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管理弊端及发展策略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動力,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支持力量。但如今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遇到市场、融资和转型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困难需要在不断探索中进行解决。鉴于此,本文就民营企业管理弊端及发展策略展开以下论述。
   一、民营企业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比较快,成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支持。因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小、数量多,企业管理水平都处于低水平,而且经验管理、家庭作坊式管理、粗放式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经营理念偏离轨道。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没有战略管理的眼光,对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等大方向的考虑不周到,存在投机思维,小农经济的保守思想突出。民营企业家忽视知识更新,他们不读书、不看报,不经营管理理论,不充实自己的知识。
  (二)企业文化过度与管理欠缺
  企业文化活动数量过多而且质量差,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也将各部门工作的正常秩序打乱。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为了打造所谓的职工文化活动,打响企业品牌知名度,每个月都会组织团队拓展、各种球赛等,无形之中增加了运营的成本。职工无法安心工作,甚至于企业员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低下。每年集中精力举办一次大型的职工文化艺术节,租赁场地、邀约领导参加,这样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实现提升品牌效应的结果。
  (三)品牌意识淡薄,缺乏产品技术创新能力
  将做广告等同于做品牌。广告是进行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快速扩大企业知名度。但如今企业都抛弃了产品质量,将品牌作为企业获取利益的工具,并非借助于品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任何的价值。很多品牌已经离最初的意义渐行渐远。
  我国民营企业集中于技术含量低的第一、三产业,还有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挖掘业等,这样使得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技术含量低、信息不更新导致企业投资的边际效益下降,无法实现人力资本和技术的积累,进而阻碍了技术创新。
  (四)缺乏股权激励制度,人才大量流失
  很多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疏漏,他们的HR认为人才很多,因而并不重视公司已有的人才,导致员工流动性高。一位员工的离开对公司来说是一笔成本,因为是公司将员工培育起来的,要承担前期的培训费用和招聘的成本,还要承担新员工是否适合本岗位的风险。因此企业的老员工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几倍的支出。这就是很多小型民营企业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规模并无扩大,公司除了老板之外,其他员工都是“流水的兵”。
   二、解决民营企业问题的对策
  (一)融入先进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就需要转型,要转型成功必须要进行管理创新,从传统的唯利是图中迈出来,构建有远见性的经营意识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才管理理念,制定理性的人才标准,关心员工的一切,体现人文关怀。企业中赏罚分明,做到公平竞争,让每个员工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控股化、集约化的方向,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型现代科学管理模式,这才是创新的表现。
  (二)重视文化战略引领
  实施战略性人才管理,需要民营企业统筹谋划人才管理的每个环节,增强人才管理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选人、用人的能力,为企业储备更强的竞争力。民营企业还要完善人才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方法,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人才的合理运用与开发。
  通过企业文化战略的引导,进一步明确企业发展的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团结凝聚力。企业的整体氛围优化,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支持。
  (三)重研发,品质将是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民营企业有很大比例是从事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具有竞争性的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依靠成本低、模仿和低层次的加工在市场中生存,技术含量低、无创新性,没有核心竞争力,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是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的最大原因。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仅仅依靠广告已经无法吸引目光,而品质、创新以及品牌等才是最重要的。随着消费端逼迫产业端创新发展,研发必然会被企业越来越重视。
  (四)重视人力资本,积极实施股权激励
  民营企业要更好的发展,企业家要敢于让出自己的部分股份分给员工,员工占股了,背叛的可能性就降低,与企业共同成长。
  股权激励是企业激励员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企业要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盈利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股权激励,让员工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也有利可得,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那些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力保持员工稳定,维护公司竞争优势。对于那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民营企业,可以分发股权核心员工,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开发潜能。(作者单位:沈阳科技学院 管理系)
其他文献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之一,加强国企内部审计,可以有效提升内部监督流程的科学性,杜绝会计造假问题,提高审计质量,是提升国有企业整体发展活力、提升经济效益有效且必要的措施。基于工作实践,本文分析国企内部审计问题,就如何提高审计质量进行探索。  在国有企业中,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获得真实的企业财务信息,为决策者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可以及时发现内部管理问题,提高经营实效性。现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国有企业
期刊
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和补偿对被征收者的利益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减少在征收过程中出现的纠纷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房屋征收和补偿中的内容,使房屋征收和补偿顺利的进行。   一、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建设的范围逐渐扩大,政府对土地的征用的情况也有所增多,在土地使用中,由于公共利益和私有利益之前出现了矛盾的时候,会造成法律纠纷,这使建设拆迁过程
期刊
在传统盈利模式影响下,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核算難以满足管理需要、精细化程度有待提升、信息化水平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公立医院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希望以此来帮助我国公立医院在医改背景下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从而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过程中
期刊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国有煤炭企业属于其中的核心部分,而在当前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新形势下,作为国有煤炭企业需要对目前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其中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风险防范与应对。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浅显的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的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迈入“新常态”,许多企
期刊
在国家财政收入体系中,税收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企业则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提供主体,国家税收政策直接关联到企业经济发展状况。新时期下,国地税合并是国家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国地税合并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管理工作,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国地税合并下,辖区内的税收征管受到了地方政府、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体系
期刊
为了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自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执行《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该实施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也大。本文结合实际会计实务工作就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谈谈自己对新制度的理解及对一些问题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一 、概况
期刊
关税是国家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税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体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时期,关税更是重点建设内容之一。作为关税政策的体现,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内容,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关税税则对国际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系统分析关税税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提出可靠的建议,为我国
期刊
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对服务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从统计范围广,工作环境复杂、网络体系不健全、管理职能部门交叉、统计力量薄弱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统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要包括了根据行业属性实施针对性统计、构建完善的网络体系、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比重日益增加
期刊
高校后勤管理财务预算是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事业质量和水平,因此必须要引起重视。就目前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对此,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并探究新时期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预算管理直接影响了高校财务资金的收支,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财务收支平衡,发挥资金的利用价值,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因
期刊
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以“5G”技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一轮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全面铺开,随着会计的第三次革命来临,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专业必须向智能会计专业转型,为了更好地培养现代化建设的会计人才,本文就智能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文环境,教学内容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