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财经素养教育?议题式教学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议题式教学不仅能有效完成学科教学目标,还能在教学渗透中高效达成财经素养三维目标,促进财经素养育得。开放性的生活情境带来的话题、学科性的教学内容形成的课题,以及由话题和课题结合而成的思维性活动议题,共同组成了一个课堂的多维空间。在这个多维的课堂空间中,通过议题探究,财经素养的三维目标:财经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一一落实。
【关键词】议题;教学;财经素养
议题式教学是用涵盖话题、课题和问题的议题引领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与知识的传授式教学不同,议题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议题式探究活动中,自主生成新知新能、养成新素养。通过议题开展过程中师生的交互探讨活动,实现了从教师要教到学生要学的转变,在学科教学渗透中,财经素养的三维目标:了解知识与事实(财经知识)、获取方法与技能(财经能力)和形成观念与态度(财经价值观)也一一生成落实。以下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议题式教学促进财经素养育得。
一、以议题活动为载体
议题的确定总揽着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合适的议题能让学科知识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学科素养悄然落地,财经素养润物细无声。如何理性选择议题要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教师的视域和储备以及学生的学情。
根据本框课标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本框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事例,让学生理解并能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选择适切的议题,聚焦典型的事例,才能很好地完成本框教学目标。
议题的选取直接关系到素养目标实现的成败,大的宏观议题离学生距离远,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对议题始终是作为客体对象去探究,不能作为主体全情代入情境,参与度受限。基于此,教师考虑尽可能用小一些的切口来解析宏观的知识。本框选择学生从小生长的地方——南沙区作议题案例,制订“制度优势、活力经济”的总议题。对本区从广州偏远的农村地区华丽变身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对南沙区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学生有切身之悟,能议也爱议。为突破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和感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的重难点,分别用“调控之科学”“特征之显著”“制度之思辨”三个子议题串接整个教学活动。议题活动如图示:
二、以情境话题为素材
对应“调控之科学”“特征之显著”“制度之思辨”三个子议题分别引用不同的情境话题作素材。
三、以学科知识为内容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高中)共有五个维度。维度四制度与环境的结构一:“经济制度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交合的地方较多。因为是教学渗透,故以本框的教学目标为参照,对“经济制度与体制”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目标进行科学筛选。选取知识目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失灵的原因和表现”。选取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理解经济活动中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目标可以采用前两点:“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好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我国经济制度也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不是万能,也会存在政府失灵”。这个价值观目标对本框“通过事例辨析理解并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价值观目标有更全面的补充。将财经素养的几个目标引入本框教学,如,“政府失灵”“博弈論的分析方法”和“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更能体现科学精神,教会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和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是盲从,而是经过全面考量之后的信服,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持久的、理性的政治认同。因此,在财经素养渗透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在不影响学科课堂进度的前提下,科学筛选财经素养目标,不仅能成功促进财经素养育得,还能为学科教学增彩添色。
“制度优势、活力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议题教学设计
开放性的生活情境带来的话题、学科性的教学内容形成的课题,以及由话题和课题结合而成的思维性活动议题,共同组成了一个课堂的多维空间。这个多维空间既能有效完成经济生活教学,又能高效落实财经素养的三维目标:财经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促进财经素养育得。
[注:此文系2017年度广东省财经素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以核心素养为基,高中政治教学提升财经素养”研究成果,编号:GDJY_2017-G-00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关键词】议题;教学;财经素养
议题式教学是用涵盖话题、课题和问题的议题引领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与知识的传授式教学不同,议题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议题式探究活动中,自主生成新知新能、养成新素养。通过议题开展过程中师生的交互探讨活动,实现了从教师要教到学生要学的转变,在学科教学渗透中,财经素养的三维目标:了解知识与事实(财经知识)、获取方法与技能(财经能力)和形成观念与态度(财经价值观)也一一生成落实。以下以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议题式教学促进财经素养育得。
一、以议题活动为载体
议题的确定总揽着一节课的目标达成。合适的议题能让学科知识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学科素养悄然落地,财经素养润物细无声。如何理性选择议题要根据学科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教师的视域和储备以及学生的学情。
根据本框课标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本框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事例,让学生理解并能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选择适切的议题,聚焦典型的事例,才能很好地完成本框教学目标。
议题的选取直接关系到素养目标实现的成败,大的宏观议题离学生距离远,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对议题始终是作为客体对象去探究,不能作为主体全情代入情境,参与度受限。基于此,教师考虑尽可能用小一些的切口来解析宏观的知识。本框选择学生从小生长的地方——南沙区作议题案例,制订“制度优势、活力经济”的总议题。对本区从广州偏远的农村地区华丽变身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对南沙区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学生有切身之悟,能议也爱议。为突破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和感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势的重难点,分别用“调控之科学”“特征之显著”“制度之思辨”三个子议题串接整个教学活动。议题活动如图示:
二、以情境话题为素材
对应“调控之科学”“特征之显著”“制度之思辨”三个子议题分别引用不同的情境话题作素材。
三、以学科知识为内容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高中)共有五个维度。维度四制度与环境的结构一:“经济制度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容交合的地方较多。因为是教学渗透,故以本框的教学目标为参照,对“经济制度与体制”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目标进行科学筛选。选取知识目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失灵的原因和表现”。选取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理解经济活动中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价值观目标可以采用前两点:“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好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我国经济制度也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不是万能,也会存在政府失灵”。这个价值观目标对本框“通过事例辨析理解并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价值观目标有更全面的补充。将财经素养的几个目标引入本框教学,如,“政府失灵”“博弈論的分析方法”和“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更能体现科学精神,教会学生辩证全面地看待和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是盲从,而是经过全面考量之后的信服,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持久的、理性的政治认同。因此,在财经素养渗透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在不影响学科课堂进度的前提下,科学筛选财经素养目标,不仅能成功促进财经素养育得,还能为学科教学增彩添色。
“制度优势、活力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议题教学设计
开放性的生活情境带来的话题、学科性的教学内容形成的课题,以及由话题和课题结合而成的思维性活动议题,共同组成了一个课堂的多维空间。这个多维空间既能有效完成经济生活教学,又能高效落实财经素养的三维目标:财经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促进财经素养育得。
[注:此文系2017年度广东省财经素养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以核心素养为基,高中政治教学提升财经素养”研究成果,编号:GDJY_2017-G-00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