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忘记那年那月的那个白修德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1943年2月,虽至初春,但寒流依然控制着山城重庆。
  此时,《大公报》主编王芸生更感寒气逼人,他刚接到中央政府命令:《大公报》停刊三天!原来,1942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地处中原的河南遭遇大旱,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发生严重大饥荒。然而,对于严重灾情,蒋介石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不仅不予赈济灾民,还继续征实征赋,并且极力隐瞒真相。《大公报》于1943年2月1日刊登了战地记者张高峰所写的一篇题为《豫灾实录》的6000字长篇通讯,集中报道了河南大饥荒,2日,王芸生接着又发表了一篇题为《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质问中央政府的救灾效率,并将一些地方官员比作“石壕吏”。如此“逆天”,蒋介石大怒,遂令停刊。
  《大公报》被停刊,不啻于新闻界的一场超级地震。中国媒体记者大多噤若寒蝉,而那些驻重庆的外国记者则议论纷纷,私下里抱怨蒋介石粗暴无理,但是大多也仅此而已。然而,有一个犹太裔美国人则有所不同,他没有加入抱怨者的行列,长期的新闻工作经历,使他敏锐地感到《大公报》被停刊表明问题的严重性,正所谓“欲盖弥彰”。于是,他决定即刻启程,前往河南灾区,一探究竟。
  他,就是美国《时代》周刊远东版主编西奥多·H·怀特。1915年,怀特出生在美国,苦难的童年使他拥有一颗善良之心,19岁那年,身材矮小的他考入哈佛大学,成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学生。四年后,在导师的极力推荐下,他踏上中国的土地,取中文名“白修德”,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并赢得《时代》周刊老板亨利·卢斯的赏识,坐上了该刊远东版主编的交椅。他设在陪都重庆的办公室,虽然说不上奢华,但至少拥有一份相对的安全与舒适,他可以泡上一杯咖啡,坐在软和的沙发里,就着壁炉的火焰,写稿或者改稿。但是,现在他决定离开这一切,他要到灾区去,到一个危险的陌生的地方去。他深知,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将永远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
  于是,经过短暂的准备,白修德邀约《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一起,利用外国记者旅行的身份,踏上了深入河南灾区的旅程。
  2
  白修德一行没有政府援助,旅途艰辛。他们首先乘坐手摇巡道车到达洛阳,然后转乘卡车,接着换骑马匹前往郑州。
  一路上,灾情惨不忍睹。在离开洛阳后不足一小时的地方,白修德看见一具已经死去两天的年轻女尸躺在雪堆里,脸已经萎缩,乌鸦和野狗啃掉了她的皮肉,骨头暴露在外,而且,这样的情景沿途比比皆是。有一次,他们停下来准备拍摄一条野狗从沙堆里扒掘尸体的照片,可是相机尚未调好,野狗已将一个脑袋上的皮肉啃得精光。
  更加令白修德感到震惊的,是政府的不作为和当地驻军的腐败贪婪。通过深入采访政府官员、驻军和灾民,他了解到很多士兵强行从灾民手里抢夺粮食;了解到一些灾民为了向地方政府交税而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孩子;还了解到省政府在驻军的威胁下封锁消息,不让任何人走漏风声;他吃惊地发现当时中央政府提供的2亿元赈灾资金,竟然轻而易举地被一层一层截留,根本没有到达灾民的手中。
  通过两周的采访,白修德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他把各村、各县的情况进行认真统计和汇总,发现受灾最重的40个县至少有300万人被饿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白修德的心被深深刺痛,强烈的责任感使他决定必须将所见到的一切公之于众。于是,他夜以继日赶写文章,以最快速度写出了长篇通讯,准备通过洛阳的电报局发往美国《时代》周刊总部。
  然而,根据当时严苛的新闻审查制度规定,所有发往海外的文章都必须首先传到重庆,在接受完严格的审查后,才能发往海外。白修德当然知道这个规定。那天,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洛阳电报局。感谢上帝,不知道是审查系统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白修德的通讯稿在那天居然没有被发往重庆接受审查,而是直接发往了《时代》总部。
  3
  1943年3月22日,《时代》全文发表白修德的灾区采访报道《直到下一次收获季节来临》,文章详尽披露了河南灾荒的情况。
  这篇英文报道,在震惊美国人的同时,也令一个中国人尴尬无比,她就是当时中国第一夫人宋美龄,那时她正在美国巡回演讲,争取抗战援助。现在可好,白修德的文章无异于一篇影响巨大的“负面新闻”,将整个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在世界面前,等于是给宋美龄之前的各种游说之词一记重重的耳光。宋美龄恼羞成怒,找到《时代》的老板亨利·卢斯,要求他能够让白修德滚蛋。
  幸运的是,相比与宋美龄的关系,白修德与卢斯的私人关系此时此刻更为密切。白修德的品质和才华曾经使卢斯赞叹不已,他们之间不仅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更有一层英雄相惜的深情厚谊。卢斯最终拒绝了宋美龄的要求,白修德平安涉险,继续留任《时代》远东版主编。
  4
  度过一劫,白修德本来可以坐下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安心地做他的主编,毕竟,他已经做了一个新闻记者该做的事情。可是,他没有。
  从河南灾区回到重庆的白修德,怎么也忘不了灾民们那深陷的眼窝,忘不了那些骨瘦如柴的身条,忘不了那野狗啃噬尸体的场景。正义和善良使他觉得,必须为苦难的灾民们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为了使国民政府真正重视灾情而不是刻意隐瞒,白修德凭着一己之力四处奔走,去找所有能够找到的关键人物,向他们陈述在灾区看到的一切,希望引起他们的重视,获得他们的支持。他就像希腊神话中不断执著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都没有使他退缩。最后,他终于见到了当局最高统帅蒋介石。
  那时,蒋介石早就从夫人那里知道了白修德其人,认为他是个十足“讨厌的人”,但是又不能拒绝一个美国记者的正当求见,所以,蒋介石打算敷衍一下了事。他坐在一把搖椅里,面无表情地听着白修德滔滔不绝地述说。
  白修德说:“我看见了野狗从泥土里刨出尸体来吃掉。”蒋介石表示不信。白修德就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递过去,蒋介石接过,看了看,不作声。白修德继续讲述,说军队抢夺灾民的粮食,蒋介石又不信,白修德坚持说事实如此,并出示了采访被抢灾民的笔记。在执着而较真的白修德面前,这位“统帅”终于无话可说,或者说,也许真的被白修德所来回来的真实情况击中了心脏,他的腿开始轻轻地颤抖。
  后来的事情证明,白修德此番见蒋取得了实质效果。5月,陆续有大量的赈灾物资运到灾区,政府开设的粥棚已遍布河南全省;驻军也拿出了部分存粮赈济灾民;全国掀起了赈灾募捐活动。
  白修德笑了,开心地笑了,数月来第一次睡了一个安稳觉。在梦中,他看见的是欢天喜地的人们,他们个个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
  5
  然而,统治者总是偏好利己原则。
  白修德的记述虽然真实,但是,对统治者来说,则是灰暗负面的。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国民政府极力淡化它,让时间的尘埃逐渐湮没它,让后来的人们慢慢遗忘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华大地上知道河南大饥荒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以至于后来在普通人的学识范围内,这段历史似乎根本没有发生。
  但是,历史就像一件大衣,捂得再严实,也有被风掀开襟角的时候。
  50年后,河南籍作家刘震云吹去岁月的尘埃,延续白修德那追求真实的风格,把这一段历史写成了一部非虚构小说《温故1942》,又过了18年,电影导演冯小刚投入2.1亿元,历时8个月,把小说《温故1942》全力打造成了一部震撼心灵的大片《1942》,延续的依然是白修德那份真实的品质。
  今天,当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们,能够得以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时,在感谢冯小刚和刘震云之余,其实更应该感谢白修德,因为正是他这个外国人,曾用他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的民族保存了一段客观真实的记忆,并无私地为我们的民族疗治创伤。
其他文献
美少女同桌杨菲菲  长得像张靓颖的杨菲菲是班上同学公认的美少女,还因为她妙曼的舞姿,甜美的歌声当仁不让在成为学校文艺汇演的台柱。  班上的男生都想和她同桌,老班却偏偏把她安排在我的身边,一坐就是三年。每次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感激老班。这样的美差羡煞了多少人的眼珠子呀?  刚升上初中时,我的成绩很差劲,是那种老师看了头疼,同学也不喜欢的角色。和我混在一起的都是和我一样成绩不好的男生。那时年少,静不下
期刊
未名湖边的桃花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无数次梦想过,陌上开花的时候湖边折柳的人群里会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彷徨。  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却几乎只是一块废铁。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点把自己废成了一块废铁。上课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而洋洋之。那真是一段不堪
期刊
我是一个从湘西大山走出来的山里孩子,曾经身无分文,靠捡废品度日,直到今天在繁华都市的A级写字楼拥有自己的文化公司。我人生的改变,应该感谢4位老人的帮助,没有他们,我也许还在街头流浪。  12年前,我高中毕业,怀揣文学的梦想,背着母亲煮的18个鸡蛋和几身寒碜的衣服,来到了魂牵梦绕的省城。很快我便被残酷的现实击得几乎崩溃,只有高中文化的我,在人才市场根本找不到工作;操着一口浓郁苗族式普通话,身板瘦弱,
期刊
一、晚餐准备  化学老师终于答应了女友,回家给她做顿晚饭。女友下班回到家,却看到化学老师还在摆弄他的烧瓶和酒精灯。女友一脸失望表情的问道:“你在干什么t”  “哦,别着急,亲爱的。”化学老师兴奋地说道:“我正在给晚餐做准备呢,再过5分钟,盐就提炼出来了。”  二、感动  同学考试的时候拿手机抄答案。抄毕,发觉老师在身后!老师温柔地说:“抄完了吧?抄完了收起吧,有摄像头。”后来才知道,老师一直站在他
期刊
前程茫茫困难重重,奋起拼搏还是就此沉沦?现实期望反差巨大,锲而不舍还是随缘自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命运、理解苦难、面对机遇、把握自己?本期,三位教授娓娓讲述了自己1977年的高考以及他们的知青岁月,激发我们尤其是正为求职、学业、情感等问题困扰的年轻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入思考。  黄庆宏:上不了技校上西安交大  1976年冬,贵州汽油机厂锻造车间。一个又瘦又矮的19岁男孩,弯着腰,喘着粗气,缓缓搬起刚
期刊
我想,如果不是这个春天的约会,如果不是文友的盛情相约,我是不会这样怀揣着教徒般虔诚的情感走近一个人的,也是不会这样以近乎于赤裸的心淌过一条江的。  我曾在书本上多次读到这位诗人传颂千古的名篇,也曾多次在车上远眺过这条美丽的江水,但却一直没有和这位诗人有过更多的接触,也没有真正涉足过这条江。但我知道,诗人跨越历史风云,远涉万水千山,江水奔流滔滔不绝,吟唱古今沧桑,诗人和江水从未远离过我,他们其实一直
期刊
谁愿意谁就为诗歌死去吧。我不是不热爱诗歌,更不是怕死,我要做活着的烈士。其实这意味着更大的牺牲。你难道不觉得吗?在一种绝望中坚持写诗。绝望似乎比希望更令我感到兴奋。我要在有生之年就成为别人仰叹的雕像:瞧,他居然还会眨眼睛!  诗简直比宗教还厉害。它甚至可以俘虏无神论者。这就是我的信仰。这就是我的诗经,每天都要念一遍。说实话,也只有我自己能听得懂。做一个茫茫人海里的托钵僧,把诗当成铁饭碗来端着,像祈
期刊
在中国地图上,你或许找不到这条江。  她瘦弱,像一声苍老的叹息;她幽远,如一缕漂泊的诗魂。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中国文化人,你不能不懂得这条美丽的江。  它环抱野花幽独的春晖山色,轻抚光洁如新的秋月沙洲,蜿蜒在千年不变的湘北音韵里。  她的名字,叫汩罗江。  汩罗与长沙近在咫尺。然而,这么多年来,数过汩罗而无缘见江,只任汩罗江在那一份古典的想象里流淌。  心中的汩罗江,是一脉远古的清澈与芬香。江水
期刊
很怀念小学时候的暑假,每一天都过得紧张而松弛,充实而快乐。没有补课班,没有传染病,没有川流不息、纵横驰骋的车辆,没有冒个没完的浓烟、把农田、山包都霸占去的工厂,没有灰霾没有被污染的空气,没有欺骗没有潲水食油染色馒头……老师给我们两本暑假作业,我三天就做完了。做完书面作业的我,又借来下学期的教材自己预习。我数学、语文(那时没有英语)一天预习一课,四十天下来整好预习一遍!  我最喜欢夏天。八十年代的夏
期刊
一本微微泛黄的《台儿庄大战》、一本精装《抗战将士忠烈录》(台湾出版),以及一份虽已过去了二十多年却光洁如新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茶几上。证书旁边,是一位中年男子的照片,身着戎装,这个人便是朱家麟,一个在时间长河里几乎被人遗忘了的将军。  “我母亲、我舅,我大姨,还有我们这些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都多多少少受了他的牵连,入党不行,提干不行,日子过得苦,心里更憋闷。”尽管朱家麟是常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