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来源于人民的生活,竹笛作为中国最传统的乐器之一,它的发展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它的音色时而高亢明亮,时而圆润低沉,而它的演奏技巧也是丰富多变的,根据地域人民发展的差异,竹笛的演奏风格也不尽相同,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别。自20世纪以来,竹笛曲目由借鉴其他曲种音乐到自行创作独奏曲再到借鉴外国曲目移植,通过大量的作品收集整理,在丰富了曲目的同时,拓宽了我国笛子曲的发展道路,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为例,通过分析作品,对比出竹笛演奏版《流浪者之歌》与小提琴版同名独奏曲的异同,浅谈西洋弦乐演奏此曲特点与民族管乐演奏此曲特点,剖析移植曲出现原因以及意义,使竹笛演奏技法向更高目标拓展与提高。
[关键词]竹笛;小提琴;《流浪者之歌》;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10-0098-03
一、民族器乐移植外国改编作品产生的原因
移植作品通常指音乐结构与原曲保持一致,但在一些细节和技巧上与原曲有少许差别,顾名思义,在原曲的基本框架、结构、节拍、旋律和音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改动,也可以说成是根据原本乐器特点,而用新的乐器进行的二度创作,让其成为一个崭新的作品。
随着时代发展迅猛,各国、各民族交流也越来越多,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与世界接轨融合,本人认为出现移植改编作品有以下三点原因:
1民族乐器自身原因
在民族乐器发展中,民族乐器体系的形成不仅是本民族的,还有其他民族以及外国传入乐器改良,而且乐器的表演技巧拓展都是来自于演奏者的自身突破与表演经验总结而逐渐形成,但总有一个瓶颈。这时外国移植改编作品就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它随着民族乐器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而逐渐形成,不仅能够拓宽我国民族器乐演奏方式的广度,而且拓宽了我国民族器乐演奏作品的种类。在民乐演奏技巧方面,绝大多数外国移植过来的曲目放到民族乐器上演奏,难度一般都是非常大的,并且用民族乐器演奏外国作品是需要以十分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主要由于民族乐器与外国乐器制作时所采用的律制不同,中国传统乐器有着我们本民族自己的制作方式,一般以五度相生律制作,以竹笛为例。而外国乐器多以十二平均律为主,所以要做到音准互通,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比如《玉米棒子》《流浪者之歌》等曲目,多有半音的快速演奏进行,以及快速技巧,如用竹笛演奏就会频繁使用到按压半孔的吹奏的技巧。虽然有些麻烦,但对民乐则是一个新的开拓,同时对演奏者也是一种新的提升,也更能促进民族器乐更好地把握音准。
2政治与文化的原因
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国际地位较往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综合国力等方面都逐渐跃居世界前列,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对于现在处于发展飞速的社会的人们尤为重要。由于人民对于这种精神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审美的提高,民乐演奏的传统曲目不再能满足大众,因此移植改编作品渐渐地增多,也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3历史原因
竹笛是中国民乐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的许多作品在当下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风格迥异、作品繁多的今日,竹笛的移植改编作品显得十分“鹤立鸡群”,独树一帜,并能在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竹笛独奏形式发展时间仅几十年,并且早期的作品十分匮乏,因此需要大量借鉴其他曲种音乐,才能丰富本门乐器的内涵,来延伸竹笛独奏曲的宽度与广度;同时,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今天,演奏形式逐漸多样、多元化,更需要不同国家、不同门类的音乐互相学习与交流,并以共同发展和提高自身水平为最终目的。
二、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Sarasate),西班牙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自小便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并且参加演出,由于其在幼年展现出的惊人天赋,被誉为音乐神童。他的超越同龄人熟练的演奏技巧,受到皇室成员的一致好评,并让家境贫苦的他被资助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欧洲各地参加了多场演出,丰富了他的演奏经验,使他的演奏技巧日趋成熟,受到群众的喜爱。
萨拉萨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的这些作品结构严谨,极大地丰富了提琴的演奏技巧,提高了提琴音乐的整体表现力。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在小提琴独奏作品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吉卜赛作为天生喜爱自由的民族,流浪于世界各地。他们饱受世人歧视,但还是保持着活泼、乐观、能歌善舞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作者萨拉萨蒂运用精湛细腻的写作手法,在音乐中表现出了吉卜赛人的地域环境和民族特点,并使乐曲的旋律性与技巧性高度结合,从侧面也表现了萨拉萨蒂的作曲手法之高超。
三、竹笛版本《流浪者之歌》与小提琴版本《流浪者之歌》对比
《流浪者之歌》是作者萨拉萨蒂在旅行中听到的吉卜赛旋律而创作的,因此曲子中不仅有吉卜赛的民族风格的韵味还带有漂泊不安的情绪。全曲可分为四段,有一个充满悲伤流浪、漂泊不安的开头,有一个诉说悲苦、凄凉伤感的正篇,有一个不羁脱俗、乐观面对生活与生命的结尾。
第一部分对比分析:在小提琴开始演奏部分的三小节,小提琴利用保持音演奏,在曲子开始时直接把听者带入凄凉悲壮的情绪中,为音乐的悲凉情绪进行埋下了深沉的伏笔。而在竹笛演奏版本中,竹笛则是利用了气振音技巧,把曲子演奏出一种漂浮不定的情绪,生动展现出吉卜赛民族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与小提琴版本相比,悲伤情绪出现一定的弱化,没有提琴版本的悲壮强烈,但也无妨,也可以将听众带入凄凉的情绪之中。(见谱例1)
萨拉萨蒂在第一部分大量使用连续半音演奏,体现了作者高超的作曲手法和演奏技术,吸引听众的耳朵的同时也深化了乐曲的主题。在技术层面上,小提琴上多是单弦演奏,无须换把位。而在竹笛上想要演奏好如此大量的连续半音,是极其困难的,需要演奏者长久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做到,而且吹奏时保证每个音都要清晰演奏出来,不能出现含糊带过的情况,这也是非常困难的,是十分考验演奏者技术的要点。同时,萨拉萨蒂是运用吉卜赛调式来创作的《流浪者之歌》,这与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五声音阶是截然不同的。由于传统竹笛的音阶特点,来演奏存在大量半音、变音的吉卜赛调式,半孔演奏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演奏出吉卜赛调式中的音,才能保证乐曲风格不发生改变。并且竹笛的半孔演奏技巧也是要经过大量的手指与气息强弱配合练习,才能保证基本准确。 第二部分:由中板转为自由的慢板,新的旋律主题出现,缓缓流露出吉卜赛的民族情感,是一种忧郁带着些许美丽的自由,但却无处安放。小提琴版本的这一部分,管乐的伴奏不太明显,主要突出小提琴声部的旋律,孤独流浪的伤感情绪在这一部分被放大。在竹笛演奏时,由于管乐的表现力原因,以致在竹笛版本中,这一情绪更加鲜明和夸张。慢板第一部分为乐曲序章,在这部分,旋律和情感色彩变化十分明显,由前奏的铿锵有力,转变成忧郁的缓板,大大增加了乐曲的流动性,突出了这个民族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在技巧方面,小提琴巧妙运用拨弦演奏制造出凄凉空灵的效果,而在竹笛上很难做出那样的效果,这一方面也是令演奏家们所困扰的。2010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唐俊乔教授出版了新版的笛子考级曲目书,书中注明了一种新的竹笛吹奏技巧“唇击吐”。这种技巧与传统吐音不同,它是利用上下唇的阻力和爆破力吹奏出的特殊音色。之后,在竹笛版唐俊乔记谱的《流浪者之歌》中便得到了运用,也正是替代了小提琴在这一部分小提琴拨弦演奏所制造出的音色。(谱例2)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速度比第二部分更慢的慢板,乐曲进行至此,伤感的旋律已经将悲伤的情绪慢慢推至最高点。同时,充分地运用了吉卜赛调式中独有的特点,升高欧洲的“自然小调”音阶中的四级、七级,在音阶中制造出四组小二度和两组增二度,独特的音响效果体现出吉卜赛民族的困苦煎熬的生活状态。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调式音阶,更能体现出悲剧的民族色彩。小提琴在演奏这一部分时要从指尖触弦到内在感受去理解乐曲的情感,竹笛的侧重点更在于气息的控制,要充分发挥出曲笛音色深邃、寂静、忧伤的音色特点,在缓慢的旋律中演奏出饱满的音色,用音来拖动情感。
第四部分: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快板。作者利用非常快速在高音区演奏的写作手法,使乐曲从前三部分的忧郁深沉进行到活泼热烈且富有舞蹈性的旋律中,瞬间把听者从悲伤的情绪中解放出,进入到热情奔放的舞蹈场面。小提琴在这里运用了快速换把、易弓更弦、跳弓快弓以及泛音等高难度演奏技法,将旋律塑造得十分灵动,感情色彩强烈鲜明。在竹笛版演奏上,则是选取了G调梆笛来演奏者一部分(前三部分演奏使用C调曲笛)。G调梆笛清爽明亮的音色正好可以表现出这一部分旋律活泼热烈的情感,同时完美的音色和较大的音量又大大地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这一优势,是小提琴演奏所不能及的。在技巧方面,竹笛改编版则是采用了大量的双吐与连音加双吐的技巧,而且,由于大量的变化音存在,使得演奏难度十分高,熟练后,演奏出的轻快明朗的音色和节奏律动都极大地提升了乐曲的可欣赏性。(谱例3)
结 语
移植作品的出现,不仅能提高本民族音乐的内涵,更能提升大众的对音乐的审美水平,同时也刺激了演奏者对各类风格作品的追求,和对高难度技巧练习的追捧,为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增添了新的火花,并且民乐在演奏外国乐曲时更能对乐曲赋予新的激情与元素。在这样的趋势下,外国移植改编作品对中国传统民乐的刺激,会把中国民族乐曲引导到新的方向,并让其有更广阔的拓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外国移植改编作品的体系会越来越完善,更多更好的作品将会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参 考 文 献]
[1]徐蓓蓓.浅谈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在二胡上的移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0).
[2] 徐 琳.二胡移植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技法分析[J].音乐时空,2011(12).
[3] 陳相吏.从小提琴左右手技法看《流浪者之歌》中的左右手配合问题[J].黄河之声,2017(03).
[4] 陈依雯.欲望、生命与信仰——浅析现代舞《流浪者之歌》中的人文情怀[J].音乐时空,2015(19).
[5] 刘倩竹.流浪者之歌[D].西安音乐学院,2009.
[关键词]竹笛;小提琴;《流浪者之歌》;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10-0098-03
一、民族器乐移植外国改编作品产生的原因
移植作品通常指音乐结构与原曲保持一致,但在一些细节和技巧上与原曲有少许差别,顾名思义,在原曲的基本框架、结构、节拍、旋律和音乐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改动,也可以说成是根据原本乐器特点,而用新的乐器进行的二度创作,让其成为一个崭新的作品。
随着时代发展迅猛,各国、各民族交流也越来越多,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与世界接轨融合,本人认为出现移植改编作品有以下三点原因:
1民族乐器自身原因
在民族乐器发展中,民族乐器体系的形成不仅是本民族的,还有其他民族以及外国传入乐器改良,而且乐器的表演技巧拓展都是来自于演奏者的自身突破与表演经验总结而逐渐形成,但总有一个瓶颈。这时外国移植改编作品就有了非常重大的意义,它随着民族乐器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而逐渐形成,不仅能够拓宽我国民族器乐演奏方式的广度,而且拓宽了我国民族器乐演奏作品的种类。在民乐演奏技巧方面,绝大多数外国移植过来的曲目放到民族乐器上演奏,难度一般都是非常大的,并且用民族乐器演奏外国作品是需要以十分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主要由于民族乐器与外国乐器制作时所采用的律制不同,中国传统乐器有着我们本民族自己的制作方式,一般以五度相生律制作,以竹笛为例。而外国乐器多以十二平均律为主,所以要做到音准互通,就是一个很大的难点。比如《玉米棒子》《流浪者之歌》等曲目,多有半音的快速演奏进行,以及快速技巧,如用竹笛演奏就会频繁使用到按压半孔的吹奏的技巧。虽然有些麻烦,但对民乐则是一个新的开拓,同时对演奏者也是一种新的提升,也更能促进民族器乐更好地把握音准。
2政治与文化的原因
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国际地位较往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综合国力等方面都逐渐跃居世界前列,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精神上的文化需求对于现在处于发展飞速的社会的人们尤为重要。由于人民对于这种精神文化的迫切需要,和审美的提高,民乐演奏的传统曲目不再能满足大众,因此移植改编作品渐渐地增多,也渐渐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3历史原因
竹笛是中国民乐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的许多作品在当下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风格迥异、作品繁多的今日,竹笛的移植改编作品显得十分“鹤立鸡群”,独树一帜,并能在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竹笛独奏形式发展时间仅几十年,并且早期的作品十分匮乏,因此需要大量借鉴其他曲种音乐,才能丰富本门乐器的内涵,来延伸竹笛独奏曲的宽度与广度;同时,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今天,演奏形式逐漸多样、多元化,更需要不同国家、不同门类的音乐互相学习与交流,并以共同发展和提高自身水平为最终目的。
二、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Sarasate),西班牙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自小便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并且参加演出,由于其在幼年展现出的惊人天赋,被誉为音乐神童。他的超越同龄人熟练的演奏技巧,受到皇室成员的一致好评,并让家境贫苦的他被资助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欧洲各地参加了多场演出,丰富了他的演奏经验,使他的演奏技巧日趋成熟,受到群众的喜爱。
萨拉萨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的这些作品结构严谨,极大地丰富了提琴的演奏技巧,提高了提琴音乐的整体表现力。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卜赛之歌》在小提琴独奏作品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吉卜赛作为天生喜爱自由的民族,流浪于世界各地。他们饱受世人歧视,但还是保持着活泼、乐观、能歌善舞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作者萨拉萨蒂运用精湛细腻的写作手法,在音乐中表现出了吉卜赛人的地域环境和民族特点,并使乐曲的旋律性与技巧性高度结合,从侧面也表现了萨拉萨蒂的作曲手法之高超。
三、竹笛版本《流浪者之歌》与小提琴版本《流浪者之歌》对比
《流浪者之歌》是作者萨拉萨蒂在旅行中听到的吉卜赛旋律而创作的,因此曲子中不仅有吉卜赛的民族风格的韵味还带有漂泊不安的情绪。全曲可分为四段,有一个充满悲伤流浪、漂泊不安的开头,有一个诉说悲苦、凄凉伤感的正篇,有一个不羁脱俗、乐观面对生活与生命的结尾。
第一部分对比分析:在小提琴开始演奏部分的三小节,小提琴利用保持音演奏,在曲子开始时直接把听者带入凄凉悲壮的情绪中,为音乐的悲凉情绪进行埋下了深沉的伏笔。而在竹笛演奏版本中,竹笛则是利用了气振音技巧,把曲子演奏出一种漂浮不定的情绪,生动展现出吉卜赛民族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与小提琴版本相比,悲伤情绪出现一定的弱化,没有提琴版本的悲壮强烈,但也无妨,也可以将听众带入凄凉的情绪之中。(见谱例1)
萨拉萨蒂在第一部分大量使用连续半音演奏,体现了作者高超的作曲手法和演奏技术,吸引听众的耳朵的同时也深化了乐曲的主题。在技术层面上,小提琴上多是单弦演奏,无须换把位。而在竹笛上想要演奏好如此大量的连续半音,是极其困难的,需要演奏者长久反复多次练习才能做到,而且吹奏时保证每个音都要清晰演奏出来,不能出现含糊带过的情况,这也是非常困难的,是十分考验演奏者技术的要点。同时,萨拉萨蒂是运用吉卜赛调式来创作的《流浪者之歌》,这与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五声音阶是截然不同的。由于传统竹笛的音阶特点,来演奏存在大量半音、变音的吉卜赛调式,半孔演奏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演奏出吉卜赛调式中的音,才能保证乐曲风格不发生改变。并且竹笛的半孔演奏技巧也是要经过大量的手指与气息强弱配合练习,才能保证基本准确。 第二部分:由中板转为自由的慢板,新的旋律主题出现,缓缓流露出吉卜赛的民族情感,是一种忧郁带着些许美丽的自由,但却无处安放。小提琴版本的这一部分,管乐的伴奏不太明显,主要突出小提琴声部的旋律,孤独流浪的伤感情绪在这一部分被放大。在竹笛演奏时,由于管乐的表现力原因,以致在竹笛版本中,这一情绪更加鲜明和夸张。慢板第一部分为乐曲序章,在这部分,旋律和情感色彩变化十分明显,由前奏的铿锵有力,转变成忧郁的缓板,大大增加了乐曲的流动性,突出了这个民族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在技巧方面,小提琴巧妙运用拨弦演奏制造出凄凉空灵的效果,而在竹笛上很难做出那样的效果,这一方面也是令演奏家们所困扰的。2010年,上海音乐学院的唐俊乔教授出版了新版的笛子考级曲目书,书中注明了一种新的竹笛吹奏技巧“唇击吐”。这种技巧与传统吐音不同,它是利用上下唇的阻力和爆破力吹奏出的特殊音色。之后,在竹笛版唐俊乔记谱的《流浪者之歌》中便得到了运用,也正是替代了小提琴在这一部分小提琴拨弦演奏所制造出的音色。(谱例2)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速度比第二部分更慢的慢板,乐曲进行至此,伤感的旋律已经将悲伤的情绪慢慢推至最高点。同时,充分地运用了吉卜赛调式中独有的特点,升高欧洲的“自然小调”音阶中的四级、七级,在音阶中制造出四组小二度和两组增二度,独特的音响效果体现出吉卜赛民族的困苦煎熬的生活状态。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调式音阶,更能体现出悲剧的民族色彩。小提琴在演奏这一部分时要从指尖触弦到内在感受去理解乐曲的情感,竹笛的侧重点更在于气息的控制,要充分发挥出曲笛音色深邃、寂静、忧伤的音色特点,在缓慢的旋律中演奏出饱满的音色,用音来拖动情感。
第四部分: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快板。作者利用非常快速在高音区演奏的写作手法,使乐曲从前三部分的忧郁深沉进行到活泼热烈且富有舞蹈性的旋律中,瞬间把听者从悲伤的情绪中解放出,进入到热情奔放的舞蹈场面。小提琴在这里运用了快速换把、易弓更弦、跳弓快弓以及泛音等高难度演奏技法,将旋律塑造得十分灵动,感情色彩强烈鲜明。在竹笛版演奏上,则是选取了G调梆笛来演奏者一部分(前三部分演奏使用C调曲笛)。G调梆笛清爽明亮的音色正好可以表现出这一部分旋律活泼热烈的情感,同时完美的音色和较大的音量又大大地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这一优势,是小提琴演奏所不能及的。在技巧方面,竹笛改编版则是采用了大量的双吐与连音加双吐的技巧,而且,由于大量的变化音存在,使得演奏难度十分高,熟练后,演奏出的轻快明朗的音色和节奏律动都极大地提升了乐曲的可欣赏性。(谱例3)
结 语
移植作品的出现,不仅能提高本民族音乐的内涵,更能提升大众的对音乐的审美水平,同时也刺激了演奏者对各类风格作品的追求,和对高难度技巧练习的追捧,为演奏者的“二度创作”增添了新的火花,并且民乐在演奏外国乐曲时更能对乐曲赋予新的激情与元素。在这样的趋势下,外国移植改编作品对中国传统民乐的刺激,会把中国民族乐曲引导到新的方向,并让其有更广阔的拓展空间。在不久的将来,外国移植改编作品的体系会越来越完善,更多更好的作品将会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参 考 文 献]
[1]徐蓓蓓.浅谈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在二胡上的移植[J].大众文艺(理论),2009(10).
[2] 徐 琳.二胡移植作品《流浪者之歌》演奏技法分析[J].音乐时空,2011(12).
[3] 陳相吏.从小提琴左右手技法看《流浪者之歌》中的左右手配合问题[J].黄河之声,2017(03).
[4] 陈依雯.欲望、生命与信仰——浅析现代舞《流浪者之歌》中的人文情怀[J].音乐时空,2015(19).
[5] 刘倩竹.流浪者之歌[D].西安音乐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