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人情和农耕社会的日常(创作谈)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很多改变,因为疫情的原因尽量克制出门的欲望,计划中回家也是一拖再拖,写一篇跟家乡有关的小说就有了点寄情的意味。2019年开始,我准备写一个系列的小说,都是以人物为主的,写那些在我脑海中经常来回飘荡和反复思念的人,这篇是其中一篇。到2020年,我在城市生活的年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农村生活的时长,乡村和乡土写作也不再是备受关注的题材,甚至已经是比较土气的代言。我经常问自己还能写什么?记忆也越来越空疏,但我所经历过的那个乡土生活本身一定是扎实的。我只能使用虚构的工具,去填补和缝合记忆的空白,我想用一种绵密的语法去表现那里的生活——物质、人情和农耕社会的日常。而实际上,固然了解一些乡土的现实,但毕竟已经隔膜了,我所能写的是那里的风度和精神,我想每一个有乡土生活经历的人往往都难以忘记,也难以祛除那个空间给予自己的痕迹。我想把这些痕迹用小说的方式写出来。
  小时候经常跟奶奶去一位孤老太太家串门,她们有一种远房亲戚的关系,以姐妹相称。老太太住在一间简陋的房舍里,腰背驼得厉害,很艰难地绕到灶台去烧水,特别糊弄地把早饭剩下的热一热中午吃。我奶奶每次过去她家,会帮她烙几张饼,做一些饺子之类的复杂饭食,一次多做一些,留备她多吃几顿。我在乡人们的闲谈中知道她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儿子的名字叫天赐。村里人经常说起那个叫天赐的少年,如何聪慧怎样的脾性,如何骑马戴花离开我们村,又如何在战场上牺牲掉的,好像他们都亲眼见过一样。这个不幸的消息最初被隐瞒了很久,孤老太太不认识字,到村部总能拿到一封封“虚假”的信,都是本地干部以儿子的名义写给她的,然后再念给她听。之后很多年,她才知道真相,缓慢地接受了噩耗,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恢复了内心的平静。她在我心中留下的形象就是拄着拐杖去领抚恤金,红色的证书放在一只篮子里,吊在拐杖上,走一步篮子摇晃一下,让人觉得沉甸甸的,仿佛是时代巨大的暗影压在一个偏远之地普通人身上的重量。很多年后,我去过中越交界的一些村镇,清晨逛早市的时候,听周围的人说起街面曾经发生过的战事,仿佛看到我们村那个走散了的天才少年。
  小说中的放映员有我家一位亲戚的影子,因为经常借宿在我们家,一种天生的多才多艺,并且是无师自通,绘画和唱歌特别厉害,我记得小朋友们都特别崇拜他,似乎他引领着一种跟本土生活不一样的风潮。小说中写到过一个细节,就是早上起床盯着看他如何梳妆打扮,那是最早见到男生这么爱美。做放映员的那段日子,他在我們那一带是风云人物特别受欢迎,他跟本地男青年的追求和想法完全不同,周旋在各种女孩之间,但从不谈婚论嫁,跟我父母年纪差不多,但我快读小学的时候,他还没有结婚。最终他娶了一位小他十多岁的女孩,女方父母非常抗拒,还引起了一场大风波。他喜欢喝酒,到处都有人请他吃饭,或者以请他吃饭为荣,在电影失去农村市场之后,他没有及时转变想法,很多跟他一起的人离开这个行业去打工,去做生意,只有他非常寥落地继续做这件接近黄昏的事业。1993年他身体出了大问题,英年早逝,死于常年酗酒和郁郁不得志。
  这篇小说粘合了两个英年早逝,但在我记忆中闪闪发光的人物,我尝试去讲述一个狭小空间里生命之间的精神传递,有一个偶像就像一盏灯在前面,后来者潜移默化地被偶像的光芒所吸引,哪怕拍电影这种不可能的事情,也在孤注一掷地坚持着。随着时间的发展,理想主义的东西消失了,生活也恢复到了日常的面貌。但那个最初的光芒发出者,那种充满光芒的日子是值得记忆和书写的,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内敛的,他们在内心默默含蕴着这种美。小说的结尾是我老早就想好的,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你不愿意再去拜访的偶像,你不愿意再去见他(她),宁愿他们留存在记忆中的高光时刻。乔治·奥威尔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的开篇很有感情地写过一段话,“我喜欢他,希望他也同样喜欢我。可是我也知道,要保持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我必须不再见他;不消说,我的确再也没有见过他。在西班牙,人们总是这么萍水相逢。”我明白那种感觉。
  非常感谢《文学港》杂志,我这一写作计划中的8篇作品有2篇发在这本杂志。感谢我的责编雷默老师对我的信任和认可,也感谢他愿意跟我一起讨论很多细节问题,缓解了初学写作者内心的焦虑。从一个评论写作者转换渠道变成小说写作者,思维和行文方式都是不同的,但写作就是模仿,评论是模仿,写小说也是,模仿那些创造此种文体模式的人们说话的样子。评论家写小说有很多方式,我愿意选择一条最普通的方式,循规蹈矩去体会他人内心的风暴。
其他文献
(一)  这是我第一次在刘派家醒来。  薄荷绿的纯色床单,绵软,柔细,清清凉凉,像被白云海风轻抚,像被椰林树影撩拨。是她的做派。翻个身,转过脸,蹭上她的枕套,头发甩上光滑的后背,酥酥痒痒。趴着,蚂蝗一样,紧贴床铺,贪婪地呼吸。  刘派去上班了吧。她留下的余温和甜暖的香气,让我舒展、心安,这是干净清爽的女性才能拥有的秀气的味道,不像男人们,不是烟酒味,就是汗臭味,如果恰巧两种都没有,那也一定有雄性荷
期刊
骑士的朋友圈已经三天没有更新了。许嘉给骑士发了个让他快点出来的表情包之后,就开始点外卖。她在点鸡排还是煲仔饭的选择上纠结着,后来索性闭上眼,在心里玩“点点豆豆”:点呀,点呀,点豆豆,点呀点,点豆豆,点到谁,就吃谁……她点到的是煲仔饭。  煲仔饭做起来有点慢,外卖的时间限制是点餐到送达在半小时之内。30分钟刚到,许嘉就接到外卖小哥的电话,说是就快到了,问许嘉能不能先点收货?许嘉说好,就点了。许嘉这半
期刊
那天,他愁云惨淡地抱着个敞口的大纸箱子进了小区,街坊四邻都瞧见了。  一进屋,他就把钥匙撂下,将纸箱搁在了门口处。他先去卫生间洗了洗手,又到厨房转了一圈。冰箱里只有两根蔫掉的小葱和一颗西红柿。接着他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  墙上时钟秒针转动的声音格外清晰,同他每天下班回家后一样。通常,他喜欢在此时什么也不干,只坐着听秒针的声音,如同执行某种沐浴仪式,以清洗掉他一天结束时满心的灰尘。这天,仪式进行的时
期刊
一  我到老家的时候,才知道许苇出事了。他从镇医院回来,拄着拐杖,一只脚悬着。镇医院要他住院,他想想还是到阳城好,阳城骨伤医院名医张的一个汪姓媳妇与他老婆是远房亲戚。我只好捎他们回阳城。到骨伤医院一问,才知道汪医生不上班,向值班医生磨了半天才要来了电话,打过去,不接。值班医生说,不熟悉的电话她是不接的,她最烦休息时打扰她。  他不死心,通过亲戚的亲戚打电话,许久,才得到一个消息,汪医生在乡下度周末
期刊
作为“70后”,我对《宇宙人》中的露天电影院颇为熟悉。那是我们童年时代最爱的地方。我们会在下午就提前溜入大院,不但可以逃票,还能占据最佳观影位置。黑夜来临,人群开始聚集喧嚷,卖汽水、凉面、桃片糕、萝卜丝饼、花生瓜子的小贩来回穿梭。我们快乐得忘记了作业和考试,也忘记了平时爱玩的跳房、扔沙包、抽陀螺、拍香烟壳、办家家宴、交换毛泽东像章,一心沉迷在光影陆离之中。大幕布的两头各系在一根柱子上,粗糙而松垮,
期刊
項静是一位活跃于当今文坛的青年文学评论家,我曾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读到过她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以其独特的见解与犀利的文笔为人所叹服;但项静也写小说,这很令我感到惊奇,在刚开始阅读短篇小说《宇宙人》的开头,我的眼前倏忽出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项静,一个作为小说家的项静。确实,项静的小说语言则从一个侧面显现出其不凡的文学功底与极高的艺术禀赋,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有别于其评论性文字的全新的风格特点——简约
期刊
手指被切出条口子,蒋汉明没发觉,直到血流到菜板上,把菜染红了,痛感涌弥上来,像心脏被划了一刀。  今天女儿蒋晴川竟然没迟到。他跟她约十一点,“别来晚了,张阿姨和她儿子要过来吃饭,客人来了你还没到,像什么话。”女儿没找借口,只微微皱了皱眉。  吃饭时,蒋汉明发现女儿化了个大浓妆,浓得模样都变了,身上套了条深粉色领口开得有点低的连衣裙,好几次,她低下头吃东西,他都忍不住想帮她拉拉领口。女儿右手边,坐着
期刊
周师傅不止是管村的异乡人,也是林场的老师傅、小徒弟以及我们这些临时人员的异乡人。比起来,他的异乡人身份比我们厚,比我们重,也比我们大,所有组成异乡人的物质和气象,在他身上也更明显,更触目。  倘他不说话,也可在短暂一段时间中,成功掩藏自己的身份。比如,从邮递员手里从容淡定地接过报纸。送信人总以为他是林场的正式人员。但他有些慌张而激动地在送信人面前不停抖动报纸的动作,就暴露了他的身份。但送信人并未戳
期刊
每当我突然发觉所行之事对生命的背叛,便会放任记忆的洪流涌向身体各处。  那污浊的卷着被时间发酵了的一切的洪流,一旦冲进大脑,撞向天灵,就可以让我在闷痛中重新体察到快感——一种对自己现行的背叛加以肢解与剖析的快感。  此时,我正被这种快感猛烈进攻着,因而不得不去天台喘口气。这是我来东南城市求学的第一年,温吞潮湿的空气加剧了记忆所带来的闷痛。所幸那散发着青苔味道的梅雨暂时停了下来,此处也尽可以极目远眺
期刊
1  “哦,英雄!不是别人,是你的儿子为你点燃了最后的火焰。”——笔者反复考量,决定将《迟到的挽歌》的结句,引来作为这篇小文的起句。这个结句,这个场面,悲恸,沉重,庄严,圣洁,让人掩卷而复掩泪。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结句吗?当然没有!——这是不可省略、不可替换、不可更改、不可移动的结句。这个结句,还呼应了这首长诗的开篇第五行:“你的身体已经朝左曲腿而睡。”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环形结构?一则,情感具有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