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拗的柳传志说过,“联想就是我的命”。作为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仅占有0.58%的股份,他想把联想打造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在11月2日卸任当天,柳传志为自己在联想集团的生涯打了98.95分。
2011年12月12日,是个“双十二”,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这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无数网民在淘宝网上疯抢,为淘宝贡献了43.8亿元的交易额。同样是在这一天,素有“中国经济奥斯卡”之称的第12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最具分量的“终身成就奖”被颁发给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这是为了表彰他对中国PC业、信息产业乃至中国商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央视在播放获奖VCR时这样描述:“作为中国第一批创业者,1984年的一间小平房诞生了全球第二大PC厂商。在实现产业报国的同时,柳传志努力把联想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船长”再别联想
事实上,柳传志已于2011年11月2日再别联想,二度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杨元庆将担任公司CEO兼董事长以及战略委员会和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
在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杨元庆代表联想员工送给柳传志一份特殊的礼物“胜利号”战舰,并称对方“永远是我们的船长”。柳传志的礼物显然也很有寓意,他送出一尊鹰的雕像,上面写着:展翅高飞,高得让全世界都看到!
柳传志再度出山已近3年。2008年第四财季,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受阻,季度亏损达2.25亿美元。2009年2月,柳传志不得不放下高尔夫球杆重披战袍。经过对管理层和战术方向的调整,进入2011年,联想连续超越宏碁和戴尔,市场份额在全球PC厂商中排名第二。
当年柳传志重出江湖时称要“三年扭亏”,但现实成就比想象中更为丰硕。他不仅提前一年实现既定目标,更让联想口袋里有了40多亿美元的银行存款;不仅PC营收增长速度超过30%,坐二望一的地位更使联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不仅在帮助联想进一步国际化的过程中确立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战略目标,更是用心良苦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好了人事安排。
至此,柳传志确实可以功成身退了,但他是否真能如自己所言“放心”地离开“胜利号”,取决于杨元庆能否飞得更高。
“只要一些睡眠时间”
2011年3月初,美国旧金山,伯克利大学。柳传志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还是那种标准的商务打扮:深色西装、雪白衬衫、系一条黑白格领带。这位年逾66岁的中国企业教父正在进行一场名为“Lenovo’s Journey of Going Global(联想跨国之旅)”的讲座。
2月15日到20日,柳传志在旧金山呆了5天。一是为了开董事会,二是向美国市场宣传联想品牌。从“Legend”到“Lenovo”,联想集团早已不是联想控股版图的全部,却始终是柳传志很关心的“大儿子”。
2001年联想计划国际化发展时,柳传志发现“Legend ”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注册了,于是联想更名“Lenovo”。“novo” 是一个拉丁词根,代表“新意”,“le”取自原先的“Legend”,承继“传奇”之意,整个单词寓意为“创新的联想”,象征着联想从“传奇”走向“创新”的里程。
完成那场跨国大并购5年后,柳传志很明白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存在怎样的短板。“除了Think系列以外,其它产品的知名度都很低。人家不知道Lenovo是什么,你的产品价格、毛利率就会低。只有把品牌做出来以后,毛利率才会提高。”
秉承“做十说九”、相信品牌离不开“宣传”的柳传志打起了第一枪。“老板先来美国做个示范,以后就由杨元庆他们自己来‘踹’(门)。”他的随行人员说道。柳老板的这一趟示范之旅中,除了联想集团,还特意向美国市场宣讲了联想控股的整体架构,推广了联想投资、弘毅投资、神州数码、融科置地等板块。
呆在旧金山的5天里,他马不停蹄地与人见面、对话,没有加入任何观光环节。他交代安排行程的下属,“只要留出一些睡眠时间就行”。
“骗子比彩电还多”
作为IT界的元老级人物,柳传志人如其名。27年商海征战,他历经波折,领导联想由一家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
“1972年我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我通过长时间不屈不挠的努力分到了一间12平方类似自行车棚的房子,那时我已经有一个两岁的孩子,最多的时候我们家在这个车棚里住过七口人,而且一住就是十三年。”2007年,柳传志在“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中如此回忆。
那时计算机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后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的收发室。一间灰砖砌成的小房子,几个小窗,墙上挂着两个红色的信箱。联想就诞生于此。
“那是一个非常寒碜的屋子,里外间加起来一共12平方米,砖结构,冬天冷夏天热,一到冬天腿就冻得不好使,相当于今天的‘贫民窟’。”柳传志如此形容。
虽然得到了很多支持,但在1984年冬到1985年春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于是,所有员工几乎都当过“倒爷”、“板爷”。后来因为听说倒卖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被骗去14万元。
而到了1987年,柳传志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骗局,由于一时疏忽,在300万元货款交给对方后,对方却突然无影无踪了。当时柳传志和同事们全都傻了眼。虽然后来相关部门找到了骗钱的人,并追回了货款,柳传志却因此落下了病。
现在柳传志每天都要午睡。“就是1987年被骗那一次后,我就一直睡不好觉。所以我每天中午必须睡一觉。”柳传志说。
中国龙吃了美国鹰
1988年,香港联想成立。1994年,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29岁的杨元庆初出茅庐,任事业部总经理,整合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
当时国际上视中国为全球最后一块最大的电脑市场处女地,纷纷前来围剿。1995年,外国电脑占据中国电脑市场份额60%以上,但联想却始终占据着销售排行前十名,这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中国品牌。
1997年,联想进行了中港整合,此后联想业绩持续走高,始终处于中国PC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0年的时候,联想在中国PC市场上已占据30%左右的份额。
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举动,使联想一跃跻身世界舞台,迅速成为世界500强。
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我们当时分析过,认为要形成一个国际上的技术品牌。可是要自己打出去,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于是当时我们就有三个路,第一是想要一个好牌子,这个就是看中了 IBM的ThinkPad,这个牌子据我们了解是IBM花了十几亿美元,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出的牌子。如果我并购以后,这个牌子就能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柳传志说。
联想在提出并购的想法之后,IBM积极递过橄榄枝,高盛和麦肯锡经过评估后,认为并购可行。可柳传志还是不放心。于是联想又找一家美国的PE公司。联想代表问,如果我们并购,你们参加吗?这家PE公司一口答应,表示绝对参加。“掏钱的主儿都说行,我兴趣就来了。”柳传志说。
随后的讨论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最后董事会下决心同意并购,是因为他们清楚了为什么IBM做这个业务在赔钱,为什么联想行,联想将会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风险。
当然,从今天的成果看来,并购的收益远比联想自身发展好。并购时,联想的营业额是30亿美元,而2010年,联想的营业额已达216亿美元;并购前,联想占全球电脑市场份额的2-3%,而现在已达12.2%。2011年第二季度,联想PC销售量的增长超过了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的8倍。
柳传志在伯克利演讲时,到场的听众充满了兴奋。“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时,有人说是中国龙吃了美国鹰,我说这很好。”一位学者在场下评论说。
执拗的柳传志说过,“联想就是我的命”。作为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仅占有0.58%的股份,他想把联想打造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在11月2日卸任当天,柳传志为自己在联想集团的生涯打了98.95分。
2011年12月12日,是个“双十二”,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这是一个好日子。这一天,无数网民在淘宝网上疯抢,为淘宝贡献了43.8亿元的交易额。同样是在这一天,素有“中国经济奥斯卡”之称的第12届“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最具分量的“终身成就奖”被颁发给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这是为了表彰他对中国PC业、信息产业乃至中国商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央视在播放获奖VCR时这样描述:“作为中国第一批创业者,1984年的一间小平房诞生了全球第二大PC厂商。在实现产业报国的同时,柳传志努力把联想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船长”再别联想
事实上,柳传志已于2011年11月2日再别联想,二度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杨元庆将担任公司CEO兼董事长以及战略委员会和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
在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杨元庆代表联想员工送给柳传志一份特殊的礼物“胜利号”战舰,并称对方“永远是我们的船长”。柳传志的礼物显然也很有寓意,他送出一尊鹰的雕像,上面写着:展翅高飞,高得让全世界都看到!
柳传志再度出山已近3年。2008年第四财季,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受阻,季度亏损达2.25亿美元。2009年2月,柳传志不得不放下高尔夫球杆重披战袍。经过对管理层和战术方向的调整,进入2011年,联想连续超越宏碁和戴尔,市场份额在全球PC厂商中排名第二。
当年柳传志重出江湖时称要“三年扭亏”,但现实成就比想象中更为丰硕。他不仅提前一年实现既定目标,更让联想口袋里有了40多亿美元的银行存款;不仅PC营收增长速度超过30%,坐二望一的地位更使联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不仅在帮助联想进一步国际化的过程中确立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战略目标,更是用心良苦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好了人事安排。
至此,柳传志确实可以功成身退了,但他是否真能如自己所言“放心”地离开“胜利号”,取决于杨元庆能否飞得更高。
“只要一些睡眠时间”
2011年3月初,美国旧金山,伯克利大学。柳传志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还是那种标准的商务打扮:深色西装、雪白衬衫、系一条黑白格领带。这位年逾66岁的中国企业教父正在进行一场名为“Lenovo’s Journey of Going Global(联想跨国之旅)”的讲座。
2月15日到20日,柳传志在旧金山呆了5天。一是为了开董事会,二是向美国市场宣传联想品牌。从“Legend”到“Lenovo”,联想集团早已不是联想控股版图的全部,却始终是柳传志很关心的“大儿子”。
2001年联想计划国际化发展时,柳传志发现“Legend ”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注册了,于是联想更名“Lenovo”。“novo” 是一个拉丁词根,代表“新意”,“le”取自原先的“Legend”,承继“传奇”之意,整个单词寓意为“创新的联想”,象征着联想从“传奇”走向“创新”的里程。
完成那场跨国大并购5年后,柳传志很明白联想集团的国际化存在怎样的短板。“除了Think系列以外,其它产品的知名度都很低。人家不知道Lenovo是什么,你的产品价格、毛利率就会低。只有把品牌做出来以后,毛利率才会提高。”
秉承“做十说九”、相信品牌离不开“宣传”的柳传志打起了第一枪。“老板先来美国做个示范,以后就由杨元庆他们自己来‘踹’(门)。”他的随行人员说道。柳老板的这一趟示范之旅中,除了联想集团,还特意向美国市场宣讲了联想控股的整体架构,推广了联想投资、弘毅投资、神州数码、融科置地等板块。
呆在旧金山的5天里,他马不停蹄地与人见面、对话,没有加入任何观光环节。他交代安排行程的下属,“只要留出一些睡眠时间就行”。
“骗子比彩电还多”
作为IT界的元老级人物,柳传志人如其名。27年商海征战,他历经波折,领导联想由一家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
“1972年我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我通过长时间不屈不挠的努力分到了一间12平方类似自行车棚的房子,那时我已经有一个两岁的孩子,最多的时候我们家在这个车棚里住过七口人,而且一住就是十三年。”2007年,柳传志在“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中如此回忆。
那时计算机革命已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后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的收发室。一间灰砖砌成的小房子,几个小窗,墙上挂着两个红色的信箱。联想就诞生于此。
“那是一个非常寒碜的屋子,里外间加起来一共12平方米,砖结构,冬天冷夏天热,一到冬天腿就冻得不好使,相当于今天的‘贫民窟’。”柳传志如此形容。
虽然得到了很多支持,但在1984年冬到1985年春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于是,所有员工几乎都当过“倒爷”、“板爷”。后来因为听说倒卖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被骗去14万元。
而到了1987年,柳传志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骗局,由于一时疏忽,在300万元货款交给对方后,对方却突然无影无踪了。当时柳传志和同事们全都傻了眼。虽然后来相关部门找到了骗钱的人,并追回了货款,柳传志却因此落下了病。
现在柳传志每天都要午睡。“就是1987年被骗那一次后,我就一直睡不好觉。所以我每天中午必须睡一觉。”柳传志说。
中国龙吃了美国鹰
1988年,香港联想成立。1994年,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29岁的杨元庆初出茅庐,任事业部总经理,整合内部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
当时国际上视中国为全球最后一块最大的电脑市场处女地,纷纷前来围剿。1995年,外国电脑占据中国电脑市场份额60%以上,但联想却始终占据着销售排行前十名,这也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个中国品牌。
1997年,联想进行了中港整合,此后联想业绩持续走高,始终处于中国PC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2000年的时候,联想在中国PC市场上已占据30%左右的份额。
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举动,使联想一跃跻身世界舞台,迅速成为世界500强。
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我们当时分析过,认为要形成一个国际上的技术品牌。可是要自己打出去,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于是当时我们就有三个路,第一是想要一个好牌子,这个就是看中了 IBM的ThinkPad,这个牌子据我们了解是IBM花了十几亿美元,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出的牌子。如果我并购以后,这个牌子就能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敲门砖。”柳传志说。
联想在提出并购的想法之后,IBM积极递过橄榄枝,高盛和麦肯锡经过评估后,认为并购可行。可柳传志还是不放心。于是联想又找一家美国的PE公司。联想代表问,如果我们并购,你们参加吗?这家PE公司一口答应,表示绝对参加。“掏钱的主儿都说行,我兴趣就来了。”柳传志说。
随后的讨论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最后董事会下决心同意并购,是因为他们清楚了为什么IBM做这个业务在赔钱,为什么联想行,联想将会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风险。
当然,从今天的成果看来,并购的收益远比联想自身发展好。并购时,联想的营业额是30亿美元,而2010年,联想的营业额已达216亿美元;并购前,联想占全球电脑市场份额的2-3%,而现在已达12.2%。2011年第二季度,联想PC销售量的增长超过了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的8倍。
柳传志在伯克利演讲时,到场的听众充满了兴奋。“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时,有人说是中国龙吃了美国鹰,我说这很好。”一位学者在场下评论说。
执拗的柳传志说过,“联想就是我的命”。作为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仅占有0.58%的股份,他想把联想打造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在11月2日卸任当天,柳传志为自己在联想集团的生涯打了98.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