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小品,悲剧人生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y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伶病酒(犯了酒瘾),渴甚,从妇求酒。妇捐(弃)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养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祈祷)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五斗解酲(醉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样子)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御肉,隗然已醉矣。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
  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竹林七贤之一。此人纵酒放诞、蔑视礼法,“以酒为名”,以奇文《酒德颂》独树花开,跻身文坛。直至今日他的名字仍可在酒厂广告和酒家门前楹联中见到。
  《世说新语》中记录的这则小故事,足一则典型的喜剧小品。它的滑稽戏谑的喜剧效果首先来自于愿望与行动、目的与手段的双重悖逆和乖讹。刘伶的愿望、目的显然是解渴(当然别人解渴是喝水喝茶,他是喝酒),但他的行动却似乎无一不在示妇人以戒酒的决心。此前刘伶大概无数次地在妻子面前发誓戒酒,并且肯定是越戒酒越瘾大,而妻子恐怕也早已不相信他的信誓旦旦。于是这一次刘伶要痛改前非了,不仅称善听命,而且检讨发誓,并要在神灵面前表白决心,一切都煞有介事,然而这些看似一步步逼近刘妻愿望(也是读者愿望)的行动,即无不在走向这一愿望的反面。只是刘妻和读者都被蒙在鼓里而己。而刘妻这里,目的和愿望本是努力让刘伶远离杯中物,然而具酒、备肉的行动又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相乖逆。当我们在小品中看到人物为他人设下一个个圈套,最后套住的却是自己时,我们所发出的笑声,也是来自于这种悖逆和乖讹。
  不过,如果仅此而已,故事肯定不会如此生动有趣。从叙事角度看,作者对笑料的巧妙处理是这则小品引人入胜的重要原因。像相声中的抖包袱一样,作者对笑料裹扎越严密,埋伏得越巧妙,最后突然抖落所获得的喜剧效果就越好。我们知道抖包袱出效果的关键:一是系包袱即包裹笑料要铺平垫稳、丝丝入扣、滴水不漏;二是拌落时要突然迅疾、干脆利落、出人意料。请看,刘妻倒掉酒水,砸烂酒器,措施不可谓不有力;涕泣相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谏不可谓不感人;具酒备肉,越热打铁,请伶祝誓,行动不可谓不及时。再看刘伶“不能自禁”的剖白,理由不可谓不充分;祝鬼神自誓戒酒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自我检讨不可谓不触及灵魂……一切部包裹得严严实实,人人都以为事件会顺热发展下去,然而,行文至“妇人之言,慎不可听”时,出人意料、绝妙惊人、荒诞畸形的情节突然发生了——一旁的刘妻还未回过神宋的当儿,刘伶已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快朵颐,颓然醉卧了。旁边只剩下哭笑不得的刘妻和忍俊不禁的读者。
  然而笑过之后,了解刘伶,了解那个时代的读者肯定另有一种苦涩的滋味涌上心头。嬉皮笑脸中有着无以名状的深刻的悲哀,刘伶的放荡不羁背后隐匿着一幕政治恐怖时代耿介之士的人生悲剧!司马氏政权虚伪残暴、杀戮成性。那些个性已然觉醒,开始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流雅士只能纵酒清谈,借酒消愁,只能靠隐于酒乡来遁世避祸。同是竹林七贤的阮籍就曾大醉六十日来摆脱司马氏政权的纠缠。刘伶似乎更绝,他捧罂承槽(捧着酒坛,就着酒槽喝酒),直至以酒面为枕,以酒渣为荐,(《酒德颂》)外出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铁锹)随之。云:‘死便掘地以埋。’”(《名士传>>)真正放浪形骸,惊世骇俗,人生多少苦痛,尽在其中!政治高压之下,有志难伸的刘伶们不得已而睥睨王侯,白眼向上,不合作,不屈服,饮酒酣歌,放浪傲世,以佯狂远害,终成千古酒殇,令人扼腕!
  宋人叶梦得说得好:“晋人多言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盖时方艰难,惟托于酒,可以疏远世故而已。”(《石林燕语》)明白了这一点,再回过头来渎《刘伶病酒》怕不由人不怆然涕下。
  不到两百字的一段短文,叙事如此迭宕起伏,人物描写如此生动形象,内涵如此丰厚,真正是“简约玄远,真致不穷”。
其他文献
《黑人兄弟的礼物》一文情深意长景美文妙。通篇流泻着浓郁深厚的情感、包容着深邃丰厚的意蕴。  物我同构作者将橙子的生长过程与作者的审美历程紧密融汇、异质同构,使得物我合一、情景交融。作品以物诱人,达到心物互渗,甚至物我两忘的境地。作者传神地描绘橙树美致和神韵,如春之美:“那碧绿的墙头,播出了淡淡的清香。扁圆的绿叶丛中,绽开了许多星星一样的碎小白花。”“唱歌的蜜蜂和无言的蝴蝶,都朝着小白花翩翩、翩翩”
期刊
在其成名作《致橡树》中,舒婷以渗透着爱和深情的南国木棉的形象来到我们面前。她赋予了木棉树以独立人格的意蕴,追求爱的平等,挣脱爱的依附,发出人性觉醒的呼声,颇令人耳目一新。对人性一贯的关注构成舒婷诗歌创作的灵魂,《惠安女子》就是这样一首饱含人性思考的佳作。  古老服饰形成的特殊风情,装饰着海边渔女自然绰约的身姿,惠安女的形象曾博得人们普遍的惊叹与欣赏,人们的猎奇心理构成了表层的对于惠安女的审美态度,
期刊
我童年时经历过这样一件事,至今难以忘怀。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爸爸上前线去了,妈妈独自带着我和妹妹,住在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  当时,我和妹妹还小,记不清爸爸的模样了,只从照片上见过。不过,妈妈总是给我们讲起爸爸。  于是,我们也经常缠着妈妈要爸爸。妈妈总是哄我们说,爸爸快回来啦,因为眼看着仗就要打完了。然而,战争总是结束不了。后来,妈妈终于对我们说了实话:爸爸还在意大利前线作战。  我们的妈妈
期刊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抨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注]水,流去几时回。  [注)混同江:松花江。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枷山人,满清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
期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提)取 (堤)坝 金榜(题)名 (醍)醐灌顶  B.思(量) (靓)丽 (量)人为出 (踉)踉跄跄  C.(秀)丽 (锈)斑 良(莠)不齐 天上星(宿)  D.(矜)持 (筋)骨 弱不(禁)风 无人问(津)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期刊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括号字读音全正确的是  A.含英(咀)(jǔ)华 好恶不(愆)(qiān)  呼天(抢)(qiāng)地 (为)(wèi)虎作伥  B.(浑)(hùn)水摸鱼 (涸)(hé)辙之鲋  韩信(将)(jiāng)兵 (瞠)(chēng)目结舌  C.风驰电掣(chè) 卷(帙)(zhì)浩繁  暴虎(冯)(féng)河 (荷)
期刊
[导读]  古往今来,狗总是被誉为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和朋友,狗也因其忠诚、忘我而被各时代的人们用各种形式的语言和文字赞扬着。本期编者精选了一组关于“狗”的文章,以真实而平淡的故事,记录人与狗之间独特的感情,从全新的角度审视“狗”的存在,洞悉“世态人情”。  在饥饿难挨的第三天的晚上,诺伊想起了那条狗。在这块漂浮的冰岛之上,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伊失去了他心爱的雪橇
期刊
一、石破天惊的批判力量    日本作家增田涉在《鲁迅的印象》中这样记录鲁迅先生灯下写作的情景:  “有一天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住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光,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像感到这时的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1925年4月29日夜,鲁迅坐在灯
期刊
张晓风(1941-)是海峡彼岸著名散文家,也是较早为大陆读者所熟悉的一位台湾作家,著有《春之怀古》、《玉想》、《地毯的那一端》、《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眼神四则》、《高处何所有》等。  《不朽的失眠》是一篇语重心长、词采裴然的散文,本文副题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写给没考好的考生”。作者以一千二百年前落第者张继的“失”与“得”,来劝导学子正视生命中他们的初遇的落败。写古却不泥古的笔法,写满了历史和
期刊
狗大概是世间和人最亲近的一种动物,也是最聪明的人类朋友之一了。黑子更足一条“极其聪明”的军犬,但非常不幸,我看到了关于黑子的一出悲剧,而导演这出悲剧的恰恰是深深爱着它的训导员们。这也就更显其悲了。  原因只在于,人们利用黑子对他们的“一贯的绝对的信赖”一再地打击了黑子的自信心,开了一个绝不该开的玩笑,于是黑子“不再信赖所有的人”“不再目光如电,不再奔如疾风,不再虎视耽耽、威风凛凛……”一条卓而不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