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实践在不断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也确实出现了一番新气象:内容上关注人文方法上强调整体感悟,学法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手段上采用多媒体音像辅助--------,然而,还是常常听到其他学科的老师在说语文课谁不会上这样的话,纵使肤浅但仍值得我们去反思。
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节课的成败,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这些过程也是一个衡量标准。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要的语文课呢?首先要构建宽松的教学氛围。只有有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学生才敢提问题,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主动思索。如果一节课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敢发表意见,这样的课无疑是失败的,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让学生有话说,让同学们参与进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所以说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在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样的课才是语文课。从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上看,重视品味语言才能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只有重视品味语言,才能重新赋予语文课本身独特的“语文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本身必须具有深入细致解读文本的能力,并把这些解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不要教给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要教给他们一望不知的细节。对文本,不是去关注表现了什么,而是要关注怎样表述的。忽略了对语言的关注,是无法进入文本及了解深度的。有的老师面对文中的妙句佳句,不会“一见钟情---‘枰然心动’”,更不会主动引领学生“咬住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即使课文后面附着有语言方面的题目,也视而不见。 “文本研习题”诵读中描写景物的段落,谈谈作者是如何将其表达出来的。和“积累与应用题”都有其独特之处,反复诵读这些片段。很多老师面对这样的风景,往往走过路过也错过,觉得分析语言课堂会很枯燥很乏味,既无趣又痛苦。其实,语文老师,不应只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守不住语文教学之门把学生往外放。学生在外面,看到的景色再美,也还是“腹中空空”,无法用自己准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舒婷便曾说:“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偷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所以,解读文本时一定要贴近标点、词语、句子、段落等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语文课也才能显出学科特點来。杨勇老师在解读微型小说《都柏林》时便是这样设计问题的:1.老妇人数的“一,二,三”为什么用的是逗号而不是顿号?2.两个小姑娘为什么一笑再笑?“不假思索”怎么理解?“嗤笑”怎么理解?为什么“再次傻笑”?3.怎么理解“他们的母亲”中用“他们”而不是“他”?4.从第一段中的“平静”到结尾段的“寂静”、“静的可怕”体现了景与情的什么变化?杨勇老师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战争的残酷或战争的创伤方面来拓展,因为这样的主题研讨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是体现不出“语文味”来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其中文字手法的分析。作为教师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品味词语的生动性、形象性,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独特匠心。老师让学生去品味语言,进一步促使学生品味、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步提高。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诗词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这样,既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又能把传统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让古诗词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都经过作者精雕细刻,妙不可言。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揣摩、理解、欣赏古文中的重点词句,使学生获得语言美的深刻感受,领悟语言美的实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路途依然漫长,但只要不断求索,语文课一定能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凝结着前人对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内涵,展示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融和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智慧、操守、风骨和胸怀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是文明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用中国的语言文字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伟大的精神财富,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發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陶冶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节课的成败,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这些过程也是一个衡量标准。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要的语文课呢?首先要构建宽松的教学氛围。只有有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学生才敢提问题,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主动思索。如果一节课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敢发表意见,这样的课无疑是失败的,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让学生有话说,让同学们参与进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所以说集中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品味其中的语言之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在自然地从语言形式中感受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这样的课才是语文课。从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上看,重视品味语言才能回归语文教学的正道,只有重视品味语言,才能重新赋予语文课本身独特的“语文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本身必须具有深入细致解读文本的能力,并把这些解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不要教给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要教给他们一望不知的细节。对文本,不是去关注表现了什么,而是要关注怎样表述的。忽略了对语言的关注,是无法进入文本及了解深度的。有的老师面对文中的妙句佳句,不会“一见钟情---‘枰然心动’”,更不会主动引领学生“咬住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即使课文后面附着有语言方面的题目,也视而不见。 “文本研习题”诵读中描写景物的段落,谈谈作者是如何将其表达出来的。和“积累与应用题”都有其独特之处,反复诵读这些片段。很多老师面对这样的风景,往往走过路过也错过,觉得分析语言课堂会很枯燥很乏味,既无趣又痛苦。其实,语文老师,不应只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守不住语文教学之门把学生往外放。学生在外面,看到的景色再美,也还是“腹中空空”,无法用自己准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舒婷便曾说:“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偷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所以,解读文本时一定要贴近标点、词语、句子、段落等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语文课也才能显出学科特點来。杨勇老师在解读微型小说《都柏林》时便是这样设计问题的:1.老妇人数的“一,二,三”为什么用的是逗号而不是顿号?2.两个小姑娘为什么一笑再笑?“不假思索”怎么理解?“嗤笑”怎么理解?为什么“再次傻笑”?3.怎么理解“他们的母亲”中用“他们”而不是“他”?4.从第一段中的“平静”到结尾段的“寂静”、“静的可怕”体现了景与情的什么变化?杨勇老师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战争的残酷或战争的创伤方面来拓展,因为这样的主题研讨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是体现不出“语文味”来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其中文字手法的分析。作为教师我们能引导学生去品味词语的生动性、形象性,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独特匠心。老师让学生去品味语言,进一步促使学生品味、运用语言的能力逐步提高。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诗词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这样,既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又能把传统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让古诗词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语文课本的文学作品,文章的结构和语言都经过作者精雕细刻,妙不可言。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实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揣摩、理解、欣赏古文中的重点词句,使学生获得语言美的深刻感受,领悟语言美的实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路途依然漫长,但只要不断求索,语文课一定能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凝结着前人对人生、社会、自然万物的文化内涵,展示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财富,融和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智慧、操守、风骨和胸怀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是文明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用中国的语言文字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伟大的精神财富,使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發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民族之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陶冶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