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审题,就是要正确理解作文题的表达意图,把握出题者在文题背后的心思。如今,材料作文已经成为高考作文题的主要形式,在审题时,必须仔细阅读试卷所提供的文本材料,揣摩文本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只有把握住材料的内涵,才能做到和命题者的意图更接近,从而保障自己的作文更符合要求。一定要牢记:审题是否准确,直接决定立意是否得当,这也是评判材料作文水平高低的第一要素。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的作文题,偏爱思辨,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审题,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立意方向。例如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通过“盐和水”引入谈融合,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又有明显的层次引导,如果不仔细审题,没有有效审题,仅从文字表面或者截取句群中的某句话某个关键词,恐怕并不能真正参透出题人的意图。
材料作文由于具有表意较为隐秘、立意开放性较强的特点,再加之高考每科的考试时间有限,语文科目中大部分人最后留给作文的时间并不宽裕,心态上多少会有一些变化,给许多考生作文审题立意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有的不能细读文本,挖掘太浅;有的孤注一掷,造成不可挽回的偏差。可以说,高考作文是“命悬一审”。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自己的审题无误,可以尝试使用“三问法”,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模板看似精简,但实用性极强。
一、以2017年全国卷Ⅰ为例来说明怎样将这“审题三问”用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在审这道题时,该如何运用审题三问呢?第一,“是什么”,也就是找到主题,题目中的主题是什么?显而易见,这一材料的主题就是:这些关键词体现出对中国怎样的认识。第二,“为什么”,也就是将主题的作用、特点和意义找到。在這一题目中,并未明显提出“为什么”,这就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将其找到。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提出“为什么来华留学生要关注这些‘中国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又是为什么会受到来华留学生的关注”等相关问题。第三,“怎么样”,也就是怎么做。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些关键词,来建设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怎样利用这些关键词来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能够明白作文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写作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提到的选取“两三个关键词”,并非是随机的,要确保所提炼的关键词存在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确保作文得到更好的成绩。
二、以模拟地方模拟演练题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为我们展示了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保卫国家、保卫和平的使命,跨过鸭绿江,进行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片尾主题曲更是唱响了一代人的主旋律: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选择的权利,保家卫国是我的前赴后继;为了家园不再有亲人哭泣,我毅然去接受硝烟弥漫的洗礼,美好的青春怒放出战地黄花,冲锋的号角只为英雄呼吸!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以“和平与青春使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首先问“是什么”。这是一道将重大的历史题材有机融入考生生活的作文试题,文题选取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特定的视角和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提出写作任务。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点明时代背景——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第二句话由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引出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卫国家、保卫和平的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第三句话引用电视剧的片尾主题曲,意在表明文题的中心——生在和平时代的一代如何为了国家、为了和平肩负使命,贡献自己的青春。其次是“为什么”。本文题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深入思考在国家遭遇危难的时刻,新一代青年如何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为了祖国,为了和平,勇于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充分体现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最后“怎么做”。以“和平与青春使命”作文。
在审题时更要提请注意的是:把握情感倾向,明确命题意图。大部分作文材料在对一个事物或事件进行叙述与评论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材料作者在情感方面的倾向,因此就可以通过这方面来进行审题与立意。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没有审题意识就没有好的作文出来。在仔细阅读题干的基础上,其实审题的方法是很多的。但归结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要站在出题人的立场去揣摩出题意图,一般的路径就是要养成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其次,我们审题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去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而防止自己陷入机械训练的窠臼或者自己的小圈子当中。
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 李治军
材料作文由于具有表意较为隐秘、立意开放性较强的特点,再加之高考每科的考试时间有限,语文科目中大部分人最后留给作文的时间并不宽裕,心态上多少会有一些变化,给许多考生作文审题立意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有的不能细读文本,挖掘太浅;有的孤注一掷,造成不可挽回的偏差。可以说,高考作文是“命悬一审”。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自己的审题无误,可以尝试使用“三问法”,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模板看似精简,但实用性极强。
一、以2017年全国卷Ⅰ为例来说明怎样将这“审题三问”用好。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在审这道题时,该如何运用审题三问呢?第一,“是什么”,也就是找到主题,题目中的主题是什么?显而易见,这一材料的主题就是:这些关键词体现出对中国怎样的认识。第二,“为什么”,也就是将主题的作用、特点和意义找到。在這一题目中,并未明显提出“为什么”,这就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将其找到。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提出“为什么来华留学生要关注这些‘中国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又是为什么会受到来华留学生的关注”等相关问题。第三,“怎么样”,也就是怎么做。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些关键词,来建设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怎样利用这些关键词来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能够明白作文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写作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中提到的选取“两三个关键词”,并非是随机的,要确保所提炼的关键词存在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确保作文得到更好的成绩。
二、以模拟地方模拟演练题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为我们展示了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保卫国家、保卫和平的使命,跨过鸭绿江,进行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片尾主题曲更是唱响了一代人的主旋律: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选择的权利,保家卫国是我的前赴后继;为了家园不再有亲人哭泣,我毅然去接受硝烟弥漫的洗礼,美好的青春怒放出战地黄花,冲锋的号角只为英雄呼吸!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以“和平与青春使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首先问“是什么”。这是一道将重大的历史题材有机融入考生生活的作文试题,文题选取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特定的视角和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最具代表性的场景提出写作任务。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点明时代背景——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第二句话由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引出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卫国家、保卫和平的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第三句话引用电视剧的片尾主题曲,意在表明文题的中心——生在和平时代的一代如何为了国家、为了和平肩负使命,贡献自己的青春。其次是“为什么”。本文题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深入思考在国家遭遇危难的时刻,新一代青年如何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为了祖国,为了和平,勇于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意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价值选择,充分体现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最后“怎么做”。以“和平与青春使命”作文。
在审题时更要提请注意的是:把握情感倾向,明确命题意图。大部分作文材料在对一个事物或事件进行叙述与评论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材料作者在情感方面的倾向,因此就可以通过这方面来进行审题与立意。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没有审题意识就没有好的作文出来。在仔细阅读题干的基础上,其实审题的方法是很多的。但归结起来,最重要的还是要站在出题人的立场去揣摩出题意图,一般的路径就是要养成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其次,我们审题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去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而防止自己陷入机械训练的窠臼或者自己的小圈子当中。
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 李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