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协会 凝聚精英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晓明先生是一位在事业上颇有建树的成功人士。早年,他与父、弟在商场组成“铁三角”,“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一起创业,立业,展宏图,成就了菱电发展有限公司的辉煌。如今,他已经是集团主席,独当一面继续带领公司扬帆商海,以诚为本的信条、低调行事的作风,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同时,他还是一位仁心厚爱、躬行善事的奉献者。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无论是教育,还是体育,无论是普通社团工作,还是参政议政,无不彰显着他如晓日一样的无私情怀,似明月一样的皎洁心境。
  
   【胡晓明先生,祖籍上海,生于香港。先后学习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哈佛商科学院。现为香港菱电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第四届会长。同时担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协常委、香港体育委员会委员、大型体育活动事务委员会主席、中华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湘港青年交流促进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公益金名誉副会长、香港青联交流基金主席、香港城市大学校董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香港浸会大学校董等多个社会职务。】
  
  
  荣膺会长,揭开服务新篇章
  
  胡晓明先生的故事,实在太丰富,既有小时的家庭教育,类似于“孟母三迁”的色彩,也有负笈海外,学成归来,进入家族企业,大展宏图的创业励志佳话,更有回馈社会,在服务的路途上彰显人生价值的生命赞歌……因此,很多媒体争相报道,一篇《晓日情怀明月心》,将其情怀和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怀不已。
  不久前,他荣膺了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会长。在很多社团中,胡晓明先生不是领军人,就是精英骨干,总是能够尽己之能,奉献人生。而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则是社团中的社团,成员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故而,本文从该会入手,展现胡晓明先生之风采,姑且滴水藏针,窥一斑而已。
  在胡晓明先生热情且详尽的介绍下,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的历史和结构的轮廓逐渐分明。该会成立于2005年,由三十多位来自不同界别的,热心社会服务事务的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士,一起构思创立,胡晓明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他说:“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业务,只能兼职义务工作,本会皆为社会各界之精英,素质之高,让人引以为豪。”
  现今,协会共有逾六百名成员,理事会除会长之外,另有常务副会长一名,十五名副会长,一名财务长,正副秘书长各一名,理事若干名。在2010年3月25日的工作展望中,胡晓明先生曾说到:“本会皆为社会各界之精英,素质之高,让人引以为豪。”诸如,创会会长容永祺,被誉为“保险王子”;刘励超先生,是特区政府退休的高官,曾在中央政策组和地政署服务过;何顺文先生,为澳门大学副校长;罗范椒芬,也是退休的高官,曾任教统局秘书长;李乐诗博士,是极地专家;黄锦辉,中文大学工程院副院长等,无不是在行政、专业、学术上颇有建树,成绩斐然的精英人士。 另外还有多名立法会、区议会及选举委员会成员。
  如何发挥群策群力,达到展望上的“增加工作的深度,令协会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感更为提高”,“不单可以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络交流,亦可以加深会员彼此之间的认识和友谊”以及“为国家和香港社会的发展略尽绵力”的初衷,胡晓明先生首先做的工作,便是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架构,重组资源,吸纳新的骨干精英加入。“上一届协会共设十三个委员会,这一届经过改组,浓缩成为九个。”他说,“每个委员会的主席人选已定,但副主席和成员的名单尚未确定,因为换届后要通知会员,邀请会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选择加入哪个委员会。”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今后协会的工作和建议书,能够更多层次,更有深度,胡晓明先生特意成立了一个“研究委员会”。他说:“以前这些工作,都是由各专职委员会自行组织策划,但不够深入,力度不够。如今,有了专门针对性的研究委员会,相信在此方面的工作上,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三大宗旨,全心做好服务工作
  
  据胡晓明先生介绍,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有三大创会宗旨,即:专业交流,推动香港、内地和国际专业人士间的交流,从而提升会员专业水平;积极关注香港政治经济社会民生问题,向政府提供参考意见;关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他说:“过去三年,协会给特区政府送了23份建议书,得到了很高的认同,在特首的施政报告以及最近的财政司财政预算里面,都有提到我们协会的名字。因此,我们协会的知名度,在社会上声誉日隆。去年,我们也访问过好些地方,去过吉林省、上海、台湾等地。”
  由此可见,协会不但是精英之组织,更是行动力、执行力之强强组织。对于今后的发展,胡晓明先生自是踌躇满志,亦感任重道远。对于工作规划,他条分缕析:“在社会、经济问题上,在每份报告前,我们都会做一些研究,跟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提供课题、提供资金,这样任何报告和建议都有数据支撑,才有说服力。
  “在提升社会知名度上,我们也下了不少功夫,知名度的提升可以增加会员之间的凝聚力,加强彼此间的交流联系。因此,在工作展望,我主要谈到这些方面,另外加强两岸四地的交流也是重点。我们还成立专业发展委员会,和其它一些专业协会加强交流合作,互相了解。对内会员之间可以联谊,对外能够扩大会员的交际圈,认识不同行业的精英。
  “在具体问题上,协会关注三个方面: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具体举例来说,比如目前,政治上谈论的‘普选’,该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立法会以怎样的形式组成,选举的具体方式如何等;香港如何保持繁荣,继续发展,四大支柱行业和其它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与周边的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东盟的合作交流等;一些香港社会发展的基本民生问题,怎样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等。”
  
  南极一行,神奇生命之旅
  
  自任会长以来,胡晓明先生不负重望,兢兢业业,做了大量的实事,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无限色彩和神韵。其中,去年12月份的南极之旅,更是让他难忘不已。当年,在理事李乐诗博士的牵线联系和筹备下,协会经过一年的筹备,终于取得此次难得的机会。
  据胡晓明先生回忆,协会组成的南极考察团一行共十九人,路程重点是了解气候变化对极地以至全球生态造成的影响。2009年12月5日,胡晓明先生一家三口和考察团正式出发,先乘机抵达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稍作休息及观光后,于12月8号乘机前往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乌斯维亚,随即登上“POLAR STAR”号考察船,正式开始了南极考察之旅。一路上,随行的专家为成员举办了多场讲座,让团员了解企鹅、海豹、极地植物的生态、南极开发史、南极条约及气候变化对生态造成的影响等等,尤其对各项注意事项也有详尽的演练,诸如安全措施,保护措施等。
  经过长达60小时的航程,横穿了970公里风高浪急的德雷克海峡,胡晓明先生一行终于来到了白雪皑皑,晴空碧洗,冰川相连的目的地。“早就听说,南极是怎样的,但终究百闻不如一见。虽然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在船上围绕着南极一些岛屿,没有达到南极圈,但也有机会乘搭小船登陆,脚踏宝地,和一些生物近距离接触。这些经历,让我终生难忘!”回忆起南极之旅,胡晓明先生依旧兴奋不已。
  更让考察团感到激动和骄傲的是,他们专程探访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与祖国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到祖国在南极的科研贡献,亲自感受祖国科研的力量。胡晓明先生说:“长城站建设非常完善,里面的专家都非常了不起,很多专家都非常年轻,却取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同时,国家在对环保的研究也极为重视,致力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去过南极的人皆言,南极是地球上难得的一方净土,去过一次,就会有去第二次的冲动,胡晓明先生亦不例外。他说:“南极不是轻易能去的,机会真的难得,要是还有机会,我一定再去,不过现今,还是将协会组织服务好,在自己的任内,尽量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
  激情过后终归平静,回归到平淡繁琐的点滴中来。万事开头难,对于胡晓明先生而言,新的委员会需要去筹建,需要去组织,更需要去服务,他忙得不亦乐乎。更何况他还参加很多其它社团,体育界,教育界,无所不包。他说:“协会会章规定,会长只能担任三年。因此,我一刻不能浪费时间,要抓紧时间,将工作做好。”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是这样珍爱时间,热诚服务,相信胡晓明先生在有限任期内,定能让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绽放出无限的光彩。
其他文献
廖子芳女士香港第一女茶人。她温婉贤淑,有如同铁观音一般的清香雅韵;她端庄大方,有如同碧螺春一般的幽香淡雅;她率真豁达,有如同茉莉花茶一般的天然馥郁。她与众不同,不仅仅是其美丽的外表,更是其对茶文化的痴迷和热爱。她把所有的智慧和学识都倾注于茶文化艺术,十余年培养了一批批令人为傲的茶道接班人,为弘扬茶文化艺术做出诸多贡献。    【人物简介】  【廖子芳女士,祖籍广东南海,是世界著名茶道家及行为艺术家
期刊
刘桂炳先生是澳门陶艺界大名鼎鼎的艺术家,曾于澳门、香港、新加坡、葡萄牙等地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所创作的雕塑《永远的握手》,不仅打破了澳门艺术界为葡萄牙人独占的历史,而且还成为澳门标志性雕塑之一,他的名字也被选入了《澳门百科全书》;在艺术创作之余,他还致力于澳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时而挥毫着文,介绍传播陶艺文化,一边开班讲学,进行陶艺审美教学,传授“泥与火”的艺术。    【刘桂炳先生,澳门陶艺艺
期刊
王仰德先生是一位乐意付出、舍得付出的人,从他身上,看到的除了潮州人那种干练、刻苦奋斗、自信自强、不甘人后的拚搏精神以外,更多的是细心严谨、平易近人、好客相敬、热爱家乡的优良性格。虽然离开家乡已经很多年,但是不管他身在哪里,他心里永远惦记着的是他可爱的家乡,是他亲爱的父老乡亲。他的那份悠悠的乡情比酒更浓烈、更醇香;他的那段纯纯的乡情比香江要悠长,要碧波荡漾。    【王仰德先生,雅园发展公司、东城美
期刊
  
期刊
钟惠玲博士是1996年“香港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香港十大杰出妇女义工”,也是“香港大学理学院杰出校友”。她研发的“包抄式癌症治疗法”,为癌症病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亦令她自己荣获“百名优秀发明家”称号。她坚信预防胜于治疗,致力推广预防医学,传达健康生活“五常法”理念。她梦想世界无病人,并将自己的分分秒秒都奉献于治疗和减少疾病当中。她的人生,是抚平伤痛传递健康的人生!     【人物简介】:
期刊
  
期刊
刘中民先生一心为善,“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对于别人的苦难,他感同身受,他不仅是一位游泳健将,更是一位拯溺英雄、善心仁者。二十三岁,对于运动员来说,已经算是高龄了,而这个时候,他却刚开始跳进泳池,学起游泳来,五年之后,他二十八岁,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拯溺教练,到如今,在深水埗区的游泳场馆里,90%的救生员都是他的学生,拯溺工作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刘中民先生,香港拯溺
期刊
梁永强先生儒雅的外表下藏着刚毅,坚强地担当着生活的苦楚,在苦难的岸边,他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折成一只船,载着自己,渡过了苦难;他化苦难为彩虹,享受着人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收获。当他在事业上达至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他改变了航向,驶往服务的一岸,最终将奉献当做了他的兴趣、他的信仰、他的第二份事业。他说:“能为社会做点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一句“奉献是快乐”,将他那份帮助人的热情无限地放大,也让他成为了
期刊
  
期刊
黄汉光先生,2008华人慈善(南方)盛典慈善精神奖获得者。1982年,开始关注慈善事业,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个人资助龙岗镇南约村建设,包括建学校、球场、筑桥、建路等,资助总额以现市值计达100万元。近年,在深圳龙岗城龙园公园捐巨资兴建罗汉塔,塔内之收益均用作慈善用途。30年来,他已经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良多。他一直坚信:公益慈善事业是值得用心去做的事,也是他一生都会坚持的事。    【人物简介】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