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视性的美学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66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文学魂,成东方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在当代文化迫切期望大繁荣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摄影文学横空出世,它以创新者的姿态,利用迅猛发展的摄影技术将传统文学带入了“读图时代”。自摄影文学作为复合艺术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要沿着理论与实践双重创新的道路前行。年初,摄影文学的首倡者成东方的《摄影文学魂》(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版)一书出版了,这本融合了文化创新、学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学科创新、艺术创新、思想创新的文学理论专著,使我们从中不仅能看到成先生对摄影文学二十年如一日的用心坚守,还能在众多名家之言中感受到摄影文学以及审美复合思想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990年3月3日,成东方怀抱着“长江后浪推前浪,文学不可能止息”的观念,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摄影文学发展前景广阔》一文,首次提出“摄影文学”的概念。自此之后,摄影文学就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掀起了层层波浪。《摄影文学魂》一书的序言一改往昔书目序言的叙述风格,凝聚中国名家学者对摄影文学的“百家之言”磅礴开场。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了一幅群贤毕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欣荣之境。其中,不乏诸如汝信、钱中文、童庆炳、徐中玉、李希凡等名家的智慧之言。在名家多领域、多视角、跨学科地对摄影文学的阐释中,摄影文学的发展空间愈显宽广;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讨论、碰撞中,摄影文学的气质愈显灵动与活泼。可以说,《摄影文学魂》一书是摄影文学研究、创作、教育、传播和发展的必备之作,是摄影文学入编全国高校通用教程之后又一重大学术成果。它为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体味摄影文学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契机。由于该著名家云集,新见迭出,学理深厚,史料宏富,读之受益匪浅,在此,笔者谈几点肤浅的读书心得,略表敬贺之意。
  一、应运而生: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摄影文学虽是创新之物,但它的前世今生与传统文学和摄影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摄影文学在传统文学普遍存在的互文关系中引入了读图时代特有的互视特性,将通常意义上的以文字为媒介的文学,变成了一种图文互释的互介性艺术。《摄影文学魂》让人清楚地看到,在文学发展的数千年历程中,虽然翰墨飘香的符号世界出现过无数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但是,传统文学徒有探索“诗画融合”的心气,却始终没能逃脱形象间接性之抽象符号的束缚。诗画之间以各自的表意抒情优势雄视对方。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众文化粉墨登场,成为了文化市场的主流,于是传统文学的精英范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就在这时,日渐精益的摄影技术为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春天,摄影文学自此应运而生。
  在《摄影文学魂》中,成先生深刻地阐发了他对摄影文学的理解,在《与时俱进的摄影文学——关于摄影文学的对话》中对摄影文学下过如下定义:“摄影文学是摄影、文学等艺术形式,包括传媒和印刷等现代技术手段伴随而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通过现代传媒流行的、依靠现代复印技术制作的、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经过一幅或者若干幅连续的摄影画面进行表现的,运用文字进行说明和描述,形象地创造生活世界,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依其所言,摄影文学就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文学,它将媒体和文学艺术的种种精华融为一体,在传统文学的围炉里重燃起了熊熊火焰。在摄影文学广阔天地中摄影纪实文学、摄影散文、摄影诗等种类百花争艳,愈显这边风景的多姿而迷人。
  关于摄影文学的生成机制问题,《摄影文学魂》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探讨。孙绍振先生提出的“审美错位轮”、阎国忠先生提出的“螺旋机构说”、黄鸣奋先生提出的“互文性”以及成先生自身所主张的“审美复合论”等都为摄影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新思路。在以上理论中,笔者更倾向于互文性一说。因为,摄影和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态,具有各自的特性,它们的综合是和而不同、互补而又彼此独立的综合。所以,在图文联姻、技艺互渗摄影文学中,摄影文本和文学文既是一种互文性的综合,也是一种互视性的呈现。
  众所周知,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认为,所有文学作品的文本中都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种文本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是互文性。而一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正是由大文本中这些并列的小文本之间的特殊对话关系所构成的。摄影文学除了保持着传统文本的互文性特点之外,还增加了图像之维,使文本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它是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时代艺术理论观念的流变方向。换言之,摄影文学之中图像与文字的互相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神奇魔力本身,就是一种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艺术创新。
  二、交相呼应:图文互释的艺术演绎
  如前所述,摄影文学是科技时代文学与摄影的联姻。在摄影文学这一大文本中,图片文本和文字文本之间存在着对立而统一的关系。首先,摄影作为独立的文化的载体,它的作品往往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并且,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打印技术的日臻成熟,摄影作品的颜色越发绚烂,对事物的表现也越发鲜明。但是,图片呈现出来的事物往往只是一个特定的部分,米尔佐夫用“互视性”(intervisuality)的概念告诉我们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越多图片,越少真实”。
  而文学作品中诗歌的婉约表达形式占据了半壁江山,文字给人的情感找到了抒发的窗口,同时也提供了更多丰富的信息。但是,对文学中文字的解读又需要有一定的学识、学养,所以传统文学并没有逃脱精英范式。综上可知,作为独立文本存在的图像与文字都存在着优势与不足。对于图像而言,文字的介入会使其拥有更加丰富的信息,更具有创造性,使摄影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灵魂。文字还可以赋予图片更强的时代感,使图片在特定的主题下展开,赋予图片更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并为读者通过图片准确获取真实信息提供保障。对于文字而言,画面直观性往往更容易引人入胜,从而激发读者对文字的解读欲望。并且,图片的绚烂色彩也让文字更具有感染性、画面感和亲和力,使文学从高高在上的“云端”真正走向大众的怀抱。   但必须指出的是,摄影文学中摄影和文学不是不分彼此的完全融合,而是辩证的统一。即摄影文学中的图像与文字相互映衬,又各具特色。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在摄影文学中,图片与文字二者之间互为补充,又互相升华,碰撞出来了神奇的火花。“如果说摄影是一双翅膀,文学则是怎么用这样的翅膀让感觉灵思通过文字飞扬起来。” 如果说文学是一双翅膀,摄影则是怎么用这样的翅膀使理想情思通过图像越飞越高。二者都是一个拥有独立色彩的个体,却又借助着彼此的翅膀翱翔。于是,色彩越发斑斓,翱翔越发自由。
  三、走向未来:坚守审美复合之魂
  阅读《摄影文学魂》,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摄影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嫁接、再生,它是在传统文学土壤中植入摄影的枝条,并辅以现代科技的肥料,在人们的千呼万唤中孕育出来的。它不仅以全新的形式赋予了文学和摄影这两种艺术形式彰显时代性的蓬勃生命力,同时还为人身体机能的不断延伸提供了可能,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如今,不论是对摄影文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摄影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然而,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使人对技术怀有了莫名的恐惧,有人仍在怀疑:摄影文学未来依靠技术的发展能否一帆风顺?如今,摄影文学正在用自身的稳健发展向世人证明这种顾虑是杞人忧天。
  在大众文化飞速发展,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与日俱增。无数事实证明:无论是单纯的摄影图像还是单纯的语言文学,都已经不能满足来自作者的表达需要和读者的接受需要,人的审美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入了复合式阶段。它要求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从而带来的具有独特的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文学魂》坚守审美复合理念,为摄影文学走向未来的理性自信提供了依据。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摄影设备的家庭化,摄影将进一步拉近文学与人们的距离。摄影文学不再仅仅是学者大家们抒发情感、记录学识、激昂文字的艺术活动方式,也成为了大众挥洒激情和创造性,表达自己情感的休闲娱乐方式。摄影文学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将艺术与生活都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阅读《摄影文学魂》,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摄影文学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全新的艺术形式,虽然如少年一般朝气蓬发,但是“新事物”的成长总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图像与文字的融合过程中总会存在磕磕绊绊,所以,摄影文学在信息时代和读图时代要想逐渐主流化,仍需坚定意志、“上下求索”。看着如今形势一片大好的摄影文学,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摄影文学的创新之路是不能止息的,文艺理论的创新之路也任重而道远,在文化富强的建设的漫漫之路上,创新会是那束照亮前方的阳光。愿摄影文学这朵饱含创新之魂的时代之花,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开出一地芬芳。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农郁)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在以观察实验、操作实验为重要教学手段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会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碍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发展。近年来,我担任学校的科学教学工作,现在我就“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师备课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
朗读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文本阅读的重要方法,但是,着眼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人们对朗读教学的关注程度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在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由此,并未将朗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学生情感培养等领域的作用发挥出来。探究朗读教学之于小学语文文本阅读的作用,并汇总相应的实施策略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  一、朗读之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  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强化、智力的启发以及语感的培养等
<正> 一、概况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有病床700多张,日出入院100多人次。以往每逢在院病人医疗费用结算时,只能靠增加人员,组织突击加班加点进行。要及时、完整、
总结了解放军总医院近几年医院感染管理的经验,提出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认为医院感染率的监测采取前瞻同查的方法更实用;健全管理机构是质量保证的组织基础,提高认识是质量保证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长期以来,朗读一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
据说,以前广东人管马来西亚叫&#39;南洋&#39;,今年暑假,我们就要&#39;下南洋&#39;去看个究竟啦。金色亚庇到达吉隆坡后的第二天,我们飞到了东边的亚庇。听说亚庇是金色的,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也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昼夜是怎样交替的等等都是我们身边的科学。科学被作为一门学科纳入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老是能发表文章?”“为什么别的家长那么会教孩子?”让我们抛开干巴巴的教育理论,请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和“别的家长”现身说法,用真实生动的实例告诉
创造性思维,是新思维,是学生在科学学科获得新知识,取得新成果的捷径。学生采用创新思维,能够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快速获得正确,有效实验结论的方法。  一、科学教师的预设作用  科学教师,应该具备超前性、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合作,探究科学教材中的知识,去验证科学课中的实验结论。  有的学生好静,喜欢理性思考,内心缜密,语言表达能力强,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读书习惯不佳,只思考书本
新《纲要》提出:“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应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探索、创造。”在幼儿成长阶段中,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兴趣那就是“玩”,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近些年来的许多实践证明和专家的研究,区域活动成为幼儿很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很重要,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们常会忽视自主性探索的培养,习惯包办代替。教师可好好利用区域活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