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小学校体育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教育部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体育给予了越来越多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出台了很多鼓舞人心的政策,比如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测评成为中考升学的重要依据等。但受地区、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是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状况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去甚远。
一、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体育不受重视
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工作现状是:体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仍然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体育分数在中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加大了,一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到九年级下学期体育中考前猛增训练量,针对中考项目突击训练,淡化竞技的素质教育理念。而体育考试结束后体育课就全部让给“主课”——所谓文化课的考试复习冲刺。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而中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原因。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为了将来的出路。在农村,学校和家长尤其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有的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来上“主课”,比如语数外。
二、体育教学设施差,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优质的体育课更是需要完善的设施器材作支持。调查发现,一些农村学校连一只完好的足球都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没有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和器材普查时拿出来应付。
三、体育课堂不规范,质量差
体育课堂随意、散漫,运动量达不到要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调查中发现,农村不少学校对体育课的评价,主要还是看教案,学校要求和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比起锻炼身体,学生安全更重要,体育课安全事故是压在体育老师头上的大山。
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体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其竞争意识,培养其勇于进取精神,开发其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小学体育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终身体育作为教学的一项中心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二、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不足、质量堪忧的现状,一方面要为体育教师提高待遇,适当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招揽大专院校优秀体育专业毕业生加入,为农村中小学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学校和各级领导要多给农村体育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各学校之间交流,或者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外派学习深造。
三、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大力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保障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真正到位,按要求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等,不能滥竽充数,敷衍塞责。学校应设立器材设施使用制度,有序有效充分地运用到体育课上,切实改善体育课质量,丰富学校体育项目。损坏的器材设施应及时上报并修复或更换。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农村学校应该比城市学校有更好的活动和锻炼环境,学校体育应该有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对体育训练和辅导,应与其他学科平等地纳入绩效工资和考核,对优秀的学生和教练员给予大力鼓励和奖励。应该定期举办学校运动会、乡运动会、县运动会,形式可以是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等,形成长效机制,调动基层体育教师积极性,不让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被埋没,使得体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逐渐形成重体育的大环境。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已开始确立,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我国的学校体育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乡村体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主管部门和全社会都应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体育不受重视
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的工作现状是:体育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仍然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体育分数在中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加大了,一些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到九年级下学期体育中考前猛增训练量,针对中考项目突击训练,淡化竞技的素质教育理念。而体育考试结束后体育课就全部让给“主课”——所谓文化课的考试复习冲刺。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而中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的原因。
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是为了将来的出路。在农村,学校和家长尤其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有的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来上“主课”,比如语数外。
二、体育教学设施差,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是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优质的体育课更是需要完善的设施器材作支持。调查发现,一些农村学校连一只完好的足球都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没有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和器材普查时拿出来应付。
三、体育课堂不规范,质量差
体育课堂随意、散漫,运动量达不到要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调查中发现,农村不少学校对体育课的评价,主要还是看教案,学校要求和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比起锻炼身体,学生安全更重要,体育课安全事故是压在体育老师头上的大山。
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体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其竞争意识,培养其勇于进取精神,开发其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小学体育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终身体育作为教学的一项中心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与文化教育的结合,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二、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不足、质量堪忧的现状,一方面要为体育教师提高待遇,适当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招揽大专院校优秀体育专业毕业生加入,为农村中小学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学校和各级领导要多给农村体育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可以各学校之间交流,或者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外派学习深造。
三、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大力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应保障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真正到位,按要求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等,不能滥竽充数,敷衍塞责。学校应设立器材设施使用制度,有序有效充分地运用到体育课上,切实改善体育课质量,丰富学校体育项目。损坏的器材设施应及时上报并修复或更换。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农村学校应该比城市学校有更好的活动和锻炼环境,学校体育应该有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对体育训练和辅导,应与其他学科平等地纳入绩效工资和考核,对优秀的学生和教练员给予大力鼓励和奖励。应该定期举办学校运动会、乡运动会、县运动会,形式可以是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等,形成长效机制,调动基层体育教师积极性,不让有体育天赋的学生被埋没,使得体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逐渐形成重体育的大环境。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已开始确立,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已经出台,我国的学校体育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乡村体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主管部门和全社会都应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