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吃什么?什么都吃,中国菜、越南菜、西班牙菜、南美菜、希腊菜、北非菜、泰国菜……早期的美国,由于立国精神及民风偏向保守朴实,以及美国没有宫廷、皇室的推动与鼓励,饮食发展緩慢;19世纪以后,丰富的移民史已经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饮食折中主义的地方之一。
相较于中国人,普通的美国家庭对吃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他们平时吃得最多的要数汉堡、披萨、沙拉这类快餐了。这些食物的主旨不是带来困扰,而是安抚,因为相比烹饪步骤繁琐的食物,美国更注重饮食的便利度。
“到美国去!到美国去!”
墨西哥菜、中餐、韩餐、日料等等,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都不乏身影,美国对外来的食物有着极高的包容度。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美国的墨西哥移民非常多,这让墨西哥的特色料理自然地走入了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其中,墨西哥卷饼Taco和Burrito作为墨西哥菜的典型代表,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
卷饼多是玉米饼,包裹各种肉类、海鲜、番茄、洋葱、芝士和各类豆子或是米饭,方便快捷,好吃而不贵。另一种墨西哥小吃,是玉米薯片搭配番茄洋葱或是牛油果酱,也是在美墨西哥餐厅的常备菜。
相对于墨西哥菜来说,中餐在美国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这并不影响中餐的受欢迎程度。中餐最早在18世纪传入美国,经过多年的改良、发展与融合,形成了符合美国人口味的美式中餐,其典型菜品有橙味鸡、蒙古牛和左宗鸡等等。大概很多国人没有吃过的橙味鸡,却是美国人最爱的一道中国菜。鸡肉裹上淀粉油,炸过之后再淋上酸酸甜甜的酱汁,吃起来有点像国内的菠萝咕咾肉的味道,但甜味更足一些。
在美国,地道的中餐馆也有,但没有美式中餐那么受本地人的欢迎。在中国城(唐人街)能吃到比较地道的中餐,以粤菜和川菜偏多。我刚来美国上大学的第一年,很喜欢周末约上几个同学一起去中国城吃顿中餐解馋,后来慢慢自己学会做饭,也就去得少了。
在所有的外来美食中,日本料理在美国是高级料理的代表。其中寿司、生鱼片和照烧鸡排最受欢迎。它们保持了日本特色,一直以新鲜的食材、口味清淡、少油腻、低脂肪闻名。
同时,也因为食材讲究、制作工序精致,日本料理的价格一直不菲。根据美国餐饮点评网站Zagat的数据统计,日本料理店在纽约的消费均价超过了法式、意式餐厅,以人均68.94美元位居第一。在纽约有一家多年入列“米其林三星”(最高级,全球仅几十家)的日本料理店Masa,是全美最贵的餐厅之一,人均价格在600美元左右。除了传统的日料,近年来,日本拉面也在美国流行起来,各样的拉面馆不断增加。
美国,像是一个大熔炉,融汇贯通着世界各国的不同风味,而且它还一直随心所欲地将传统与新事物进行“嫁接”。
海鲜吃到饱
美国美食里也有属于自己的大菜。比如,美国东海岸缅因州的波士顿龙虾大餐,虽然取名叫波士顿龙虾,却并不是波士顿产的,真正的产地是波士顿以北的缅因州。缅因州占地不大,却因为盛产龙虾而享誉全美。每年的9月到次年3月,就是龙虾捕捞的季节,加上缅因州其他的休闲娱乐项目众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去。这跟国内每年9月、10月阳澄湖大闸蟹开捕以后吸引大量游客的盛况,很是相似。
在美国,海鲜价格相对于普通肉类和蔬果的差价没有国内那么大,龙虾的价格更是比国内要便宜很多。如果在超市购买,每磅(1磅约等于0.9斤)大约10~15美元。所以说,在东海岸吃龙虾大餐是很划算的。
龙虾的做法各式各样,最常见的是蒸熟以后,做成冰镇海鲜拼盘,享受龙虾的原汁原味。在一些高级的酒店和餐馆,龙虾海鲜汤、奶油龙虾意面、龙虾饼等等,也是很受欢迎的菜品。
美国的南部也有一道赫赫有名的海鲜大餐—Cajun海鲜。以前一直觉得Cajun这个词跟普通英语单纯的文法不一样,后来查阅才知道,Cajun其实是法语词。1775年,加拿大法语区居民阿卡迪亚人被迫离开英国人统治的居留地,迁移到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阿卡迪亚人在路易斯安那,因地制宜发明了全新的菜系,命名为Cajun菜系。
Cajun海鲜,即Cajun菜系里最出名的一道,作为地道的南部风味,风靡全美。它通常是各式各样的海鲜,搭配玉米、香肠和土豆,裹在蒜蓉黄油辣酱里,煮成一锅大杂烩。Cajun手抓海鲜上菜的方式也是特有的简单粗暴:所有食材都装在一个大大的塑料袋里,没有精致的装盘和刀叉,直接上手,也许这样吃起来,更能体会到大快朵颐的感觉。它也因此被称为手抓海鲜。相比波士顿海鲜注重的清淡原味,Cajun海鲜大餐的香料和辣味都很足,更适合无辣不欢的食客们。
传统与创造
说到美式大菜,不得不提感恩节的烤火鸡大餐。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是对于美国人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感恩节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最普遍的一种是,1620年,清教徒搭乘著名的“五月花”号登陆马萨诸塞州。登陆初期,生活环境恶劣,清教徒们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才得以生存并且向印第安人学会了捕鱼、狩猎、种植等技能,最终获得了丰收。在丰收的日子里,清教徒们邀请印第安人与他们一同欢庆,感谢上帝的恩惠,也感谢印第安人对他们的帮助。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就这么诞生了。
传统美国家庭都会在感恩节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共同准备一道烤火鸡大餐。通常的做法是,往火鸡肚子里塞入各种调料和搭配好的辅助食材,比如苹果、烤面包块儿、土豆等,然后将一整只鸡放入烤箱烤上几个小时。通常,火鸡还没有出炉就已经香气扑鼻。烤火鸡的口感,跟北京烤鸭有些许类似,肉嫩多汁,不过没有那么油腻,因为加了苹果和各种香料反而多了几分清香。
南瓜派和土豆泥,也是感恩节的传统美食。南瓜派是最经典的美式甜品之一。美国人对甜品可以用“狂熱”来形容了,甜甜圈、布朗尼、美式曲奇、芝士蛋糕、杯子蛋糕、苹果派等,都是深受美国人喜爱的美式甜品代表。
不同于法式甜品的精致浪漫,不同于日式甜品的清新淡雅、甜而不腻,美式甜品更多的是简约随性,不需要特别的仪式感,多了几分朴素却也总能让味蕾满足。而因为美式甜品高糖高热量,人们喜欢在吃甜品时配杯咖啡解腻。
咖啡是美国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美国是全球咖啡量消耗最大的国家,几乎喝掉了全球1/3的咖啡。我所在的西雅图是美国咖啡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这里孕育了美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
美国人的生活通常紧张、忙碌、节奏快,咖啡是他们开始一天工作或学习的必需品。很多星巴克每天早上5:00或是5:30就会开始营业,迎接第一批上班族顾客。美国人喝咖啡,也是喝得自由随性,没有太多冲调的讲究。在我看来,这和美国人的快餐文化以及对简约的美式甜食的钟爱有着一致性,都源自美国人骨子里的无拘无束。
麦当劳or必胜客
汉堡和薯条,是美国快餐文化的中流砥柱,在街头大大小小的汉堡快餐店随处可见。知名连锁的比如麦当劳和汉堡王。有趣的是,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麦当劳的肯德基,在美国本土却远不如麦当劳受欢迎,门店数量少了很多。
美国的很多快餐店,都是24小时营业。我上大学的时候,期中或者期末考试那几周,常常会和几个朋友相约在图书馆复习到深夜,饿了便会去大学附近的麦当劳饱餐一顿当作宵夜,这也让我对麦当劳多了几分特殊的感情。
汉堡起源于德国,传入美国以后被发扬光大,成了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据PBS News统计,美国人平均一年能吃掉500亿个汉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一周会吃掉3个汉堡。每年的5月28日是美国的国家汉堡日,人们常常会相约一起吃汉堡来庆祝。
披萨是另一种在美国颇受欢迎的美食。披萨本是意大利料理,19世纪随着意大利移民一起登陆了美国,经过一系列的本土化发展,有了现在的美式披萨。
在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的披萨最为有名,维基百科甚至把纽约认作美式披萨的发源地。我想,披萨之于纽约人,大概就像煎饼果子之于天津人吧。不过这个比喻也不完全恰当,因为在这里更多的是把披萨当作正餐。
在我的记忆里,披萨就是童年时期必胜客的超级至尊。到了美国才发现,美式披萨跟我们在国内必胜客吃得很不一样。美式披萨饼更大,饼底很厚却又蓬松,配料上更是无肉不欢,各种肉类香肠、萨拉米都可以往上加,一点点蔬菜粒做点缀,再加上一层层浓郁的酱料和芝士。对我来说,通常一片披萨下肚就会饱了。同时,披萨的方便快捷也让它成了在美国聚餐、派对的食物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