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业院校中,“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弘扬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要办出质量和特色,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发展历史短,原来基础差,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尤其缺乏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明显特长的师资。可以说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职教专业师资现状堪忧,职教师资存在着突出的问题,所以急需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
首先,要制订师资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教师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多措并举,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我校在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时要求每位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除必须达到本科毕业的合格学历、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胜任本学科教学外,文化课教师必须熟悉一门专业课,专业课教师必须掌握1~2种专业技能并获得一种以上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每个专业组的专业教师中应有5~10名中级工技术职称,有3~5名高级工技术职称,有1~2名学科带头人,并规定在福利待遇等方面给其特殊的优惠政策。
健全激励机制,制定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规划,并付诸实施,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中“双师型”的比例,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动手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实践性教学得到了加强。
健全对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将教师的考核结果全部与评优、聘、降、奖、罚挂钩。考核方法包括学生考评、教师师德建设委员会测评、教务科考评及教研组考核,有明确的考核方法和合理的考核标准。严格规范以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命题考试卷、阅卷、教科研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检查制度,并对检查内容进行具体量化,对检查方法进行科学规范化,使检查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公正性,检查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强化管理引导,经常组织教研活动,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实践中增强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是对提升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力促进。各专业科组织集体备课,组织老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汇报课,组织专业教师多听名师课。我们必须加强专业课堂的教学研究。向教育大家、名家学习,向艺术大师借鉴灵感,向文学家汲取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全方位提升专业教师的自身修养。把这些人类积累的精华内化为专业教师的自身素养,让这些素养再在专业课堂之中得到释放,我们的专业课堂必将鲜活起来。
重视对专业技能教师的培养。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原则,加大培训力度。我校的做法是:①根据具体情况,克服经费、人员、时间等方面的困难,设立教师培训基金,出台有力政策,鼓励中青年技能教师在职或脱产攻读学位。②通过与其他兄弟院校签订师资队伍合作建设协议等方式支持鼓励技能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参加不同程度的进修培训和学历教育,激发教师更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把培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科研经费、实验室建设、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倾斜。③不仅加大培训力度,促使提高学历层次,还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制定培训内容。
规划专业理论课教师培训,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参加实践。我们认为,根据我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如果教师处于缺乏技能的状况,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并且获得证书。
在培训时,不仅要加强校园培训基地建设,而且要重视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或亲自参加生产经营,了解生产第一线应用的新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掌握经营知识和经验,使教师做到:要求学生会的技能,自己先掌握,甚至技高一筹。同时也应加强本校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使生产实习基地成为锻炼和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摇篮和场所。
建立并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我校自2001年进行第一次学科带头人评选以来,不断完善和健全学科带头人制度,形成了一套对学科带头人的评选、考核、管理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任务都已有明确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要通过制度创新,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促进职教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不拘一格,启用新人。年轻教师是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为了促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领导经常分析研究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在用人制度上变论资排辈为论能考绩,既看学历,更重能力,对可以压担子的年轻教师,相信他们,不拘一格,委以重任,让他们能大胆工作,让他们多挑一点担子,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还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懂得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专业教师的技能要常提高、常更新,其教育教学理念也要随时代而不断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立足于当前传统技能,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前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责任编辑:王锋旗
首先,要制订师资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教师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多措并举,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制定规划,明确目标。我校在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时要求每位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除必须达到本科毕业的合格学历、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胜任本学科教学外,文化课教师必须熟悉一门专业课,专业课教师必须掌握1~2种专业技能并获得一种以上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每个专业组的专业教师中应有5~10名中级工技术职称,有3~5名高级工技术职称,有1~2名学科带头人,并规定在福利待遇等方面给其特殊的优惠政策。
健全激励机制,制定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规划,并付诸实施,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中“双师型”的比例,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动手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实践性教学得到了加强。
健全对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将教师的考核结果全部与评优、聘、降、奖、罚挂钩。考核方法包括学生考评、教师师德建设委员会测评、教务科考评及教研组考核,有明确的考核方法和合理的考核标准。严格规范以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命题考试卷、阅卷、教科研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检查制度,并对检查内容进行具体量化,对检查方法进行科学规范化,使检查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公正性,检查结果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加强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强化管理引导,经常组织教研活动,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实践中增强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是对提升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力促进。各专业科组织集体备课,组织老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汇报课,组织专业教师多听名师课。我们必须加强专业课堂的教学研究。向教育大家、名家学习,向艺术大师借鉴灵感,向文学家汲取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全方位提升专业教师的自身修养。把这些人类积累的精华内化为专业教师的自身素养,让这些素养再在专业课堂之中得到释放,我们的专业课堂必将鲜活起来。
重视对专业技能教师的培养。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原则,加大培训力度。我校的做法是:①根据具体情况,克服经费、人员、时间等方面的困难,设立教师培训基金,出台有力政策,鼓励中青年技能教师在职或脱产攻读学位。②通过与其他兄弟院校签订师资队伍合作建设协议等方式支持鼓励技能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形式,参加不同程度的进修培训和学历教育,激发教师更新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把培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在科研经费、实验室建设、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进行倾斜。③不仅加大培训力度,促使提高学历层次,还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制定培训内容。
规划专业理论课教师培训,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参加实践。我们认为,根据我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如果教师处于缺乏技能的状况,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并且获得证书。
在培训时,不仅要加强校园培训基地建设,而且要重视在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活动。学校有计划地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学习,或亲自参加生产经营,了解生产第一线应用的新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掌握经营知识和经验,使教师做到:要求学生会的技能,自己先掌握,甚至技高一筹。同时也应加强本校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使生产实习基地成为锻炼和培养专业课教师的摇篮和场所。
建立并完善学科带头人制度。我校自2001年进行第一次学科带头人评选以来,不断完善和健全学科带头人制度,形成了一套对学科带头人的评选、考核、管理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学科带头人的职责、任务都已有明确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要通过制度创新,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促进职教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不拘一格,启用新人。年轻教师是职教师资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为了促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领导经常分析研究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在用人制度上变论资排辈为论能考绩,既看学历,更重能力,对可以压担子的年轻教师,相信他们,不拘一格,委以重任,让他们能大胆工作,让他们多挑一点担子,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几年来,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还建立了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懂得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专业教师的技能要常提高、常更新,其教育教学理念也要随时代而不断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要立足于当前传统技能,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前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