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课后的“阅读提示”写道:“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真实、细腻、真挚,一向被认为是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风格特征,大部分读者或评论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也都没有超出这样的阐释范围。某次听课,执教老师请学生赏析、批注课文中的这段话: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一位同学质疑说:“那个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客人都走了,作者为什么会观察到鲁迅的动作和神态?连许先生在床里邊睡着了都观察得到?萧红又不是鲁迅家里的人,怎么会那么晚还没离开?”或许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抑或是觉得这个问题太无聊了,教师不置可否,更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接下来还有整篇课文最为精彩的段落: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这里有“许先生说”“许先生醒了”等前提,“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的情景,就不一定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许广平转述的。
对于这些细节,前人也多有阐发。有论者认为这几个段落“几乎全是口语和白描,但却极有表现力。廖廖数语,有声有色,有景有物,有静有动,形象鲜明而富有立体感”[1],张广录先生认为这是“越轨的笔致”,即“原汁原味呈现生活画卷,在画卷中直觉观照生活本体”[2]。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是继续强调“客观、真实、细腻地再现了鲁迅先生的个人生活”,还是从叙述者及其权限角度探究作者这样表述的内在机理及作用呢?笔者倾向于后者。
二、“不可靠报道”及其阐释
美国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里提出了“不可靠叙述”的概念,他认为存在着两种类型的不可靠叙述:一种涉及故事事实,另一种涉及价值判断。前者主要指叙述者在叙述事件时前后不一致或与事实不相符,后者主要指进行价值判断时出现偏差。[3]安斯加?纽宁在《重构“不可靠叙述”概念:认知方法与修辞方法的综合》一文中,对“不可靠叙述”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他认为,不可靠叙述并非只限于虚构叙事,而是在各种文类、媒介和不同学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4]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中也有所体现。历史书写,表面上看是客观真实的,尤其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但是对于历史细节的描述,也存在“不可靠”的一面。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在描写项羽兵败乌江时说:“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如果从叙述者的角度来分析,就会产生疑问:司马迁当时不在现场,如何能够观察到项王“泣数行下”的细节呢?
这其实涉及到了“不可靠叙述”中的“不可靠报道”的概念。安斯加?纽宁认为,“不可靠叙述”表现为三种情况:沿着事实/事件轴发生的是不可靠报道;沿着伦理/评论轴发生的是不可靠评价;沿着知情/感受轴发生的是不可靠解读或阐释。他进而区分了六种主要的不可靠性类型:不充分报道与错误报道、不充分认识与错误认识(或错误评价)、不充分解读与误读。[5]不充分报道,指的是有意或无意省略了事件的某些细节;错误报道,则是故意歪曲事实,误导读者。除了这两种情况,笔者认为“不可靠报道”还存在着叙述者囿于自身视角而报道了他所无法看到的事件的情况,还包括叙述者或作者对事件细节的想象与虚构。这一点,在史书、纪实、回忆录等文体中尤为常见。在这类作品中,叙述者和作者基本上是重合的,这与小说不同。
上述“项王泣数行下”既不同于小说家的虚构,但也存在报道可靠与否的问题。同样道理,对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部分片断,也值得从叙述者及其权限的角度进行分析。作者兼叙述者,原本不应该出现在“现场”,但字里行间似乎能够感受到作者从未离开“现场”。“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抽烟的动作与神态观察得如此细致,以至于从未有人怀疑过这一细节的真实可靠性,读者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客观写实的描写。实际上,这种客观写实,是作者的想象与虚构,尽管这种虚构有事实基础,而不是胡编乱造的。事实上,即使是纪实类作品,也允许作者在整体生活真实的前提下,对事件的细节进行虚构。因此,对于上述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师有必要进行澄清,甚至要从创作角度进行解释;或者说,“不可靠报道”并非完全不可取,对于可靠与不可靠的认定不是绝对的,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更要思考如何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三、“不可靠报道”的教学运用
对于学生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式任务: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在选入教材时,针对“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和“全楼都寂静下去”两段话是否应该选入,教材编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两个段落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带有虚构的成分,不利于展现真实的鲁迅先生形象;一种意见认为,在回忆录中进行适度想象,更有助于捕捉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同时也有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请从教材编写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从创作的角度看,作者在这两个段落中对鲁迅先生日常生活尤其是写文章的描写并不是某一次的行为与动作,而是一种惯常的动作与行为,甚至已经成为了鲁迅的生活习惯。在长期与鲁迅先生接触的过程中,作者对于他的生活习惯是非常熟悉的,也能够用细腻的语言加以描写。因此,即使带有虚构的成分,也不影响对鲁迅先生形象的塑造。此外,《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在鲁迅逝世三年之后完成的。可以想象,作者在回忆鲁迅先生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时,一定倾注了自己最为真挚的情感。因此对于这两个段落,我们不仅要关注到虚构与想象的一面,也要关注到情感倾注的一面。文章中“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以及“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的描写,与其说是想象和虚构,不如说是作者饱含怀念与悼念之情对往事的记录。正如有论者指出:“这篇散文是由散漫的素描‘堆砌’而成,读来却不觉繁冗,一是由于描写生动,二是由于文章虽似散漫,却贯穿着作者对鲁迅的深刻质朴的感情,这种感情并不喷涌而发,却随着一个个细节的展开沉郁而舒缓地散发出来。”[6]孙绍振教授也从情感角度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文中的‘黑夜’‘白日’‘睡着了’等,应该具有双重内涵。正是因为有悼念的潜在内涵,所以作者才充分强调鲁迅安睡的静态和笔、纸、拖鞋所暗示的为文时的动态。这样白描式的文字具有震撼的力量,怀念之情全在其中。”[7]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场景中,作者是“缺位”的,因为萧红不可能真实地参与鲁迅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但在数年之后的回忆与写作的场景中,作者又是“在场”的,她把自己摆进三年前的生活场景中,用一种“参与者”的眼光来观察、感知、触摸鲁迅先生真实的生活。
从教材编选的角度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杰出人物”,要求学生在“学习精读”的基础之上,“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直接描写其杰出一面的文章有很多,但萧红抓住的是日常生活层面最不起眼的细节,或者说写的恰恰是鲁迅“不杰出”的一面。但正是这“不杰出”的一面,让我们获知了一个带着烟火气息的、有着人间情怀的鲁迅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述鲁迅先生“不杰出”的一面时,又突出了其“写文章”这一“杰出”的一面。从“在工作之前”的“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到“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一系列的动作完成了“不杰出”与“杰出”的辩证统一。
该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与阅读主题是统一的。这两个段落以及后文描写鲁迅背影的段落,尤其是“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这一句子的重复出现,不仅写出了鲁迅先生本人的动作、神态与精神,笔者还认为,这些段落也写出了许广平的形象与精神。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回忆的不仅仅是鲁迅本人,也是鲁迅一家人。除鲁迅本人外,着墨最多的无疑是许广平。作者称许广平为“许先生”,足见她对许广平的崇敬之情。“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不可能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一种事后的推想与重述,加上“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一个站在鲁迅先生背后、默默支撑整个家庭的女主人公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后文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教材旁批是“着重写鲁迅先生‘坐着’,给人一种像雕塑的感觉”。实际上,“雕塑感”是读者对于鲁迅背影的感觉。作者写“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有时许先生醒了”等,不仅仅是在写妻子眼中的鲁迅形象,更表达出许广平对鲁迅彻夜写作的感动,同时也暗示其对鲁迅身体状况的担忧。这也隐含着某种错位:当客人或读者对鲁迅表达“景仰”时,许广平透露出的是一种妻子对丈夫的爱与担心。
当然,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的,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针对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疑问,教师切不可轻易放过或置之不理,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撬动学生对文章整体以及人物形象的更深刻的理解。
注释:
[1]单元:《融自我诚挚深情为伟人传神写照——读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80页。
[2]张广录:《“越轨的笔致”——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學表达分析》,《语文学习》, 2012年第6期,第39页。
[3]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4][5][美]詹姆斯·费伦等:《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2页,第87页。
[6]唐兵:《平凡的鲁迅——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赏析》,《名作欣赏》,1993年第4期,第65页。
[7]孙绍振:《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语文学习》,2009年第3期,第47页。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教材文本解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重构研究”(编号:GDJY-2020-A-zy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课后的“阅读提示”写道:“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回忆文章。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真实、细腻、真挚,一向被认为是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风格特征,大部分读者或评论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也都没有超出这样的阐释范围。某次听课,执教老师请学生赏析、批注课文中的这段话: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一位同学质疑说:“那个时候已经是下半夜了,客人都走了,作者为什么会观察到鲁迅的动作和神态?连许先生在床里邊睡着了都观察得到?萧红又不是鲁迅家里的人,怎么会那么晚还没离开?”或许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抑或是觉得这个问题太无聊了,教师不置可否,更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接下来还有整篇课文最为精彩的段落: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这里有“许先生说”“许先生醒了”等前提,“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的情景,就不一定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许广平转述的。
对于这些细节,前人也多有阐发。有论者认为这几个段落“几乎全是口语和白描,但却极有表现力。廖廖数语,有声有色,有景有物,有静有动,形象鲜明而富有立体感”[1],张广录先生认为这是“越轨的笔致”,即“原汁原味呈现生活画卷,在画卷中直觉观照生活本体”[2]。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是继续强调“客观、真实、细腻地再现了鲁迅先生的个人生活”,还是从叙述者及其权限角度探究作者这样表述的内在机理及作用呢?笔者倾向于后者。
二、“不可靠报道”及其阐释
美国小说理论家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里提出了“不可靠叙述”的概念,他认为存在着两种类型的不可靠叙述:一种涉及故事事实,另一种涉及价值判断。前者主要指叙述者在叙述事件时前后不一致或与事实不相符,后者主要指进行价值判断时出现偏差。[3]安斯加?纽宁在《重构“不可靠叙述”概念:认知方法与修辞方法的综合》一文中,对“不可靠叙述”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他认为,不可靠叙述并非只限于虚构叙事,而是在各种文类、媒介和不同学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4]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中也有所体现。历史书写,表面上看是客观真实的,尤其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但是对于历史细节的描述,也存在“不可靠”的一面。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在描写项羽兵败乌江时说:“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如果从叙述者的角度来分析,就会产生疑问:司马迁当时不在现场,如何能够观察到项王“泣数行下”的细节呢?
这其实涉及到了“不可靠叙述”中的“不可靠报道”的概念。安斯加?纽宁认为,“不可靠叙述”表现为三种情况:沿着事实/事件轴发生的是不可靠报道;沿着伦理/评论轴发生的是不可靠评价;沿着知情/感受轴发生的是不可靠解读或阐释。他进而区分了六种主要的不可靠性类型:不充分报道与错误报道、不充分认识与错误认识(或错误评价)、不充分解读与误读。[5]不充分报道,指的是有意或无意省略了事件的某些细节;错误报道,则是故意歪曲事实,误导读者。除了这两种情况,笔者认为“不可靠报道”还存在着叙述者囿于自身视角而报道了他所无法看到的事件的情况,还包括叙述者或作者对事件细节的想象与虚构。这一点,在史书、纪实、回忆录等文体中尤为常见。在这类作品中,叙述者和作者基本上是重合的,这与小说不同。
上述“项王泣数行下”既不同于小说家的虚构,但也存在报道可靠与否的问题。同样道理,对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的部分片断,也值得从叙述者及其权限的角度进行分析。作者兼叙述者,原本不应该出现在“现场”,但字里行间似乎能够感受到作者从未离开“现场”。“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抽烟的动作与神态观察得如此细致,以至于从未有人怀疑过这一细节的真实可靠性,读者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客观写实的描写。实际上,这种客观写实,是作者的想象与虚构,尽管这种虚构有事实基础,而不是胡编乱造的。事实上,即使是纪实类作品,也允许作者在整体生活真实的前提下,对事件的细节进行虚构。因此,对于上述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师有必要进行澄清,甚至要从创作角度进行解释;或者说,“不可靠报道”并非完全不可取,对于可靠与不可靠的认定不是绝对的,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更要思考如何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三、“不可靠报道”的教学运用
对于学生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情境式任务: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在选入教材时,针对“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和“全楼都寂静下去”两段话是否应该选入,教材编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两个段落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带有虚构的成分,不利于展现真实的鲁迅先生形象;一种意见认为,在回忆录中进行适度想象,更有助于捕捉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同时也有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请从教材编写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从创作的角度看,作者在这两个段落中对鲁迅先生日常生活尤其是写文章的描写并不是某一次的行为与动作,而是一种惯常的动作与行为,甚至已经成为了鲁迅的生活习惯。在长期与鲁迅先生接触的过程中,作者对于他的生活习惯是非常熟悉的,也能够用细腻的语言加以描写。因此,即使带有虚构的成分,也不影响对鲁迅先生形象的塑造。此外,《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在鲁迅逝世三年之后完成的。可以想象,作者在回忆鲁迅先生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时,一定倾注了自己最为真挚的情感。因此对于这两个段落,我们不仅要关注到虚构与想象的一面,也要关注到情感倾注的一面。文章中“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以及“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的描写,与其说是想象和虚构,不如说是作者饱含怀念与悼念之情对往事的记录。正如有论者指出:“这篇散文是由散漫的素描‘堆砌’而成,读来却不觉繁冗,一是由于描写生动,二是由于文章虽似散漫,却贯穿着作者对鲁迅的深刻质朴的感情,这种感情并不喷涌而发,却随着一个个细节的展开沉郁而舒缓地散发出来。”[6]孙绍振教授也从情感角度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文中的‘黑夜’‘白日’‘睡着了’等,应该具有双重内涵。正是因为有悼念的潜在内涵,所以作者才充分强调鲁迅安睡的静态和笔、纸、拖鞋所暗示的为文时的动态。这样白描式的文字具有震撼的力量,怀念之情全在其中。”[7]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场景中,作者是“缺位”的,因为萧红不可能真实地参与鲁迅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但在数年之后的回忆与写作的场景中,作者又是“在场”的,她把自己摆进三年前的生活场景中,用一种“参与者”的眼光来观察、感知、触摸鲁迅先生真实的生活。
从教材编选的角度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杰出人物”,要求学生在“学习精读”的基础之上,“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直接描写其杰出一面的文章有很多,但萧红抓住的是日常生活层面最不起眼的细节,或者说写的恰恰是鲁迅“不杰出”的一面。但正是这“不杰出”的一面,让我们获知了一个带着烟火气息的、有着人间情怀的鲁迅形象。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描述鲁迅先生“不杰出”的一面时,又突出了其“写文章”这一“杰出”的一面。从“在工作之前”的“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到“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一系列的动作完成了“不杰出”与“杰出”的辩证统一。
该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与阅读主题是统一的。这两个段落以及后文描写鲁迅背影的段落,尤其是“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这一句子的重复出现,不仅写出了鲁迅先生本人的动作、神态与精神,笔者还认为,这些段落也写出了许广平的形象与精神。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回忆的不仅仅是鲁迅本人,也是鲁迅一家人。除鲁迅本人外,着墨最多的无疑是许广平。作者称许广平为“许先生”,足见她对许广平的崇敬之情。“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不可能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一种事后的推想与重述,加上“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一个站在鲁迅先生背后、默默支撑整个家庭的女主人公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后文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教材旁批是“着重写鲁迅先生‘坐着’,给人一种像雕塑的感觉”。实际上,“雕塑感”是读者对于鲁迅背影的感觉。作者写“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有时许先生醒了”等,不仅仅是在写妻子眼中的鲁迅形象,更表达出许广平对鲁迅彻夜写作的感动,同时也暗示其对鲁迅身体状况的担忧。这也隐含着某种错位:当客人或读者对鲁迅表达“景仰”时,许广平透露出的是一种妻子对丈夫的爱与担心。
当然,学生的答案是多元化的,教师也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针对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疑问,教师切不可轻易放过或置之不理,而是要以此为契机,撬动学生对文章整体以及人物形象的更深刻的理解。
注释:
[1]单元:《融自我诚挚深情为伟人传神写照——读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80页。
[2]张广录:《“越轨的笔致”——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學表达分析》,《语文学习》, 2012年第6期,第39页。
[3]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4][5][美]詹姆斯·费伦等:《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2页,第87页。
[6]唐兵:《平凡的鲁迅——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赏析》,《名作欣赏》,1993年第4期,第65页。
[7]孙绍振:《解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语文学习》,2009年第3期,第47页。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教材文本解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重构研究”(编号:GDJY-2020-A-zy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