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掌握高效实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系统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目的和适当的阅读方法。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2-01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9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整体理解,感知中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外写作素材,应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阅读习惯的正确方法,从阅读中学习,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在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升。在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建议。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和信息的传递,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要手段,很少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没有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被调动,致使阅读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二)教学方式单一,机械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枯燥,形式单一、机械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进行如何总结一篇材料的中心思想的时候,教师通常会进行程式化的分析,会给学生总结一些固定的模式,比如先说什么,再說什么,用一些万能的公式去做题。这样的行为虽然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对学生的能力思维等各方面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固定模板的存在,使学生的思维被固定在了一个框架中,遇到问题不去做深入的思考了,只是一味地去套用模板。学生原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就会逐渐丧失,学生们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是想寻求便捷的方式,而不愿动脑去思考。
  (三)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制约阅读能力的发展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能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常常会被教师忽视,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条件。而且有很多教师和家长都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认为那是影响学习的一种行为,反而会要求学生将精力放在教材上,割裂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缺乏丰富的人文知识,给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在一个良好的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创建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风光视频,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首先,设置预习任务。下课后,每个班的教师会给学生简单介绍下节课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在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应适当地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来回答。同时让学生通过预习至少找到一个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向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发问。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说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设立课堂讨论小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几个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讲完后,就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合作完成,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班级内部形成一股强烈的学习和思考的氛围。
  (三)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应用和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提倡自主阅读、合作讨论、个性创新、学习。这种方法的思想和实践是:学生的阅读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基础,是阅读、理解和掌握文章的过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阅读和思考,圈点勾勒,写读书笔记的感受、欣赏和评价的研究等方面,应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相互的沟通,提问、启发、深化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组织、指导,并及时和适当地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差异的习惯。
  (四)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教师可以在教室设置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籍拿到学校中,相互交换。在课间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从而在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作业,比如一星期读一本书等,并且在阅读完后利用自习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规定一些必读的数目,并且在教学和考试中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适当的考察,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帮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对所有的学生“一刀切”地进行评价。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从而使评价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评价机制,点评学生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从观念和意识上做根本的转变,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绮姣.新课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1x).
  [2] 李王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 考试周刊, 2010(5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特点,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教与学生练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学习方法的养成等几方面考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生活  中圖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21-02  DOI:10.16657/j
文化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取向,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主流心理学的元理论局限,提出了新的构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很大的
摘要:陡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诊断系统被广泛地用于各类产品的设计、生产与维护等阶段,对提高产品性能、生产率以及降低周期成本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电子诊断技术的优点入手,分析了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电于诊断技术的应用优点。  关键词:汽车维修;电于诊断;运用分析  1故障检测的理论支持和优点  现代汽车的故障检测,是运用相关检测技术尽量减少人工的检测,并对汽车的故障加以判定
摘 要:物理教学中,创新教学是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用创新教学能达到事倍功半的艺术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已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
针对影响面试效度的各种误差来源,该文引入了一种新颖的面试结果处理方法:多面Rasch模型。这一模型在结构化面试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有效测量被试的能力水平,而且为识别问题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