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高中生阅读能力不尽理想。本文以人民版必修教材为基础,着重从教材正文、教材插图、教材表格、资料卡片、导语和专题小结等方面的阅读进行研究,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教材;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在把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掌握“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由此可见,历史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普遍比较低。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高中生学习负担比较重。特别是高一学生,每天有至少7门课的作业需要上交,此外还有需要背诵的“口头作业”。学习习惯欠佳。不少学生要么只看课堂笔记,要么只背教师上课让划出来的“重点知识”。心理上不重视。不少学生总觉得历史是“副课”,考前去背一下就可以了,不知道怎么阅读。有些以后打算选择文科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教材阅读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教材正文的阅读
1.类比法
把相似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比较,不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如人民版《必修一》91页: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年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指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段话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1972年美国只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至于代表中国的是什么政府没有指明;1978年在1972年“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美国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比较可以理解为什么1972年中美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可以推出中国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承认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2.联想法
《必修二》156页关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教材这样写到:“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看到“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我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中国澳门”,于是,我提问学生:“哪里没有加入?”学生经过思考,不难得出结论。
再如,《必修二》20页,在描写宋代都市商业繁盛的情景时,教材这样写到:“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不少学生看到这句话往往不会产生共鸣,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的情景,问他们“这个情景是否似曾相识?”反应快的学生立刻想到了“武大郎卖炊饼”的情景,从而加深了印象,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3.示错法
关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我做如下设计:1951年,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一起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我请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改错。
不少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必修一》159页,“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签定了《巴黎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能够得出结论:英国没有加入。
于是,我继续追问:“还有没有需要纠正的?”在我的提醒下,学生通过与教材的比对,不难找出第二处错误。我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里不能用‘德国’取代‘联邦德国’?”“因为当时的德国有两个,它们是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民主德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加入。”历史课代表这样回答到。“民主德国为什么没有加入呢?”我继续追问。“因为当时冷战已经开始了。”历史课代表这样回答。
把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以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不再今天背了明天忘。
4.倒推法
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势。例如,在《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节,讲到《诗经》时,我问学生:“《诗经》是谁编的?”不少学生一片茫然。于是,我换一种提法:“《四书》中的《五经》是谁编的”“《五经》是哪些书?”学生不难得出结论:《五经》是孔子编的,《五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因此,推出一个结论:《诗经》是孔子编的。倒推法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挫折法
挫折法是指先不提醒学生注意事项,等学生失败了,再和他们一起去找原因。同样是《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节内容,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兴起的先后顺序”教师事先不做任何强调,课后作业中,教师引用了这道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诗—词—赋—小说 B.楚辞—诗—戏剧—小说
C.戏剧—小说—诗—赋 D.诗—赋—词—戏剧
答案选D。但是,不少学生在思维定势之下,看到“诗”,理所当然地想成“唐诗”,所以,错选B。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学生自然印象就深刻了。
二、教材插图的阅读
“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历年高考题中,都有图片题,而历史图片很多直接来源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插图。
例如《必修一》50页有这么一张图:《同盟会党员证》。
这张图虽然很多字是繁体字,但是,高中生要认出里面的字并不难,教师可以就这张图片设计以下几个小问题:(1)这张党员证出现的时间应该不早于哪一年?根据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学生不难得出1905年这个答案。(2)“庚戌年”可以判断这一年属什么生肖?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生肖文化。 《必修二》64页有这样一张图片,标题是“孙中山北伐时用过的餐具”,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北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学过必修一内容的学生不难得出答案:1926年。(2)孙中山是哪一年逝世的?学生回答:1925年。(3)教材为什么说这是“孙中山北伐时用过的餐具”呢?是教材弄错了么?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让学生课后去网上查资料,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查找资料,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孙中山曾经进行过三次北伐,这和我们《必修一》教材说的“北伐”是两码事,《必修一》的“北伐”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经过自己动手搜集到的信息无疑让学生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北伐”历史的了解。
三、教材表格的阅读
教材中的表格数据来源相对比较可靠,往往也是命题者的重要命题依据。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重视对表格的解读。
《必修一》41页有一张表格“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零17天\&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零26天\&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零16天\&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战场是最早开始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战场也是最迟结束的战场之一。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场中坚持最久的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教材“资料卡片”的阅读
教材中的“资料卡片”被编者放在角落里,容易被学生忽视,历史教师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让它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例如《必修一》39页有这么一段“资料卡片”: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通过这段内容,可以看出它做出“动员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
《必修一》教材64页“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一标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陷阱:毛泽东在什么场合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生不假思索:“当然是在天安门城楼上。”于是,我引导学生去看64页的“资料卡片”: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教师进而补充: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五、教材“导语”与“专题小结”的阅读
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句话放在历史教材中的“导语”中却再合适不过了。导语部分介绍了本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学生在学习一个专题之前,先学习导语,可以避免“一叶障目”的缺陷,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必修一》专题三导语部分,让学生一望而知,本专题主要介绍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分别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学生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做到了“胸有成竹”。
“专题小结”把本专题的内容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考前复习时,运用得当,可以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当然,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历史时间”就是这至关重要的“米”。人民版教材是按照专题来编写的,学生对历史的时空感较差,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把历史事件的线索理清楚,从而加深认识。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有因果,搞清楚因果关系,就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才能更好地总结得失,才能少走弯路。再次,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历史研究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非常强调“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例如《必修三》教材中关于纸的发明,教材用了这句话“……这些残纸文书的发现表明,可能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编者小心翼翼地用了“可能”这个词,可谓严谨之极。它告诉我们,说话要留有余地。最后,要激发学生敢于怀疑的勇气。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有不迷信权威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和突破,社会才能进步。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教材;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在把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逐步掌握“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由此可见,历史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普遍比较低。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高中生学习负担比较重。特别是高一学生,每天有至少7门课的作业需要上交,此外还有需要背诵的“口头作业”。学习习惯欠佳。不少学生要么只看课堂笔记,要么只背教师上课让划出来的“重点知识”。心理上不重视。不少学生总觉得历史是“副课”,考前去背一下就可以了,不知道怎么阅读。有些以后打算选择文科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阅读。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教材阅读能力,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一、教材正文的阅读
1.类比法
把相似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比较,不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能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如人民版《必修一》91页: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年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指出:“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段话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1972年美国只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至于代表中国的是什么政府没有指明;1978年在1972年“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美国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比较可以理解为什么1972年中美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可以推出中国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承认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2.联想法
《必修二》156页关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教材这样写到:“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看到“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我们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中国澳门”,于是,我提问学生:“哪里没有加入?”学生经过思考,不难得出结论。
再如,《必修二》20页,在描写宋代都市商业繁盛的情景时,教材这样写到:“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不少学生看到这句话往往不会产生共鸣,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的情景,问他们“这个情景是否似曾相识?”反应快的学生立刻想到了“武大郎卖炊饼”的情景,从而加深了印象,也提升了学习的兴趣。
3.示错法
关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我做如下设计:1951年,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一起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我请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改错。
不少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必修一》159页,“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签定了《巴黎条约》,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能够得出结论:英国没有加入。
于是,我继续追问:“还有没有需要纠正的?”在我的提醒下,学生通过与教材的比对,不难找出第二处错误。我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里不能用‘德国’取代‘联邦德国’?”“因为当时的德国有两个,它们是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民主德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加入。”历史课代表这样回答到。“民主德国为什么没有加入呢?”我继续追问。“因为当时冷战已经开始了。”历史课代表这样回答。
把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以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不再今天背了明天忘。
4.倒推法
学生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势。例如,在《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节,讲到《诗经》时,我问学生:“《诗经》是谁编的?”不少学生一片茫然。于是,我换一种提法:“《四书》中的《五经》是谁编的”“《五经》是哪些书?”学生不难得出结论:《五经》是孔子编的,《五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因此,推出一个结论:《诗经》是孔子编的。倒推法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挫折法
挫折法是指先不提醒学生注意事项,等学生失败了,再和他们一起去找原因。同样是《必修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一节内容,关于“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兴起的先后顺序”教师事先不做任何强调,课后作业中,教师引用了这道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诗—词—赋—小说 B.楚辞—诗—戏剧—小说
C.戏剧—小说—诗—赋 D.诗—赋—词—戏剧
答案选D。但是,不少学生在思维定势之下,看到“诗”,理所当然地想成“唐诗”,所以,错选B。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学生自然印象就深刻了。
二、教材插图的阅读
“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历年高考题中,都有图片题,而历史图片很多直接来源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插图。
例如《必修一》50页有这么一张图:《同盟会党员证》。
这张图虽然很多字是繁体字,但是,高中生要认出里面的字并不难,教师可以就这张图片设计以下几个小问题:(1)这张党员证出现的时间应该不早于哪一年?根据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学生不难得出1905年这个答案。(2)“庚戌年”可以判断这一年属什么生肖?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生肖文化。 《必修二》64页有这样一张图片,标题是“孙中山北伐时用过的餐具”,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北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学过必修一内容的学生不难得出答案:1926年。(2)孙中山是哪一年逝世的?学生回答:1925年。(3)教材为什么说这是“孙中山北伐时用过的餐具”呢?是教材弄错了么?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让学生课后去网上查资料,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查找资料,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孙中山曾经进行过三次北伐,这和我们《必修一》教材说的“北伐”是两码事,《必修一》的“北伐”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经过自己动手搜集到的信息无疑让学生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北伐”历史的了解。
三、教材表格的阅读
教材中的表格数据来源相对比较可靠,往往也是命题者的重要命题依据。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重视对表格的解读。
《必修一》41页有一张表格“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零17天\&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零26天\&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零16天\&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战场是最早开始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场,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战场也是最迟结束的战场之一。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场中坚持最久的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教材“资料卡片”的阅读
教材中的“资料卡片”被编者放在角落里,容易被学生忽视,历史教师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让它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例如《必修一》39页有这么一段“资料卡片”: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通过这段内容,可以看出它做出“动员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
《必修一》教材64页“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第一标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上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小陷阱:毛泽东在什么场合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生不假思索:“当然是在天安门城楼上。”于是,我引导学生去看64页的“资料卡片”: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教师进而补充: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五、教材“导语”与“专题小结”的阅读
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句话放在历史教材中的“导语”中却再合适不过了。导语部分介绍了本专题的历史发展线索,学生在学习一个专题之前,先学习导语,可以避免“一叶障目”的缺陷,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必修一》专题三导语部分,让学生一望而知,本专题主要介绍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分别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学生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做到了“胸有成竹”。
“专题小结”把本专题的内容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考前复习时,运用得当,可以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当然,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历史时间”就是这至关重要的“米”。人民版教材是按照专题来编写的,学生对历史的时空感较差,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把历史事件的线索理清楚,从而加深认识。其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历史事件的发生必然有因果,搞清楚因果关系,就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才能更好地总结得失,才能少走弯路。再次,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历史研究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非常强调“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例如《必修三》教材中关于纸的发明,教材用了这句话“……这些残纸文书的发现表明,可能西汉早期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编者小心翼翼地用了“可能”这个词,可谓严谨之极。它告诉我们,说话要留有余地。最后,要激发学生敢于怀疑的勇气。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该有不迷信权威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和突破,社会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