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对于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指出了开展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必要性,并针对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专业化;辅导员 ; 培训;研究;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化的建设离不开专业化的培训,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能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以专业化的视野开展高校辅导员培训研究是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必要性
(一)现实要求。
所谓“专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应当是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培养,掌握有关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辅导员培训不仅要使辅导员了解一些学生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工作方法,而且要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
(二)个体发展的要求。
一是系统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由于受到自身学科领域的局限,辅导员大多无法系统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岗位的基础性要求;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校学生学生构成的层次性、复杂性日益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凸现,学生工作任务繁重,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有一批专门人才投身到辅导员工作中。因此,开展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是辅导员成长、满足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的必然。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完全适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容缺乏针对性、目标相对较低。
目前辅导员培训多停留在以辅导员岗位职责的一般介绍、常规的工作方法总结以及政策、规定的诠释上,以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为主,缺乏对培训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培训内容较狭窄,在对辅导员分层次、分阶段的适应性引导、职业能力提升、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的培养、个性化发展以及辅导员工作所需掌握的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着力较少,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培训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理论培训、工作讨论等,缺乏交流的氛围和一对一的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培训经费,难以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培训活动,无法为辅导员提供系统的信息,致使培训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缺乏专业化培训的机构和师资队伍。许多高校对辅导员的培训基本上都由学生工作部(处)组织,没有设立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专门机构。而学生工作部(处)由于忙于大量的学生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同时,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培训技巧尚待提高。这些都给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培训体制仍不够完善。许多高校虽然加大了培训的力度,但是对于辅导员的培训仍然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在制度保障、经费支持、考核制度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客观上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三、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开展。
(一)统筹安排,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工作队伍。建立系统、高效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和队伍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应注意吸收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结合学生工作进行专题教学和课程项目开发研究,建立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师资队伍,为有效开展和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内容。辅导员培训应根据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特色和职业要求,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系统安排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
1.以基础性为原则的岗前基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培训和从业技能培训,使新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性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基本从业技能。
2.以提升性为原则的职业能力培训。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要求辅导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辅导员科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也必不可少。
3.以拓展性为原则的专业知识拓展培训。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素质,因此应设置系统的专门培训,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补充,包括有德育、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關系学等,培养一支具备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专业人员队伍,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养。
4.以发展性为原则的个性化发展培训。针对辅导员职位需求、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的差异性,以满足辅导员不同的需求为目的设置培训内容,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内化需求,构建培训新平台。高校应积极构建平台,为辅导员发展提供空间,把培训内化为辅导员自身的需求。
1.构建课堂教学平台,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主渠道中的作用。辅导员应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让课堂教学对辅导员提出的理论水平要求转化为辅导员对培训的自觉追求。
2.构建理论研究平台,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专业研究方向,朝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学校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在课题申报、研究经费上对辅导员有所支持;在辅导员考核上对于科研项目也应有所要求。通过不断提高对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要求,使得辅导员自觉追求提高自身能力的培训。
3.构建实践平台。根据目前培训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可操作性的培训的现状,积极构建辅导员实践平台,以团体辅导、拓展训练、挂职锻炼、学术活动、外出调研、沙龙等形式开展辅导员培训交流,多层次多方位的拓宽辅导员视野,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
4.构建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开设微博、论坛、QQ群、飞信等各类网络交流工具,开展辅导员间的网上学习与交流。
(四)完善体系,构建专业化培训长效机制。辅导员的培训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切实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高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构建起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关于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关键词: 专业化;辅导员 ; 培训;研究;
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化的建设离不开专业化的培训,通过专业化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能更好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以专业化的视野开展高校辅导员培训研究是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必要性
(一)现实要求。
所谓“专业化”是指高校辅导员应当是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培养,掌握有关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就要求辅导员培训不仅要使辅导员了解一些学生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工作方法,而且要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
(二)个体发展的要求。
一是系统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由于受到自身学科领域的局限,辅导员大多无法系统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岗位的基础性要求;二是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校学生学生构成的层次性、复杂性日益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凸现,学生工作任务繁重,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有一批专门人才投身到辅导员工作中。因此,开展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是辅导员成长、满足辅导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的必然。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完全适应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容缺乏针对性、目标相对较低。
目前辅导员培训多停留在以辅导员岗位职责的一般介绍、常规的工作方法总结以及政策、规定的诠释上,以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为主,缺乏对培训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培训内容较狭窄,在对辅导员分层次、分阶段的适应性引导、职业能力提升、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的培养、个性化发展以及辅导员工作所需掌握的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着力较少,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培训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理论培训、工作讨论等,缺乏交流的氛围和一对一的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培训经费,难以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培训活动,无法为辅导员提供系统的信息,致使培训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
(三)缺乏专业化培训的机构和师资队伍。许多高校对辅导员的培训基本上都由学生工作部(处)组织,没有设立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专门机构。而学生工作部(处)由于忙于大量的学生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培训。同时,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培训技巧尚待提高。这些都给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培训体制仍不够完善。许多高校虽然加大了培训的力度,但是对于辅导员的培训仍然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在制度保障、经费支持、考核制度等方面仍有所欠缺,客观上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三、推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存在的不足,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开展。
(一)统筹安排,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工作队伍。建立系统、高效的专业化培训机构和队伍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应注意吸收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结合学生工作进行专题教学和课程项目开发研究,建立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师资队伍,为有效开展和推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专业化培训内容。辅导员培训应根据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特色和职业要求,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系统安排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
1.以基础性为原则的岗前基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培训和从业技能培训,使新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性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基本从业技能。
2.以提升性为原则的职业能力培训。辅导员的工作特点要求辅导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辅导员科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也必不可少。
3.以拓展性为原则的专业知识拓展培训。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素质,因此应设置系统的专门培训,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补充,包括有德育、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關系学等,培养一支具备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专业人员队伍,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养。
4.以发展性为原则的个性化发展培训。针对辅导员职位需求、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的差异性,以满足辅导员不同的需求为目的设置培训内容,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内化需求,构建培训新平台。高校应积极构建平台,为辅导员发展提供空间,把培训内化为辅导员自身的需求。
1.构建课堂教学平台,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主渠道中的作用。辅导员应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让课堂教学对辅导员提出的理论水平要求转化为辅导员对培训的自觉追求。
2.构建理论研究平台,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专业研究方向,朝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学校在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在课题申报、研究经费上对辅导员有所支持;在辅导员考核上对于科研项目也应有所要求。通过不断提高对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要求,使得辅导员自觉追求提高自身能力的培训。
3.构建实践平台。根据目前培训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可操作性的培训的现状,积极构建辅导员实践平台,以团体辅导、拓展训练、挂职锻炼、学术活动、外出调研、沙龙等形式开展辅导员培训交流,多层次多方位的拓宽辅导员视野,提升辅导员整体素质。
4.构建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开设微博、论坛、QQ群、飞信等各类网络交流工具,开展辅导员间的网上学习与交流。
(四)完善体系,构建专业化培训长效机制。辅导员的培训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为切实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高校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评估机制等,构建起辅导员专业化培训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关于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型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