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感恩的失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许多教育专家的呼吁,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培育活动”中的一个切入点,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越来越感觉到感恩教育确实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所谓“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有感恩戴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的意思,指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一种行为。它是一种感激的心情,是一种关爱的表达,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者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对他人、对周围、对社会常怀感激之心。重要的是,感恩教育使学生在认知层次能洞察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得到内心的肯定;在情感层次能发出愉悦和温暖的情感,进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体验;在实践层次,能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
西方人把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独创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西方人提到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会是一个心理道德都过关的人。因而我们 从感恩入手,让学生的心理和道德都上一层楼,我们开展了这样的活动:
抓好“三个层面”。一是明确教育内容。即:感恩父母,为父母多做事,与父母多说知心话;感恩师长,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感恩社会和祖国,激发“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感恩同学和朋友,与他们互助互持,携手前进;感恩自然,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班级层面,班级利用班队活动两周举办一次,学生完成每日一善,可以是为父母做的,为同学做的,为班级做的等;家庭层面,每周布置一次以上的感恩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社会层面,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三是实行分层施教。在感恩教育中针对不同性格品质学生的特点,坚持重感知;抓诱导、重习惯;抓养成,重体验的原则,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
确保“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召开班级干部思想道德座谈会,充分听取同学对开展感恩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制订出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的实施方案。二是发动宣传到位。在学校艺术节上学生同唱《感恩的心》,开展签名、倡议等活动。三是阵地到位。班级开辟专题、专栏等抓好舆论引导。发挥各类宣教阵地作用,在心理健康报《绿色世界》中进行宣传,让学生强化感恩之心。
开展“三大活动”。一是开展主题作文比赛。以“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全初二组同学参与,收到文章217篇,评出40篇获奖文章。二是开展“感恩标兵”、“感恩之星”、“感恩班队”等评比。三是开展量化考核。将学生“感恩教育”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之中,评出优秀。
实现“三大结合”。一是与学校平时开展的《守则》、《规范》等德育工作相结合,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二是与道德经典诵读结合,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是《弟子规》,学生都会背诵,里面的教育理论和感恩教育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三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辟了《心理咨询》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健康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青春期、人际关系、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将感恩教育与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未成年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感恩,从感恩中得到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习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课本中的“理论”,从而加强内心的“道德良知”,进而转化为“行动”。
必须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感恩教育载体多样,活动丰富,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易于为广大未成年人所接受。这让德育活动形式更吸引未成年人,让德育活动过程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让德育评价更贴近发展实际,这样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实效。
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感恩教育”面比较广,而且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在学校中,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本,还可以通过唱歌、诵读、平时的举动等形式进行教育;可以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还可以是家长、同学以及和学生交往的一切人员进行互动。只要引导得当,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以让学生得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把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贯穿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整合德育资源,改变以往学生德育以老师为主的狭窄局面。 感恩教育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不高、实效性不强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了德育空洞乏味、枯燥说教的弊端。以往德育教学大都是课堂集中灌输,学生对空洞枯燥的说教兴趣不高,那些写在德育成绩单上的只是学生对德育知识点的记忆,难以真正成为自身的素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使感恩意识走进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感恩体验中来,在亲历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和情感,使思想道德得以逐渐提高。
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有机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的。通过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感恩的种子,为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各地各校不断创新载体,举办感恩故事会、感恩朗诵,开展感恩心语评比,刊出感恩黑板报、宣传窗、编小报等学生喜欢的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和欢迎。调查显示,100%的学生喜欢这一活动,而且在践行感恩,96%的家长反馈认为开展这一活动后孩子的感恩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思想品德教师也普遍反映,开展感恩教育,学生乐于接受,成效明显。
所谓“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有感恩戴德之意,亦有感谢感激的意思,指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一种行为。它是一种感激的心情,是一种关爱的表达,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感恩教育,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受教育者不自觉者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对他人、对周围、对社会常怀感激之心。重要的是,感恩教育使学生在认知层次能洞察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得到内心的肯定;在情感层次能发出愉悦和温暖的情感,进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恩情的体验;在实践层次,能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并形成习惯。
西方人把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独创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西方人提到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才会是一个心理道德都过关的人。因而我们 从感恩入手,让学生的心理和道德都上一层楼,我们开展了这样的活动:
抓好“三个层面”。一是明确教育内容。即:感恩父母,为父母多做事,与父母多说知心话;感恩师长,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感恩社会和祖国,激发“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感恩同学和朋友,与他们互助互持,携手前进;感恩自然,树立环保意识,珍惜资源,爱护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班级层面,班级利用班队活动两周举办一次,学生完成每日一善,可以是为父母做的,为同学做的,为班级做的等;家庭层面,每周布置一次以上的感恩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社会层面,组织学生开展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三是实行分层施教。在感恩教育中针对不同性格品质学生的特点,坚持重感知;抓诱导、重习惯;抓养成,重体验的原则,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
确保“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召开班级干部思想道德座谈会,充分听取同学对开展感恩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制订出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的实施方案。二是发动宣传到位。在学校艺术节上学生同唱《感恩的心》,开展签名、倡议等活动。三是阵地到位。班级开辟专题、专栏等抓好舆论引导。发挥各类宣教阵地作用,在心理健康报《绿色世界》中进行宣传,让学生强化感恩之心。
开展“三大活动”。一是开展主题作文比赛。以“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全初二组同学参与,收到文章217篇,评出40篇获奖文章。二是开展“感恩标兵”、“感恩之星”、“感恩班队”等评比。三是开展量化考核。将学生“感恩教育”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之中,评出优秀。
实现“三大结合”。一是与学校平时开展的《守则》、《规范》等德育工作相结合,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类德育工作中。二是与道德经典诵读结合,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是《弟子规》,学生都会背诵,里面的教育理论和感恩教育相得益彰,让学生受到了德育教育。三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辟了《心理咨询》平台,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健康信箱,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青春期、人际关系、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将感恩教育与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求未成年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感恩,从感恩中得到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习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课本中的“理论”,从而加强内心的“道德良知”,进而转化为“行动”。
必须贴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实际。感恩教育载体多样,活动丰富,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易于为广大未成年人所接受。这让德育活动形式更吸引未成年人,让德育活动过程更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让德育评价更贴近发展实际,这样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具有实效。
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感恩教育”面比较广,而且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在学校中,也可以在校外进行教育;可以通过课本,还可以通过唱歌、诵读、平时的举动等形式进行教育;可以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还可以是家长、同学以及和学生交往的一切人员进行互动。只要引导得当,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以让学生得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把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的教育贯穿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整合德育资源,改变以往学生德育以老师为主的狭窄局面。 感恩教育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不高、实效性不强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决了德育空洞乏味、枯燥说教的弊端。以往德育教学大都是课堂集中灌输,学生对空洞枯燥的说教兴趣不高,那些写在德育成绩单上的只是学生对德育知识点的记忆,难以真正成为自身的素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使感恩意识走进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感恩体验中来,在亲历中获得真实的认识和情感,使思想道德得以逐渐提高。
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有机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的。通过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感恩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感恩的种子,为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各地各校不断创新载体,举办感恩故事会、感恩朗诵,开展感恩心语评比,刊出感恩黑板报、宣传窗、编小报等学生喜欢的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和欢迎。调查显示,100%的学生喜欢这一活动,而且在践行感恩,96%的家长反馈认为开展这一活动后孩子的感恩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思想品德教师也普遍反映,开展感恩教育,学生乐于接受,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