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资料袋”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在有些课文后面安排了一个栏目“资料袋”,有的介绍作者生平,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有的介绍记录方法,有的补充与课文相关联的材料……“资料袋”因其“占地面积”不大,所以很不显眼,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甚至遗忘。但是,既然教材中编入“资料袋”这个栏目,肯定是因为它具有价值,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它。那么,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挖掘“资料袋”的潜在价值,巧妙地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明确内容,让“资料袋”成为学习课文的引子
  “资料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结合课文内容,把“资料袋”里介绍的资料当作课堂学习的引子,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亲近感。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三年级上册)一文的课后“资料袋”给学生带来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四幅少数民族的人物图片,亮丽的头饰和各具特色的服饰格外引人注目。傣族的小伙子们穿着柠檬黄的服装,敲打着象脚鼓,正伴着节奏在跳舞;景颇族姑娘身着黑色平绒缝制的紧身衫,脖子上挂着的银项链和银项圈特别引人注目;阿昌族姑娘都喜欢在包头上插一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还有心灵纯洁的象征意义;德昂族女子上身穿蓝色或黑色的紧身短衣,胸前的衣服都用宽幅的条纹来装饰。课文讲的是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聚居在一起的少数民族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孩子就在同一所学校学习。我们所教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情况不太了解,那么课文中所讲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呢?他们的穿着打扮和生活习惯跟汉族有什么不同呢?因此上课伊始,我就用课件出示“资料袋”里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人物的头饰和服饰,猜一猜是哪个民族,说一说是从哪些方面判断出来的,还知道这个少数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然后出示正确答案,当堂验证学生猜测得对不对,这样学生就非常积极地参与到“看图片猜民族”的活动中来,在猜猜说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了解了少数民族的特点,感受到了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为学习课文打下了愉快的基调。
  二、适时出示,让“资料袋”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资料袋”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设置的,与课文有着密切的关系,恰当地利用它,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得更加全面。好几篇课文的“资料袋”中都有关于课文作者生平资料的介绍,适时出示“资料袋”,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到课文作者,从而减小对课文的陌生感。
  《花的学校》 (三年级上册)的作者是印度的泰戈尔,课后的“资料袋”中就出示了一段话,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泰戈尔的成就、获得的奖项以及作品的名称,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行字,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看到课文用这样“严肃”的文字来介绍一个人,内心是很惊讶的,读完以后就会产生一种崇拜的感觉。再如《穷人》(六年级上册)一文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课后的“资料袋”中也出示了有关作者的介绍内容。“资料袋”除了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以外,还包含了俄国作家高尔基和德国作家茨威格对他的评价和描述。高尔基的评价简洁明了,指出了托尔斯泰的巨大成就,而茨威格注重于描写他的外貌特征,运用“多毛、浓密、长髯、纠缠不清、一绺绺”等词描写“茂密的须发”,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如“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等幽默风趣地描写了他的外貌特征,学生读了以后对托尔斯泰的浓密的胡须和灰白的鬈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栩栩如生的描写使书本上托尔斯泰的头像变得立体化起来,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丰富了,那么读他的作品也就有了更浓的兴趣,对他的感情便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类介绍作者的“资料袋”使用起来非常灵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以在课堂学习开始的时候使用,作为引出课文内容的一个引子,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放在课文将要结束时使用,让学生对作者取得的成就作一次总结。
  三、体悟方法,让“资料袋”教会学生做有心人
  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后“资料袋”是一个很好的语文材料源,好好地利用它,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的写作方法。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上册)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课文中作者通过详细的观察,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以及如何用“脚”爬墙。学生学了课文以后,都对观察事物產生了兴趣,那么怎么观察事物呢?观察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教师就利用课后的“资料袋”向学生介绍观察日记的两种记录形式:图文结合和做表格。每一种记录方式针对同一种事物展开的长期的观察记录,“图文结合”利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拍摄了四张不同时间段的银杏树的照片,从图片上进行前后对比,可以一目了然地感受到银杏树的叶子、种子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发生的巨大变化;图片下面写上相应的文字说明,细致地记录了银杏树种子颜色的变化、开始掉落的时间以及叶子的颜色由浅绿色到黄色的过程。“做表格”是把观察的情况分为几个部分以后分别记录下来,例如书中列举的是对蚕进行观察记录,分“时间、体长、颜色、吃食情况”四个方面记录观察到的各项数据和现象,通过纵向比较,可以让人清楚地看到蚕宝宝的生长变化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学习“资料袋”中介绍的记录方法,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付之于行动。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选一种植物,观察一段时间,试着用“资料袋”中提供的方法记录它的变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像作者那样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拓展延伸,让“资料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使用“资料袋”的目的还在于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学习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使用工具材料的能力。一部分课后“资料袋”就向学生展现了语文书上很少出现的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观潮》(四年级上册)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介绍的钱塘江大潮奔涌不息的场面不断地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有些学生就产生了好奇: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呢?除了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以外,其他时间也可以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吗?为了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教师就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钱塘江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引起的。由此可以推知,在其他时间涨潮时,也能观看到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只不过没有观潮日那天气势宏大。“资料袋”的右上角还附有一张地图,中间部分用黑色的字体标注了钱塘江大潮发生的地点是在杭州市、海宁市、盐官镇,用蓝色的字体标注了钱塘江大潮的发源地是杭州湾,让学生读完文字资料以后再去地图上找一找钱塘江大潮所处的位置,直观地感受杭州湾呈“喇叭形”的样子。有的学生还可以从地图上看到钱塘江位于浙江省,与浙江省相邻的分别是江苏省和上海市。另外,从这个“资料袋”里还可以挖掘出很多地理知识,很多学生就从此时开始认识了地图,并且找来《中国地图》在上面仔细探索其他的省市所处的位置。
  课后“资料袋”的使用使学生的知识面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很多学生觉得语文真是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只要乐意去探究,就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小小的课后“资料袋”,蕴藏的内容可真丰富。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它的价值,用好它,让它小小的“身材”尽可能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本学期轮到给五年级上阅读与讲故事课,基本环节是:读故事—自己练讲五分钟—小组内轮流讲—评出优秀选手—优秀选手班上讲。一个年级几百个学生,是听课的班主任最先发现了问题:最近上台讲故事的优秀选手大多不是我们班爱发言的学生,为什么?  这一段时间我们读的是《中华优秀人物故事》。今天的课开始了,我重复着每节课同样的话:“你对书中哪个部分感受最深,可以将其讲给同学们听,现在开始准备5分钟。”学生们或深思,或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通过阅读方式实现的,有效的阅读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含义,深化文本情感,培养良好语感。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通常是从整篇细读到部分细读,再回到整体。正是这样的阅读方式,能让学生在循环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巩固课文中的字词,从而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文本细读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认真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所以,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成为了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学好古诗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四部曲”式的古诗词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导入——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如放音乐、画画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知,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更是传承我国文化的一大途径,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阅读更是学生树立精神品质的重要方式,低年级正是阅读培养的启蒙阶段,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又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弱,并且识字量小,大多无法独自进行大
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仅依赖于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更重要的是与他们能否在学习过程中自如地借鉴他人的表达形式与表达方法有关。笔者现结合《山雨》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本的表达范式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以使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力、敏感度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山雨》是一篇散文,作者以抒情优美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清幽雅致而不失旖旎的山林风景图。文中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是课标对第一学段诗歌阅读教学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学中,笔者尝试从感受诗语言的画面美、情感的意趣美、表达的结构美三方面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发展思维,丰满想象,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现以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一文为例,说说自己在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方面的做法。  一、美美地读:感受诗语言的画面美  朗读课文始
用“整合、对比”的思维教语文,是统编本教材的新走向。这就需要教师有整体的意识,关注单元、篇目之间的整合和对比,在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内容、方法的开放互补。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单元语文要素、课型特点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使每节课目标明确,训练点突出,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  一、整合,推进线性阅读  当前,语文课从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主走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从只注重教科书走
统编本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都明确而又具体地提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精准的航向。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语文要素自然落地生根呢?  一、明晰语文要素  教学之前,教师要能够对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梳理,真正明白语文要素在本单元中需要落实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这样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以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所在单元为例,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传统形式的阅读以搜集资料、阅读教师推荐的纸质资料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阅读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各有各的特点和优势,排斥任何一种阅读形式的做法都有失偏颇。当下语文教学,就需要充分利用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这两种形式的优势,在统整之下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一、便捷性:网络阅读让传统阅读更及时  在时效对比上,网络阅读的及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语句优美的段落,增加积累。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设计思路】  根据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