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教学集中体现了学生驾驭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兴趣
对于初中生作文,不再是小学时的简单构思、叙述完整的事情、语言通顺的要求了,它的要求涉及到文章的体裁、结构、主旨等,要求用一定的深度去思考问题。但翻开初中学生的作文薄,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是东拉西扯、干干巴巴。为了探讨个中原因,我召开了“作文的苦与乐”座谈会,会上学生们或叫苦不迭,或沉默不语,学生们谈了作文糟的原因,大致有几种:一是课外阅读少,知识积累不多,再加上“无米下锅”,连组织一篇文章都困难,更不说用写好一篇文章了,无形之中部分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二是抱着侥幸心理走捷径,部分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考试,把作文书上的文章改头换面,为已所用,名曰“套作文”。听了学生们的发言,作为老师的我,陷入了沉思:作文教学中怎样开拓学生的思路呢?在提高学生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于是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培养写作兴趣
中学生写作文和其他文章的写作写作一样,无非是表达什么和怎么表达的问题。就“写什么”来看,广阔无限的宇宙空间和连绵无尽的历史长河,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和各式各样的众生人相等,都在可写之列;就“怎样写”来看,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以及实用文的写法都在训练之中。
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在平时讲读课文时,着重剖析课文内容写作手法以及修辞技巧,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好文章是这样表达的。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自读课文的学习,大都采用比较法,重在巩固讲读课文所学的知识。利用综合性学习、口语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演小品、发表演说、辩论会等,并适当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办小报。这样学生每天学的是文章,看的是文章,听的也是文章,情绪受到感染,思维得到启发,以平淡的心态看待写作,对待作文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了。
二、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是学生综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種智力技能。学生要写出好文章,首选解决的是材料问题,材料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应该教会学生平时收集材料,记下思想的火花。我让学生睁大眼睛看身边的人,竖起耳朵听身边的事,伸出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迈出家门、校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之后,我又让学生坚持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自己获得的信息、得到的感受传递出去,这样一来,大街上的人流、校园里的书声、父母的关怀,老师的关爱,同学间的趣事,生活的辛辣,思想上的困惑……,这些活生生的素材都积累了下来,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发现身边的世界,如何去摄取真实而又有意义的人或事,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着眼于现实写身边的事,开拓作文思路,丰富作文内容,离不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平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展开想象,甚至幻想。如“月”为题的一次口语训练中,学生从月亮的皎洁柔和联想到母爱,从其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生的坎坷,从其依靠太阳发光,想到人应该自立自强。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宇航员,你来到月球上,你的一天是怎么样的,并倡导学生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进行交流。最后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写文,学生们作文立意新颖,想象丰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四、鼓励以“新”创新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文贵求异,思贵创新。古人主张写文章“必言前人之未言,发前人之未发”。同时要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想,要不断追求新鲜的东西。教学中我训练学生“三新”:首选是立意新,也就是说文章要有新思想、新见解、新观点,论述问题要有真知灼见,不能人云亦云。作文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意,例如文题“窗口”,有学生写社会窗口,有学生写家庭窗口,其中有学生写“眼睛”----充满各种感情的心灵的窗口,既亲切自然,又不落俗套;其次角度新。有些文章并不新鲜,但反映主题的角度是新的,仍然能给人以新鲜之感。因为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得出不同的印象。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写“成长”,引导学生打破以往对个人成长历程回忆的局限,从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常识修养、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思维,从可选角度中确定有新意的入手,这样训避免了学生文章泛泛而谈和枯燥无味;第三是材料新。有些文章立意和角度都没有多大新意,但表现主题的材料是新的,同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主题“良师”,一般学生总是写人,写对自己教育、影响最深的人,不是自己的老师就是自己的长辈或者同学等,总是站在别人站过的老地方取景,使人读起来总觉得缺少新鲜感。我引导学生选择风雨过后的小草,具有顽强毅力和信念的爬山虎,完整地分开头盖骨的种子等作为材料进行写作,则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五、“真”中见技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欢离合。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处境不同,为此在作文训练中,我经常跳出课文中题目范围,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由感而发的人或事去写自己的心里话、真感受。如《上学路上》、《一顿无味的周末聚餐》、《我的妈妈》、《不该发生的事》、《我真后悔》、《瞧,我们这一班》……,平时一些不敢说的话,一些耻于与人交流的事均找到很好的宣泄渠道,侃侃而谈,质朴中更显得佳作天成,而其中就蕴涵了一些单靠老师难以教会的作文技巧。可见,鼓励学生说真话,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更是激起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
六、培养自改能力
一篇文章写成,并不是老师评改后就算结束了。这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动手修改。“作文不厌百遍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得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其主动参与,发挥想象,在思想意识上不断创新。因此,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办法来教学。批改作文时,旁批和总结都只是对缺点点到为止,不足之处由学生自己去改,老师监督检查。有时,采取结对互改,小组评改,放手让学生去做,提倡作者和评改者进行异议辩论,最后小组评议。这样的语言交流有助于相互之间激发灵感,被评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评改学生不仅从其他学生那儿学到了选材、立意、表述、的优点,而且在评改的过程中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逐渐 养成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了解他们,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文章才会越写越好,达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兴趣
对于初中生作文,不再是小学时的简单构思、叙述完整的事情、语言通顺的要求了,它的要求涉及到文章的体裁、结构、主旨等,要求用一定的深度去思考问题。但翻开初中学生的作文薄,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是东拉西扯、干干巴巴。为了探讨个中原因,我召开了“作文的苦与乐”座谈会,会上学生们或叫苦不迭,或沉默不语,学生们谈了作文糟的原因,大致有几种:一是课外阅读少,知识积累不多,再加上“无米下锅”,连组织一篇文章都困难,更不说用写好一篇文章了,无形之中部分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二是抱着侥幸心理走捷径,部分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考试,把作文书上的文章改头换面,为已所用,名曰“套作文”。听了学生们的发言,作为老师的我,陷入了沉思:作文教学中怎样开拓学生的思路呢?在提高学生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于是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培养写作兴趣
中学生写作文和其他文章的写作写作一样,无非是表达什么和怎么表达的问题。就“写什么”来看,广阔无限的宇宙空间和连绵无尽的历史长河,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和各式各样的众生人相等,都在可写之列;就“怎样写”来看,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以及实用文的写法都在训练之中。
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在平时讲读课文时,着重剖析课文内容写作手法以及修辞技巧,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好文章是这样表达的。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自读课文的学习,大都采用比较法,重在巩固讲读课文所学的知识。利用综合性学习、口语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演小品、发表演说、辩论会等,并适当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办小报。这样学生每天学的是文章,看的是文章,听的也是文章,情绪受到感染,思维得到启发,以平淡的心态看待写作,对待作文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了。
二、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是学生综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種智力技能。学生要写出好文章,首选解决的是材料问题,材料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应该教会学生平时收集材料,记下思想的火花。我让学生睁大眼睛看身边的人,竖起耳朵听身边的事,伸出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迈出家门、校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之后,我又让学生坚持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自己获得的信息、得到的感受传递出去,这样一来,大街上的人流、校园里的书声、父母的关怀,老师的关爱,同学间的趣事,生活的辛辣,思想上的困惑……,这些活生生的素材都积累了下来,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发现身边的世界,如何去摄取真实而又有意义的人或事,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着眼于现实写身边的事,开拓作文思路,丰富作文内容,离不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平时我着力引导学生对具体事物展开想象,甚至幻想。如“月”为题的一次口语训练中,学生从月亮的皎洁柔和联想到母爱,从其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生的坎坷,从其依靠太阳发光,想到人应该自立自强。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宇航员,你来到月球上,你的一天是怎么样的,并倡导学生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进行交流。最后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写文,学生们作文立意新颖,想象丰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四、鼓励以“新”创新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文贵求异,思贵创新。古人主张写文章“必言前人之未言,发前人之未发”。同时要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想,要不断追求新鲜的东西。教学中我训练学生“三新”:首选是立意新,也就是说文章要有新思想、新见解、新观点,论述问题要有真知灼见,不能人云亦云。作文时,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审题意,例如文题“窗口”,有学生写社会窗口,有学生写家庭窗口,其中有学生写“眼睛”----充满各种感情的心灵的窗口,既亲切自然,又不落俗套;其次角度新。有些文章并不新鲜,但反映主题的角度是新的,仍然能给人以新鲜之感。因为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能得出不同的印象。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写“成长”,引导学生打破以往对个人成长历程回忆的局限,从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常识修养、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思维,从可选角度中确定有新意的入手,这样训避免了学生文章泛泛而谈和枯燥无味;第三是材料新。有些文章立意和角度都没有多大新意,但表现主题的材料是新的,同样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主题“良师”,一般学生总是写人,写对自己教育、影响最深的人,不是自己的老师就是自己的长辈或者同学等,总是站在别人站过的老地方取景,使人读起来总觉得缺少新鲜感。我引导学生选择风雨过后的小草,具有顽强毅力和信念的爬山虎,完整地分开头盖骨的种子等作为材料进行写作,则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五、“真”中见技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欢离合。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处境不同,为此在作文训练中,我经常跳出课文中题目范围,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由感而发的人或事去写自己的心里话、真感受。如《上学路上》、《一顿无味的周末聚餐》、《我的妈妈》、《不该发生的事》、《我真后悔》、《瞧,我们这一班》……,平时一些不敢说的话,一些耻于与人交流的事均找到很好的宣泄渠道,侃侃而谈,质朴中更显得佳作天成,而其中就蕴涵了一些单靠老师难以教会的作文技巧。可见,鼓励学生说真话,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训练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更是激起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
六、培养自改能力
一篇文章写成,并不是老师评改后就算结束了。这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动手修改。“作文不厌百遍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得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其主动参与,发挥想象,在思想意识上不断创新。因此,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办法来教学。批改作文时,旁批和总结都只是对缺点点到为止,不足之处由学生自己去改,老师监督检查。有时,采取结对互改,小组评改,放手让学生去做,提倡作者和评改者进行异议辩论,最后小组评议。这样的语言交流有助于相互之间激发灵感,被评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评改学生不仅从其他学生那儿学到了选材、立意、表述、的优点,而且在评改的过程中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逐渐 养成自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了解他们,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文章才会越写越好,达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