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和乡愁有同样的温度(组诗)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玻璃博物馆
  古埃及,火山打出的喷嚏
  在两河流域孕育出生命
  罗马、威尼斯、波西米亚
  一直走到遥远西周
  从实用走向装饰,又从装饰返回实用
  春秋年代的蜻蜓眼
  诡秘地凝视我,琢磨我
  教堂彩画圣洁,圣母慈祥
  鼻烟壶隐藏春宫图
  一切都不可触摸
  屋顶上阳光折射下来,如火焰在舞蹈
  历代工匠用想象反复歌颂
  我从碎玻璃上走过
  窗外风雨中的桃花,也像玻璃
  有些生命不会死去,破碎
  只为另一次绽放洗礼
  温汤镇
  那些跋山涉水的脚
  来到这里就不走了
  年轻和老迈一起孵在温泉里
  像一只只船,泊在港湾
  
  小镇名片上印满了硒
  像月亮从希腊语中照过来
  月光洒在一座春城边缘
  和乡愁有着同样的温度
  
  可以伸手捉住月色,再伸手
  时光倒流,定光寺前古井像两只眼睛
  一只在泉街注视过去,另一只
  在脚上瞩目前途
  在蓬莱阁
  蓬莱阁有三个兄弟
  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昵称古代四公子
  神仙住所,人间仙境
  九百年前有人盖了几间房子
  面朝大海,身悬绝壁
  几百年后有故事串起海市蜃楼
  楼里住过八个仙人呐
  八月风高,吹不动东炮台
  五尊古老铁炮似睡还醒
  弥陀寺有求必应
  我请香磕头为你祈平安
  观澜亭上,把海天一色发到千里之外
  如同宾日楼的高倍望远镜所见
  登高望远的感觉是差不多的
  但我没有看见海市蜃楼
  也没看见铁拐李和他的兄弟姐妹
  武陵源
  看你千遍也不厌倦
  陶渊明看菊,我看桃花源
  武陵源看我们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感觉这里是一座迷宫,七千年
  原始森林,七千米索道牵着
  闻狼嗷,野性会嗷入骨头
  鹰翅剪破云山雾海,见日出
  砂岩峰林便秀色可餐
  金鞭溪挥鞭二十里,鞭鞭妖娆
  若在黄龙洞迷失了今生
  就做忘了前世的洞主
  看你千遍也不厌倦
  就像武陵人,躲避战乱,忘了世外
  仰慕陶渊明的人,不要写诗
  只要有一颗隐居心,爱着好山水
  南天目山千佛寺
  白云流过玉皇坪,忘了年纪
  千佛寺香火燃尽两千年
  据说。我们在大雄宝殿沐浴佛光
  比东天目山上昭明禅寺更悠远
  听到的溪水,比西天目山下
  禅源寺的钟声更绵长
  仿佛天地间有只硕大香炉
  隐身于我们渺小的心事
  千佛寺像三足鼎上向南迈出的
  一只佛脚,我们攀上去抱住
  并非临时。寺庙倾圮犹能修缮
  人心不古无可奈何
  在千佛寺没有见到和尚
  只遇上两个女修士,佛袍
  一紫一灰,同意加微信
  告别佛界转身就是人间
  弯弯山道旁竹篱上赫然写着
  毒蛇出没,后果自负
  夜游丽水街
  廊街最先掉进丽水湖
  接着是美人靠,旗袍里的水蛇腰
  灯笼们急了,涨红脸
  也跳进了湖水里
  堤上人声喧哗,人头攒动
  鹅卵石老街见惯不惊
  乘风亭,老人们说着琴屿往事
  仿佛塔湖庙里会有仙人
  从戏台上下来,杨柳岸
  也会放出满湖莲花灯
  文峰塔,石桥旁的老樟树
  都不善言谈,只把阅历里的陈香
  一船船摇给夜色,摇给我
  这个外乡人。在丽水街
  水是一面镜子,人是一面镜子
  不知是水照人,还是人照水
  桂花香
  秋水涌向白墙黑瓦的夜里
  月光渐渐丰腴,残荷形销骨立
  而桂树则像佳人悄然登场
  当她睁开香眼,甜甜的晨雾也知道
  桂花要开了
  桂花是在阳光里开的
  一夜香气在枝头裂成瓣瓣金箔
  对于一只小瓢虫,在树底下仰望
  我眼里依然是满天繁星
  这些星光发源于内心,现形于枝叶
  迷人于花瓣
  留香于风中
  山里人忙碌的快乐也在风中
  快乐酿制着桂花茶和桂花酒
  重阳节下山之后,月亮就要圆满了
  桂花糕,桂花藕,桂花豆腐
  都是城里人喜爱的味道
  这味道能不能拨动你心里的暗香
  像拨动病中的古筝
  每次走过洒满银杏叶的寺院
  桂花谢了,但香气还在和我捉迷藏
  就像你,远远跑过来蒙我眼睛
  浓郁体香如蝴蝶,时隐时现
  就像一个人的气质
  从骨子里弥漫出来
  在青島大教堂
  鸽子引领圣洁,我们跟随
  走进红瓦,钟楼,玫瑰花
  哥特式风格和木质长椅的肃穆
  耶稣在玻璃花窗下负重
  十字架下又一次跌倒
  圣水池旁写着:请勿洗手洗脸
  我很想问:能洗心吗?
  圣母玛利亚怀抱着繁花的慈悯
  仿佛穹顶壁画上有双眼睛
  静静地看着我,看着我
  星期四的下午,弥撒已过
  管风琴像一个缄默的人
其他文献
項静是一位活跃于当今文坛的青年文学评论家,我曾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读到过她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以其独特的见解与犀利的文笔为人所叹服;但项静也写小说,这很令我感到惊奇,在刚开始阅读短篇小说《宇宙人》的开头,我的眼前倏忽出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项静,一个作为小说家的项静。确实,项静的小说语言则从一个侧面显现出其不凡的文学功底与极高的艺术禀赋,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有别于其评论性文字的全新的风格特点——简约
期刊
手指被切出条口子,蒋汉明没发觉,直到血流到菜板上,把菜染红了,痛感涌弥上来,像心脏被划了一刀。  今天女儿蒋晴川竟然没迟到。他跟她约十一点,“别来晚了,张阿姨和她儿子要过来吃饭,客人来了你还没到,像什么话。”女儿没找借口,只微微皱了皱眉。  吃饭时,蒋汉明发现女儿化了个大浓妆,浓得模样都变了,身上套了条深粉色领口开得有点低的连衣裙,好几次,她低下头吃东西,他都忍不住想帮她拉拉领口。女儿右手边,坐着
期刊
周师傅不止是管村的异乡人,也是林场的老师傅、小徒弟以及我们这些临时人员的异乡人。比起来,他的异乡人身份比我们厚,比我们重,也比我们大,所有组成异乡人的物质和气象,在他身上也更明显,更触目。  倘他不说话,也可在短暂一段时间中,成功掩藏自己的身份。比如,从邮递员手里从容淡定地接过报纸。送信人总以为他是林场的正式人员。但他有些慌张而激动地在送信人面前不停抖动报纸的动作,就暴露了他的身份。但送信人并未戳
期刊
每当我突然发觉所行之事对生命的背叛,便会放任记忆的洪流涌向身体各处。  那污浊的卷着被时间发酵了的一切的洪流,一旦冲进大脑,撞向天灵,就可以让我在闷痛中重新体察到快感——一种对自己现行的背叛加以肢解与剖析的快感。  此时,我正被这种快感猛烈进攻着,因而不得不去天台喘口气。这是我来东南城市求学的第一年,温吞潮湿的空气加剧了记忆所带来的闷痛。所幸那散发着青苔味道的梅雨暂时停了下来,此处也尽可以极目远眺
期刊
1  “哦,英雄!不是别人,是你的儿子为你点燃了最后的火焰。”——笔者反复考量,决定将《迟到的挽歌》的结句,引来作为这篇小文的起句。这个结句,这个场面,悲恸,沉重,庄严,圣洁,让人掩卷而复掩泪。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结句吗?当然没有!——这是不可省略、不可替换、不可更改、不可移动的结句。这个结句,还呼应了这首长诗的开篇第五行:“你的身体已经朝左曲腿而睡。”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环形结构?一则,情感具有回
期刊
2020年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很多改变,因为疫情的原因尽量克制出门的欲望,计划中回家也是一拖再拖,写一篇跟家乡有关的小说就有了点寄情的意味。2019年开始,我准备写一个系列的小说,都是以人物为主的,写那些在我脑海中经常来回飘荡和反复思念的人,这篇是其中一篇。到2020年,我在城市生活的年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农村生活的时长,乡村和乡土写作也不再是备受关注的题材,甚至已经是比较土气的代言。我经常问自己还能写什
期刊
她盯着盘子里泛油光的香肠,将单面蛋戳碎,和鹰嘴豆搅拌在一起。蛋液和橘色的酱汁混合后变得更加黏稠,面包片焦黑的边缘浸泡在其中。她放下叉子,轻轻叹了口气。  窗外,英格兰的绿色原野在静谧的晨雾中铺过来,一直滚到窗边。而屋子里——在这间老宅的餐厅,地毯散发出温暖陈旧的气味,年轻的面孔在嘈杂声中交错而过,他们端着餐盘寻觅、落座、兴奋地交谈。很快,十几张铺着白色桌布的方桌就被填满了,只有她的对面的座位还空着
期刊
一  “那么,后来呢?”  那时候,我常常这样问父亲。  有时他在看书,有时他在画图,有时他在修理东西。  被追问的时候,他没有嫌过烦,总是好脾气地停下手中的事,继续讲他的童年。  冬夜漫漫,孩子们聚集在奶奶的床头取暖。裹小脚的奶奶不识字,但会讲狐仙的故事。好狐仙和坏狐仙都很美丽。故事结局大多是好狐仙为了救老百姓,历经艰险战胜恶势力。但有一次例外,一个好狐仙爱上了凡人。可她打不赢为非作歹的坏狐仙,
期刊
引 子  2020年11月4日至6日,有幸跟随省作协唐诗之路采风团一起采风。时间太紧,行程太密,唯捡拾一些闪光的碎片留存,空闲时翻出来,可慰平生。如果说它们还带着点诗意,那就更好了。  一  要有水。他说。  时值晚秋,他——为了表述方便起见,我们就叫他大李吧——和他的工友们跋山涉水,最终发现这片地方时,暖阳正烈,熏风如醴。作为这拨烧瓷人的头头,大李的年纪应当30出头,黝黑,精干,目光如炬。彼时,
期刊
一  上面的掉了  要丢床底  下面的掉了  要丢房顶  上面床底下面房顶一定要记清  一次我记混了把上面的丢到了房顶  都说这颗是再也长不出来了  然后大早就会变成  从未见过面的爷爷的样子  二  每次端起那只碗  都會先留意一下  把好边朝里  吃饭没什么影响  喝汤则要就着煤油灯  否则夜色会不知什么时候流一地  打碎的已不知去向  唯有这只  让我不得不对生活又谨慎了几分  三  还要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