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赏析唐代人物画《步辇图》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是我国古代人物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影响深远。在唐代众多著名的人物画家当中,我个人更推崇阎立本,他的人物画不仅写形,而且传神,甚至能充分体现时代审美特征和暴露其阶级局限性。
   在高一美术鉴赏教材中,有一节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容,其中就有阎立本的《步辇图》。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自由讨论和师生互动中赏析《步辇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知人论画,引导学生了解画作者,为深入赏析《步辇图》做好准备
   为此,我设置了如下两个问题:(1)作者的生平?(2)了解作者对了解画作有什么帮助?第一个问题容易,通过查找资料可以快速了解作者的生平:作者阎立本(?—673年),是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著名画家,唐太宗时任工部尚书,官至右相,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
   第二个问题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若能突破这个问题,对了解画作的创作意图是大有帮助的。于是,我作了如下的点拨:(1)鉴赏古诗可以运用 “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古画能不能“知人论画”呢?(2)可结合初中历史课本学过的有关唐代画家阎立本名作《步辇图》的知识进行思考。
   这样一点一拨,学生思维之水便畅通,他们纷纷展开讨论。最后经讨论,学生们得出了如下正确的结论:
  由阎立本的生平和创作经历,我们可以知道:他不但驰誉丹青,而且仕途显达。他的作品常常反映重大社会政治活动,集中体现出儒家文艺观中“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功能,如武德九年绘制的《秦府十八学士图》、贞观十七年绘制的《凌烟阁功臣图》、在太宗皇帝去世后设计的《昭陵列像图》。
  二、引导学生讨论《步辇图》的画面内容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名作《步辇图》,记录了一千三百多年前,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描绘唐太宗接见藏族使者禄东赞的情景。画的左侧,有虬髯执笏者,当是朝中引班的礼官。其后拱手肃立者,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一人当是朝中的翻译官。画的右侧,唐太宗坐于辇上,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持扇,有的打伞,各具姿态。《步辇图》是一幅工笔重彩画。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步辇图》里的人物形象。教师提出第一个讨论题:该画中的人物形象怎样?学生通过欣赏、讨论,纷纷总结出一些零碎的答案:(1)人物容貌特征明显,吐蕃使臣身材瘦小,穿着与众不同,有藏族服饰特征;(2)大唐皇帝身材高大,颇有帝王风度……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简单的整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画作的故事内容:《步辇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反映我国古代各族人民要求团结统一的历史画卷。唐太宗和吐蕃使臣的容貌被刻画得十分鲜明生动,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所描述的故事情节。
  接着,我向学生提出第二个讨论问题:《步辇图》中的人物表情、神态生动吗?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和师生互动后也总结出一些看法:(1)画家依靠服饰、举止,特别是容貌神情,生动地刻画了藏族使者的精神气质和神态;(2)面对大唐皇帝,表现出不亢不卑的神态,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和才智,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雄才大略和非凡气度的帝皇形象……
  由是断之:优秀的人物画不仅要求画家能画出对象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深入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在情感变化。即形、神要兼而有之。
   三、引导学生探讨《步辇图》的时代审美特征和作者的阶级局限性
   《步辇图》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审美特征和暴露了作者怎样的阶级局限性?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便挖空心思在画面中寻找相关的线索和信息。同时,教师作出适当的引导,如:(1)画中人物身材体形差别大吗?(2)和其他朝代相比,唐代人物画的人物体态有什么特征?
  经过一番讨论、举证和领会,学生们最终达成共识:画中人物比例大小与其身份地位高低成正比,而且画中的“汉人”丰颊肥体。针对同学们的认识和体会,教师作出了肯定和小结:生活于盛唐时期的阎立本是一位宫廷画家,他的作品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突显帝王高高在上的地位,通过人物身材比例大小的刻意描绘,显示出他们阶级身份和地位的贵贱;同时,他的作品也体现出盛唐时期独有的审美特征,那就是以体肥颊丰为美。
  四、引导学生探讨《步辇图》所反映的历史意义
  作为一幅描绘历史事件的作品,《步辇图》是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意义的。经过上面过程的讨论,再稍为点拨引导,学生经讨论后,最后答案便水到渠成:《步辇图》是最早反映中国汉、藏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画卷。作品从情节到形象刻画,都突出了汉藏通婚事件的政治意义,是汉藏友好往来和血肉相连历史的真实写照。《步辇图》的创作,就是为了纪念、歌颂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
  赏析绘画艺术作品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美术新课标的必修课。在赏析唐代人物画《步辇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赏析人物绘画作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既让学生深刻认识了唐代人物绘画作品的意义,又为推广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目的:探寻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Kringle5基因注入玻璃体腔后,在眼球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为基因治疗视网膜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已经构建包装好的rAAV-Kringle5-GFP,滴度为2.5&#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IVTA)治疗葡萄膜炎黄斑囊样水肿的效果,并对其治疗结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方法:分析研究
新一轮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赋予了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同时也确立了其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开发和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我们的课堂多姿多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环境、所处的社会,会发现大量鲜活的课程资源,关键是如何广泛地、综合地、合理地开发这些资源,使之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其应有的课程意义与
创造力,也称为创造性,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在当前全面推进培养创新型和实操能力为核心的幼教人员的新形势下,把握影响创造力因素,探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已成为现今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一、影响个体创造力发展的四个方面因素经研究者研究,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包括四类因素,即生理基础因素、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个体的知识和智力水平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某种语言群体里的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语言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出社会生活的一角,还能看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本文从英文单词的形式、构词用法等方面浅谈一些和性别有关的单词。    一、指代男(雄)性的词语概指两性    英语中表男性的词语可用以兼指两性,涵盖的范围很广,但表示女性的词语却没有这种功能。英语常用man, mankind, h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举例的优劣往往同教学效果成正比。上课时教师如果能针对所阐述的观点适当地举例,那么政治课教学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适当的举例可以更好地诠释教材观点,充实教学内容,发挥学科功能。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举例,经过总结我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思想性和教育性    思想教育是政治课教学的本质职能,是每位政治教师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课堂举例时,始终要把思想性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