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教学相长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现实生活中那些高高在上,一味强调教师的权威与尊严,拒绝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的一类教师,时之今日已不足取也。教师虽以教人为主,但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还应该主动地收集学生的反映,听取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这是教师能否不断地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荀子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陷谀我者,吾贼也。”为人师者应取向这种态度。
关键词:学生观;教学相长;自身修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45-02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人的世界观。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根本看法则是教师的学生观。在我国三千多年的教育史中,涉及学生观的有不少值得继承的精华,如“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含有朴素的唯物史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一代更比一代强。再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更辨证地阐明了师生关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封建社会的教育毕竟是受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所制约,因而,学生观必然要打上封建礼教、封建观念的烙印。这主要表现为:(1)片面强调师长的作用,鼓吹师道尊严,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2)把师生关系纳入家庭伦理网络之中,宣扬“师傅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的话是金口玉言,学生对教师要言听计从,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口诛笔伐。于是为师者也就信奉棒棍底下出孝子的古训,理直气壮地滥施体罚;(3)培养的目标是仕。鼓吹“学而优则仕”,只有培养出“人上人”,才是成功的教育;(4)教育思想主要是形而上学,最突出的表现是忽视对学生的转化,一旦有脖于封建礼教,就把学生视为不可雕的朽木,就不积极去做转化工作。旧的学生观培养出往往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特长受到压抑,缺乏个性。旧的学生观至今仍有影响,今天如不彻底清除,新的正确的学生观便无法扎根。
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关键在于教师。那末,一个新的学生观应包含那些基本内容呢?笔者认为,一个新的正确的学生观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尊重与爱护学生
我们平时强调学生要尊重教师,这是应该的。同时也应该提倡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就必须认识到学生具有不可侵犯、不可伤害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尊重他们的感情,要尊重他们的爱好,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任何时候都不能挖苦、责难他们,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曾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在《我的少年》一文中的自述,她几乎被她的数学老师毁掉一生。有一次上课,她的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两个。”说罢,拿起毛笔蘸满墨水,在三毛的眼圈周围画了两个大大的黑圈。等到下课,教师又命令她说“你从走廊走出去,到操场绕一圈再回来”。同学们看见三毛的模样,都尖叫起来。这是三毛一生从没受过的屈辱。这件事的后遗症直到第三天才显现出来,那天早晨三毛上学,走到走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就昏倒了。并且从此以后,一想到要去上学便立刻昏倒失去知觉。三毛从此把自己囚禁起来,直到19岁,才漫漫重新接触社会,这七年的囚禁代价就是那一瓶墨汁和一支毛笔造成的。
谁能想到,当学生的人格受到侮辱,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竟会酿成这样的恶果。不幸的是类似三毛的遭遇在我们社会主义学校里也时有发生。据报道江苏省灌云县一小学教师给学生上课时,发现有两个同学在讲话,于是就把他俩叫到前面脸贴墙站住。临下课前,教师又找来两根针,分别把两个同学的嘴唇穿对过,然后指着他俩对大家说“今后课堂上谁再随便讲话,就象他俩一样把嘴缝起来。”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幸好这些恶劣的事例在我們社会主义学校里是极少数,但愿教师们能从中得到反省。起码不做有损于学生人格和尊严的事情,不要强逼学生绝对服从自己,教师在人格上应该把学生置于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要牢记陶行知说过的名言:“你的教鞭之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二、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育人观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一份宝贵的遗产。它首先见于《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后来王守仁把这一思想发展为师生之间互相推进,共同提高。教学相长的思想,早在孔子的言论中,就有不少表述。如:“当仁,不让于师。”教师应当有“每事问”,“无常师”的精神和作风,并且肯定“后生可畏”,学生可以超过教师。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等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都主张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明确指出: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
尤其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在某些方面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先于教师或超过教师的事,是经常出现的。随着社会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教学相长的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现实生活中那些高高在上,一味强调教师的权威与尊严,拒绝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的一类教师,时之今日已不足取也。教师虽以教人为主,但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还应该主动地收集学生的反映,听取学生的批评和建议。这是教师能否不断地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荀子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陷谀我者,吾贼也。”为人师者应取向这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