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麦浪,翻滚在午后的阳光里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色的麦田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显得辉煌而耀眼。山地金秋的阳光从不灼人,即使在午后也温柔可亲。有时从远处的天边吹来一丝丝凉风,与阳光携手,犹如亲爱的姑娘来拜访,使我感受到无限惬意。
  记得那时,在收割的季节,我常常孤独一人伫立在麦浪起伏的山地上。
  我身后高大的山脊上有一棵老榆树安详而古朴地默立着那里。山脊的后面,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浮着一两团厚厚的白云。
  天地沉寂,树叶在婆娑抖动着,空气清新纯净而略带麦香……我站在麦田中,将目光掠过波动的麦地,投向远处的山峦。我的表情朴拙而安静,我与麦田浑然一体,麦田闪烁着一种远古时代的气息。
  阳光亮亮地落在我的臂膀上,落在我手中握住的那把弯弯的镰刀上;微风掠过我的额发,我的发丝飘拂得十分轻盈。
  麦地与天空,橙黄与湛蓝分明,对比强烈。在天与地之间,那棵古榆,站成了一种永恒而宁静的象征。
  我面对起伏的麦田,心情无比激动。麦浪的翻滚很像是一种情绪的波动。我望着麦子优美而富有激情的动态,犹如观看一场大型的群体舞蹈表演。
  我默立于天空与麦田之间,秉领天地之精气,感受着麦子恢宏的舞蹈……许多年,就这样,我依靠阳光和麦子,使自己的生命变得一天比一天茁壮起来。
  面對金黄色的麦子,我高举着月牙般的镰刀,却迟迟不肯动手。我割麦子时常常有一种屠杀无辜的负罪心理。我在心中默默地与麦子对话:麦子啊,你费尽周折将自己孕育成熟,难道等待的就是农人的这一镰吗?
  麦子突然停止了舞蹈,个个低垂着脑袋,像害羞的少女又像沉思的哲人。麦子十分坦然地说:可是收割并不等于死亡呵,来年被农人再撒进土地,我们不又成长一回成熟一次吗?
  我说,如果被农人磨成面粉吃了呢?
  麦子说,那我们依然存活于农人的生命之中。
  我与麦子完成了童话式的对话。我被麦子的话语感动了!我突然糊涂起来,究竟是农人应该感恩于麦子,还是麦子应该感恩于农人呢?……
  沉默过后,从西北的天空吹来一阵悠然的风,麦子又开始舞蹈。麦子去意徊徨,来意蓬勃。
  山地宁静入玄。从远处的村落里,隐隐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声。
  整个午后,我的情绪完全沉浸在金秋麦田的感染中,我身处麦田有一种永恒恬淡的超尘之感,我特别珍惜与麦子待在一起的最后时光。因为,在许多年后的我这一代,即将结束与麦子为伴的农人生涯。……我至今不知道我是我家族的多少代农人,我也不知道我的祖先身处麦田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知道我的祖先的血液里流淌的全部是麦子的精英!
  如果没有麦子,我们该怎么办?
  我开始割麦。
  我的臂膀被阳光和劳动铸造得结实有力。我割麦的技巧早已娴熟,我割麦的技巧不像是自己训练出来的,倒像是从祖先的血脉之河流淌下来的一种遗传。
  我割出了第一个麦捆,接着又割出了第二个麦捆……我的劳动顿时闪射出一缕现实主义的光芒。其实,我割出的麦捆不过是有史以来,在我的家族史上无数个麦捆中的其中几个麦捆,可它们汇聚起来,却成了一种劳动的珍珠和河流,闪耀而贯穿了我的家史!
  我非但喜欢割麦,我还喜欢捆麦捆。我捆的麦捆结实、整齐而紧凑。我捆麦捆的动作如老农般娴熟优美。我割的麦捆越来越多,排列有序的麦捆犹如二方连续图案,直接体现着劳动的优美。我的眼神和气质与麦子十分融洽和谐,我割麦从不觉得苦和累。割麦劳动很像是一种对现实苦难的回避。
  后来,我离开了山地。在城里,我很少有机会与麦子相处在一起,但我却能日日看到麦子的粉碎形象。看到面粉,我便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我感到自己和麦子的命运一样,正在一天天被岁月和现实挤压和粉碎。
  我结束了家族的最后一代农人生涯,走出了山地……但麦田犹在,村庄犹在,它们表现出的耐力是无与伦比的。
  当我再次回到那块金色的麦田时,我已经感染了文森特·梵高握住左轮手枪走进奥费斯麦田的那种孤独和痛苦的心情……生命和心灵的家园一旦失去,再回归寻找就变成了一种临时性的安慰。
  在城里,感到惶惑感到压抑时,我就开始追忆麦田的宁静。我一旦将笔锋伸进原始的村庄和麦田,就会有一种慰藉,文字也一个个似乎变成了麦穗,金灿灿而沉甸甸的……难道文学与麦子就是这么一种血肉关系吗?真有意思!
  在麦田的那个午后,我一口气割下了一亩多地。我看重自己的收获,因为那是最后一次收割!
  正想鼓劲,镰却老了。我便提着镰,走出麦地,走上山冈,来到山梁土岗那棵唯一的古榆树下。树荫立即将我笼罩在阴凉之中,我身上闪烁的光亮也随之消失了。
  我坐下来开始磨镰。磨镰的声音在山冈上单调而有节奏地响着。磨镰和割麦一样,都有点像艺术劳动,轻松中蕴藏着一种说不出的快意。
  磨完了镰,我便仰脸躺在树荫下稍作歇息。我望着湛蓝深邃的天空,看树叶婆娑,聆听着远处山峦的斑鸠发出的咕咕鸣叫声。斑斑驳驳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柔柔而静静地注视着我……那时,所有人世间的苦难和痛苦,还有很早以前就已崛起的富贵以及后来的种种利欲和诱惑,都变得遥远而又遥远!我不争荣耀也不会被谁一剑刺伤,我的情绪如泉中之月明净透亮,如蓝天博大如白云祥和……我是不是达到了一种生命的极致?
  后来,我睡着了。
  自由的梦长着天使的翅膀在金色的麦田和瓦蓝的天空之间飞来飞去,忽高忽低,忽远忽近……
  ——选自《散文》1994年第1期
其他文献
龙应台,是台湾众多作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位,从《孩子,你慢慢来》到《目送》到《亲爱的安德烈》,每一本都流露着母亲般的温柔,行如流水的文字,恰到好处的情感,总是扣人心弦,这本用三年的时间,凝结成36封书信的文字,更是教会了每一位父母和孩子如何沟通。  一纸书信,牵连着的是两颗炽热的心,一生挚友,收获着这世上最美好的感情,有儿子的困惑,有母亲的担忧,有闲暇的趣谈,有独自的见解,他们从学生的玩耍谈起,讨论
期刊
我和老伴习惯每天下午到外边转悠转悠,以求缓解长时间写作的疲劳。我们散步不到远处,就在周边的街道路边转个圈儿,还相互挽着边走边聊,好似闲庭信步。我们较多的话题是谈论诗词和文章的写作。有时走到书亭也会停下脚步,老伴喜欢看《炎黄春秋》和《新周报》,如果有,他总要买上两本。他十分喜爱看书读报,可以说读书看报成了他的老习惯,简直是时时不离手,一时不看就有了饥饿感,新书一到手,就急于翻阅,走在路上也是如此。遇
期刊
大麦青稞,既属于高原特有,亦为世界稀有之粮食物种,是否也同样需要关切保护?这事儿,抑或人们尚未全然意识到。  一些上岁数的乡人心里有话欲说还休:曾经紧挨庄廓的一片片青稞田,说消失就整个消失了(近几十年间,青稞以不可逆之势收缩向高海拔地带。究其原因,首推气候变化,它们实在忍受不了那个热)。  好就好在,在更高更远处,青稞与乡亲们形影不离的日子一如既往。大家按部就班,表明青稞久经考验不在话下。独步高处
期刊
晨起,一眼便瞧见手机微信上朋友发来的信息:“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过了腊八就是年啦,祝君腊八节快乐。”  昨天才过完元旦,感叹“岁月如叠加着翻薄的日历”的笔迹尚未晒干,今早就收到了要过年的信息,顿觉这信息来的太过仓促。静下心来仔细盘算,可不?还有15天就是小年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再想,离春晚只有三周了!岁月从来都不会放慢脚步,转眼又到了行
期刊
上天把油菜与青稞恩赐给门源,真是绝妙的搭配。青稞对于门源人来说不仅仅是油菜之外的主要农作物,更是门源面食的灵魂所在。诚然,门源小油菜已被世人所熟知,百里花海更是惊艳了四周八荒。如果说油菜花是门源的华丽盛装,而青稞则是门源的血液和魂魄。  青稞属于稞麦,在青海高原谓之青稞,与青盐一样有了地域色彩,自然在人们心头注入了那浩瀚无际一往情深的蔚蓝烟波,因而高贵因而辽阔。对于土生土长的门源人来说,在很长一段
期刊
云雀,成千上万只悬吊的金铃铎,忽高忽低,忽缓忽疾,摇响钴蓝的天空。  此刻,在祁连山南麓,一波一波的青稞簇拥着秋天。亿万根麦芒闪着耀眼的金光,随风摇晃。随眼望去,那光线相互摩挲、交织、融合,变幻万千,使人感到微醺的眩晕。大约这就是醉秋的一种。  如果把视角从这宏大的场景收窄一些,聚焦大墩岭上我们村那一块袜样儿地,一幅收获青稞的画面就渐次清晰起来——  这是一个农历中秋时节。昨夜的月光还仿佛逗留在山
期刊
头顶是澄莹的天,耳旁是飒飒的风。  听潮起潮落,观日升日坠,赏云起云飞,望水天苍茫,思渺渺心事,聊未来畅想,可谓风华正茂,激情飞扬。至今我的脑海中还常常出现这样一个美丽的剪影:清晨,一轮红红的朝阳冉冉升起,一艘扬帆渔舟从阔广的飞云江水面上穿过晨曦缓缓而行……这是我在西山的流年碎影。  西山是我家乡浙江瑞安市内的一座小山,现已改建为公园。我已有三十多年未登了,不知西山有无变化。回到家乡后,心中又涌上
期刊
秋天到了,结果的树或不结果的树都一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冬天到了,大雪飘飘,寒风吹彻。一棵树独立于村庄大地,它一定会感到彻骨的寒冷。而春天到夏天,当一棵树重新披上绿衣,树叶婆娑,树枝摇曳,焕发出盎然生机时,它的心情一定是充满快乐和希冀的。当一棵树独立于天地间时,它的心情也许是孤独的;当一棵树和许多树群聚于山峦沟谷时,它也许又是另一种心情。当一棵树从年幼走到衰老,经历了风雨击打、岁月磨砺,它的心情一定
期刊
六月中旬,站在青稞地边,麦浪波涛汹涌,天空云朵翻卷,大地生气蒸腾。著名军旅作家祁建青一行数人深入生活来门源调研青稞种植基地,阳光正浓,他手搭凉棚,深情地眺望着眼前无垠地绿野,几个省协作家簇拥在畔,一同打眼欣赏。成千上万的麦芒在斑斓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齐整地律动着,摩挲着,交织着,洋溢着田野应有的活力生机。  我们几个地方上的作者立于一隅一边四下里打量,一边看远方来的客人暸望着天地,一幅贪婪热
期刊
了解青稞是青海的一种重要标识,远远晚于青稞与其他地域的渊源。  这种生长于数千米海拔的高寒地带的谷物,几千年来有着无数的传说,更有其学术上的渊源繁复的考据、别称,而最为令人动容的,它的一个名字叫裸麦。据说它是植物中为数不多的,敢于向苍天裸露自己果实的植物。  无疑这是一种源自灵魂的勇敢与献与,更加使植物摆脱了固有的惯性,从而更有如一种来自植物深处的昭示。昭示着在青海,这片神秘壮美、苍远磅礴的山河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