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虚静”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是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的前提条件,不论从其哲学溯源还是从其审美溯源上来看,“虚静”说都在中国古代文学文论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虚静;诗学;探源
一、“虚静”之哲学溯源
(一)老子
虚静的哲学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那里,在《老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认为只有当人们的心理真正达到一种虚静状态时,没有得失、是非与差异,那么人们才能看到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质,才能真正做到“涤除玄览”、“绝圣弃智”最终能“与玄同也”。老子的这种虚静是建立在老子哲学的基础之上,体验人生、体悟天道需要这种虚静的状态,这种虚静观与我们现在所广泛提及的虚静观在认识层面上处于不同的角度,但是两者却在内涵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很多的相通之处,所以可以说老子是虚静观的源头,不管从其哲学层面还是在艺术创作上。
(二)庄子
从老子那里一脉相承下来的则是庄子,在《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2]庄子一生的追求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的绝对主宰,它主宰了整个宇宙,所以也主宰着美,而庄子同样认为“最高的美不在现象界,而在道的本体界。或者说,道才是客观存在着最高的美”[3],所以庄子观于天地间,也就是观道,也就是观天地之大美,三者在一个链条上,问题是怎样才能接近和把握它,《天道》篇中说“言以虚静,推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4]只有把握虚静的状态,才能接近这个链条.
在《庄子·天道》篇中庄子明确阐释了虚静观的内涵并且论述了虚与实、静与动的关系。“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5]只有真正达到虚静恬淡的一种精神状态,才能得道,实现天人合一,庄子直接论述了虚静观在人生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从道家阴阳相对、万物相生的观点出发,对虚与实、动与静做了辩证的分析,虚静是从起点走向终点的一个桥梁,而实现虚静是最终的目的,庄子最终强调的仍是这个最终的目的。
庄子不仅直接向我们阐释虚静的哲学内涵,还通过多种方式告诉读者怎样达到所谓的这种虚静的抽象境界。《庄子·知北游》篇中,庄子借孔子问道与老聃的寓言故事,“孔子问于老聃“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淪而心,澡雪而精神”。[6]说明要想体验到最高的道,获得最大的美,必须要斋戒静处,虚心静气,疏通内心,洗刷精神,摒弃智慧,然后才能与道合一,融为一体,体验到大道之美。《大宗师》一篇中也说“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徹;朝彻,而后能见独”[7]不仅要克服外界诱惑,而且要对内在进行修养。于是庄子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命题,那就是“坐忘”和“心斋”。在《大宗师》中说:“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8]“坐忘”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忘其形体,摆脱生理的欲望,即“堕肢体”、“离形”;二是内忘其心智,摆脱理性的活动,即“黜聪明”、“去知”。而所谓“心斋”是指修心以虚寂,超脱内外,以凝集虚寂的“气”,进入空明澄澈的虚静状态。通过心斋坐忘来摆脱一切功利思想束缚,进而见到独立无待的道,悠然进入诗的世界,达到“以天合天”的境界
庄子的虚静观在老子虚静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认为在哲学、天道的思考与追寻上需要“虚静”的境界,在艺术创作上同样应如此,在《庄子·天道》中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9]如果人的精神能够静下来,就像明镜般,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之美,“大匠”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在这里“大匠”包括艺术家在内,在中国古代早期,艺术家和艺匠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所以庄子就明确提出了“虚静”应是一切艺术家从事艺术活动所必有的精神心理状态,是实现创作的前提条件。当进入虚静状态时,心灵得到空前的自由,主、客体和谐统一,物我一体,是实现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
二、“虚静”的艺术溯源
在上文我们论述了“虚静”的哲学溯源,因为归根究底,虚静源于哲学思考,并没有完全延伸到作家的艺术创作中,虽然庄子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并不是特别明晰和肯定。在中国文论发展史上,真正发挥着转折作用的应该是刘勰,刘勰认为虚静不仅仅在哲学神思上、得道体悟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文学创作上,虚静也是处于首要地位的,于是刘勰将老子、庄子的哲学上的“虚静”观转用到艺术创作上,认为文学创作的首要的环节就是虚静。如果做不到虚静,是无法酝酿文思的。
《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淪五藏,澡雪精神”[10],刘勰认为“驭文之首术”便是虚静。《神思》篇户主要阐述作家创作的艺术想象问题,而刘勰更认为艺术想象问题的前提就是虚静。
刘勰的“虚静”思想主要有两重思想内涵,一方面“虚静”是转向审美态的。虚静是作家创作的首要条件,它是作家创作的起点,它要求创作主体虚化内心,胸无成见,精神澄澈,摒弃杂念,通过涤荡内心,排除现实生活中的尘俗杂念,摒弃了这种生活态,转向审美态,创作主体即可在这个广袤的空静虚灵的艺术空间用心构思,将所见之物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真正实现生活态向审美态的转变。而刘勰虚静观的另一重重要的内涵就是创作主体在空静虚灵的艺术构思中心的这种心志专诚的构思用心。“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卷舒风云之色”[11],描绘了作家的这种心志专诚的构思状态,刘勰讲虚静,重点是讲虚静中的专一。
总之,虚静观不管是在哲学溯源还是在艺术溯源方面,在中国诗学研究及中国古代文学文论研究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哲学思考及艺术创作的桥梁与必经之境。
参考文献:
[1][4][5][6][8][9]楼宇烈,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中华书局,2011:39,340,337,569,205,337.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91:563.
[3]童庆炳:《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1.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91:184.
[10][11]孙耀煜:《历代文论选释》[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94,94.
关键词:虚静;诗学;探源
一、“虚静”之哲学溯源
(一)老子
虚静的哲学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那里,在《老子》一书中最早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认为只有当人们的心理真正达到一种虚静状态时,没有得失、是非与差异,那么人们才能看到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质,才能真正做到“涤除玄览”、“绝圣弃智”最终能“与玄同也”。老子的这种虚静是建立在老子哲学的基础之上,体验人生、体悟天道需要这种虚静的状态,这种虚静观与我们现在所广泛提及的虚静观在认识层面上处于不同的角度,但是两者却在内涵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都很多的相通之处,所以可以说老子是虚静观的源头,不管从其哲学层面还是在艺术创作上。
(二)庄子
从老子那里一脉相承下来的则是庄子,在《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2]庄子一生的追求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的绝对主宰,它主宰了整个宇宙,所以也主宰着美,而庄子同样认为“最高的美不在现象界,而在道的本体界。或者说,道才是客观存在着最高的美”[3],所以庄子观于天地间,也就是观道,也就是观天地之大美,三者在一个链条上,问题是怎样才能接近和把握它,《天道》篇中说“言以虚静,推与天地,通于万物,此谓之天乐”[4]只有把握虚静的状态,才能接近这个链条.
在《庄子·天道》篇中庄子明确阐释了虚静观的内涵并且论述了虚与实、静与动的关系。“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5]只有真正达到虚静恬淡的一种精神状态,才能得道,实现天人合一,庄子直接论述了虚静观在人生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从道家阴阳相对、万物相生的观点出发,对虚与实、动与静做了辩证的分析,虚静是从起点走向终点的一个桥梁,而实现虚静是最终的目的,庄子最终强调的仍是这个最终的目的。
庄子不仅直接向我们阐释虚静的哲学内涵,还通过多种方式告诉读者怎样达到所谓的这种虚静的抽象境界。《庄子·知北游》篇中,庄子借孔子问道与老聃的寓言故事,“孔子问于老聃“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淪而心,澡雪而精神”。[6]说明要想体验到最高的道,获得最大的美,必须要斋戒静处,虚心静气,疏通内心,洗刷精神,摒弃智慧,然后才能与道合一,融为一体,体验到大道之美。《大宗师》一篇中也说“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徹;朝彻,而后能见独”[7]不仅要克服外界诱惑,而且要对内在进行修养。于是庄子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命题,那就是“坐忘”和“心斋”。在《大宗师》中说:“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8]“坐忘”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忘其形体,摆脱生理的欲望,即“堕肢体”、“离形”;二是内忘其心智,摆脱理性的活动,即“黜聪明”、“去知”。而所谓“心斋”是指修心以虚寂,超脱内外,以凝集虚寂的“气”,进入空明澄澈的虚静状态。通过心斋坐忘来摆脱一切功利思想束缚,进而见到独立无待的道,悠然进入诗的世界,达到“以天合天”的境界
庄子的虚静观在老子虚静观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认为在哲学、天道的思考与追寻上需要“虚静”的境界,在艺术创作上同样应如此,在《庄子·天道》中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9]如果人的精神能够静下来,就像明镜般,照见天地万物,感受自然之美,“大匠”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在这里“大匠”包括艺术家在内,在中国古代早期,艺术家和艺匠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所以庄子就明确提出了“虚静”应是一切艺术家从事艺术活动所必有的精神心理状态,是实现创作的前提条件。当进入虚静状态时,心灵得到空前的自由,主、客体和谐统一,物我一体,是实现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
二、“虚静”的艺术溯源
在上文我们论述了“虚静”的哲学溯源,因为归根究底,虚静源于哲学思考,并没有完全延伸到作家的艺术创作中,虽然庄子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但并不是特别明晰和肯定。在中国文论发展史上,真正发挥着转折作用的应该是刘勰,刘勰认为虚静不仅仅在哲学神思上、得道体悟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文学创作上,虚静也是处于首要地位的,于是刘勰将老子、庄子的哲学上的“虚静”观转用到艺术创作上,认为文学创作的首要的环节就是虚静。如果做不到虚静,是无法酝酿文思的。
《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淪五藏,澡雪精神”[10],刘勰认为“驭文之首术”便是虚静。《神思》篇户主要阐述作家创作的艺术想象问题,而刘勰更认为艺术想象问题的前提就是虚静。
刘勰的“虚静”思想主要有两重思想内涵,一方面“虚静”是转向审美态的。虚静是作家创作的首要条件,它是作家创作的起点,它要求创作主体虚化内心,胸无成见,精神澄澈,摒弃杂念,通过涤荡内心,排除现实生活中的尘俗杂念,摒弃了这种生活态,转向审美态,创作主体即可在这个广袤的空静虚灵的艺术空间用心构思,将所见之物象转化为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真正实现生活态向审美态的转变。而刘勰虚静观的另一重重要的内涵就是创作主体在空静虚灵的艺术构思中心的这种心志专诚的构思用心。“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卷舒风云之色”[11],描绘了作家的这种心志专诚的构思状态,刘勰讲虚静,重点是讲虚静中的专一。
总之,虚静观不管是在哲学溯源还是在艺术溯源方面,在中国诗学研究及中国古代文学文论研究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哲学思考及艺术创作的桥梁与必经之境。
参考文献:
[1][4][5][6][8][9]楼宇烈,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中华书局,2011:39,340,337,569,205,337.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91:563.
[3]童庆炳:《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1.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91:184.
[10][11]孙耀煜:《历代文论选释》[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