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磁州窑鱼纹装饰,必先从磁州当地生产生活入手,因为任何一种图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不能够离开当地的世俗生活而独立产生和发展的。
关键词:磁州窑;鱼纹饰;民间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64-1
“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秋水篇》)鱼在中国文人的传统观念中几千年前就被定位成自由、快乐的象征,就其运用在图形之上,自人类文明产生之时就有所体现,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对于鱼的图形记载,在临潼姜寨、陕西庙底沟等遗址均有鱼纹问世,可以说鱼纹在先民们的图形思维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纹饰。专家对其装饰所作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或曰部族的图腾符号①,或曰祈求捕鱼丰收②,或曰原始生殖崇拜③。产生这些解释的原因,应是由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所生活的地区江河湖泊众多,尤其中华所有文明都建构于河流的基础之上。因此,鱼和人民的生活就有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鱼图形被普遍的运用于一般造型艺术上,依据沈从文先生的观点,晚至10世纪才出现④,那时正是北宋时期,也正是磁州窑艺术兴起时期。我们在研究民间纹样时会发现,民间纹样无外乎以几种形式出现:第一是民间艺术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物取象”。《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具体指的实际是纹样组织过程中的象形方式。第二是指民间艺术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的“寓意”方式。鱼纹样形式相对于自然物象而言,本身就具备了天然的象征形象,当人们产生谐音、寓意的方式来规范鱼纹饰的趋向时,形式不仅有了丰富的内容,而且因为内容与形式之间非直接联系,经过联想解释的环节装饰意义变得更加复杂化了。第三是本身具有的吉祥主题方式。这种吉祥主题起源很早,似乎可以追溯到先民对于生活和生存的热望之中。纵观磁州窑历史上所创造的鱼纹装饰,也大多以此三种形式出现。
研究磁州窑鱼纹装饰,必先从磁州当地生产生活入手,因为任何一种图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不能够离开当地的世俗生活而独立产生和发展的。河北南部磁州窑的两个中心窑场观台和彭城,观台在今天的漳河之滨,而彭城则居于滏阳河之源,这不是历史上的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瓷土的加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有了水车则使这种劳动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另外,水路的畅通也为瓷器这种不便于车运的货物提供了方便、廉价、高效的水上运输条件。清康熙年本《磁州志》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罂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水不仅为磁州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也为他们提供了精神生产的源泉。临水而居的陶工们,在他们的世俗生活中注定离不开与水密不可分的鱼文化,陶工们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是有感情的,所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妙笔生花。我在总结见到的磁州窑器皿上的鱼纹装饰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特征。
磁州窑鱼纹饰构图特点也大致有特定规律可循。如宋代的鱼纹饰装饰性比较强,多用于藤蔓状二方连续的卷草处。金元时期鱼纹饰多出现于枕和盆上,在这一时期白地黑绘形式中构图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水草大致分两组,以柳叶形水草纹居多,上下并排而生,鱼居画面中央与水草平行,多作逆流而上状,鱼游动的方向与水草摆动的方向相反;第二种是水草分上小下大两组,鱼作潜水状,身压下方的大水草。清代青花鱼纹瓷盘构图的特点是饱满、装饰韵味浓烈,鱼的画法洒脱、概括如大写意。
磁州窑装饰中鱼的品种非常丰富,表现出很多种鱼的形象,有鲤鱼、草鱼、鲫鱼、鲶鱼、鲢鱼等北方常见的鱼类品种(注:鱼纹中草鱼和鲢鱼的形象难于区分,暂多算于草鱼),从中可见就鱼纹装饰的取材来讲,磁州窑的陶工们是没有脱离世俗生活的。可以说,磁州窑所产生出来的鱼纹饰基本上是画工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当然这里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宋时期的刻花鱼藻纹瓶和刻花鱼藻纹罐中,刻花装饰技法所体现出来的鱼纹装饰并非写实状态,而是作为一种纯装饰风格出现的。在清代出现的一些青花大鱼盘,没有继承磁州窑传统鱼纹装饰的写实画法,而是采用当时流行的一种鱼盘的画法,鱼身弯曲鱼尾朝前,虽然所画之鱼还是北方常见之鱼种,但其已脱离世俗生活中现实的部分,而成为一种形式的借鉴。在磁州窑的鱼纹饰中清初还出现了金鱼纹,虽然金鱼在清初以前便普及于民间,但这种鱼的造型并不是磁州窑的首创,故也不能算作磁州窑典型的鱼纹饰。在众多写实性的鱼纹装饰中,一件金代的“白地黑绘鱼藻纹大盆”算作是最为夺目的作品,这不是指它奇特的水草造型成扁形展开、上下对长,而是装饰中的鱼图形很有意思,粗看此鱼大致会误认为是南方的鳜鱼,但仔细分析鳜鱼尾圆,而此鱼尾却分叉如鲤鱼,也许画工在画时确实想画一条江南的鳜鱼,只可惜世俗生活中见得较少,以至于出现了如此错误。由此可见世俗生活对于磁州窑鱼纹装饰的深远影响。
注释:
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第218页。
②谷闻:《漫谈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花纹带装饰部位》,《文物》1977年第6期。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7页。
④沈从文:《鱼的艺术———鱼的图案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装饰》1958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魏姝俊,女,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关键词:磁州窑;鱼纹饰;民间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64-1
“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秋水篇》)鱼在中国文人的传统观念中几千年前就被定位成自由、快乐的象征,就其运用在图形之上,自人类文明产生之时就有所体现,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对于鱼的图形记载,在临潼姜寨、陕西庙底沟等遗址均有鱼纹问世,可以说鱼纹在先民们的图形思维中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纹饰。专家对其装饰所作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或曰部族的图腾符号①,或曰祈求捕鱼丰收②,或曰原始生殖崇拜③。产生这些解释的原因,应是由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耕为主,所生活的地区江河湖泊众多,尤其中华所有文明都建构于河流的基础之上。因此,鱼和人民的生活就有了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鱼图形被普遍的运用于一般造型艺术上,依据沈从文先生的观点,晚至10世纪才出现④,那时正是北宋时期,也正是磁州窑艺术兴起时期。我们在研究民间纹样时会发现,民间纹样无外乎以几种形式出现:第一是民间艺术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物取象”。《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具体指的实际是纹样组织过程中的象形方式。第二是指民间艺术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的“寓意”方式。鱼纹样形式相对于自然物象而言,本身就具备了天然的象征形象,当人们产生谐音、寓意的方式来规范鱼纹饰的趋向时,形式不仅有了丰富的内容,而且因为内容与形式之间非直接联系,经过联想解释的环节装饰意义变得更加复杂化了。第三是本身具有的吉祥主题方式。这种吉祥主题起源很早,似乎可以追溯到先民对于生活和生存的热望之中。纵观磁州窑历史上所创造的鱼纹装饰,也大多以此三种形式出现。
研究磁州窑鱼纹装饰,必先从磁州当地生产生活入手,因为任何一种图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不能够离开当地的世俗生活而独立产生和发展的。河北南部磁州窑的两个中心窑场观台和彭城,观台在今天的漳河之滨,而彭城则居于滏阳河之源,这不是历史上的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瓷土的加工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有了水车则使这种劳动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另外,水路的畅通也为瓷器这种不便于车运的货物提供了方便、廉价、高效的水上运输条件。清康熙年本《磁州志》载:“彭城滏源里居民,善陶缸罂之属,舟车络绎,售于他郡。”水不仅为磁州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也为他们提供了精神生产的源泉。临水而居的陶工们,在他们的世俗生活中注定离不开与水密不可分的鱼文化,陶工们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是有感情的,所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妙笔生花。我在总结见到的磁州窑器皿上的鱼纹装饰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特征。
磁州窑鱼纹饰构图特点也大致有特定规律可循。如宋代的鱼纹饰装饰性比较强,多用于藤蔓状二方连续的卷草处。金元时期鱼纹饰多出现于枕和盆上,在这一时期白地黑绘形式中构图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水草大致分两组,以柳叶形水草纹居多,上下并排而生,鱼居画面中央与水草平行,多作逆流而上状,鱼游动的方向与水草摆动的方向相反;第二种是水草分上小下大两组,鱼作潜水状,身压下方的大水草。清代青花鱼纹瓷盘构图的特点是饱满、装饰韵味浓烈,鱼的画法洒脱、概括如大写意。
磁州窑装饰中鱼的品种非常丰富,表现出很多种鱼的形象,有鲤鱼、草鱼、鲫鱼、鲶鱼、鲢鱼等北方常见的鱼类品种(注:鱼纹中草鱼和鲢鱼的形象难于区分,暂多算于草鱼),从中可见就鱼纹装饰的取材来讲,磁州窑的陶工们是没有脱离世俗生活的。可以说,磁州窑所产生出来的鱼纹饰基本上是画工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当然这里也有例外的情况,在宋时期的刻花鱼藻纹瓶和刻花鱼藻纹罐中,刻花装饰技法所体现出来的鱼纹装饰并非写实状态,而是作为一种纯装饰风格出现的。在清代出现的一些青花大鱼盘,没有继承磁州窑传统鱼纹装饰的写实画法,而是采用当时流行的一种鱼盘的画法,鱼身弯曲鱼尾朝前,虽然所画之鱼还是北方常见之鱼种,但其已脱离世俗生活中现实的部分,而成为一种形式的借鉴。在磁州窑的鱼纹饰中清初还出现了金鱼纹,虽然金鱼在清初以前便普及于民间,但这种鱼的造型并不是磁州窑的首创,故也不能算作磁州窑典型的鱼纹饰。在众多写实性的鱼纹装饰中,一件金代的“白地黑绘鱼藻纹大盆”算作是最为夺目的作品,这不是指它奇特的水草造型成扁形展开、上下对长,而是装饰中的鱼图形很有意思,粗看此鱼大致会误认为是南方的鳜鱼,但仔细分析鳜鱼尾圆,而此鱼尾却分叉如鲤鱼,也许画工在画时确实想画一条江南的鳜鱼,只可惜世俗生活中见得较少,以至于出现了如此错误。由此可见世俗生活对于磁州窑鱼纹装饰的深远影响。
注释:
①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第218页。
②谷闻:《漫谈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花纹带装饰部位》,《文物》1977年第6期。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7页。
④沈从文:《鱼的艺术———鱼的图案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及发展》,《装饰》1958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魏姝俊,女,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