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小微学校,研究乏力;缺乏贯通,互相责怪;课程标准,九年一体;重点课题,研修前行。因此,生源地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时不我待。将研究活动化,是构建共同体非常好的办法。每次研究活动务必机构健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要让参与活动的老师在教学中、在课题研究上、在文化认同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师; 共同体; 建设;
我申报的课题《基于生源地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于2018年3月被市教育局立项为四川省重点课题《《基于学科建设的区域研修机制构建研究》子课题,依据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组织开展了系列研修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以两次研究活动为例,做一些思考。
一、研究活动案例陈述
按照课题研究方案,2019年生源地语文教师43人集中举行了两次集中研修,第一次在卫子中学举行,第二次在卫子小学举行。两次的主题分别是单篇阅读教什么,群文阅读教什么。
1、研究目标:
①提升能力。使生源地语文教师能依据课标及教材单元训练重点,对阅读教学教什么有一定自我把握能力。
②营造氛围。使生源地语文教师进一步形成共同学习研修的良好氛围。
2、研究的内容:
①课标及部编教材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学习检测。
②单篇阅读教学教什么研讨。
③群文阅读教学教什么研讨。
3、研究策略:学习检测;学段交叉·同课异构;专家讲座;感悟反思;素养展示。
二、研究活动案例反思
(一)2019年两次集中研讨活动,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活动主题鲜明。都围绕“阅读教学教什么”这个大主题,第一次集中在单篇阅读教学,第二次集中在群文阅读教学。
2、活动内容丰富。有理论学习测试,为阅读教学教什么进行前期的理论认知;有课堂教学的展示,將所学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落实;有观课后的议课思考,在互动中辨识和解惑;有教研员的针对性讲座,进一步提升了阅读教学教什么的理解和认识;有活动结束后感想,实现自我超越。还有语文教师粉笔字、朗诵基本功的展示,为研修活动锦上添花。
3、活动形式新颖。为了解决教什么,采用了“分段交叉·同课异构”的形式,如由一位教师在四年级、七年级执教同一篇课文《蚊子和狮子》;由小学教师执教初中班级和课文,初中教师执教小学班级和课文。这样大跨度的教学,必须对不同年级教什么心中有数,这数从哪里来呢?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来,从单元提示、阅读提示、课后练习中来。
4、提升了研修的实效。这样的集中研讨活动产生的效果,是生源地任何单独一所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难企及的。他远远超出了只是听听课,不痛不痒的评评课的活动。不仅理论认识上提升,而且在实践操作上也有所感悟,更主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激起了教师在研究中再成长的激情。
5、参研者对本课题研究有了新认识。
①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事在当今功在未来的胸襟。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基础的工具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地位最重要。有“得语文者得高考”的断言。但只以分评生,以分论师的极弊,造成了各学段只顾眼前现象。就其中原因,我想没有把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进行整体建设培养有关,更在于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特点,他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具有事在当下功在未来的胸襟。
②生源地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不仅是专业共同体,也是生活共同体,更是价值共同体。在这样的团队中,教师会把学习和研究变成共同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生源地语文教师成长共同体讲究职业自为,引领专业自觉,守望生命自在。我们觉得“一个共同体就是组织一种让生命增值的生活”,大家在共同体中共同经历、彼此滋养,结成价值共同体、专业共同体、生活共同体,逐渐生长起生源地语文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文化。通过这种文化营造,推动生源地内学校全方位的改革和发展。
③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体建构是新课改和乡村振兴的必然。“教师共同体”建设便是乡村小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化实践模式。新课改倡导合作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并对“教师群”的合作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要改变“教师的孤独处境”,需要教师能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促进发展。合作不是仅停留在校内,作为小微学校更应重在校际间的合作,构建起校际间的学习研修生活文化共同体。
(二)当然,2019年生源地语文教师两次集中研讨活动,也有一些需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1、研究主题还是偏大。“单篇阅读教学教什么”主题虽然集中,但偏大,仅仅一天的研究时间,难以全面把握。可进行某一点的突破,如“诗歌阅读教什么”“小说阅读教什么”“散文阅读教什么”“古文阅读教什么”“说明文阅读叫什么”……这样研究的主题更集中,就更能够全面的深入的把握,就不会在面上蜻蜓点水。同样,“群文阅读教什么”主题也大了点,可细化成“主题型特质群文阅读教什么”“写作型特质群文阅读教什么”“语用型特质的群文阅读教什么”“诵读型特质群文阅读教什么”“思辨型特质群问阅读教什么”……这样一次讨论一个小问题,通过学理论、观课、听讲座,就能基本把握同类型文本该教什么了。
2、研究内容太多了点。一天的活动,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安排的满满的,中午午休也利用起来,虽丰福但容易使参研教师疲劳。如,可把学习测试提前放在网上进行;观课可只安排两节,观后马上议课,老师们印象深刻点;专家和主持人或上课教师最好不平行换位,这样易让老师们产生互相吹捧的嫌疑,从而误导了课题研究。
课题《生源地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通过多形式的活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要使生源地语文教师及学生进一步成长,还有许多路要走。共同体研究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
[2]《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培训手册》.内部资料,2016.07.
[3]温儒敏:《在教师培训中提倡“研修文化”》,《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203-204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初级中学 范明国
关键词:语文教师; 共同体; 建设;
我申报的课题《基于生源地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于2018年3月被市教育局立项为四川省重点课题《《基于学科建设的区域研修机制构建研究》子课题,依据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组组织开展了系列研修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以两次研究活动为例,做一些思考。
一、研究活动案例陈述
按照课题研究方案,2019年生源地语文教师43人集中举行了两次集中研修,第一次在卫子中学举行,第二次在卫子小学举行。两次的主题分别是单篇阅读教什么,群文阅读教什么。
1、研究目标:
①提升能力。使生源地语文教师能依据课标及教材单元训练重点,对阅读教学教什么有一定自我把握能力。
②营造氛围。使生源地语文教师进一步形成共同学习研修的良好氛围。
2、研究的内容:
①课标及部编教材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学习检测。
②单篇阅读教学教什么研讨。
③群文阅读教学教什么研讨。
3、研究策略:学习检测;学段交叉·同课异构;专家讲座;感悟反思;素养展示。
二、研究活动案例反思
(一)2019年两次集中研讨活动,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活动主题鲜明。都围绕“阅读教学教什么”这个大主题,第一次集中在单篇阅读教学,第二次集中在群文阅读教学。
2、活动内容丰富。有理论学习测试,为阅读教学教什么进行前期的理论认知;有课堂教学的展示,將所学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落实;有观课后的议课思考,在互动中辨识和解惑;有教研员的针对性讲座,进一步提升了阅读教学教什么的理解和认识;有活动结束后感想,实现自我超越。还有语文教师粉笔字、朗诵基本功的展示,为研修活动锦上添花。
3、活动形式新颖。为了解决教什么,采用了“分段交叉·同课异构”的形式,如由一位教师在四年级、七年级执教同一篇课文《蚊子和狮子》;由小学教师执教初中班级和课文,初中教师执教小学班级和课文。这样大跨度的教学,必须对不同年级教什么心中有数,这数从哪里来呢?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来,从单元提示、阅读提示、课后练习中来。
4、提升了研修的实效。这样的集中研讨活动产生的效果,是生源地任何单独一所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难企及的。他远远超出了只是听听课,不痛不痒的评评课的活动。不仅理论认识上提升,而且在实践操作上也有所感悟,更主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激起了教师在研究中再成长的激情。
5、参研者对本课题研究有了新认识。
①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事在当今功在未来的胸襟。语文学科是一门最基础的工具学科,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地位最重要。有“得语文者得高考”的断言。但只以分评生,以分论师的极弊,造成了各学段只顾眼前现象。就其中原因,我想没有把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进行整体建设培养有关,更在于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特点,他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师要具有事在当下功在未来的胸襟。
②生源地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不仅是专业共同体,也是生活共同体,更是价值共同体。在这样的团队中,教师会把学习和研究变成共同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生源地语文教师成长共同体讲究职业自为,引领专业自觉,守望生命自在。我们觉得“一个共同体就是组织一种让生命增值的生活”,大家在共同体中共同经历、彼此滋养,结成价值共同体、专业共同体、生活共同体,逐渐生长起生源地语文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文化。通过这种文化营造,推动生源地内学校全方位的改革和发展。
③中小学语文教师共同体建构是新课改和乡村振兴的必然。“教师共同体”建设便是乡村小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化实践模式。新课改倡导合作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并对“教师群”的合作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要改变“教师的孤独处境”,需要教师能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促进发展。合作不是仅停留在校内,作为小微学校更应重在校际间的合作,构建起校际间的学习研修生活文化共同体。
(二)当然,2019年生源地语文教师两次集中研讨活动,也有一些需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1、研究主题还是偏大。“单篇阅读教学教什么”主题虽然集中,但偏大,仅仅一天的研究时间,难以全面把握。可进行某一点的突破,如“诗歌阅读教什么”“小说阅读教什么”“散文阅读教什么”“古文阅读教什么”“说明文阅读叫什么”……这样研究的主题更集中,就更能够全面的深入的把握,就不会在面上蜻蜓点水。同样,“群文阅读教什么”主题也大了点,可细化成“主题型特质群文阅读教什么”“写作型特质群文阅读教什么”“语用型特质的群文阅读教什么”“诵读型特质群文阅读教什么”“思辨型特质群问阅读教什么”……这样一次讨论一个小问题,通过学理论、观课、听讲座,就能基本把握同类型文本该教什么了。
2、研究内容太多了点。一天的活动,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安排的满满的,中午午休也利用起来,虽丰福但容易使参研教师疲劳。如,可把学习测试提前放在网上进行;观课可只安排两节,观后马上议课,老师们印象深刻点;专家和主持人或上课教师最好不平行换位,这样易让老师们产生互相吹捧的嫌疑,从而误导了课题研究。
课题《生源地语文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通过多形式的活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要使生源地语文教师及学生进一步成长,还有许多路要走。共同体研究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1.
[2]《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培训手册》.内部资料,2016.07.
[3]温儒敏:《在教师培训中提倡“研修文化”》,《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203-204页。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初级中学 范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