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语文教学讲究“听、说、读、写”四门基本功。“听”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的进行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24-01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语文教学讲究“听、说、读、写”四门基本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打下基础。人们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这是一种接受性语言能力,而通过“说”和“写”来表达思想,则是表达性语言能力。
一、听的能力的培养
“听”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要真正掌握语文,必须提高学生倾听水平,在用心听的同时,大脑要积极思考。所有语言知识必须在一瞬间同时运作,稍一疏忽,就难以捕捉内容,所以说,听力是一个复杂能动而又脆弱的过程。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而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听讲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一遍,胜过自己在课下看三遍。要充分利用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时效。
为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可以尝试以下两点。
1.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和环境。
授课时,以课本为主要素材,每上一节新课,教师都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读准字音,加之适当感情,做到声情并茂。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和作者等相关资料,遇到新的生字词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听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坐姿端正,不交头接耳,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能听明白老师所讲内容,既不误解也不遗漏,边听边概括分类,同时对老师讲课中深层次的内容有透彻的理解,达到全面、正确、深刻。
二、说的能力的培养
在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修订版),对口于交际能力的要求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的进行口语交际(包括交谈、发言、演讲、辩论等)。同时在课本的编写中,重视了口语的训练,专门设了三个单元,既有口语交际训练的知识短文,又有具体训练的内容,这一切对指导教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扭转或弥补了以前在口语训练上存在的观念上的偏废或操作差等现象,使这一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然而一段时间里,学校较普遍的存在着重写读听能力的培养而轻视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差。上课回答问题,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其期期艾艾,语无伦次;平时交际,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中,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考察学生的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从精心设计阅读导入环节入手,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故事、问题,甚至一首歌一幅画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好奇,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妈妈的账单》可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
阅读教学含有大量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因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会课文中的真正含义。
2.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教师范读、重点读必不可少,指导学生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在读中展开丰富想象,在读中去品味去赏析。指导学生普通话朗读,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重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开展个人朗读表演,激励学生自我表现意识,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朗读课文的标准。尝试合作,师生共同评价,享受成功。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进行默读,浏览训练,通过速度,感知、感悟文意及思想内涵。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朗读要求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还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泛读以及背诵一些经典篇目。
3.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必须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养成课外读书、读报的好习惯,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规律,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多读书的好处。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相应提高,语言仓库丰富了,学生的写作也随之水涨船高。
4.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
校内安排晨读,让校园的清晨回荡朗朗的读书声,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中,开展各种朗读;放学后,每天抽出半小时读书读报等,节假日可以去少年宫进行专业训练。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的真正目的是为实际需要而学习表达,是为了同别人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经验。小学阶段则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基础时期,所以更应该扎实训练,科学引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定位于先“写话”,再“写作”,逐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循序渐进。写作前,先明确写作目的,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空话,并抵制抄袭。最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以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
[1]《河北教育》2014年2月.
[2]《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1月.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24-01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语文教学讲究“听、说、读、写”四门基本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打下基础。人们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这是一种接受性语言能力,而通过“说”和“写”来表达思想,则是表达性语言能力。
一、听的能力的培养
“听”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要真正掌握语文,必须提高学生倾听水平,在用心听的同时,大脑要积极思考。所有语言知识必须在一瞬间同时运作,稍一疏忽,就难以捕捉内容,所以说,听力是一个复杂能动而又脆弱的过程。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而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听讲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一遍,胜过自己在课下看三遍。要充分利用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时效。
为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可以尝试以下两点。
1.为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和环境。
授课时,以课本为主要素材,每上一节新课,教师都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读准字音,加之适当感情,做到声情并茂。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和作者等相关资料,遇到新的生字词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听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坐姿端正,不交头接耳,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能听明白老师所讲内容,既不误解也不遗漏,边听边概括分类,同时对老师讲课中深层次的内容有透彻的理解,达到全面、正确、深刻。
二、说的能力的培养
在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修订版),对口于交际能力的要求是“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的进行口语交际(包括交谈、发言、演讲、辩论等)。同时在课本的编写中,重视了口语的训练,专门设了三个单元,既有口语交际训练的知识短文,又有具体训练的内容,这一切对指导教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扭转或弥补了以前在口语训练上存在的观念上的偏废或操作差等现象,使这一教学目的落到实处。
然而一段时间里,学校较普遍的存在着重写读听能力的培养而轻视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差。上课回答问题,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其期期艾艾,语无伦次;平时交际,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中,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考察学生的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从精心设计阅读导入环节入手,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故事、问题,甚至一首歌一幅画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好奇,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妈妈的账单》可用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
阅读教学含有大量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因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会课文中的真正含义。
2.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教师范读、重点读必不可少,指导学生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在读中展开丰富想象,在读中去品味去赏析。指导学生普通话朗读,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重点指导分角色朗读,开展个人朗读表演,激励学生自我表现意识,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朗读课文的标准。尝试合作,师生共同评价,享受成功。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进行默读,浏览训练,通过速度,感知、感悟文意及思想内涵。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朗读要求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还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泛读以及背诵一些经典篇目。
3.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必须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养成课外读书、读报的好习惯,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规律,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多读书的好处。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相应提高,语言仓库丰富了,学生的写作也随之水涨船高。
4.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
校内安排晨读,让校园的清晨回荡朗朗的读书声,在语文课和语文活动中,开展各种朗读;放学后,每天抽出半小时读书读报等,节假日可以去少年宫进行专业训练。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的真正目的是为实际需要而学习表达,是为了同别人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经验。小学阶段则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基础时期,所以更应该扎实训练,科学引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定位于先“写话”,再“写作”,逐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循序渐进。写作前,先明确写作目的,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空话,并抵制抄袭。最后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以便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
[1]《河北教育》2014年2月.
[2]《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